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产业结构分析

2012-04-02○朝

当代经济 2012年13期
关键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

○朝 克 刘 颖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一、问题的提出

在现代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的演进和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作用日益明显,经济达不到一定的增长速度,没有足够的总量变化,会限制产业结构调整的可能性和空间,制约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主导产业的转变。但是产业结构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却往往被忽视,产业结构作为经济增长的结果和起点,对经济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根据新的情况及时正确的调整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就会受到束缚,产业结构就会阻碍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及优化就是为了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山东省经济增长十分迅速,产业结构也得到调整,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从而明确产业发展的方向,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

表1 山东省1999—2008年产业结构比重

二、山东省产业结构的定量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30933.28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9.5%。从经济总量上来看,山东省的经济的确是发展迅速,但是产业结构现状仍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结构性矛盾仍较为突出,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对产业结构进行分析有利于促进山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表2 山东省1999—2008年就业结构比例

图1 山东省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1、山东省十年间产业结构的演变

(1)从产值结构方面实证分析。1978年,山东省的产业结构为“二、一、三”,经过几十年的调整,已演变为2008年的“二、三、一”,第二产业居于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从表1可以看出,1999年到2008年山东省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呈直线下降趋势,快于全国下降幅度;第二产业比重则显著上升,速度也是超过了全国水平;第三产业的比重呈现波动式走向,处于不稳定状态。

(2)从就业结构方面实证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虽然有所下降,但是在三种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仍然是最大的,第一产业占GDP比重最小,但是却吸纳了最多的劳动力,就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虽然有所上升,但是比重仍然偏小。

(3)比较劳动生产率。从图1可以看出,十年来,山东省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1,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高于1,第一产业同第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距较大,经济存在着二元性。从总体来看,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最大,其次为第三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相同的是,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都呈现下降趋势,这里需要重点分析一下第二产业,按照库兹涅茨的法则,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劳动力比重基本不变或略有上升,比较劳动生产率应该上升趋势,但山东省近十年的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却呈现下降态势,这说明第二产业仍然是就业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增加国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这种情况表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仍然是山东省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表3 山东省1999—2008年产业区位商

2、产业结构联系分析

根据1999—2008年山东省产业区位商的计算结果(见表3)发现,山东省第二产业区位商一直大于1,说明第二产业的的产业集聚程度较高,专业化程度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并且从时间序列来看,集聚程度是越来越强的。但是第一、三产业的产业区位商却小于1,产业集中程度低,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较低水平,需要进行政策倾斜,鼓励第一、三产业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3、产业结构高度化分析

产业结构相似度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i和j表示两个地区,xin和xjn分别表示部门n在区域i和j的工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Sij越接近于1,则说明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越接近,等于0时,说明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完全不同。

本文通过查询山东统计年鉴和江苏省统计年鉴,计算出了山东和江苏省的产业机构相似系数,结果如图2所示。由山东和江苏1999—2008年的数据可以看出,两省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在0.99以上,两省的产业结构状况基本相似,2007、2008年略有下降,原因是江苏省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开始领先于山东,同时苏鲁的经济竞争强度减弱,合作倾向加强。

三、山东省三次产业的内部问题分析

1、第一产业结构问题分析

(1)农业投入不足。山东省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并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比重在1997年仅为2.6%,基础建设投资比重只有3%。

(2)农业内部比例不协调。全省林牧副渔比重偏低,不太合理,特别是林业比重还略有下降,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3)农产品加工程度低。该区域部分地区种植结构不合理,农业布局散乱,竞争力不强,加工程度低,技术水平不高,缺乏产业竞争的能力。

2、第二产业结构问题分析

(1)工业结构低度化。在产业结构方面,山东省主要是提供中间产品,附加程度不高,边际收益小;依靠高储量的煤炭和石油资源,便捷的水路交通发展了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为主的工业,加工程度低;原材料和初加工产品比重较高,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偏小,关键技术差距突出。

(2)国有经济比重大。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加值在2007年首次超过广东省,居全国第一,但是民营经济发展却未能形成气候。1997年山东省乡及以上大、中、小企业数量之比为1:2.83:43.82,同期全国比重为 1:2.59:88.7,比较可知,山东省大中企业数量较多,小企业偏少。

(3)轻重工业比例失调。上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进入到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重工业产值超过轻工业,轻重工业产值比由1990年的1.03:1下降到1997年的0.97:1,随着时间的推移,轻重工业产值的差距在拉大,重工业在近几年发展很快,但是比例失衡会对山东省的和持续发展产生不好的影响。

图2 山东与江苏产业结构相似系数

(4)区域发展不协调。东西部差别较大,东部地区分布着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工业比重高达54%,形成了以交通机械、电子、石油、化工、纺织、食品等为主的工业体系,拥有“海尔”、“海信”等企业;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工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轻工业占较大比重,以传统的食品加工、木材加工、非矿业制造及化工行业为主。总体来看,由于自然条件和政策的不同,导致东西部存在梯度差异,区域发展不平衡。

(5)门类齐全但发展不均衡。山东省第二产业包括39个大行业,包括采掘行业,制造行业及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行业,煤气、自来水生产供应行业,门类齐全但是发展不均衡。

3、第三产业问题分析

(1)仍然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在山东省服务业中,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房地产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金融业仍占较大比重;而文化服务、科研技术服务、专业服务、公共服务等现代化服务业在服务业中比重很低,而且门类不齐全,缺乏现代物流、教育培训、信息咨询、生态、保健等服务类型。这些情况导致第三产业整体发展动力不足,对发展产业化农业、特色化工业缺乏相应的支撑服务体系。

(2)就业系统不完善。通过之前分析可知,山东省第一产业吸收了大量劳动力,第二、三产业并未充分发挥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特别是第三产业,未发挥本应有的产业优势,制约了第三产业的优化升级。

四、政策建议

1、对于第一产业的政策建议

(1)增加农业投入,为生产农产品提供物质基础。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村村通电、通自来水、通柏油马路、通广播电视。政府可以带头建立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外向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2)不断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实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山东省主要农产品粮食、棉花总产量排全国第二位,蔬菜、水果、水产、肉类排第一位。要继续发挥山东省的产量优势,扶植弱势产业,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3)加大扶持力度,创立品牌。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坚持“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的总体思路,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相结合,加大扶持力度,将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农村的主要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同时,创立属于自己的品牌,加大农产品的宣传力度,如寿光蔬菜基地、苍山大蒜等,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4)充分利用农业的基础优势。发挥较强的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高效、高产、低耗农业,东部地区主要发展出口创汇,西部地区则继续发展粮食生产,推进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

2、第二产业发展方向

(1)以战略新兴产业为突破口,着力带动工业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首先,加快发展海洋优势产业,形成一批海洋优势产业,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提供产业支撑。其次,大力培养高科技制造业,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节能环保等高科技制造业,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高科技制造群。再次,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形成核心竞争力和规模优势,培养高端产业集聚。最后,培养创新能力强、配套程度高、专业协作好的高端产业群,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创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大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风电设备等行业的调整力度,严禁盲目建设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3)调整产业结构。解决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的问题,抓好在建项目的组织实施,抓好“双百工程”重点产品结构调整项目的实施,落实全省技术改造项目导向计划。

(4)按照比较优势发挥长处。在东部地区着力发展资金密集型及高新技术产业,中部地区发展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地区的整体优势,形成具有特色的区域产业体系,避免区域产业结构的趋同,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同时,也要进行区域内部结构调整,提高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结构优化升级。

3、第三产业发展前景

(1)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根据山东省经济发展现状和今后发展趋势,第三产业的发展应以教育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在继续加强商品流通、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的同时,大力发展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附加值高的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娱乐等行业,使其成为第三产业内部的重要支柱,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2)中小城镇要充分发挥连接大中城市与农村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加强与城乡的沟通联系,优先发展投入少、见效快、就业容量大的商业、饮食业和生活服务业,加快交通、科技和公用事业的发展步伐,努力扩大第三产业规模,增强辐射能力,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积极鼓励集体经济和广大农民大力兴办第三产业,引导农村新增劳动力、富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

(3)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必须拥有大批专业人员和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根据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应多层次、多渠道培养专门人才,促进山东省第三产业的经营服务实现规范化、现代化。

[1]李悦、李平、孔令丞:产业经济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李晓菊、马强强:甘肃省产业结构实证分析[J].社科纵横,2007(3).

[3]黄晓莉: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分析[J].经济论坛,2010(10).

[4]王向阳:山东产业结构调整极其可持续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2005(4).

[5]李军、孙彦彬:产业结构优化模型极其评价机制研究[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6]贺灿飞:中国地区产业结构转换比较研究[J].经济地理,1996,16(3).

猜你喜欢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江苏省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空间统计分析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关于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