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2-03-31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1科湖北荆州434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2年3期
关键词:胰岛素血糖糖尿病

李 红 (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1科,湖北 荆州 434000)

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李 红 (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1科,湖北 荆州 434000)

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存在着下列问题:人们缺少对糖尿病的正确认识、患者自我防护意识比较淡薄、对糖尿病的理解及其治疗上存在误区、护士的知识水平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护理人员换班过于频繁导致健康教育的连续性难以保证。糖尿病的健康教育要以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自我监测血糖等为主要内容,并且相互穿插进行。

糖尿病;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医院开展健康教育不但可以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身体素质,而且可以使大家掌握自我保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可以影响和改变人们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之达到最佳健康状态。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的控制和改善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存在的问题作分析说明,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存在的问题

1.1人们缺少对糖尿病的正确认识

糖尿病初期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未受到任何影响,因此,患者往往不认为自己患了病,也不需要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有些患者只是在体检的时候意外发现的;有些患者经过内分泌科的医师诊断和血糖检查后才引起重视。其实,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患病的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只不过还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他们也认为自己是健康人。因此,许多患者不能正确的对待糖尿病。

1.2患者自我防护意识比较淡薄

临床发现有些患者住院治疗时患病已经3~5年,还有人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足等。也有的患者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或低血糖昏迷才被送到医院进行抢救。这些都是缺乏糖尿病知识和自我防护意识的结果。

1.3对糖尿病的理解及其治疗认识上存在误区

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就需要终生治疗,有些人心里不能接受。整天忧心忡忡,担心经济不能承受; 很多人对糖尿病的饮食治疗缺乏认识,对于饮食控制的重要性更是认识不足,也不知道如何制定自己三餐的总热量,总认为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具体操作难以掌握;运动对于糖尿病人非常关键,许多患者不知道如何运动,什么时间运动,什么强度的运动是最好的,导致许多人害怕低血糖的发生不敢出门运动; 有些人时常担心降糖药吃多了会出现低血糖反应,所以不经医生同意,自行增减药物;还有人对胰岛素的治疗存在误区,认为胰岛素是一种激素,对人体有影响,像鸦片一样会成瘾,因此,不愿意接受胰岛素治疗等等,这些都说明人们对糖尿病的理解及其治疗认识上存在误区。

1.4护士的知识水平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临床上许多年轻护士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发病机制以及一些常规的生化检查一知半解,满足不了患者的需求,护患之间不能进行有效地沟通,不能有效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从而导致许多患者虽然住院治疗,但还是不懂糖尿病的知识。

1.5护理人员换班过于频繁

在临床工作中,管床护士更换过于频繁,对健康教育的连续性有很大的影响,每天更换一名管床护士所教的内容难免有雷同、不连贯,导致患者没兴趣,甚至厌烦。

2 对 策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是以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自我监测血糖等为主要内容,并且相互穿插进行,这就是糖尿病健康教育的五架马车[1]。

2.1对糖尿病知识的教育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的好方法,一旦确诊,必须终生治疗。糖尿病的健康教育要因人而异,要遵循个性化的原则进行。如:根据年龄、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如:老年人采用图片、录像等比较直观、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文化程度高者可采用教育手册、教科书等比较系统、深入浅出的方式进行,以达到患者对于糖尿病的分型、症状、治疗及并发症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便在生活中能够正确的运用,从而加强自我保护和治疗。

2.2饮食指导

合理的饮食对于肥胖患者来说有利于减轻体质量,对于消瘦的患者来说有利于增加体质量,从而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和防止低血糖的发生,改善脂代谢紊乱和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重点在于向患者介绍控制饮食控制的意义及具体措施,并督促落实,其关键在于控制总热量。

了解常用食物的属性,提倡使用粗谷类和适量的杂粮、绿叶蔬菜、豆类及含糖低的蔬菜水果,做到食物的多样化。

根据患者的身高、体质量来计算出标准体质量:标准体质量(kg)=实际身高(cm)-105。其次评估目前体质量状况,[(实际体质量-标准体质量)/标准体质量]×100%=体质量状况。体质量状况±10%内为正常,≥25%为超重,≥30%为肥胖,lt;-10%为消瘦。再根据运动强度得出每日所需的总热量,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适当限制蛋白质,严格限制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蛋黄、动物内脏、鱼子、肥肉及猪肉、牛羊油等,钠盐lt;6g/d,少吃油炸食品,禁烟禁酒及含糖饮料,按营养素的要求来分配三餐:1/5、2/5、2/5或1/3、1/3、1/3[2],还有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或血糖高低分配四餐或是五餐。可以采取加餐的形式,中餐或晚餐,少进主食半两,时间可以选择在二餐之间(上午9∶00~10∶00)(下午15∶00~16∶00)晚上21∶00左右。

2.3运动指导

运动能促进糖代谢及提高胰岛素在周围组织中的敏感性,降低血糖,增强血管的功能,纠正脂代谢紊乱。空腹运动可引起血糖波动,餐后立即运动又影响消化吸收,所以应在餐后30~60min进行。依照患者的身体情况选择运动种类。如:慢跑、平地骑车、游泳、散步、跳舞等。最好采取有氧运动,必须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运动量也要因人而异,以运动后不感到疲劳或轻微出汗,每分钟脉搏次数低于(170―年龄)为宜。每周至少3~4次,每次30min,逐步增加到1h。

出门运动时要随身携带糖果饼干并佩带糖尿病病人信息卡,以备低血糖时使用。最好结伴运动。血糖高于15mmol/L或者出现各种并发症者不适合运动。

2.4用药指导

2.4.1口服用药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口服降糖药物的药理作用。嘱患者长期坚持规律服药。不要随意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如磺尿类药物有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通常在餐前30min服药。双胍类药物,可在餐中或餐后服用。糖苷酶抑制类药物,主要用于降低餐后血糖。在服用该药时必须每餐的第一口饭同时嚼碎服下。还有胰岛素增敏剂,主要是通过增强胰岛素作用而降低血糖,每日早餐前1h服药效果最好。

2.4.2胰岛素的应用 胰岛素应在进餐前注射,血糖水平维持在4~6mmol/L为宜。必须向患者详细介绍胰岛素使用的目的、必要性、种类、作用及副作用。教会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掌握正确的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要学会选择注射部位,有计划的更换。注射部位皮下组织对于胰岛素吸收率影响是引起血糖浓度波动的主要因素。腹壁对胰岛素的吸收速度均衡,而且面积大,因此,腹壁下为最理想的注射部位。每次注射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两次注射部位至少相距1cm并有计划的变换部位注射,避免局部皮下脂肪萎缩硬化。

2.5自我监测指导

为了使血糖保持在正常的水平,患者要学会自我监测的方法。除了监测空腹血糖外,还要了解三餐后2h及睡前血糖。了解血糖水平与症状的相互关系,更合理地调整治疗方案。另一个指标是糖化血红蛋白,它的测定结果可以反映出取血前2~3月内的血糖水平,作为近期病情监测的指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6心理护理

有些患者心理比较脆弱,一旦患病就忧心忡忡,对于疾病的治疗或身体的恢复影响很大。糖尿病患者也不例外,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想到疾病将终生治疗心理就产生恐惧、焦虑甚至抑郁。临床医学的实践证明:保持乐观的情绪对控制血糖、控制血压都非常重要。因为,乐观的情绪有利于保持患者内心环境的稳定。焦虑会引起人体一系列应激反应,如肾上腺、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从而拮抗胰岛素的作用引起血糖升高。

不良的生活方式影响人体健康。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很好地控制血糖,而且对于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帮助。同时,能够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增加对糖尿病的认识,提高患者掌握糖尿病知识的程度和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致残率,节约医疗费用,减轻社会负担。因此,必须广泛、大力开展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掌握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1]李素香,鞠昌萍.糖尿病健康教育学校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J].现代医学,2003,4(31):264-265.

[2]姚景鹏.内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285.

[编辑] 一 凡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01.023

R473.5

A

1673-1409(2012)01-R042-03

2011 12 05

湖北省卫生厅糖尿病相关基金项目(2007z1801)

李红(1971),女,湖北荆州人,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胰岛素血糖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