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研究
2012-04-02李庆利刘怫翔
○李庆利 刘怫翔
(沈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44)
从一定程度上讲,就业结构是由其对应的产业结构决定的,但是就业结构的变动有时也会脱离产业结构的变动,从而导致就业结构转换延迟和就业增长的障碍。研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与产业结构变动相适应的就业结构,保证就业稳定增长,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就辽宁而言,全面分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互关系,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对实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意义重大。
一、辽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1、产业结构现状
从三次产业总产值构成比例来分析,2003年至2010年辽宁省三次产业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2003—2010年辽宁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动趋势
图2 2003—2010年辽宁省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动趋势
图1 显示了自2003年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实施以来国内生产总值的三次产业构成(各产业GDP占总GDP的百分比),可以看出辽宁产业结构近几年的变化规律:第一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波动幅度为3.2个百分点,说明农业对国民经济贡献仍在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呈迅速上升态势,波动幅度为8.2个百分点,反映了辽宁省产业结构仍以重工业为主的现状;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波动不是很明显,2010年下降到37.1%,反映出辽宁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取得的成效不是很明显。
2、就业结构现状
为更加清晰和明了地看出辽宁省近年来就业结构的变化状况,根据数据绘制了自2003年以来辽宁省就业结构的演变图(见图 2)。
图2显示了2003年以来,辽宁省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转移情况(各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百分比),我们可以看出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就业结构的转变。就业人员在三次产业间的构成比发生了较大变化,从2003年的35:28:37转变为2010年的30:28:42。总体而言,第一、二产业劳动力的投入份额在下降,其中第一产业的下降幅度较大,第二产业的下降幅度较小,开始出现劳动力明显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
二、辽宁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辽宁省依然面对着严重的就业压力。对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下面我们从结构偏离度及产业就业弹性角度进行研究。
表1 辽宁省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及产业结构偏离度
1、结构偏离度分析
结构偏离度的主要含义是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一种不对称状态。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计算采用的是相对值法,即各产业产值权重与就业人数权重之比与1的差。结构偏离度大小及变动反映相关产业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的平衡性及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或排挤,如结构偏离度变小意味着相关产业吸纳剩余劳动力流入,反之则反。
计算公式:Pi=(Xi/Li)-l
式中:Pi为i产业结构偏离度,Li为i产业从业人数比重,Xi为i产业产值比重。
表1为2003—2010年辽宁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就业结构及结构偏离度情况。
通过结构偏离度分析,有利于本文从大体上把握产业结构调整对非农化水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析表1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辽宁省第一产业劳动力过剩,对劳动力已呈现明显“排挤”趋势。其结构偏离度一直为负值,绝对数值偏高,且没有下降倾向。这说明第一产业容纳的劳动力过多,劳动力配置严重不合理,扮演着劳动力蓄水池角色,这也是劳动力素质不高的症结所在。第二,辽宁省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不足,吸纳劳动力尚有一定空间。其结构偏离度均大于零,绝对值较大,有逐渐增大的趋势。这说明第二产业仍然可以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就业,但是与第一产业相比,第二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型和科技密集型产业,其产值的提高主要是通过资本的投入和新技术的研发、使用,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高。第三,辽宁省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相对较为合理,但尚有较大上升空间。产业偏离度除个别年份外,均大于零,说明第三产业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部门,可以吸收大量的劳动力,但其总体呈下降趋势,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降低,就业空间下降,就业压力不断增加。
表2 辽宁省2003—2010年非农产业就业弹性系数
2、非农产业就业弹性分析
就业弹性反映的是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关系,指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点。就业弹性为正值时,弹性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大,弹性小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低;在就业弹性为负值时,经济增长对就业的作用分为两种:一种为“挤出”效应,这种效应来自于经济为正增长但就业减少的情况,此时就业弹性绝对值越大对就业“挤出”效应就越大,就业弹性绝对值越小对就业“挤出”效应就越小;另一种为“吸入”效应,这种效应来自于经济为负增长但就业增加的情况,此时就业弹性绝对值越大对就业的“吸入”效应就越大,就业弹性绝对值越小对就业“吸入”效应就越小。
其计算公式为: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GDP增长率
第一产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故不作详细分析,这里主要对具有吸纳劳动力能力的非农产业进行分析。辽宁省2003—2010年各产业就业弹性如表2所示。
根据2003—2010年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数据可以看出,只有2003年就业弹性为负,这可能是由于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实施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实行下岗分流、技术革新等措施造成的,辽宁作为工业项目国有企业最多的省市之一,国有企业的升级改造势必会影响第二产业的就业形式。第二产业总体上呈交替下降趋势,2010年降至0.083且较2009年相比下降幅度很大。但这并不代表第二产业对就业已没有吸纳能力,根据图1和图2可知,辽宁省第二产业比重占GDP的50%以上,而就业比重仅仅为30%左右。说明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还是很旺盛的,可能是由于知识、技术结构不对称造成了就业比重低的现象。
根据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数据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在2003—2009年间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并且在2006—2009年出现了负值,到2010年出现了一个反弹。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边际收益率逐步降低的趋势;二是与批发、零售、餐饮等劳动密集程度高的传统服务业部门相比,新兴的金融、保险、高科技、房地产开发等资本、技术、知识密集程度高的服务部门就业机会相对减少,就业弹性下降,但新兴服务业的经济增长相对快于传统第三产业。尽管如此,第三产业中劳动密集程度高的传统产业部门吸纳新增就业的能力还是非常强的,且发展潜力巨大,所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增加就业人员总量。
通过对辽宁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就业结构既会被产业结构的变化所影响,也会反过来影响产业结构变化,只有两者协调发展才能保证经济建设稳定和快速发展。辽宁省第一产业效率较低且劳动力过剩,大量的潜在失业人口亟待转移;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也呈现逐渐趋低的现象;第三产业有待进一步加强,发挥其吸纳劳动力的主导作用。总体而言,辽宁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有待加强。
三、促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1、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发展乡镇企业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延伸农、林、牧、渔产业链条,引进技术进行精细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充分发挥辽宁工业强省的比较优势,研发高性能机械耕种设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就地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2、加快第二产业内部升级改造,增加新的就业岗位
处理好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加快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升级步伐。我们通过分析得出,资本深化和技术因素压缩了辽宁省经济增长的就业空间,但辽宁省目前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并行的发展战略,符合其本身的资源禀赋特征和比较优势。今后应该继续坚持走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创新以此拉升就业增长的路子,另外资本与技术的升级也会促使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开辟劳动力转移的新领域。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把第三产业作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实施以来,辽宁省第三产业经济发展迅速,新兴产业创造的就业岗位消化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这与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80%多的比重相比,差距还是非常大的,因此提升第三产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至关重要。在促进发展第三产业时,政府一方面要为非国有经济提供更优惠的政策和更宽松的环境;另一方面,应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挖掘和开发辽宁省丰富的教育、文化、自然旅游和特色餐饮业等资源,重点培育会展、金融、保险业以及体育等行业,促使辽宁省第三产业向着高级化跨越。
4、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
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提高,促使第一产业产生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所以一方面第一产业不断“挤出”劳动力,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导致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这部分人口的特点是文凭低,又没有一技之长,找工作非常困难,所以政府应将城市的下岗再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统筹安排。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是扩大就业机会、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关键。组织待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既增加了青年劳动力的就业能力,还可以使更多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师资队伍,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1]常丽:辽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性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1).
[2]薛巍:老工业基地的就业弹性与就业结构分析——以辽宁为例[J].科技和产业,2005,5(7).
[3]魏世红、谭开明:辽宁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1).
[4]杨翔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以江苏省为例[D].同济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