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市场化时代小说创作的商业化倾向

2012-04-01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商业化作家文学

汪 平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素质部,重庆 400053)

论市场化时代小说创作的商业化倾向

汪 平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素质部,重庆 400053)

在市场化时代,小说创作无论在主题题材,叙事方式,还是在生产和传播的各个环节上,都接受了市场的种种规则和方式,具有十分明显的商业化倾向。从创作目标、创作速度、创作空间、包装和炒作等方面,对市场化时代小说创作的商业化倾向进行分析,并提出批评性意见。

市场化;小说创作;畅销书;包装炒作;商业化

随着中国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与市场经济相生相伴的大众文化迅速崛起,以自己强势文化地位打破了大众文学与精英文学的壁垒,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大众文学兴盛、精英文学衰落、主流意识形态文学向大众文学逐渐靠拢的局面,三者相互竞争而又相互转化。文学上的多元格局决定了小说创作活动也相应呈现出明显的大众文化倾向与商品属性。从总体上看,转型时期的小说表现出了商业性、流行性、世俗性等特征。许多小说作品成为消遣娱乐读物的“快餐文学”、“流行文学”。在市场经济时代,文学创作明显遵循着一套商业化的运行规则。“90年代以后的中国文学在逐步地走向市场,不仅是生产和传播,叙事方式都接受了市场的种种规则和方式”。[1]作家只有面向市场,分享经济利益才能获得起码的或是更好的生存条件。作品的销售情况直接关系到作家的生存和作品的再生产,因而创作在一定程度上迎合市场也在所难免。但许多作品却完全是为了迎合市场而创作,把这一行为推向了极端。

1 小说作品以畅销为目标

畅销书是许多作家追求的目标,所以许多作家在创作之前,就瞄上了这一目标,力争使自己的小说进入畅销书排行榜,实现名利双收。创作之前就思考哪些题材是市民关注的热点,怎样表达才更适合广大读者的阅读习惯。

中产阶级的悠闲生活一一酒吧、迪厅、茶楼、别墅、派对等等,是广大读者十分感兴趣的题材,也因此成为众多作家争相写作的对象。尽管题材、表现手法千篇一律,但迎合了广大市民的阅读心理,从无意识层面满足了读者对中产阶级悠闲生活的向往心理,宣泄了读者内心的情绪。“中国中产阶级文学的意义就在于补上中国现代性神话里边匮缺的一课,消费的、欲望满足的那一面。”[1]所以描写中产阶级的文学作品市场潜力巨大,成了许多作家争相涉足的领域。三毛、雪米莉、梁凤仪、卫慧等作家的此类作品在市场上大红大紫。此一现象大大地刺激了该类题材的小说生产。

其次是宫史秘闻。人们都有一种窥视欲,而皇宫对广大读者来说更是具有极大的神秘感,所以许多作家为了迎合广大读者对皇宫的向往心理,粗制滥造了大量随意编纂的宫情艳史、奇史,来招徕读者、混淆视听,产生了与正史完全不同的效果。新历史小说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满足人们消费历史的需要。

第三类是武侠类。武侠梦是许多人的潜意识追求,崇拜英雄、成为英雄是社会普遍的无意识心理。武艺高强、行侠仗义、耿直豪爽的侠义之士是人们顶礼膜拜的典型现象,英雄情结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希望和要求。所以武侠小说以其一波三折的故事、惩恶扬善的主题、鲜明的个性深深地吸引着读者,成为识字阶层最喜爱的读物。金庸、古龙等一大批港台武侠小说家的作品风行大陆,拥有数量可观的读者。

总之,这几类题材的小说满足了广大读者的无意识欲望,极大地宣泄了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的紧张情绪,缓解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在不同程度上虚幻地圆了他们的英雄梦、中产阶级梦。所以这些小说迅速登上了畅销书排行榜,刺激着小说的生产,形成了一种模式化的小说创作。

在市场化的今天,畅销书是获得文化市场青睐的通行证,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读者大体上有着相近的阅读兴趣、阅读期待,于是一大批同名小说、近名小说纷纷涌现,香艳、通俗的小说不断进入我们的视野。就连一向以严肃著称的许多老作家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例如莫言的《丰乳肥臀》,贾平凹的《废都》,还有池莉颇具煽动力的小说题目《有了快感你就喊》。这些小说,且不谈内容如何,光是从题目上看就能让人产生广泛的联想。严肃作家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许多前卫作家了。

近年来,文化书刊市场上的小说书名渐入怪圈,求新求异成了一大亮点。许多小说的题目就让人咋舌:《作男》、《贱人》、《痞爷》、《MVP情人》等等。这是在文艺作品市场化、而市场还不规范的条件下所产生的必然现象。作家想依靠这些怪异的书名迅速打开小说的销售市场,而书名也是出版商牟利的重要法宝。所以有人认为求新求异是商业时代的必然方式。

以畅销为目标,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钝化着人们的艺术感觉能力、艺术思维能力、艺术鉴赏能力。作家已不是高高在上的叙说着远景的诗人,作品亦不是“诗”与“思”的对话,阅读也不再是一种艰难的心路历程图,而是紧张的工作之余的一种放松,或者无聊时的一种打发。对此类作品,读者一笑而过,没有感到多少值得回忆、咀嚼的东西。

2 小说创作速度加快,小说家的创作空间受到书商的限制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读者因素对小说创作的影响举足轻重,从而使创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前,作者较少考虑读者的因素,只注重自己的感受,传达自己的见解,达到对读者启蒙的作用。成功的作品无不体现出作者独特个性,作品本身的独特价值。然而现在,创作不再是小说家个人的事,他必须考虑读者的因素,了解、推测读者的阅读兴趣、阅读爱好、阅读心理,从而选择自己的写作题材、创作方式。有人断言,现在的文学活动“是读者决定一切”,我们姑且不论这个判断是不是太绝对,但这句话至少反映出了一个严峻的现实:读者对小说创作的巨大影响。

市场化时代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一切都变幻莫测,小说也不例外,它格外重视速度与效益。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所产生的作品数量远远超过了七八十年代,尤其是长篇小说的创作更为突出,每年出版面世的长篇小说数量高达近千部。在这种情况下,追求市场效益的作家,就不可能平心静气地创作、精雕细刻地修改,更不需要十年磨一剑的耐心和毅力。许多作家都成了高产作家,几乎是年年都有新作问世。大量粗制滥造的作品被投放到市场,只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小说艺术逐渐失去它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独特元素,继而严重地危及到小说艺术的生命。小说越来越匍匐在大众文化的脚下,艰难地跋涉。

根据读者趣味创作是当前许多作家的原则。但是读者趣味是怎样反馈到作家那儿的呢?其中书商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出版商的介入,给作家的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导致了小说创作与一般的商品生产在实质上别无两样。出版商首先调查、了解图书市场行情,然后归类整理,再根据小说市场需求来物色相应的作家。被相中的作家再根据书商提供的市场信息和书商的写作要求来创作小说。书商对写什么题材、表达什么样的主题、大体上采用什么表达方式,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

《布老虎丛书》的老总安波舜在介绍该丛书策划运作时就说过,他在同被选中的作家谈签约要求时,就明确指出几点:第一,必须写现代城市生活;第二,必须有一个好读、耐读的故事;第三,要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2]很难想象这样的规定能在多大程度上给作家自由发挥的余地。这不是商品生产的流水作业吗?文化产品说到底虽然在市场经济时代要遵循一般商品规律,但是它毕竟不同于一般商品生产,它是一种精神产品,有着自己的特殊创作规律。应当给作家以充分的创作自由和创作空间,作家应当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受,谛听生活的真谛,用独特的方式传达出自己独有的情绪感受,而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3 注重包装与炒作

有许多评论家指出,媒体的过分炒作不利于作家,尤其是青年作家的成长;也不利于文学,包括小说的发展。王大路认为新新人类作家本来是有才华的,但因其思想紧跟西方的文化思潮,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太大,表现得消极颓废,作品思想境界不高,存在重大的缺陷。“近来,图书市场飙行以一些女性作家为主体的‘新新人类文学’(也有人称之为‘文学新人类’、‘另类写作’)。开始,这些作品并未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但后来媒体报道的规模令人瞠目,大有时尚文化的流行势头,一些作品被炒得沸沸扬扬之后,更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某些不称职的或不负责任的评论者炒得火热,而炒作又并不去分析作品的内容,却在用作者本人或其经历招徕读者,进而达到商业的目的。”[3]

通过包装炒作,新新人类作家的作品在图书市场迅速流行。过分的炒作,使这些年轻的作家欣欣然起来,阻碍了他们深入生活、思考问题的深度,也影响了他们对自身的定位,从而严重地影响了他们小说的质量。同时媒体的炒作也混淆了读者的视听,降低了他们的辨识能力。大众文化时代是一个“他人引导”的时代,人们在很大程度上缺少分析、辨别的能力。政府文化部门、各个杂志社、各个文学团体等,每年都在举办为数众多的评奖、畅销书排行榜、文学座谈会等等活动。这些大量的活动信息经过媒体大肆炒作后进入社会,使人们处在信息的包围之中而无法分辨真伪、优劣,只能是被媒体牵着走。为了争夺众多的奖项,走后门、拉关系,迎合评委的欣赏口味而创作等等不正常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地影响着小说的创作,也影响着读者的阅读选择。

在小说的包装销售方面也越来越媒体化、商业化了,作品的装帧越来越精美,越来越感性化了。美女作家们的小说封面往往配有大副性感的照片招徕读者,小说题目也越来越让人产生无限的联想。作家签名售书、举办读者见面会等活动屡见不鲜。现在是一个媒体的社会,小说利用媒体大肆进行广告宣传,如《废都》、《王朔文集》、《看上去很美》等小说的流行,就是媒体精心炒作的范本。这样有利于扩大小说的影响,从而比较迅速地得到社会的认同和接受。

4 结语

当前小说创作的商业化倾向,带有强烈的功利性,休闲、娱乐、消费特征明显。小说关于人是什么、人何去何从等问题的探索,被淹没在强大的大众文化洪流中。这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作家创作个性和创作才能的发挥,同时也不利于小说形式和思想蕴涵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平心而论,不潜心于小说的内涵而致力于怎样取得媒体的支持以获取成功,这终究不是长远之计。小说在本质上还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负有启迪心智、提高大众思想境界和认识把握现实生活能力的功能。它不仅仅只有休闲娱乐的功能,它不应该仅仅是作家谋生的唯一手段,如果是唯一的手段,那么再有责任心、使命感的作家也不可能完全或在很大程度上平心静气地创作。因此,作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者的小说家们,对这种过度的商业化倾向应当保持理性的警惕。

[1] 陈晓明,张颐武.市场化时代:文学的困境与可能性[J].大家,2002,(3).

[2] 阿正.世纪对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48-149.

[3] 王大路.透视“新新人类文学”[N].北京日报,2000-06-07(13).

A Study on the Commercialization in Novel Writing in the Period of Marketization

WANG Ping
(Quality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llege,Chongqing 400053,China)

In this period of marketization,novel writing is quite commercialized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market rules and patterns in the aspects of themes,subjects,narrative ways and each link in production and dissemination.This essay analyzes this tendency in the aspects of goals of creation,speed of creation,space of creation,packaging and hype as well as giving relevant critical suggestions.

marketization;novel writing;best seller;packaging;hype;commercialization

I207.42

A

1008-8032(2012)02-0059-03

2012-02-28

汪 平(1973-),讲师,主要从事小说理论与批评的研究。

猜你喜欢

商业化作家文学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我们需要文学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借钱买房,是商业化行为,而不是啃老
社会化和商业化思维对新产品开发的影响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