鞠思敏教育思想研究
2012-04-02赵宏林
赵宏林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东聊城 252059)
鞠思敏教育思想研究
赵宏林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东聊城 252059)
鞠思敏是民国时期山东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总体上包括教育观和办学观两部分。在他看来,教育的作用是改造国民性,实现国家强盛与谋取竞争生存。他提倡民主办学和规范办学。他的教育思想对今天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发展具有重大启示。
民国时期;鞠思敏;教育思想;教育家
鞠思敏是民国时期山东著名教育家,曾任山东省视学、省教育司司长、国立山东高等师范学校校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私立正谊中学校长、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校长。他毕生从事教育事业,为推动现代山东教育转型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山东的蔡元培”。然而,目前学界对山东教育史上这样一位著名历史人物的研究仍很薄弱。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其生平介绍,对他的教育思想尚缺乏深入探讨。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鞠思敏的实践活动,深入考察他的教育思想内涵,揭示其现代意蕴。
一、鞠思敏的教育观
鞠思敏的教育观内容比较丰富,涉及教育的作用、教育经费、教育与文化、体育教育等问题。鞠思敏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改造国民性,实现国家强盛与谋取竞争生存。在他看来,生存竞争已成为个人、国家和世界发展趋势的核心问题。他说,就国家发展趋势而言,以生存为中心;就世界发展趋势言之,以生存竞争为中心;就个人发展而论,以高尚生存竞争为中心[1]104。辛亥革命期间,他曾致函时任荣成军政府民政长的刘培源,称现今所讲求的不外生存竞争、优胜劣败八个字,国家如此,各省如此,推之一府一州县,莫不如此。何处不争何处即落后,若落后,则劣败之形立现。要在竞争中谋胜,关键在教育,“争胜之具,当以教育为第一。”[2]他认为,自民国缔造以来,国家并未真正实现民主、共和、富裕和强盛,国民还安于愚顽,趋于游堕,具有完备知识和健全能力,可出而与世界抗衡的人极少。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广办教育,“国家强盛,在育人才,育才之路,在于广办教育。”[3]408他痛切地指出,不重视教育,就无法振兴齐鲁,无法振兴国家和民族。他斥责那些不重视教育的人是鼠目寸光,到头来只能贻害国家,贻害民族。要发挥教育的作用,就必须对它进行改革。鞠思敏认为,教育改革应从革除社会的陈腐观念,革新民众的愚昧思想开始。他说,要从根本上解决教育问题,首要的是与最近教育史上不正确的言论、思想和希望所构成的社会宣战,并与老大之中国、旧染之民革新更始。只有把国民普遍存在的弱点、导致亡国亡种的内容从根本上扫除廓清,才能实现国家和民族的进步与发达[4]105。
在鞠思敏看来,教育通过造就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来改变国民的愚昧,实现国家强盛,谋得竞争生存。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家的作用至关重要。教育家通过办学破除国民旧的个人家庭观念,引导他们生成国家观念,使人人具有独立精神、相益能力、公共道德,人人能自爱、自治、自立;改变国民“重门面,贱实业”的心理状态,使人人具有生存竞争的能力。为此,教育家应该提倡实业教育,奖励工商教育;应该具有久远的目光,不应蔽于眼前;应该寻求问题的根源,不应寻其枝节[1]104。
鞠思敏意识到文化对教育的巨大能动作用,主张文化特别是新文化应推动教育的发展,教育应与新文化运动的方向保持一致。办学期间,他与山东教育界其他知名人士积极创办文化书社,引进各类文化书籍,介绍新思想,有力地促进了新文化在山东教育界的传播,推动了本省教育事业的发展。济南教育书社、尚学会、正谊中学和省立第一乡师都是当时宣传新文化的主阵地,民主和科学在这里蔚然成风。在这种风气的熏陶和感染下,正谊中学和省立第一乡师为山东乃至整个国家的教育和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如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季羡林、曾任中共山东省省长的赵建民等。
鞠思敏认为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是办好教育的关键。他说,国家强盛,在育人才,育才之路,在广办教育和投入经费。鞠思敏想方设法向当局力陈增拨教育经费的重要性。1915年他向省政府提交了《专门及高等师范各校职员分级支薪办法》,提出教职工薪水三级分级办法。分级办法拟定了最高和最低工资额,在此范围内将职工工资分为三级,具体数额由校长依照他们的工作年限和办事勤惰而定。此办法被省政府采纳,从此山东专门及高等师范学校教师的工资有所增加[5]183-186,184。1918年他当选省议员,分在议会教育股任股长。利用职务之便,他多方奔走呼吁。经过不懈努力,山东省立学校的经费和临时费、私立学校的补助费才有所增加。
鞠思敏非常重视体育教育。他认为身体强弱关乎国家强盛,而身体的强弱既与遗传有关,又与后天的锻炼相关。近代山东省的体育教育较其他各省落后很多,4次华北运动会和2次远东运动会,山东各校均以训练无素而未参加。鞠思敏与同仁抚心自问,深感不安。1915年11月,他与教育界同侪促成召开山东联合运动会,目的就是想借此引起山东各界对体育和体育教育的重视。《山东教育公报》对这次运动会盛况作了报道,并呼吁以此次运动会为契机,学界诸同仁坚持不懈,加强对体育和体育教育的研究,则国家体育终会有发达之日[6]598。
二、鞠思敏的办学观
鞠思敏主张规范办学和民主办学。规范办学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建设和完善教学、实习等基础条件。他在担任校长期间,总是想方设法筹措经费,购置必需的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等。为给师范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他创建省立一师附小、省立第一乡师附小和民众学校。二是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使教学有章可循。如学校管理方面,正谊中学制定的管理章程就有“教职员服务规程”、“班级指导任务规程”、“学生学业成绩考查规程”、“学生奖励条例”、“教室规则”等20余项。他倡导民主办学,凡事都与同仁协商办理。
鞠思敏倡导科学、民主、团结、进步的校风。他购买进步书刊,创办进步社团,支持学生的救国、爱国运动,校园弥漫着浓厚的革命气氛。正谊中学、省立第一乡师都有共产党的活动,特别是第一乡师,共产党的活动非常活跃,被称为“红色乡师”。良好的校风激励着学生追求进步,追究民主,刻苦研读,许多学生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坚力量。
为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鞠思敏主张课程设置应该全面。他说,课程设置主要是为学生增加实际知识,各种学科都应让学生了解。他以哲学为例作了说明,哲学各种流派,让学生多学一些,在于增加知识水平,不能因噎废食,因循老的一套[7]138。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第一乡师除开设与普通师范大致相同的科目外,还增设具有乡村师范教育特色的课程,如把乡村教育、乡村社会学、农业、农场实习列入必修科,把社会学与社会问题、社会思想与社会调查等列为选修科。学生必须学完全部必修科和选修科,考试合格后才能毕业。他允许教师根据课程设置自行选择教材,不求统一,同年级同学科也可采用不同版本的教材,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多接触一些新知识。
鞠思敏提出教师应该加强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1943年他在《正谊中学三十周年纪念册》序言中写道,我国生产落后,自应注意生产,科学不发达,尤应注意科学。关于今后的教育方法与社会需要各问题,教师应时时研讨,以完成教育任务[8]321。他主张教育教学方法的选用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因时制宜。正谊中学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艺等诸方面教育,各类教育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智育采用的方法有:引起学生的求知兴趣,使其养成怀疑态度;选择益知材料,练习试验之官能;培养灼知能力,培植发明根基。二是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他认为,教师应该把学到的教学法和专业知识通过实践巧妙地结合起来,找出怎样用言简意赅的语言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中去,使得他们喜爱、理解与接受。三是以身施教,循序善诱,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启发和教育。他的“朝会”课留给学生的印象最深刻。季羡林曾回忆说,鞠老师的朝会真正打动了他的心,使他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9]9。
在鞠思敏看来,能否聘用到优秀教员,关系着学校生存。他说,职员得人与否,实为学校命脉所关[5]。在聘用教师方面,他的做法是:一是只看教员的学问高深和教学效果,而不问其政治信仰和出身门第。正谊中学教员中有旧民主革命激进分子郑又桥、前清孝廉徐金台、自学成才的教师于璜、中共骨干人物马克先和陈洪度。鞠思敏所聘请的教师,学有专长,教学风格各异,深受学生欢迎。二是打破地域界限,聘请外籍教师。当时,山东省各学校多从省高师毕业生中选用教员。他打破这一惯例,从外省聘用教员充实教学力量,以便汲取外地教学经验。他从外地聘请的教师有浙江的郑又桥、湖北的陈绍斐、安徽的唐锐秋等人。三是邀请教育界名家来校讲学或讲演。为了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鞠思敏多次邀请著名教育家黄炎培、陶行知、张伯苓、梁漱溟等到校讲学。
在学生观方面,鞠思敏的态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招收学生的态度。他认为世间无不可造就之才,更无不可用之人,凡是到了入学年龄,就要接受教育,故他的招生态度是有教无类。正谊中学总是在其他学校招生完了之后才招生,其他学校不接收的,正谊中学却要接纳。为广泛吸收学生,学校实行“重年制”,即春秋两季都招生。二是学生都是可造的,不能随便开除学生。他说,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学校如果教育不了学生而把他开除,等于宣布教育的失败[10]273。对那些追求进步而遭到国民党迫害的学生,他总是想方设法保护,不让他们失学。
鞠思敏的教育思想给我们留下深刻的思考,对我们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启发。首先,必须高度认识教育对国民改造、国家与民族在国际生存竞争中的作用,加大对教育的扶持力度,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其次,教育教学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改革。再次,必须充分认识文化对教育的作用,积极利用传统文化、新文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的文化观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最后,加强对民主办学和规范办学的管理。
[1]鞠思敏.国民教育谭[M]//赵承福.山东教育通史:近现代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2]王玉秋.山东教育先驱鞠思敏亲笔信现身荣成[EB/OL].http://news.sohu.com/20060521/n24333448 5.shtml.
[3]张春常,李秋毅.济南师范学校百年史[M].济南:齐鲁书社,2002.
[4]鞠思敏.国民教育谭[M]//宋景盛.锦绣威海.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89.
[5]殷梦霞,李强.民国教育公报汇编:第124册[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9.
[6]殷梦霞,李强.民国教育公报汇编:第123册[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9.
[7]山东省济南师范学校.山东省济南师范学校校史——光辉的里程.济南:山东省济南师范学校[Z].1992.
[8]綦吉昌.济南规模最大的私立中学——正谊中学[Z]//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山东文史集粹:教育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
[9]季羡林.季羡林谈师友[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10]济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济南市教育委员会.解放前济南的学校[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于开红)
Abstract:Ju Simin is a famous educator of Shandong Province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His educational thoughts include his opinions on education and ideas on how to run a school. For him, the function of education is to educate the citizens, makes the country strong and promotes the livelihood of the nation in the intens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He advocates that educators should run schooling democratically and lawfully. His educational thoughts shed light on deepening the reforming of education an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modern ages.
Keywords:the Republic of China; Ju Simin; educational thoughts; educator
A Research on Ju Simin’s Educational Thoughts
ZHAO Honglin
(Educational and Scientific College, Liaocheng University, Liaocheng, Shandong 252059)
K825.46
A
1009-8135(2012)05-0146-03
2012-06-22
赵宏林(1975-),男,山东蒙阴人,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民国教育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