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现代汉语歇后语的分离性和同一性问题

2012-04-01陈长书

辞书研究 2012年6期
关键词:引子歇后语变体

陈长书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济南 250014)

一、引 言

歇后语是一种具有特定意义和固定结构的特殊的语言形式(葛本仪2001:22)。目前学术界对典型的歇后语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它通常由前后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旨在引出后一部分,而后一部分则是对前一部分的解释说明,两部分之间通常有较长的停顿(书面上通常用破折号表示),有的学者分别称这两部分为引子和注释(温端政2006:271)。然而,在具体的语言运用中,有的语言形式只具有歇后语的某些特点,缺少另外一些特点,这时就很难判断这一形式是否是歇后语;有时即使断定了某一形式的歇后语身份,但是它到底代表几个歇后语,也存在很大的争议。这其实是辨识歇后语的两个方面,即歇后语的分离性和同一性,其中的问题至今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具体说来,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不能清楚地区分歇后语和其他固定结构如成语、惯用语和谚语;另一方面是歇后语一般是在口语中使用,因此动态形式非常丰富,加之在不同的方言区和社会群体中又可能存在不同的运用情况,这导致我们对其进行辨识时很难找到足够的依据。这两方面都与歇后语的动态形式有关,都属于在动态中辨识歇后语的内容。以往对歇后语的研究主要侧重静态形式的研究,虽然也有对歇后语运用问题的探讨,但是基本上是为说明其结构和语义方面的特点以及规范化服务的,说到底,还是主要针对静态研究的需要而进行的,但是由于“语”的特点,歇后语的动态形式还有不同于静态的特点,比如变体多、存在临时性的歇后语等,这是辨识歇后语时遇到的主要难题,在以往的研究中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只有从歇后语的动态形式入手,才能有效解决歇后语的辨识问题。本文着眼于此,同时借鉴词辨识的分离性和同一性理论,就如何判定现代汉语中的歇后语谈一点看法。

需要说明的是,分离性和同一性理论其实是一种辨识词汇单位的普遍性理论,过去主要用来辨识词,本文用其来判定歇后语。同样作为词汇单位,用这一方法辨别歇后语,肯定会与词的辨识有许多相通之处;但与词不同的是,歇后语是一种固定的句子形式,因此它带有“语”的明显特点,这一点在运用辨识理论时必须充分考虑。

二、现代汉语歇后语的分离性

歇后语的分离性工作就是在语流中分离歇后语的工作,也就是将歇后语和相邻的语言单位区分开来。这包含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将歇后语和其他固定结构,如谚语、成语、惯用语等区分开来,另一方面是将歇后语和临时性的自由词组、句子区分开来。对歇后语的分离大体分为两种情况:

1.同时具有引子和注释的语言形式一般都是歇后语,我们称之为完整形式的歇后语。这种歇后语是在语流中最容易切分,基本没有争议的一类。其他固定结构一般不具有这种结构形式和引注关系,例如:

需要说明的是,停顿也是歇后语的重要标志。在语言运用中,大多数歇后语引注之间有较长的停顿,书面上经常用破折号表示,如上例;有时在一定条件下,停顿也可能变短,这时,在书面上经常用逗号体现,如例(3);有时甚至不用任何标点,如例(4):

(4)政府有5000亿公款吃喝资金,3000亿公车消费资金,但绝对没有这个名目的资金,所以我们别有那些意图(转引自铁血网《央视永远不会公布的照片》2008—04—10)

有时引子和注释之间不仅仅有较长的停顿,而且还被其他词语间隔开,例如:

乙:又怎么讲呢?

此外,还有引子和注释前后倒置的情况,有时它们倒置后中间仍然有较长的停顿,有时中间会加入别的词语或融合成一个词组,例如:

这号怪事。”(刘江《太行风云》,转引自温端政《汉语语汇学》例)

可见,歇后语的停顿和语序在动态环境下都有许多变化,但是只要注释和引子都出自同一个歇后语,而且在上下文中同时出现,都算作歇后语。

2.某一语言形式只与完整形式的歇后语的引子或注释相同,这种情况下,该语言形式有时是歇后语,有时不是歇后语,这要根据和歇后语的关系来判断。这样的语言形式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其一,如果这一语言形式,只是歇后语的某一部分(通常是引子)在言语中单独使用,这时,这一形式本身的结构定型性和它在歇后语中的情况相同,它所反映的语义内容和完整的歇后语形式也完全一致,所以,这种情况也算作歇后语,我们称之为不完整形式的歇后语。例如:

(8)我们底儿都揭了,什么情况都在桌面上摆着,就看咱们双方怎么来个!(谌容《梦中的河》)

(9)短处暴露,又不愿对外宣扬,只好面面相觑,忍气吞声,一个个成了(凌初《形形色色的遗嘱》)

例(8)的“周瑜打黄盖”和例(9)的“哑巴吃黄连”,意义与其完整形式“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意义完全相同,它们是在其完整形式基础上的缩略形式,直接来源于完整形式,因此也应该算作歇后语。在后面同一性的判断中,我们会把这一不完整形式看成是一种歇后语的变体形式。

其二,如果这一语言形式也是歇后语的一部分,但在单独使用时本身可做成语、惯用语或谚语,那只能算是成语、惯用语或谚语的动态形式,不能看成是歇后语的动态形式。因为它们在进入歇后语前就已经存在,歇后语产生后也一直和歇后语各自在语言系统中独立使

事实上,现代汉语中的歇后语在刚刚产生的时候一般都是完整形式,随着语言的发展,在有些歇后语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固定结构后,由于其引子和注释为大多数人所熟知,在交际时就只保留引子,省略注释,逐渐形成了一些不完整的动态形式,因此,往往是定型化的歇后语才具有较多的不完整形式,但是无论如何,它的完整形式在语境中出现的次数肯定要超过不完整形式的出现次数,所以,反倒是一些临时的言语性歇后语通常都是完整形式,很少有不完整的形式,例如:

(10)老舍先生曾讲到一个故事:有一位老爷子,岁数越大越怕死,规定家里的人一律不准说“死”字,到了非说不可的时候,就用“喜”字代替。有一次,老爷子过生日时,轮到三女婿祝寿时,他认真地说:“我祝岳父大人长寿,就好比趣谈》中《老舍与歇后语(四)》)

另外,一些新产生的言语性歇后语也属于这一类,如“赵忠祥秀‘太空舞步’——走样”、“占着茅坑不拉屎——不便久留”等。因为,如果除去引子或注释的话,剩余部分都和原来整个歇后语的语义不同,所以,这一类歇后语必须是完整形式,否则,就无法将它们与自由词组和句子区分开来了。

三、现代汉语歇后语的同一性

分离出歇后语后,还需要解决歇后语的同一性问题,具体说来,就是把一些结构相似的歇后语,看成是一个歇后语的不同变体形式,还是不同歇后语的问题。大量的歇后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这与歇后语的形成、使用环境以及所采用的句子形式都有关系。从产生方式来看,这些结构相似的歇后语形式又包括三种性质的结构。

(一)歇后语的变体形式

前文已经提到,一部分定型化的歇后语在言语中使用时,会产生一些不同的变体形式,它们的意义和静态形式的意义基本相同,结构也十分相似,这种相似性可以表现在句法结构和用词两方面:前者体现为引子和注释所运用的相同或相近的句法结构,后者体现为用词的基本一致性,即使出现差异,一般也只会是虚词、同义词或意义相关的个别词间的差异或者增减字词,但其静态形式的出现频率肯定要明显超过变体形式的出现频率。温端政先生(1984)称之为“说法不同”的歇后语。

需要注意的是,歇后语的静态形式是一种常用的、比较稳定的固定格式,与变体形式相比,它具有普遍性、结构定型性和语义凝固性三个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有一部分静态形式比较容易确定,如下文要分析的“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和“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但是有一部分静态形式却比较难确定,这往往需要依赖大规模的语料调查,如下文中的“黄连树下埋苦胆——苦到了底”和“黄连树下种苦瓜——从头苦到了尾”就比较难区分哪一个是静态形式。歇后语的变体形式也应该严格界定,不能将结构相似、语义相近的歇后语形式都算作歇后语变体,变体的结构必须被限制在前文提到的一定范围内,变体和原来歇后语的意义也应该基本一致。根据变化情况,这些变体形式又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引子不变,注释的结构有变化,例如: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喝水拿筷子——用不上

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 喝水拿筷子——空扒拉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还 喝水拿筷子——没有用

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复返 喝水拿筷子——捞不着

肉包子打狗——有去没回头

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复还 鸡蛋掉到油锅里——滑透了

肉包子打狗——一去无来时 鸡蛋掉到油锅里——又圆又滑

2.注释不变,引子的结构有变化,例如:

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潘金莲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老奶奶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王奶奶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王大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3.注释和引子的结构都有变化,例如:

伍子胥过关——愁白了头 黄连树下埋苦胆——苦到了底

伍子胥过韶关——一夜愁白了头 黄连树下种苦瓜——从头苦到了尾

另外,一些定型程度非常高的歇后语,在语言运用中可以省去注释,只保留引子,即前面提到的不完整形式的歇后语,它们也算是歇后语的一种特殊变体形式。

以上每一种情况中不同形式的歇后语都只能算成一个歇后语。需要说明的是,歇后语的变体形式是非常复杂的,以上只是歇后语变体的几种基本类型,有时这几种变体纠缠在一起,分辨清楚很不容易。例如:

a.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

b.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道)不出

c.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道)不出

d.茶壶里装饺子——倒不出来

e.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话,倒不出来

f.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话

g.茶壶里煮饺子——心里有数

h.茶壶里煮饺子——肚里亮

依据前文提到的标准,以上八种形式的歇后语通过分析得到两个静态形式,分别是a和f,其中b—e是a的变体形式,都是对a稍加改变后形成的;g和h又是f的变体形式。e可以看成是a和f合成的,它们可以看成是二者共有的变体。

(二)改造型歇后语

这种情况也是对定型化的歇后语进行了加工改造,结果保留了一部分原有的结构,另一部分结构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意义发生了引申,整个歇后语的意义也随之变成了与原来相关的其他意义。这种情况下,每种歇后语形式都表示不同的歇后语。

由于对歇后语的改造是在口语中进行的,口语性的材料往往很难保留下来,因此,歇后语的改造机制和过程也大多不能做到有据可查,也就很难搞清歇后语间的历史联系,但是从其语义和结构的相似性推断,许多歇后语间都是存在着这样的一种衍生关系的。根据改造的情况,这种歇后语又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引子不变,注释的结构和语义都有变化,例如: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坛子里生豆芽——难出头

关公面前耍大刀——献丑了 坛子里生豆芽——扎不了根

关公面前耍大刀——冒充能人 坛子里生豆芽——冤(圆)屈(曲)死了

关公面前耍大刀——不知丑

关公面前耍大刀——差远了 老妈妈坐飞机——抖起来

关夫子面前耍大刀——忘了师傅 老妈妈坐飞机——美上天了

2.注释不变,引子的结构和语义都有变化,例如:

剃头的歇工——不理 母猪上夹道——进退两难

理发师甩刀——不理 母猪钻篱笆——进退两难

理发店关门——不理

剃头匠发火——置之不理 关公溜鼻血——红上加红关老爷搽胭脂——红上加红

3.引子和注释的结构都有变化,一般是引子的变化较小,注释的变化较大,整个歇后语的语义变得不同了。例如:

曹操倒霉遇蒋干——倒灶事全来了 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曹操背时遇蒋干——差点误了大事 迫击炮打蚊子——小题大做

以上这些歇后语都是不同的歇后语。

改造型歇后语和歇后语的变体同中有异,相同的是它们都是在已有的歇后语形式基础上变化的结果;不同的是,改造型歇后语改造前后的结构和语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说法;而歇后语的本体和变体之间结构和语义虽然也有变化,但区别很小,一般只是个别用词上的差异。

(三)结构偶合型歇后语

这种情况是,歇后语碰巧把同一种形式当作引子或注释,并在此基础上,从新的角度,采用新的材料,创制出注释或者引子,这样形成的歇后语形式间没有历史联系,这些新创制出来的部分,彼此间的意义和结构都截然不同,因此它们是不同的歇后语,我们称之为结构偶合型歇后语。这也有两种类型:

1.引子的结构和语义都不同,注释基本相同。例如:

鲁肃为生——全靠嘴皮子厉害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狗掀帘子——全靠一张嘴 螳臂当车——自不量力蚍蜉撼大树——不自量

棋盘里的卒子——有去无回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鲈鱼探毛虾——没安好心

屎壳郎遇到放屁的——空喜欢一场 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猪咬尿泡——空喜欢 电线杆当筷子——大材小用

狗拖尿布——空喜一场 顶门杠当针使——大材小用

画饼充饥——空欢喜 用房梁砍锄把——大材小用

2.引子基本相同,注释的结构和语义完全不同。例如:

猴子的屁股——自来红 猴子夺棒槌——起了要钱的心

猴子的屁股——坐不住 猴子夺棒槌——不玩了

瞎子看电影——白费钱 老牛拉车——不中用

瞎子看电影——光听声 老牛拉车——慢慢磨

瞎子看电影——没资格 老牛拉车——灾(载)祸(货)老牛拉车——四平八稳

综上所述,现代汉语中结构相似的歇后语形式包括三种不同性质的结构,它们分别是歇后语的变体、改造型歇后语和结构偶合型歇后语。它们的差别在于结构和语义方面:歇后语的两个形式,如果结构相近、意义相同,它们就是歇后语的变体,表示一个歇后语;如果结构和意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种形式间存在历史联系,它们就是改造型歇后语,表示两个歇后语;如果注释和引子其中之一完全相同,其余部分完全不同,它们就是结构偶合型歇后语,表示两个歇后语。总之,应该从结构特点入手,将结构和语义相结合,才能分析清楚歇后语的同一性现象。

四、结 语

以上我们分别从分离性和同一性的角度论述了歇后语的辨识问题。从分离性来说,绝大多数的歇后语都应该同时具有引子和注释,是完整形式的歇后语;少数歇后语只具有引子,不具有注释,是不完整形式的歇后语,它们不同于成语、惯用语和谚语等其他固定结构。从同一性来说,要注意区分歇后语的静态形式和变体形式,尤其要将变体形式和改造型歇后语、结构偶合型歇后语区别开来。只有将两方面的问题解决好,才能最终搞清现代汉语歇后语基本单位的性质和数量。这是歇后语研究最基础的工作之一。

1.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2.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3.谷正义.歇后语趣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4.胡明扬,谢自立,梁式中等.词典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

5.李霞.从语义学辨析谚语和歇后语的功能.民间文学论坛,1998(3):52—54.

6.李小平.歇后语的语义结构及释义问题.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6):30—39.

7.李行健.现代汉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规范词典.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11.

8.李行健.关于歇后语的规范问题.汉语学习,2001(4):34—36.

9.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10.宁榘.谚语·格言·歇后语.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

11.施宝义.歇后语例释.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2.孙维张.汉语熟语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

13.谭永辉.歇后语新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14.王勤.谚语歇后语概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15.王勤.歇后语的结构及其规范化.天中学刊,2001(3):56—59.

16.温端政.歇后语词典.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17.温端政.中国歇后语大辞典(辞海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18.温端政.汉语语汇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9.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9.

20.武占坤.汉语熟语通论(修订版).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

21.余友三.论歇后语的倒编及其格式.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4(4):91—94.

22.郑潇潇.歇后语的句法结构研究及单复句的划分标准.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12):41—42.

23.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资料室和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料室.歇后语大全(1—4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引子歇后语变体
基于DDPG算法的变体飞行器自主变形决策
巧借“引子” 活用“换元”——一道解析几何题复习案例研究
挖掘文本特色 构建引子课文阅读教学模式
“引子”教材观:聚焦语文要素与课文范本的阅读教学模式——以部编版教材为例
歇后语
非仿射参数依赖LPV模型的变体飞行器H∞控制
歇后语大声读
歇后语大声读
歇后语大声读
一类导函数流行题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