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满族民俗文化与旅游开发探析
2012-04-01苗嘉芮姜艳芳
苗嘉芮 姜艳芳
哈尔滨满族民俗文化与旅游开发探析
苗嘉芮 姜艳芳
满族民俗文化在黑龙江省民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应大力发展哈尔滨满族民俗旅游产业。本文探讨民俗文化的地位,满族民俗文化的现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满族民俗旅游开发利用中的几点建议。
满族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掘;利用
一、哈尔滨满族民俗文化的现状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黑龙江地区是少数民族众多的地域,其承载的民俗文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自2008年5月至2011年7月分三批公布了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共187项。合并其同类者共143项,涉及民俗的36项,其中满族占11项(有满族颁金节、满族莫勒真大会、满族传统婚俗、满族家祭、满族八大碗、满族年猪菜、满族采参习俗等),约占民俗项目的1/3,这一数字凸显了满族民俗文化在黑龙江省民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除此之外,满族民俗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饮食、手工工艺、体育娱乐等。许多满族民俗文化虽然没有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这些文化的特色和影响力不容忽视,满族年猪菜、满族火锅、炖菜等仍是许多东北人民逢年过节的首选。萨满神偶、萨满民俗画、刺绣、枕头顶、剪纸等手工艺品传承到现在,并折射出满族文化的灵魂和精髓。
遗憾的是,即使政府如此大力抢救发展满族文化,由于一定社会因素、历史原因的影响,满族文化逐渐走向消逝。满族是曾信仰多神教的萨满教的民族,在早期萨满教分宫廷萨满和民间萨满两种。随着清王朝的毁灭,宫廷萨满基本消失。民间萨满可分为以跳神为职业的萨满和管祭祀的家萨满两种,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已消失。满族语言也逐渐走向消亡,双城、阿城和五常等地是满族人聚居的地方,这些地区有一批满族自治乡镇,但如今会说满语、阅读满文的,已经一个也找不到了。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的消失也意味着文化特征的消逝。在中国,满语只有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三家子村的一些老人会说,但他们并不会书写。全国也只有黑龙江大学进行满语本科教学并设有硕士点。现存的一些满族工艺品也因管理不善流落民间。解放后,机械工艺逐渐取代了手工工艺,满族刺绣渐被人们所淡忘,只有在博物馆的角落或民间收藏者的手中,才能看到曾经辉煌一时的刺绣作品。像其他一些满族服饰、生活工具、套子、老枪、刀等也逐渐从主流市场消失。所以发掘满族传统民俗文化迫在眉睫。
二、发展满族民俗文化旅游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历史文化底蕴的体现,一座城市的魅力不在于他有多少高楼大厦、地标式建筑,而在于它的历史文化底蕴。城市化建设不应不计后果代价的破坏历史文化古迹,从经济角度来看,这不是长远发展经济的策略。合理的对文化进行规划,并开发其经济价值才是治本之策。发展满族民俗文化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凝聚吸引力
近几年,黑龙江省先后建立了金上京历史博物馆、金太祖陵公园、金城仿古建筑群会宁公园等,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满族文化旅游区。齐齐哈尔、阿城、牡丹江、呼兰是满族文化的主要景点,目前发展不错,但仍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对于专家学者来说,深入这些地方进行文化体验是不错的选择,但对于国内外完全不了解满族文化的游客来说,这些地方不会作为旅游首选地。要将民俗文化作为展示的特色,吸引游客。
(二)方案要重视客观实际
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协调好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一味强调文化保护会使得文化产业陷入“死水”的境地。是经济带动文化而不是文化独大,文化融入商业是必要且可行的办法。
(三)避免文化内涵缺失
传统满族文化的本色特征是真实而又淳朴的,但是为了迎合游客异族文化体验的需要,一些项目在旅游开发中被大幅度的开发和改变,游客看到的只是一种仪式的表演,而失去了真实的存在环境和意义。
综合以上存在的问题,应大力发展哈尔滨满族民俗旅游产业。哈尔滨气候宜人旅游名胜众多,国内外知名度很高。满族文化应尝试用适当的方式推广到慕名而来的游客中去,引发游客对满族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拉动哈尔滨市周边的旅游。
三、关于哈尔滨满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建议
在哈尔滨,除了冬季冰雪旅游特色以外,在冰雪掩映下的“老道外”也充满了盎然生机。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二期工程接近尾声。然而,目前急需的是能体现哈尔滨城市品位特色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让外地人必须来、让本地人愿意逛”。现在巴洛克街区缺少内容,可以说这样的闲置是一种资源浪费。从旅游经济角度讲,不能只让游客来看建筑外墙,还要有吃、住、行、游、购、娱的综合环境,更主要的是要有文化内涵,要把民俗传统文化的延续、传承、发扬光大。
文化本身是一种意识,在未形成产业之前它基本没有经济价值更很难带来收益。若要东北特有的满俗文化得以传承、发展乃至盈利必须要有政府的统筹规划和政策扶持。
(一)依托环境,聚集人气
上世纪初,山东、河北两省的移民纷纷闯关东来到被当时称为傅家甸的道外区,形成独特的闯关东文化(商贾文化,五行八作的市井文化、古玩市场的收藏文化——鬼市)。建立民俗市井文化街,再现二、三十年代老哈尔滨的一幅“清明上河图”。
开放街区内的院落,用于收藏市场的临时摊位(类似于北京报国寺收藏市场、北京潘家园的鬼市),聚集人气,打造东北乃至全国的知名的艺术品收藏品市场,促进道外区旅游、餐饮、宾馆业的全面发展。
把南三道街的原道外新华书店打造成古籍书店、艺术书店,与巴洛克街区文化街区氛围相对应,吸引哈市文化艺术爱好者聚集于此。
(二)引进人才,放水养鱼
接纳省内外工艺美术大师,怀揣绝技的民俗民间艺人进驻中华巴洛克街区,为他们提供优惠条件,既有高水准的艺术文化,又有草根工匠文化,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共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促进哈尔滨市文化大繁荣。
在招商引资阶段,切忌急功近利,要把眼光放长远,对那些有实力的厂家、艺术大师、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地摊经营者要放水养鱼,给他们最优惠的政策,聚集人气,创造最好的条件留住他们。
(三)长远规划,发展收藏文化
恢复靖宇大街(头道街至二十道街)路面的石头路,建立步行街,充分利用辅街,规划整条大街建筑外立面,与整个街区相协调,制定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增加政府投入,获取长远回报。发掘、保护、开发整个靖宇大街的文物古迹作为街区的景点,要精雕细刻。
当前,收藏文化在全国蓬勃发展,目前,街区内的哈药古玩城在东三省已初具影响力,伫立在其对面的原金城商厦已闲置多年,既影响巴洛克整体建筑风格又使国有资产闲置,是否能够盘活对面的金城商厦,做外立面装修及内部装潢,与整个街区建筑相协调,可以打造成工美大厦、百工坊、珠宝翡翠市场、古玩市场、邮币卡收藏市场、拍卖公司、博物馆等。
(四)文化旅游相结合
打造满族民俗博物馆,收罗一些有价值的满族民间器物进行陈列,加大宣传力度制作宣传短片,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并且设有专门的讲解人员讲解满族礼仪风俗,增强游客对满族民俗文化的认同感。
举办满族民俗旅游文化节,坚持长久并且不断更新形式、主题。每年文化节的主题可以是满族婚俗、满族饮食文化、满族建筑、满族礼仪和满族葬俗等,但都是围绕着满族民俗文化展开,坚持长久,将其打造成类似哈洽会和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一样的全国知名盛会。
开发旅游纪念品,依靠老鼎风糕点厂技术优势,合作开发旅游纪念品,给游客一个难忘之旅的回味,强化游客的体验,打造哈尔滨民俗文化旅游的新名片。
(五)满族民俗旅游进驻中华巴洛克
在考虑到政府以及投资商成本、预算的基础上,打造哈尔滨满族民俗区或民俗一条街。将中华巴洛克其中的一部分划分出来作为满族民俗区,由于许多有价值的满族民俗物品流落于民间,许多古玩卖家持有部分满族民俗物品却找不到很好的渠道展示,这些物品进入不到主流市场。将这些卖家集中到一个区域,有利于重新集中流失的满族民俗物品,在进行商品买卖的过程中,将满族民俗文化以商品为载体呈现在群众面前,这将带给满族民俗文化新的生机。在街边的墙面、地板上刻上一些古老的民俗故事,可以请一些爱好刺绣的老人在巴洛克街边进行现场刺绣,发展传统刺绣艺术。这也将是哈尔滨继冰雪节、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后又一颇具特色的旅游产业。
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在满族民俗文化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流淌出的是整个民族特有的文化风貌,它让我们体会到了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在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满族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无疑促进了对我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资源的继承和发展,使其不致在历史的长河中销声匿迹。
满族民俗的复活需要物质载体,需要融入到市场经济中去,这样才能打开局面。以哈尔滨满族民俗文化区带动哈尔滨周边地区的旅游业,从而使黑龙江省的满族民俗旅游构成一条极具特色的产业链,促进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和经济的进步。
[1]胡志良,张广才,篮海.满族文化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商业经济. 2008,(5).
[2]张丽梅.黑龙江省满族文化旅游开发探析[J].满语研究.2006,(2).
[3]吕丽辉.“渤海国”景区满族文化旅游开发模式探索[J].满语研究.2007,(1).
F592.7
A
1671-7740(2012)03-0072-02
苗嘉芮(1992-),女,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满文与历史文化专业学生。姜艳芳(1964-),女,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副教授,黑龙江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研究、东北地方研究。
黑龙江大学学生学术科技创新项目基金资助(20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