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收益分析

2012-04-01周清明

财务与金融 2012年2期
关键词:国际化货币人民币

周清明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39.8万亿元,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0年我国进出口总值近3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大国。截至2011年3月末,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已经突破3万亿美元,这距离外汇储备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不到一年时间。根据外汇局国际投资头寸表,截至2009年底,FDI累计余额已经达到近1万亿美元。这1万亿美元外国在华资产,每年都在生成高额利润,而这些利润绝大部分并没有汇出中国,而是留存国内。由于在中国市场运营,FDI利润以人民币形式,并日渐成为游离于主流讨论的“人民币热钱”。2010年全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900亿美元,而国际货币体系中人民币占比为零,这对世界和中国都是一种不对称、一种失衡。2010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12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588亿美元,其中2010年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9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截至2009年底,我国1.2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3万家,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2457.5亿美元,居全球第15位和发展中经济体第3位(前两位依次为中国香港、俄罗斯)。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到565亿美元,名列全球第五位,发展中国家首位。截至2009年底,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累计签订合同额560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407亿美元,营业额年均增长30%以上。对外劳务合作稳中有升,累计签订合同额67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648亿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02万人。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整体经济实力的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声望大大提高,周边国家和地区居民逐渐认可和接受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和国际清算手段,导致大量人民币在境外流通。而且,随着中国和周边国家和地区国际贸易和经济往来的扩大和加深,中国加入WTO后的资本账户放松管制,人民币的境外流通规模将扩大。人民币在东南亚地区的自由流通已受到“第二美元”的待遇,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居民还把人民币作为一种储藏手段,以至于在一些国家的流通现钞总量中占了很大比例,更有一些国家的领导人甚至在不同场合提出要鼓励国民使用人民币。从东亚的一些国家、南亚的一些国家和一些毗邻中国并与中国有较密切经济往来的国家来看,人民币甚至可以全境通用。在老挝、柬埔寨、蒙古和缅甸北部,人民币是疲弱的本地货币的代替品,成为主要贸易货币。在中国游客中人气较高的新加坡,可以用人民币购物的购物中心和商店也不断增加。人民币在韩国的兑换不受限制,已成为“准硬通货币”,银行、个人所设兑换点广泛分布于国际机场、商业区、旅游风景区及宾馆等地。诸如以上数据事实说明,人民币国际化正风生水起,愈演愈烈,现行金融危机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一方面迫切需要人民币将中国稳定的实体经济带进国际货币体系中,另一方面,中国要进入大国行列,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也是势在必行,势不可挡。

但货币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收益又有风险,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和成本问题也将凸显出来。为此,应积极探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获得的金融和经济利益以及为此付出的成本,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和收益作出审慎的分析评价,尽可能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稳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内涵

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收益问题,首先要把握人民币国际化的内涵,即要解决什么是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国际化是指一国货币跨越国界,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储备及市场干预经济工具的过程,也就是由国内货币转变为国际货币的过程。国际货币通常是经济实力较强国家的货币在其实现自由兑换后,被其他国家接受而成为国际支付手段。一种货币能否成为国际货币,既取决于该国的货币制度和政策,也受国际市场对该货币评价和接受程度的影响。货币国际化实际上是国际市场对该货币选择的结果,也与该货币发行国的经济实力及其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密切相关。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

一国货币能否实现国际化,主要取决于四个基本条件:该国总体经济规模、通货膨胀率、汇率稳定性和金融市场规模。上述条件达标之后,另一个重要条件,

即资本账户开放,也将水到渠成。

(一)经济规模越大的国家,其货币就越有资格成为储备货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经济规模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并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国际经济实力日益提升。就经济总量而言,2008年的GDP占到全球的比重约为7%,按此比重计算,中国经济就有实力足以支持占国际货币总储备的7%—10%的人民币国际化率,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条件。战后西德、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经济总量先后占到第二、三位,是其货币马克、日元迅速成为国际流通货币的重要经济基础。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国的货币能否成为国际货币,经济实力起着决定作用。正如蒙代尔所说,“关键货币是由最强的经济实力提供的”。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大国关系中的“利益攸关者”,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贸易的贡献率甚至超过美国,中国日益强大的经济综合实力,已成为这次金融危机中遏制世界经济衰退的重要力量。可以说,人民币国际化既是中国经济实力的体现,也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客观需要。

(二)通货膨胀率的高低决定货币国际化的取舍

如果货币购买力不断被通货膨胀削弱,其货币的国际需求就难以维持。通货膨胀率过高的国家难以实现货币国际化。中国的通货膨胀率过去十年平均1.56%,低于美国、欧元区和英国。

(三)汇率稳定与否是货币国际化的前提条件

从汇率波动来看,影响因素很多,既包括国内的因素也包括国际的因素,既包括经济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政治因素,因此,汇率的波动常常让人感觉捉摸不定、难以预测,带来巨大的风险。人民币有效汇率标准差在过去十年是0.14%,低于许多储备货币,汇率相当稳定。

(四)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和功能完善,是货币国际化的平台基础

从资本市场的情况看,中国大陆的股市近年来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一季度末占全球股市市值达7.38%,首次超过日本,位列全球第二。同样,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快速,市场化程度逐渐提高。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中国债券市场目前已跃居世界第五,亚洲第二。

综上所述,中国的四个基本条件均已达标,所以人民币国际化是可行的。

四、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分析

货币国际化既能给货币发行国带来收益,也会引发各类风险,通过对货币国际化的考察,依据作用时间的先后和影响范围的大小,本文将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分为现实收益与潜在收益两个部分来进行分析。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收益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收益是指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下,可以在短期内发挥直接效应的收益。主要包括:

1、获得国际铸币税收益

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大收益是我国可以从中获得铸币税收入。本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进而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对货币发行国是十分有利的,发行国可要求其他国家接受本国货币的收支逆差,从而把这种逆差作为对国际贸易进行融资的必要手段。铸币税也称为“货币发行收入”,即当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时,由于该货币被非货币发行国持有作为储备货币,发行该货币的国家获得发行收益。如果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则意味着我国可利用很小的纸币发行成本来占有和使用外国的物品和资源,也就相当于获得了无息贷款,从而获得了额外的国际资金来源。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资金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人民币国际化将为我国开辟资金利用的新渠道。人民币实际上是以纸币换实际资源,从而可以大大减少我国因使用外币引起的财富流失。

2、缓解高额外汇储备的压力

到2011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经突破3万亿美元。巨额的外汇储备已经给我国的货币政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解决外汇储备增长与国内货币政策之间的冲突,放松对资本流出的限制已成为我国货币可兑换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当前看,人民币境外流通、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对缓解我国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具有一定作用。尽管作用程度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但毫无疑问,鼓励人民币流出,既是出于长远的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战略考虑,也是短期内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途径之一,即所谓的“泄洪减压”方法。另外人民币国际化也可减少我国对美元等其他国际储备货币的需求,有助于降低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

3、防范和降低汇率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可降低汇率风险,有助于促进我国对外经济的健康发展,提高我国国际金融竞争力。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企业持有大量外币债权和债务。由于货币敞口风险较大,汇价波动就会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人民币国际化后,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被广泛接受,我国企业、投资者和居民在国际经济交易中可使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其在对外贸易和投资中所面临的汇率波动风险和货币交易成本也随之降低,而这种双重收益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潜在收益

1、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进程,提升人民币在未来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在亚洲各国经济普遍大幅衰退的情况下,我国经济经受住了考验,随着我国经济在亚洲地位的增强,亚洲市场整合程度的提高,人民币能够为亚洲国家提供普遍接受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将会帮助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解决汇率制度选择的难题。有亚洲市场的支持,人民币在亚洲区域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将极大地改进目前不平衡的国际货币体系,提升人民币在未来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2、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提升我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

我国是对外贸易大国,近几年来,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保持在40%左右,人民币国际化后,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的主要货币,我国在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中,就可以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这样,一方面降低了交易成本,增加了利润的可预期性;另一方面,也以减少因使用外币所造成的汇价风险,从而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升我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

3、推动金融业的国际化进程

人民币国际化也就意味着我国金融体系的国际化。因此,这将在更加深远的层次上影响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从我国金融机构内在改革来看,随着外资金融机构的不断涌入,业务范围也将不断扩展,与国内金融机构的交流也将不断加深,在既竞争又合作的时代下,我国经济必将要求本土金融机构的改革向更深的层面推进。这就在资金、业务品种、服务手段以及质量控制与风险管理等方面对我国金融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币国际化的新环境势必将促进我国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体制的深刻变化。另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有助于推动金融机构效率的提高。也有助于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行。更为重要的是,从我国金融业的外在发展来看,人民币国际化也极大的促进了离岸金融市场的建立与我国国际金融中心的构建。这无疑为我国经济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与政治声望

货币的国际化往往意味着该货币发行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的提高以及在国际货币及金融政策协调中作用的加强,有利于增强一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后,我国就掌握了一种国际货币的发行权和调节权,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世界经济的运行,进而将使那些使用人民币的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我国经济的依赖,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政策变化也将对那些国家产生影响,从而加强我国的经济中心地位。同时,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将具有更大的发言权,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此外,人民币的国际化可以优化世界货币结构,支持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发展。随着中国人民币国际化,中国逐渐掌握一种国际货币调节和发行权,其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发言权也随之增加,这对于我国提高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我国“贸易大国,货币小国”的状况将随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而逐渐改变,全球货币体系的格局也将随之改观。显而易见,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有利于推动国际货币多元化、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也将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5、提高国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对汇率和利率市场化形成倒逼机制

一国货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汇率由市场决定,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倒逼汇率制度改革。一个资本账户开放、汇率市场化的国家,其利率也不得不实现市场化。

五、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分析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成本

1、加大宏观调控的难度

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后,将会有大量的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流通,这就有可能扰乱我国国内的货币政策,影响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

2、增加国内经济金融稳定的难度

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我国金融市场和经济体系遭受外部冲击的可能性加大。人民币国际化将使我国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密切相关,国际金融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波及国内,国外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等都会通过国际途径传递到国内。特别是如果人民币的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出现偏离,或者是即期汇率、利率与预期汇率、利率出现偏离,将给国际游资以投机套利的机会,刺激短期投机性资本的流动,对国内金融市场产生巨大冲击。

3、增加金融监管的难度

一方面,由于对境外人民币现金的需求和监测更加困难,将会加大中央银行对人民币现金管理的压力;另一方面,伴随着人民币资金跨境流动而出现的非法资金流动不仅会增加反假币、反洗钱的难度,而且将影响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

4、面临货币逆转的风险

一旦国内经济形势发生逆转,就可能动摇其他国家对人民币的信心,人民币持有者就会在各种国际货币间进行调换,形成对人民币的挤兑和抛售。这种货币的逆转将对中国国内经济产生冲击,而且货币逆转带来的救助货币危机的成本与干预汇率的成本也会给中国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潜在成本

一国货币充当国际货币,必然要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和支付货币,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交易对国际货币的需求,国际货币发行国必须保持甚至扩大其国际收支逆差。而不断增加的赤字,又会造成其负债的增加,冲击币值的稳定性。国际收支逆差的不断扩大与保持币值的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就是著名的“特里芬难题”。“特里芬难题”指出了货币发行国在以贸易逆差向储备国提供结算与储备手段过程中,本币贬值的压力与保持本币币值稳定间的冲突。具体到人民币国际化来分析,中国向其他国家提供国际储备资产的责任是通过国际收支地位的削弱来实现的。如果一个国家需要增加其国际储备资产,那么它必须保持国际收支的顺差。如果美元等其他储备资产不能满足该国的需要,而且该国愿意持有更多的人民币,我国必须要通过国际收支赤字来提供人民币资产。我国越是通过赤字方式提供人民币资产,其国际收支的地位就会更加脆弱。但是,如果我国有持续的赤字,势必引起人民币币值的不稳定,将使持有人民币流动性资产的国家不愿意持有更多的人民币资产。当然,目前我国国际收支的地位是比较强大的,多年的双顺差和大量的储备使我国在为周边国家和地区提供人民币资产时并没有面临以上问题的冲突。可以说这只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潜在成本。但是,人民币实现充分国际化后,必然会面临以上冲突,这对我国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的制定,外汇储备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六、结 论

综上所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可能面临的成本与收益的分析为我们制定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步骤奠定了理论基础,为降低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金融风险、最大程度获得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提供了理论依据。作为迅速发展的经济大国,尤其在我国经济日益提升需要有与之相关的国际货币地位、银行业的国际化需要以人民币国际化为前提、世界贸易自由化发展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新动力以及改革和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也需要人民币的制衡作用的时代背景下,更要清醒地审时度势,多谋善断,全面比较,留有余地。只有具备了趋利避害、收益大于成本等国际货币的基本依据,再辅之以适当的政策,人民币才能真正实现国际化。

[1]董天新.论人民币国际化问题[J].现代管理科学,2006,(6)

[2]童成年.论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性与重要性[J].中国流通经济,2007,(12)

[3]王晓青.基于亚洲货币单位的人民币国际化的思考[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6,(8)

[4]孙立坚等.次贷危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机遇[J].北方经贸,2008,(9)

[5]尚丽娜.人民币国际化:从国际铸币税角度分析[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7,(3)

[6]谢太峰.人民币国际化:效应、可能性与推进策略[J].首都经贸大学学报,2008,(3)

[7]周肇光.关于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可能性探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6,(12)

猜你喜欢

国际化货币人民币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怎样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古代的货币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古代的货币
100元人民币知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