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舞蹈选手赛前心理及其训练对策分析

2012-03-31郝锦亮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2年34期
关键词:竞赛舞蹈情绪

郝锦亮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山西 晋中 030800)

体育舞蹈选手赛前心理及其训练对策分析

郝锦亮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山西 晋中 030800)

运用心理学及运动学相关知识对体育选手的赛前心理状态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提升选手赛前情绪稳定性使其达到最佳备战状态提出了针对性的训练对策。研究表明,适当的兴奋有助于提升体育舞蹈选手的竞赛成绩,而过度紧张、过分激动、盲目自信或消极淡漠的心理状态则会影响选手的比赛状态,赛前训练中应将意念训练与感知适应训练相结合。

体育舞蹈;赛前心理;影响因素;训练

体育舞蹈项目竞赛,不仅仅是选手外在肢体动作的反应,同时也是其内在心理活动的写照。稳定的心理状态、成熟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情绪自控能力无疑对选手在竞技赛场上表现有着极大的帮助[1]。因此,强化对体育舞蹈选手赛前心理及其训练对策的研究,对提升体育舞蹈选手的竞技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1 体育舞蹈选手赛前心理分析

1)紧张状态 神经紧张是比赛中出现的一种最为正常和普遍状态,神经紧张直接影响着比赛的效果,既能导致选手在比赛中发挥失常,也能发挥出最佳的成绩。在参赛的选手中,无论什么组别,是否有丰富的参赛经验,在其上场前都会产生紧张感,当赛前的紧张上升为过度紧张,就会导致参赛选手无法进行自我控制。产生过度紧张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大多数是由于惧怕失败的心理造成的,由此造成比赛中动作拘谨、配合不和谐、动作跟不上音乐节奏等情况发生。

虽然过度紧张是选手比赛中的不良心理状态,但它仍然是可以改变的,如加强平时的适应性训练及自我调节能力,使选手能够在紧张的条件下通过自我的调节发挥正常的心理机能。

2)过分激动状态 赛前过分激动状态在比赛前经常出现,主要表现为情绪紧张、心慌气短等。在过分激动的状态下,选手对自己的行动控制力急剧下降,动作不连贯,有时动作的展示过快,不能配合音乐,男女间的配合也显出生硬、力度失衡等现象,赛前过分激动状态的产生与选手的比赛经验、训练水平、自身修养等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此,要从积累选手比赛经验等方面予以改善。

3)消极淡漠状态 赛前淡漠状态是体育舞蹈选手中较少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情绪悲观、心境不佳、对于比赛没有获胜的欲望、身体状态较差等。这种状态不能适应紧张的比赛,产生的原因多是过度疲劳造成的。因此,应该制定有效的措施,提升参赛选手的信心。

4)盲目自信状态 赛前盲目自信状态的主要表现是心情浮躁,认为获胜比较容易,但一旦遇到挫折,就会态度消极,没有克服困难的激情,他们的情绪就会落入低谷,不知如何解决。要避免这种状态的产生,就要使选手对双方进行客观的分析,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5)战斗准备状态 这是一种赛前积极的状态。即选手心理处于最佳竞技状态,信心百倍,兴奋程度适宜,目标集中,有顽强的意志去争取比赛的胜利。

2 体育舞蹈选手赛前心理影响因素

1)情绪 良好的情绪可以产生适宜的兴奋和增力性,而不良的情绪对选手的竞赛水平、体力及舞伴都会产生直接影响,情绪对选手竞赛水平的间接影响表现在:它会使选手运动机能和植物神经产生显著障碍,导致体力下降,思维受限[2]。

2)信心 选手只有对比赛充满信心,才能促进身体能力和技术的发挥,信心不足,就会导致选手心理过程混乱,技术发挥失常,招致不良的比赛成绩。

3)比赛动机 动机是个体发动和维持其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选手们参加比赛的动机是复杂的,动机程度直接影响着竞赛的水平[3]。

3 体育舞蹈选手赛前训练对策

体育舞蹈选手在参加体育舞蹈竞赛前所产生的一系列情绪状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他们身体机能的变化[4],这些变化对选手参加竞赛的过程有着显著的影响。体育舞蹈选手赛前心理训练的目的是促进选手形成最佳心理状态,进而取得优异的竞赛成绩。

1)意念训练 赛前训练中,意念训练法的运用应分2个步骤:首先,练习前要先使选手对技术动作进行想象,对技术要领进行回忆,再进行实际练习,这样一来选手的动作将完成得更加顺畅,出错的几率也将大大减小;其次,一堂训练课完成后,应引导选手对刚才做过的动作进行回顾,对技术要领进行重温,使其对舞蹈动作和技术要领的记忆得到充分巩固,同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在下一次练习中尽量避免和克服。

①表象训练法。表象训练法就是使运动员回忆学过的技术动作形象,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体育舞蹈难度动作或是成套动作的稳定性而进行反复思维再现。动作表象的产生总是伴随着实践这种动作的神经冲动。当神经冲动产生时,大脑皮层相应中枢产生兴奋而使原有暂时神经联系恢复,兴奋传至相应的肌肉时,会引起细微动作[4]。这种效应对于体育舞蹈动作的巩固尤为重要。此外,体育舞蹈赛场与其他运动项目赛场不同,要求好几对选手一同上场,选手之间会产生相互影响,这要求体育舞蹈选手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有效的表象训练恰恰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选手在赛场上的抗干扰能力和注意力集中的能力。除了要选手在平时练习前后在脑子里“过电影”外,表现训练法还要求组织选手多观看体育舞蹈比赛视频,以便巩固动作和形成感觉。

②自我暗示法。在赛前训练中,自我暗示对于克服选手紧张、慌乱、不自信的心理很有帮助。首先,体育舞蹈选手应学会以默念的方式鼓励自己,如上场前默念“我相信自己”、“我能行”等。除此之外,由于体育舞蹈选手是男女搭配成对参加竞赛,因而舞伴的语言、目光、行为举止在赛前对选手的参赛情绪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教练应使舞伴之间在赛前加强沟通,使其相互信任,相互鼓励,以稳定双方的赛前情绪。再次,教练的信任和鼓励对选手赛前情绪的稳定及其重要,因而赛前训练过程中,选手若感到情绪紧张、心理焦虑应积极向教练寻求帮助,此时教练除了技术上的指导更要向选手表示信任。

③放松训练法。放松训练法可以促进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对体育舞蹈比赛产生积极的影响,能有效消除运动员的精神疲劳,是各种心理训练的重要基础。放松训练可以消除体育舞蹈运动员的紧张情绪,使他们承受更大的心理负荷,改善技术动作,在比赛中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2)赛前的感知适应训练法 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在竞争中获胜。在体育舞蹈比赛中,如果不适应,选手比赛就会受到直接影响。感知适应训练即有意识地设置和正式比赛类似的条件进行训练,如公开测验和表演、训练时限制准备活动的时间、测验或表演时音乐给的时间符合比赛要求、让选手穿上比赛服装进行测验、邀请兄弟单位选手进行同场表演等。

适应训练是赛前训练的重要一步,经过适应训练,使感受性朝着适应比赛条件的方向发展,感知上的适应性能够确保选手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

[1]杨定洲.对比赛阶段运动员不良心理的分析与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6):26-48.

[2]付珣,吴玉辉.浅析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及其心理训练[J].中国科技博览,2011(36):367.

[3]尚悦.浅谈体育舞蹈选手赛前心理状态[J].湖北体育科技,2009,28(4):426-427.

[4]罗卫君.体育舞蹈运动员的赛前心理及心理训练方法研究[J].科技信息,2010(30):303-304.

[编辑] 洪云飞

10.3969/j.issn.1673-1409(N).2012.12.053

G834

A

1673-1409(2012)12-N160-02

猜你喜欢

竞赛舞蹈情绪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