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依托式教学法对大学英语改革的启示:以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为例
2012-04-01曾冉
曾 冉
(上海大学,上海 200444)
一、引 言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培养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文化素养,反映了大学阶段英语学习的特点,其中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是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王守仁2011)。而现阶段很多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却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原因让这些教学目标成为空洞的口号。本文希望通过对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公共基础英语改革的分析能够给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改革带来些积极的思考。
二、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介绍
上海大学2011年将原自强学院更名为钱伟长学院。该学院是上海大学教学改革试验点,生源来源于上海大学在各省招生名额中排名的5%以内的再经过考试选拔,学院提倡通识教育文理兼修,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学生在该学院学习两年之后再选择专业继续深造。在教学中学院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积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内容依托式教学介绍
内容依托式教学法的前身是加拿大蒙特利尔开展的沉浸式教学实验。内容依托式教学法是指将语言教学构建于某个学科或某种主题内容的教学之上,把语言学习与学科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学科知识和认知能力的同时,促进其语言水平的提高(袁平华,俞理明 2008)。
CBI大体有四种模式:主题模式、课程模式、辅助模式、专题模式(戴庆宁,吕晔 2004)。钱伟长学院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属于主题模式。主题模式意在以语言为媒介获取新信息的过程中,同时提高语言水平,多用于基础阶段或用于没有什么特殊需求,旨在提高外语水平的群体(戴庆宁,吕晔2004)。主题模式的教学材料可以选自目标语原创的各类主题、话题,所选主题、话题应根据学生需求,应能引起学生的兴趣。Stryker和Leaver(1997)认为当语言教学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时,当语言作为学习学科知识的媒介时,便产生了最理想的外语或二语学习条件。钱伟长学院的英语教师通过大规模地调研对传统的教学法实施了改革,在教学中采取了内容依托式教学。教学中更强调语言的意义及功能,将课堂教学活动交际化并创设语言使用情景,旨在通过交际学习和提高英语。这种做法也符合通识教育的背景下,对于英语的要求更多的是作为交流的手段和获取信息的工具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也当代大学英语总体教学目标相符。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证实了CBI的教学优势。复旦大学蔡基刚教授在其论文(2011)中也举例证明了CBI通过对于学习者动机的激发取得了成功。袁平华、俞明理(2008)在论文中论证了CBI对学生学习动机和总体语言能力的提高,其他一些学者也在其论文中论证了CBI教学法对于学生学习策略、自主学习能力 (齐彬2010)、思维能力的培养(杨德祥,赵永平 2011)。
四、案例分析
该课程的课程性质是公共基础课,学分为27,课内学时共计240,适用各专业,开设两学年,共六个学期(上海大学为三学期制)。
学院首选教材:Reader’s Choice(Third Edition)、《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课程 第3册》、《上外牛津英语分级读物第五级》、《着迷电影英语》系列光盘软件(8部电影)、《电影风暴学英语》系列光盘软件(7部电影)、《英语初级听力》重印版、《现代大学英语听力》、《新编英语口语》、《英语写作案例教程》。Stryker和Leaver(1997)提出在CBI教学中要1.以学科知识为核心,2.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 3.符合特殊学生群体的需要。以上教材选材广泛且富有时代气息,学院选取了一些经典的文学原著和原声电影,确保了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结合,让学生们有更好的文学修养的同时对于西方文化也有一定了解。看电影可以降低同学们在听力理解过程中的焦虑情绪,欣赏英美原声电影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同时纯正地道的英美口音也能提高同学们的语音语调意识。
学院开设了8种课型:英语阅读技巧、英美文学阅读、基础英语、英语听力、英语视听、英语电影视听与表演、英语口语、英语写作。上述课型中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的英语教学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培养与提升是在各课程交叉中实现的,而不是传统教学法中分离式的教学。这样学院老师为同学们创造一个外语习得环境,而不是仅仅传授各种孤立听、说、读、写技能,让同学们能够融入语言习得过程。阅读技巧课使用的教材较难(Reader’s Choice),学院安排前5个学期每学期只学两课,课后给同学们布置大量的难度适宜的文学作品(《牛津英语分级读物第5级》)欣赏,课本有注释而且教师课堂上也针对难点部分讲解以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看懂。这样各种阅读技巧有足够的练习去掌握,而不至于流于形式。英语电影视听与表演课还有模拟配音、跟读、发音等练习;除了让学生们学习到更地道的表达的同时让学生们更注重自己语音语调,还能够让同学们有更多私下交流的机会,英语学习不仅在课上而且还延伸到课外,英语视听课上有趣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这样也在情感上排除了不利的因素,学习活动也更有效。
在课程进度安排上,学院颠覆了以往一本教材垄断一个学期的局面,而是多个课本同时进行,一本教材的学习贯穿6个学期给同学们更长的时间消化知识。比如说,Reader’s Choice(Third Edition)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阅读技巧不是学了某本介绍相关技巧的书就能真正掌握,需要大量的阅读实践,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自己总结适合自己的各种阅读的方法、技巧,学院在前5个学期Reader’s Choice(Third Edition)每学期只上2个单元,最后一个学期学习第11至15单元兼顾阅读技巧和基础语言知识,同时让同学们课后阅读大量的读物,这种做法真正贯彻了学以致用的思想,而且所选读物也符合了Krashen(1985)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即学习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略高于他现有的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自然的语言习得才能产生,才能最有效促进他的外语的学习。在顺序的安排上体现了由易至难,螺旋式的上升的过程。在第1学期,明确要求学生“读懂英语简单读物”,“侧重阅读数量”阅读量为13万字,第2学期要求“难度从简单读物过渡到难度较低的英语文学原著”,阅读量为7万字,第3学期要求“继续阅读英语文学原著,适当降低速度,以适应难度更大的作品”,阅读量为5万字,第4、5、6学期“继续阅读英语文学著作,增加阅读量,提高熟练程度”,阅读量均为9万字,可以看出文学阅读课的进度安排系统而细致,每学期都有短期目标,在一定的基础上慢慢的提高要求,不断进步,而且有很好的可行性。写作课和口语课的课程安排也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思想,根据学生的水平提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和任务,通过不断累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钱伟长学院公共英语课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文学作品阅读放在课外,学院给定学生每学期要阅读的书目及要完成的任务量。学生课后自己安排时间按照自己进度完成,老师在课上检查学生任务完成情况,以督促学生。钱伟长学院还将英语听力作为学生自学的内容。听力教学一直是大学英语的重点也是难点,部分高校有些老师听力课仅仅是放录音对答案效果差,另外学生听力水平差别造成听力材料选择也困难,课堂练习模式的单一、难度大容易让学生产生负面情绪。钱伟长学院老师将听力训练交给学生自己完成。每学期给学生划定要自学完成的任务量,由易至难,由少到多,逐步系统完成。视听课上老师的听力策略介绍帮学生理解听力材料提高学生积极性和自信心。这种课上辅导与课下自学的模式结合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培样学生自学能力。
五、结束语
钱伟长学院的教师通过大量的英语输入给同学们创造了一个浸入式英语学习环境,同时通过难度控制、题材选择和技巧指点,帮助同学们进步、树立自信心、激发动力。同时给他们英美文化熏陶,培养跨文化意识。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探究知识的习惯和能力。针对部分学者提出的过分重视学生语言交际使用功能而忽视学生的语法能力的培养,上海大学开设的基础英语课程中传授系统的基础性的语法知识又能够对这点进行弥补,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相信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公共基础英语改革能够给现今的大学英语改革带来些有益的启示。
Stryker,S.B.&B.L.Leaver(1997).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M].Washington: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Krashen,S.(1985).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 Group Ltd.
蔡基刚(2011).CBI理论框架下的分科英语教学[J].外语教学(5)。
齐彬(2010).大学英语CBI教学模式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8)。
王守仁(2011).关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1)。
杨德祥,赵永平(2011).内容依托式教学对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影响[J].外语教学(5)。
袁平华,俞理明(2008).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