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伏贴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2012-03-31田培琳三峡大学中医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湖北宜昌443003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2年3期
关键词:伏贴胃肠病阳气

田培琳 (三峡大学中医临床医学院 宜昌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湖北 宜昌 443003)

三伏贴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田培琳 (三峡大学中医临床医学院 宜昌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湖北 宜昌 443003)

目的:探讨三伏贴在脾胃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在每年三伏季节,以医院自制的温养驱寒方对脾胃病人进行穴位贴敷,并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共收治病人142例,显效105例,有效20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88.03%。结论:三伏贴防治脾胃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

三伏贴;贴敷;脾胃病;疗效

经临床观察和研究发现,许多慢性脾胃病与气候和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冬季易于发病或加重,夏季常自然减轻,如消化性溃疡或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多发于冬春季节气候变冷的时候。根据中医五行理论,夏季炎热,阳气旺盛,属火;冬季寒冷,阴气旺盛,属水;脾胃五行属土,而火生土,水克火,所以可能导致许多胃肠病在阳气旺盛的夏季缓解,在阳气衰弱的冬春季节发病或加重。

“三伏天”是1年中阳气最旺盛之时,根据传统中医“天人相应”、脏腑经络理论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学说,采用辛香温燥药物,取同气相求的机理,收复耗散之阳气,散宿根之寒气,使正气渐复,阳气渐旺,补充人身之阳气,清除体内之寒气,将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并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我科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开展三伏贴治疗脾胃病,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在我科门诊就诊的脾胃病患者142例,年龄20~50岁。临床表现为胃痛、腹痛、腹胀、腹泻、呕吐、便秘、反酸、呃逆、嗳气、食欲差、不欲进食、喜进热食、大便不成形且夹有不消化食物、畏寒喜暖、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质淡、苔白。其病种分布为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便秘、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功能性胃肠病等。

1.2方法

1.2.1贴敷前的准备 ①贴敷前给予心里安慰,使病人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②局部皮肤无红肿,无破溃。③着清洁宽松的衣裤,最好在敷药时间段不要从事可能引起出汗的工作。

1.2.2贴敷方法 每年初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用自制的温养驱寒方(用新鲜姜汁调制而成,成分包括吴茱萸、肉桂、细辛、丁香、木香、白芥子等等。)对脾胃病人进行穴位贴敷,每贴连续贴3d,体质弱患者连续3~7d。贴敷治疗脾胃病的穴位:对于胃病患者主要采取在胃俞、脾俞、足三里、中脘进行敷贴;对于肠病患者主要在胃俞、脾俞、足三里、天枢等穴位进行敷贴。贴敷疗法3年为1个疗程,病程长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所有患者在贴敷的同时均不再予以其他治疗。

2 结 果

经三伏贴贴敷治疗,142例患者中,显效105例,有效20例,无效17例。经3年跟踪调查,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8.03%,冬季复发率仅为11.97%。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 论

3.1适应证

本方法适用于治疗寒性胃肠病,主要表现为胃痛、腹痛、腹胀、腹泻、呕吐、便秘、反酸、呃逆、嗳气、食欲差、不欲进食、喜进热食、大便不成形、夹有不消化食物、畏寒喜暖、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质淡、苔白等。

3.2贴敷时的要求

三伏贴疗法对贴敷时间有一定要求。根据中医理论,每伏第1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贴敷效果最佳。因为阳干之庚为肺金,庚日贴敷可补肺气。10d为一伏,天干有10个,中伏第1天也为庚日,由此类推,三伏第1天同样是庚日。因此,贴敷选择在每伏的第1天是为了与天时相应,激发体内阳气。而1d之内,白天阳气盛,因此白天贴敷好,晚上不宜贴;而白天又以上午最佳,因上午阳气初升。因为每伏的第2天为辛日,辛也属金,所以这一天也可贴敷,但辛为阴干,效果较庚日稍差。

穴位是经气汇聚之处,选穴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疗效,故贴药前反复熟悉穴位定穴,针对不同的证型选择不同的穴位[1]。例如:胃痞病的脾胃气虚证和肝郁脾虚证所贴的穴位是中脘,内关、足三里。久泄病的寒湿困脾证、脾胃气虚证和脾胃阳虚证所贴的穴位是脾俞、足三里[2]。

3.3贴敷后的注意事项

根据年龄及皮肤情况,贴敷时间从3~8h不等,应注意观察,若有明显刺激感觉,应及时取下药膏,不必拘泥于时间限制。 但如果仅感到局部发热、发痒,这属于正常现象,可在完成治疗后用温的淡盐水清洗局部或涂抹红霉素软膏。如果因皮肤娇嫩,贴敷的局部会起疱。如果疱小,可以用碘酒涂抹;如果疱大,要到医院处理。一般1周以后起疱处会结痂脱落。据观察,起疱者的疗效更好,因为这类患者药物渗透吸收更好。故应密切观察贴敷部位的反应,适时取下药膏。贴敷后须避免受冷刺激,贴后4~6h内不要洗澡,不能直接吹空调、风扇。治疗期间更应注意夏季特点,从饮食、药物及起居方面综合调养,慎用辛燥之品,也切忌食生、冷、海鲜、辛辣刺激食物。同时注意忌过量运动,以免出汗过多,导致气阴两虚。同时应忌情绪变化,并预防感冒。

冬病夏治是中医按照自然界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由此推算出气血的运行在每个节气的变化,并依此制定出的传统治疗方法。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人体在夏季阳气旺盛,阳气也达到四季中最高峰,尤其是在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此时选取穴位敷贴,药物最容易经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季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我们依据冬病夏治原理治疗脾胃病,克服了以往治疗脾胃病方法的疗效差,吸收效果不显著,易复发等不足,可以显著地提高临床疗效,延长缓解期,减少医药费用,促进患者康复。

[1]孙瑞玲,张媛,徐向阳.“冬病夏治”敷贴治疗哮喘的护理体会[J]. 宁夏医学杂志,2009 ,31(7):668.

[2]朱文锋. 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321-346.

[编辑] 一 凡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01.011

R256.3

A

1673-1409(2012)01-R023-02

2011 12 09

田培琳(1963),女,湖北宜昌人,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中医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伏贴胃肠病阳气
阳气,护佑全身、除痰祛湿!
三伏贴联合西药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三伏贴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5月胃肠病预防须知
舒肝解郁胶囊在功能性胃肠病中的治疗价值
手脚冰凉 醋泡生姜
壮医三伏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早上洗澡伤阳气
半夏泻心汤合平胃散治疗糖尿病性胃肠病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