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启示

2012-04-01长江大学经济学院湖北荆州434025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2年5期
关键词:工业化化肥补贴

曾 靖(长江大学经济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工业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启示

曾 靖(长江大学经济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在具体深入分析国外工业化对粮食安全正反两方面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工业化对粮食安全的双面影响,总结了其对我国工业化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的启示。

国内外;工业化;粮食安全;现状分析

国内外的实际情况表明,工业化模式的选择和工业化进程的快慢对粮食供求关系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进一步影响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水平。同时,工业化对粮食安全是一把双刃剑,即工业化对粮食安全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所以,研究工业化对粮食安全影响的目的,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正面影响,尽可能消除其负面影响,达到既保障粮食安全又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双赢目标。

1 工业化对粮食安全的正面影响

1.1 国外工业化对粮食安全的正面影响

从总体情况来看,在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早期,由于农村劳动力和农业生产要素不断转移到城市工业部门,使农村普遍存在“低投入、低产出”的小农经济。这种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以土地等生产资料的分散经营为前提,排斥劳动生产力的发展、资本的积聚和科学技术的应用,从而使得世界粮食生产效率低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由此造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粮食生产发展缓慢,人均粮食占有量很低。20世纪30、40年代,世界平均粮食产量只有5亿多t,人均粮食占有量约200kg[1]。但是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第二、三产业平均利润率降低,促使资本流入农村,提高了农业劳动者的报酬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使得世界粮食生产迅速发展,以致到二战后发达国家粮食出现了“过剩”现象。特别是1986~1987年度,世界粮食库存量4.53亿t,达到当时历史最高水平。随后的近半个世纪,在工业化的推动下,粮食生产进一步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使世界人均粮食占有量从277kg增加到358kg[2]。

(1)粮食价格的稳定和粮食补贴的提高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为了保障粮食安全,长期对本国农业发展、农民收入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政策。这种保护政策突出地反映在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过程中稳定农产品价格和增加农民的补贴。

20世纪,发达国家为了防止工业化进程中的粮食生产下降和粮农收入减少,大部分采取了价格支持政策,大幅度提高粮食价格,对粮食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价格支持政策的效率很低,据经济合作组织测算,发达国家价格政策补贴效率只有25%左右[1]。鉴于这种情况,发达国家把对农业生产者进行直接补贴作为政策中心,并且付诸了实施。其中,美国是发达国家中最先实行粮食直接补贴的国家之一,美国对种植小麦、玉米、高粱、大麦、燕麦、水稻的农民,按1991~1995年平均生产量的85%乘以政府规定的单位重量补贴水平进行补贴,折算到单位产品上,2000年小麦种植补贴额为45.2美元/t,玉米种植补贴额为27.56美元/t,从而大大增加了粮农收入,提高了粮农生产粮食的积极性,保障了美国的粮食供给和安全,促进了世界粮食安全[3]。

(2)现代化生产资料投入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和效率 为了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把工业化的成果普遍用于农业,在粮食生产中广泛使用机械、电力,并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等现代化生产要素,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和粮食生产的能力与效率,大幅度减少了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劳动力。

1900~2005年,美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由1200万人减少到不足200万人,所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由35%下降到0.7%。欧洲主要国家纯粹务农人口的比重在2%左右,其中英国农民仅剩下45万人,法国为70万人,前联邦德国为60万人,意大利为74万人[1]。二战结束后,日本农户从1963年的575万个减少到2000年的312万个,农民的比重由76.6%下降到2.2%。为此,各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1913~1987年,美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8倍,西欧和日本等国提高了7倍以上,中国同期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25倍。所以,在世界范围内,1946~1985年人口由接近23亿人增加到48亿人,净增加1.1倍,而同期的世界粮食总供给量由5.33亿t猛增至18.41亿t,增长了2.45倍,平均每年递增3.2%,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远超出人口的增长速度,因而世界人均粮食占有量由234kg增加到380kg,净增加了146kg。由此可见,工业化所提供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1]。

1.2 我国工业化对粮食安全的正面影响

(1)减轻粮农负担、给予粮食生产直接补贴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和粮食消费大国,且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粮食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趋势,为了保障未来粮食安全,不能过分依赖国际粮食市场,而必须不断增强国内粮食生产能力,这就要审时度势、适时有效地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现实情况表明,我国经过60a的发展,已经步入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工业不但不再需要农业提供积累,而且有能力对农业实施反哺。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04年以来,我国为了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要求,在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过程中出台了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支持粮食生产的直接惠农政策,具体内容为“四取消”和“四补贴”。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定义“四取消”是取消农业税、屠宰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四补贴”是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综合直补。资料显示,2009年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为190亿元,农资综合补贴为756亿元,良种补贴为198.5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为130亿元[4]。

“四取消”和“四补贴”政策的有效实施,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起到了积极作用,加上其他的政策措施,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持续增产的好效果,2007年粮食产量为50150万t,2008年为52850万t,2009年达到5308亿kg,实现了40a来首次连续6a增产,总产量连续3a稳定在0.5万亿kg以上[5]。2010和2011年中央财政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补贴,且根据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变动趋势,遵循“价补统筹,动态调整,只增不减”的原则及时安排农资资金,合理弥补种粮农民增加的农业生产资料成本,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2]。

(2)工业化提供的农业现代化要素投入提高了粮食增产的效率 同其他国家一样,我国也把现代工业化的成果用于农业,在粮食生产中逐步使用机械、电力,并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等现代化生产要素,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粮食生产的能力。其中特别是化肥为我国粮食持续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工业所提供的化肥对粮食等农作物增产的贡献率由以下数据可知,即每增产100kg粮食,约一半是施用化肥的结果,在现有条件下,1kg化肥可平均增产粮食7.5kg[6]。我国化肥的施用总量和单位面积的用量都处于世界较高水平,消费了占世界35%的化肥,目前粮食作物消费了我国农业化肥施用量的50%左右[7]。为此,化肥是我国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在粮食增产中,化肥的作用占40%~50%左右,化肥对提高粮食总产的贡献率约30%~31%。为了保障粮食自给率为100%,专家预测,2015、2020年我国需分别增施892万t和1103万t化肥。在加强科学施肥的基础上,增施化肥将对我国未来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供应起重要作用。

2 工业化对粮食安全的负面影响

2.1 国外工业化对粮食安全的负面影响

(1)工业化占用了大量粮食生产用地,削弱了粮食增产的基础条件 国外工业化对粮食安全的负面影响突出地反映在对包括粮食生产用地在内的农业耕地的占用和破坏。现在世界上主要粮食生产国多数是工业化、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这些国家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没有很好地重视耕地数量控制和质量保护,造成对耕地数量占用和质量影响相当严重。一是过分地使用化肥、农药,使得土壤日益贫瘠以至退化使粮食增产后劲不足;二是工业化所带动的城市建设占用了大量粮地。数据表明,2003~2004年,美国耕地面积锐减了243万hm2,降幅为1.38%;加拿大耕地面积2001~2002年减少了22万hm2,降幅为0.48%;欧盟主要农业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波兰等)的耕地面积1999~2005年由7218.1万hm2降至6972.4万hm2,降幅为3.4%;俄罗斯2005年比1999年的耕地面积减少了319.4万hm2,减幅为2.56%;日本从1999年到2005年,耕地面积由450.3万hm2减少到436万hm2,减幅为3.2%;同期韩国耕地由171.8万hm2减少到162.4万hm2,减幅为5.5%[8]。可见,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耕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从而使世界粮食增产基础条件变弱、速度变缓,给世界粮食安全带来巨大压力。

(2)工业化增加了粮食消费,形成新的粮食安全压力 在工业化进程中,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了缓解石油市场的压力和保护生态环境,选用乙醇等清洁能源代替石油,而乙醇主要是用玉米生产。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2007年美国玉米产量达到33209万t,但由于一些国家加快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世界玉米供给状况缺口反而扩大,玉米价格大幅上涨。所以,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对粮食的消费需求会不断增加,给粮食安全造成新的压力[9]。

(3)工业化占用了大量粮食资本,降低了粮食增产能力 20世纪70年代部分亚洲国家加大了农业的资本投入,开展了农业“绿色革命”,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增加了粮食产量,缓解了当时的粮食供求矛盾。但是到了90年代以后,一些国家为了加快建设速度,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资本投资政策的重点转移到工业化发展上,导致农业资本投入增长率下降,农业实际资本投入大幅度减少。特别是近些年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加大工业化资本投资,使工业化进程持续加快,农业人口不断向城市和工业部门转移,造成耕地大量流失。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人口却保持高速增长,粮食消费需求不断增加,由于资本投资不足,导致粮食产量增长跟不上粮食消费需求增长速度,粮食自给能力下降。更有甚者,原来的一些粮食出口国转变为粮食进口国,粮食安全状况相当严峻。

2.2 我国工业化对粮食安全的负面影响

我国工业化对粮食用地的占用方面同发达国家相比,具有类似的负面效应;现时我国工业化对资本的占用同发展中国家相比,由于国情和发展经济的战略不同,我国实施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工业与农业关于资本投资竞争的矛盾不十分突出。就现阶段来说,我国工业化对粮食安全的负面影响除了耕地问题以外,还比较突出地反映在以下方面。

(1)现代化生产要素投入对粮食安全具有一定的障碍作用 农业现代化生产要素投入对粮食安全的保障作用主要表现为大幅度提高粮食生产成本,减少粮农收入。粮食生产的主要成本是工业提供的农药、种子、化肥和机械的使用费用。2006年与2004年相比,全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累计上涨9.9%,特别是化肥的价格上涨幅度最大,而同期粮食价格仅仅上涨1.3%。2006年以来,国家每年都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补贴因农资价格上涨给农民带来的损失,但是实际效果不是很明显。2007年粮食平均出售价格比2004年上涨了8%,而平均每公顷粮食生产净利润下降了1.07%。农业增加值率(农业增加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也由2004年的59%下降到57%。2008年粮食每公顷平均净利润约为2250元,比上年下降20%,仍比2004年低,甚至还低于1996年。2008年的农资综合补贴资金达716亿元,每公顷平均耕地补贴近600元,但由于2008年上半年化肥价格涨势太猛,抵消了补贴的作用。也就是当补贴不足以弥补成本亏损时,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仍得不到提高,这种现状引起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下降,出现抛荒弃耕现象,粮食产量和粮农收入相应下降,由此带来了我国粮食安全隐患[10]。

(2)农村劳动力转移造成粮食生产劳动力素质低下 至2009年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民为9900万人,加上进入乡镇企业的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大约1.7~1.8亿农业劳动力。这么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可以说是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特有的现象,农民进城打工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的重要渠道[7]。就现时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从数量上对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未产生负面影响,但是从质量上对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人口中,青壮年占绝大多数,以15~39岁年龄段最为集中,占68.8%,15岁以下和40岁以上尤其是50岁以上的转移劳动力较少。从性别看,男性转移人口主要为15~44岁年龄组,约占转移男性总数的72.5%,而女性转移人口则主要集中在15~34岁年龄段,约占转移女性总数的64.2%。二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人口中,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以初、高中为主,还有少量的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如山东省的转移人口的68.4%受过初、高中教育,高于全省的50.8%;4%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高于全省的3.6%。从总体上看,农村转移人口受教育的平均年限为8.64a,高于全省的7.58a。由此可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人口的文化素质,明显高于全省总人口的平均水平[11]。

受农民文化素质低的影响,我国绝大多数农民对农业科技的接受能力不高,不能很好地掌握科技知识,更不能很好地将科技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中去,使新科技发挥不了优势。如化肥施用,目前我国每公顷农田化肥施用量高达246.4kg,比世界104.2kg/hm2的平均用量高出1.4倍。由于农民不能很好地掌握施用技术,造成我国化肥利用率不及发达国家的50%。所以,在工业化进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粮食生产和粮食供给有很明显甚至是很突出的负面影响,在实践中必须认真研究和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才能促进粮食增产,提高粮食供给的保障程度[12]。

3 小结与启示

综上所述,工业化需要相关行业支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越是推进工业化,越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越要重视和强化粮食生产的地位和作用。粮食始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工业和其他产业发展的源泉。粮食安全作为一个重要条件,与资本积累、能源供应等条件一起,对工业化起步和顺利推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食物能否达到充足供应,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而且还关系到国家安全,这个问题不解决,根本就谈不上工业化和发展进步。在工业化快速推进的现实情况下,更应该重视粮食生产的地位和作用,把粮食生产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任务,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工业化对粮食安全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其正面影响的作用,做到粮食安全长效稳定与工业化持续快速发展协调并进、双赢共荣。

上述研究表明,为了使农业和粮食安全的基础地位不动摇,要不断提高对农业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以及粮食是基础性公共产品重要性的认识。即使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还会逐步下降,但农业的基础地位并不会改变。比如,美国、日本、欧盟农业的比重已经很低,仍然十分重视支持和保护农业及粮食。因此,像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人口大国,越是工业化,越要打牢农业和保障粮食安全基础。否则,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就很有可能出现波折,甚至中断。事实上,20世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也曾有过这方面的教训。我国不能再走大量消耗土地等农业资源、以牺牲农业保工业、牺牲农村保城市、牺牲农民保市民的老路。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不只是粮食产业内部自身的发展,而是在于粮食产业与工业等相关产业是否能形成一体化、市场化、集约化经营。所以,研究工业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不仅是为了保障未来粮食安全,也是保障工业化能否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13]。

[1]尹成杰.粮安天下:全球粮食危机与中国粮食安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10-30.

[2]朱丕荣.国外粮食政策的趋向[J].世界农业, 1988,(4):3-7 .

[3]徐元明.发达国家粮食补贴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8,(6):112-116.

[4]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2010年强农惠农政策汇览[EB/OL].http://www.boyar.cn/article/2010/03/08/273832.2.shtml,2010-03-08.

[5]张新光.农业现代化的规律性与中国农业的现代化[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8,(6):22-28.

[6]奚振邦.化肥与生态环境的宏观视角[J].磷肥与复肥, 2002,17(6):2.

[7]龙文军.警惕化肥市场危机影响粮食生产[J].磷肥与复肥, 2009,24(1):2.

[8]韩长赋.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J].求是, 2004,(22):6-8.

[9]王雅鹏.粮食安全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粮食出版社,2005

[10]温铁军.中国的经济危机软着陆与“三农”政策[J].农经,2009,(5):1-2.

[1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粮食生产能力与供求平衡的整体性战略框架[J].改革,2009.(6):1-2.

[12]李 鹏.中国粮食主产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2006.

[13]曾 靖 .我国工业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10.

F326.11

A

1673-1409(2012)05-S038-04

2012-04-2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YJC790111)。

曾 靖(1972-),女,湖北荆州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和粮食经济研究。

10.3969/j.issn.1673-1409(S).2012.05.011

猜你喜欢

工业化化肥补贴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化肥需求增长不均 有人欢喜有人忧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