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市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2-04-01金海波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2年19期
关键词:体育设施武汉市全民

金海波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体美学部,湖北 武汉 430056)

武汉市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金海波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体美学部,湖北 武汉 430056)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就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对策。武汉市中小学体育设施占到全武汉市公共体育设施的76%,但是开放现状与广大市民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安全、管理、维护经费等问题制约了开放的力度。应将学校体育设施的科学管理和合理的对外开放结合起来,建立学校体育设施资源与社会共享的规范和制度。

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市民投身于全民健身活动中,体育锻炼已经是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阶段公共体育设施严重匮乏,是制约武汉市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但如今存在的一个客观事实是,由于中心城区土地日趋紧张,大规模兴建新的运动场地不现实,而学校体育场地却利用率不高,未能充分发挥功能。因此,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设施,为广大市民参加体育活动创造更好的条件,盘活、整合现有学校体育设施,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缓解市民体育锻炼人数多而体育设施不足的矛盾,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1 武汉市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现状

武汉市共有标准体育场地2573个,有1924个属于教育系统,占总量的76%,至今武汉市已有120所中小学体育场馆向市民开放。学校免费开放的是室外体育设施,包括体育场、篮球场、排球场等。室内体育设施部分对外开放,有些设施还收取一定费用。笔者就市区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的情况进行调研。双休日、节假日来学校进行体育锻炼的市民寥寥无几,体育设施场地的大门紧锁,周围居民想到学校场地进行体育锻炼,只能是望而却步。

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和武汉市政府制定的《武汉市全民健身条例 》中都明确指出“学校应当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公办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国家鼓励民办学校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2011年2月15日,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再一次提出“在保证校园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为什么还出现上述情况?笔者认为是以下几个问题造成这种局面。

1.1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是制约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最主要原因。①前来参加锻炼的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可能对学校的学生带来安全的威胁;同时有些运动项目存在剧烈的身体对抗就有可能引发冲突,造成人身伤害。②在运动健身的过程中,人们一旦发生伤病,或者人体受到损害,学校必将承担责任。③大部分前来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员的健身常识和运动能力不够,可能存在着运动方式的错误和对运动器械的操作不当,同样会造成运动损伤,这也是目前安全问题的隐患之一。

1.2经费问题

场地器材的维护经费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开放的关键因素,因为它直接限制着场地的数量,以及开放过程中设备自身的老化,人为的破坏,场地维护,设备维修等。资金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和发展,所以学校不愿意把体育设施对外开放。

1.3管理问题

管理问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于场地器材的管理。场地器材是学校的公共财产,这关系到学校的利益和学校的发展。器材的维护、老化的维修、器材的更新、防止人为的破坏等,需要长期的人力和财力的投入,校方难以承担。②对于参加健身锻炼的人员的管理难度更大,一方面少数居民衣冠不整,言行不文明,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等;另一方面个别素质不高的居民在锻炼时人为损坏场地器材。③管理责权不明,力度不够,容易使管理人员和参加锻炼的居民发生冲突,并由此引发的其他问题等。这也是影响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重要不利因素。

2 建议与对策

2.1成立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工作小组

由学校、社区和派出所联合成立场馆开放工作组。校方根据武汉市全民健身条例及相关指导文件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制定体育设施开放的具体规章制度,并负责环境的营造和过程的管理;安排体育教师给社区居民做健身指导,以此来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概率。社区要协调好本社区内居民根据学校的要求办理“健身卡”[1],并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让社区居民能够遵守校方的相关规定以达到文明健身、安全健身。派出所要有专人负责场馆开放的协调工作,加强安全检查、增加治安巡逻及时处理开放过程中的突发事件,确保开放工作的稳定和谐开展。

2.2政府补贴和校方适当收费相结合

政府应对向社会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给予支持,将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维修、管理资金列入政府基本财政预算,并对向社会开放的学校体育设施正常运行和维护给予经费补助[2]。体育行政部门每年从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帮助开放学校添置和更新体育器材。同时由政府统筹办理有关责任保险,提供运动安全保障,以此来解决因运动损伤和突发事件所产生的费用。校方在坚持以非赢利的原则下,可根据不同的场地实行不同的开放形式和不同的收费标准。

2.3因地制宜、灵活管理

学校体育设施的对外开放不能搞一刀切,应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而采取灵活的开放形式。

1)学校自主开放 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周边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学校的体育场地相对较较大,可对居民采取在规定时间内自由的开放形式;而地处中心城区的学校,周边人口密度大,可对前来参加体育锻炼的居民建立档案,发放健身卡,限制每人次的开放时间,充分利用场地,尽可能的让更多的居民有场地锻炼。

2)学校与俱乐部共同管理 学校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和有实力的俱乐部合作,把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网球场等维护费用较高的场馆交给俱乐部来运营[3],学校收取一定费用,既解决了这些场馆的维护费用,同时也有经费来维护其他的室外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使得体育设施的开放能够可持续的发展。

3)委托承包经营 政府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提倡,并适当地加以引导社会团体、企事业采取多种形式投资建设、参与管理学校体育设施。这种形式既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又解决学校顾虑,同时也满足了居民的要求。

2.4制定相关的制度和规定,确保可持续发展

以《全名健身条例》和《武汉市全民健身条例》为指导,各区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加具体的条例和制度,来确保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可持续发展。把学校的体育资源主动的向社会开放,使学校体育设施能够得到充分的使用,并最终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参与需要与全民健身设施匮乏之间的矛盾。

[1]邹丽.武汉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持卡入校园健身 [EB/OL].http://sports.people.com.cn/GB/22149/22154/4176375.html,2006-03-08.

[2]蔡娟.武汉市汉阳区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全部免费开放[EB/OL] .http://china.rednet.cn/c/2008/01/22/1425668.htm,2008-01-12.

[3]张利军.学校体育设施开放:步履蹒跚缓慢前行[EB/OL] .http://jysb.shuren100.com/2011-08/09/content_31678.html,2011-08-09.

10.3969/j.issn.1673-1409(N).2012.07.053

G80-05

A

1673-1409(2012)07-N158-02

2012-04-13

金海波(1978-),男,1999年大学毕业,硕士,讲师,现主要从事社会体育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编辑] 洪云飞

猜你喜欢

体育设施武汉市全民
全民·爱·阅读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可持续全民医保
商水县城关乡居民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住宅小区体育设施规划与建设研究
2015年11月23日武汉市粮食及农资价格
中原经济区农村体育设施专项资金的审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