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修水县茶叶产业的思考

2012-03-31刘艳南

蚕桑茶叶通讯 2012年3期
关键词:修水县茶叶基地

刘艳南

(修水县茶叶产业办公室 332400)

自2003年以来,修水县新一轮茶产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茶园面积由不足2万亩发展到10.2万亩,2011年茶叶产值突破了2亿元大关,修水县也先后被评为江西省首个“中国名茶之乡”和“全国特色产茶县”、“中国茶叶学会茶叶科技示范基地”、“全省茶叶生产十强县”等荣誉称号。

但笔者认为,修水县茶叶产业专业化程度不高,龙头牵引力不强,产品品牌推介力度不大,产业效益没有充分发挥。要进一步提升茶产业效益,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 优化基地布局,整合基地资源

1.1 优化基地布局

继续实施“万千百十”(即万亩乡、千亩村、百亩场、十亩专业户)工程,不断扩大基地规模,不断优化全县五大茶区基地规模布局。

重点支持有实力、带动能力强的规模化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在具有土地资源优势的茶区大力发展规模化示范基地,力争“十二五”期间每家投资亿元以上的企业发展自主基地5 000亩以上,实现全县规模化企业拥有自主基地面积达3.5万亩以上。

充分发挥茶叶专业合作组织职能。重点扶持大椿、上杭、黄坳、渣津、古市等具有一定茶园面积规模乡镇或茶区的专业合作社或组建专业合作社,着力引导小规模和零散基地按照乡镇层次“四统一分”(即:在乡镇实行“统一标准、统一采摘、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和分户茶园管理”)的模式进入合作社运作,切实解决“政府统不了,部门包不了,单个企业干不了”的难题,提高茶园管理质量,增加产出效益。进一步密切企业、合作社、基地之间的关系,引导企业按照质量和不同标准要求以及五大茶区种植习惯分片区和合作社建立相对稳定的关系。到“十二五”末,全县茶园基地入社率力争达到60%以上,入社茶园达到8万亩以上。

1.2 加大良种研究和良种繁育力度

大力推进茶科所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进程,重点选育和培育具有修水特色的茶树品种,加大“宁州2号”、“黄金菊”等茶树品种的推广力度,继续加大国家良繁项目—— 双井良繁基地的建设力度,力争年繁优质茶苗5 000万株,着力打造江西省最大的茶树良繁基地。

2 优化加工布局,整合加工资源

2.1 优化加工布局

2.1.1 加快推进行业整合,合理配置茶资源

用优惠的政策吸引省内外茶叶企业到修水投资建厂,以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县内茶叶企业改制重组,实行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促进中小茶叶企业向骨干企业、优势产品集中,形成集约化生产经营,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在大椿、溪口、布甲等乡镇形成片区,并和上杭、杭口、马坳等乡镇形成的片区各自形成一家固定资产投资3 000万元以上的初制茶加工企业,在其他四大茶区各自形成一家固定资产投资3 000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力争“十二五”末在修水县各片区形成6家左右茶叶初制加工龙头企业。

2.1.2 继续加大项目招商力度

引入工业融资方法推进各片区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采取资源招商、产业招商、项目招商等多种形式,引导茶叶加工厂家从单纯竞争走向竞争联合,着力鼓励企业吸引省内外战略投资者投资持股,实现修水茶叶企业的增资扩股,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实力。

2.2 扶持壮大龙头企业

在进一步做大各片区6家左右初制加工龙头企业的同时,利用“宁红”、“双井绿”、“神茶”三大茶叶品牌,做大做强2~3家投资亿元以上的茶叶深加工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县茶叶协会的作用,实施在县级层面上的“四统一分”(即:“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宣传指导和分企业经营管理”)着实保障相对稳定的茶叶原料供应,从而实现修水县分工更为明确的茶叶产业发展体系,即“基地卖叶子,初制厂家出半成品,深加工企业出高附加值产品”,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加工专业化,全面提升产业效益。

3 大力完善产业服务体系

3.1 依托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

鼓励茶叶企业、茶科所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研发新产品,应用新技术,延伸产业链,重点发展科技型精深加工成品和终端产品生产项目(如茶饮料、茶食品、茶叶提取物等),提高茶叶的附加值。

3.2 执行标准生产

充分发挥县茶叶协会和茶叶专业合作组织对茶叶生产的行业监管作用,以“双井绿证明商标”和“宁红地理区域保护标志”为有效武器,结合“宁红”、“双井绿”地方标准,加强对茶叶生产规范化管理,实现产品标准化。

3.3 建立健全产品检测检验体系和统防统治体系

利用茶科所科研中心建立的茶产品检测检验中心,鼓励茶叶生产企业建立茶叶检测实验室,加强茶叶生产企业茶叶感官评审员和检验员的培训,把好茶叶出厂质量关。

在茶叶协会的基础上建立全县茶园统防统治体系,严格对涉茶生产资料进行监管,对全县茶园进行统防统治,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4 强化市场开拓,整合营销资源

4.1 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加快县内茶叶交易市场建设步伐,重点打造湘鄂赣边界茶叶交易市场,同时以茶叶市场为平台开通电子商务网站,开发网上交易,在全县五大茶区较为集中的地方建立鲜叶交易市场。

大力开拓县外市场。充分发挥在外的修水茶叶经营人员的作用,组建修水(山东)茶叶商会和修水(广东)茶叶商会,并与在外人员加强交流往来,鼓励和支持他们在全国各地开办修水茶叶、茶庄连锁店或销售公司,进一步拓展销售空间。

4.2 切实叫响“修水牌”茶叶

继续加大品牌的整合和管理力度,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结合的原则,整合现有的品牌资源,集中各方资源和财力,重点支持“宁红”“双井绿”等有影响力的品牌发展,在全县范围内做到产品品牌、质量标准、包装规格、对外宣传的统一。

融合茶叶文化。把修水厚重的茶叶文化深刻地融入品牌建设,着力挖掘和利用好“双井茶”和“宁红茶”的文化底蕴,着力把双井茶诗和宁红故事融入品牌推介。

强化宣传推介。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鼓励龙头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省内外展销会和博览会等宣传促销活动,以及北京、上海、济南、深圳等国内大型茶事宣传推介招商活动,加大“中国名茶之乡”、“全国特色产茶县”、“中国茶叶协会科技示范基地”及“全省茶叶生产十强县”的宣传推介力度。“十二五”期间,要在省级和央视频道开拓广告宣传领域,在高速公路等交通要道做大幅宣传广告,聘请形象代言人,以提高修水茶叶的知名度。

5 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机制

5.1 转变发展观念,推进市场化运作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使企业成为整合生态要素的载体,大力支持和鼓励企业根据发展需要与农户签订原料供应协议,引导企业根据自身实力做好原料基地规划布局,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共同体,从而引导企业和茶农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促进全县茶叶实现由零星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的转变,由分散管理到统一管理的转变,由行政域界限生产向集约经营规模发展的转变,由政府出钱、出技术支持基地建设和茶叶生产向企业自发出钱、出技术支持基地建设和茶叶生产的转变,由个别企业或个人发展到全县茶产业良性循环发展的转变,从而最大限度地整合生产要素,提高产业效益。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从管理、监督等行政职能中转换出来,大力打造服务型政府。

5.2 大力整合项目资金支持产业发展

继续按照“整合项目、部门操作、台帐管理、奖励兑现、包干落实”的政策扶持机制整合林业、水土保持、国土、新农村建设、移民扶贫等项目资金支持茶叶产业发展,继续从县财政中安排100万~150万元茶叶产业经费支持产业发展,各单位、各部门要切实做好茶叶产业方面向上“争资争项”工作,金融、保险等部门要加大对茶叶产业融资的力度。

猜你喜欢

修水县茶叶基地
《茶叶通讯》简介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江西修水县三帝殿傩神堂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江西修水县三帝殿傩神及傩案班考述
我的基地我的连
香喷喷的茶叶
便携式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