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江镇茶叶生产现状与发展策略
2012-03-31倪立新汪松能俞素琴王超敏
倪立新 汪松能 俞素琴 王超敏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婺源校 333200)
广西省昭平县马江镇,属于山地丘陵地带。地势高,雨量充沛,日照强,气候温暖湿润,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极有利于茶树生长。
全镇现有茶园面积1.5万亩,年采制茶叶750t,产值8 200万元,有茶叶初制厂四座,茶业成为马江镇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1 生产现状
1.1 茶园管理
茶园总面积较大,集中成片的茶园较少。个别农户种植良种,管理精细,投入高,单产高,产值也高。但大部分茶园,良种化程度低,管理比较粗放,少投入或不投入,强采摘,导致茶树过早衰老,产量和质量严重下降,经济效益差。
1.2 加工工艺
1.2.1 萎凋
萎凋分为日光萎凋和萎凋槽萎凋。
日光萎凋:在晴天,选择平坦干净向阳的场地,鲜叶先洒在竹制萎凋帘上,然后将萎凋帘一端着地、另一端放在80cm高的萎凋架上,斜面朝向太阳。接受阳光的照射,蒸发水分促进酶的活化,引起叶内生化成分的变化。中途翻叶一次,在气温高的季节,中午不能放在太阳下晒,否则叶子会很快变红、甚至枯萎。
萎凋槽萎凋:将鲜叶均匀摊放在萎凋槽的竹帘上呈蓬松状态,摊叶厚15~20cm;雨水叶、露水叶,芽肥叶厚的鲜叶薄摊,晴天下午采的老叶厚摊。
萎凋温度33~38℃,气温超过35℃则不必加温,鼓冷风便可,节约成本,提高质量。为了使萎凋失水均匀,中途要进行翻叶,一般是每小时翻叶一次,翻动时要翻匀翻透,使失水程度一致。
萎凋程度:叶色暗绿,叶质柔软,梗难折断,叶子紧握成团,松手能散,水分含量60% ~63%。
1.2.2 揉捻
功夫红茶的揉捻均采用大中型揉捻机,投叶量根据揉桶的大小确定,一般装萎凋叶八成满。太多太少都会影响揉捻质量。嫩叶只揉一次,时间60min,中等嫩度的叶子揉两次,每次40min,老叶揉3次,每次50min。中间解块筛分、筛分复揉。
加压掌握:嫩叶轻压短揉,老叶重压长揉,加压与松压交替进行。筛分复揉,筛底茶合并进行发酵,筛面茶复揉。
揉捻程度:适度的揉捻叶,条索卷紧,茶汁溢出附于叶表,手摸有湿润粘手感。成条率90%以上,细胞破坏率80%以上。
1.2.3 发酵
发酵时用发酵盒发酵,将揉捻叶放入发酵架上的发酵盒中,摊叶厚10cm左右,掌握气温低时厚,气温高时薄,嫩叶薄,老叶厚。
发酵时间:春季3~4h,夏季1~2h;一般以发酵程度为准,宜轻不宜重。当发酵叶散发清花香,叶色黄红色时为发酵适度,及时停止发酵,进行干燥。
1.2.4 干燥
用全自动烘干机烘干,分毛火和足火两道工序。毛火采用高温快烘,温度120~130℃,毛火叶下机后进行摊凉,时间30min,使水分分布均匀。足火采用低温慢烘,温度80~90℃。毛火叶含水量掌握在25%左右,足火叶含水量5%左右。感官测定,茶条松脆,一捏成细末。达足干的茶叶,冷至室温后进行包装,贮藏在干燥处。
1.3 生产经营模式
马江镇四家茶叶初制厂,都没有自己的基地茶园,也没有自己的品牌和包装,都是靠收购本镇茶农的鲜叶进行加工,机器设备不配套,加工技术有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除两家初制厂在本地有自己的茶叶门市店,另两家初制厂和茶农均无销售网络,都是靠外地茶商上门收购,价格低利润薄。
2 发展对策
2.1 建立有机茶生产基地
在自然条件好,无污染的山区建立有机茶生产基地。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实现良种化。推广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施以农家肥和有机肥,用生物和农业措施防治病虫害。严格按有机茶生产规范进行栽培和加工。通过强化茶园管理,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
2.2 培植龙头企业
家庭作坊式是马江镇茶叶加工的现状,要做大做强,就要进行战略性调整,由镇政府出面,进行重组,集中力量培植一个龙头企业,企业与各个茶场(厂)及茶农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金集中,管理科学,规范生产,统一品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2.3 实施品牌战略
实施品牌战略,是发展茶叶产业化的需要,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着力打响昭平工夫红茶这个品牌,品牌之下开发系列产品,这样就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迅速占领市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4 建立新的营销模式
马江镇茶叶销售最大的不足是没有自己的销售网络,主要靠商贩上门收购,因此,要扩大销售,必须采取多种营销模式,建立营销网络。
直销策略:在本县、市及其他大城市,开门市店或专卖店,产品与消费者直接见面,减少流通中间环节,节约销售费用。
代销策略:优选信誉度好,销售能力强的代销商,先不要他付款,待销完一批茶后收回货款,利益分成。
批发策略:将产品按批发价给经销商,货到付款或先付部分货款,然后在一定期限内付清货款,按批发的数量,给予优惠价。
推销策略:聘用有推销能力的推销员,面向全国进行推销,在茶叶生产闲季,动员茶农或企业营销人员到全国各地走街串巷,上门推销,既起到活广告的作用,又扩大了销路。福建安溪茶农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前几年,安溪茶农走遍中国大江南北,竞相奔走卖茶,把安溪茶极力推向市场终端,因此铁观音名声大振,家喻户哓。要学习安溪人不辞劳苦的精神,把自己的产品推向中国的每个角落。
1.胡贤春,增文涛.茶叶营销策略概述[J].中国茶叶加工,2008(3):11~13
2.李荣,汪松能,曹玉林.略论上饶茶业之发展[J].蚕桑茶叶通讯,2008(3):31~32
3.雷勇,胡强,刘懿.南郑茶叶营销现状和对策[J].蚕桑茶叶通讯,2008(3):35~36
4.姚福军.桐庐名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茶叶加工,2006(3):7~9
5.詹成业,汪松能.茶叶加工技术[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