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 微生物学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与注意事项

2012-03-31曾玉梅

当代医学 2012年18期
关键词:微生物学菌种容器

曾玉梅

近年来,随着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学科的发展,许多高等院校以及医疗机构开设微生物学实验室。但微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也是现实存在的不可忽视的问题。管理的疏忽可能会造成工作人员感染、微生物外泄污染、危害社会等严重问题。2003年春季,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爆发,多地的实验室出现人员感染SARS病毒的事件,把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范的问题再一次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因此,认真研究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制定实验室的安全防护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1 微生物学实验室的特点

微生物学实验室作为进行试验和科研的场所,操作者在工作中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各种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因素。作为学生试验教学的场所,微生物学实验室所接触的有害因子虽然没有临场科室多,但其安全性同样不可忽视。进入实验室学习的学生大多为初次进入医学院的新生,其医学知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对病源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需要重视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和注意事项。近年来,随着相关科学的发展,实验室的使用率不断增加,人员流动增加,这些都增加了保证实验室安全的难度。

2 微生物学实验室内的感染

实验室中的感染来源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工作中的意外;(2)实验室气溶胶的产生和传播;(3)接种环、吸管、针头及针筒的使用;(4)离心、匀浆、混和及振荡等操作。微生物的感染途径主要有口腔、呼吸道及皮肤粘膜等,而引起感染所需微生物的剂量又与感染途径有关。因此,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强化无菌操作观念,养成良好的习惯。挑取、分离、培养、生化反应、检查等操作都需做好无菌操作,正确的处理吸管、试管、培养物等传染性材料,正确的使用各种消毒器械。

3 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3.1 增加操作者的安全意识 首先实验室的所有人员要认真掌握本实验室所涉及的所有标本的来源、致病力、传播途径以及防范方法等,制定相关的实验室安全制度。具体包括制定微生物实验室的相关标本操作规范、实验室的环境消毒,对废弃物的处理,以及标本的保存使用等。对新的病原体标本进行研究时,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与责任感,充分评估新样本的危险性,制定相关安全措施。

3.2 实验室的准入制度及规章制度 实验室的入口需设立醒目的警示标牌,非实验室工作人员禁止进入,不得随意让非实验室人员参观。在进入实验室后,所有人员需遵守实验室规则:(1)所有进入实验室人员需穿着隔离衣,在试验结束后,需将隔离衣反折好放入指定位置。(2)除外个人所需的书籍、文具外不得将其他的个人物品带入实验室。(3)严禁在实验室内吃喝;不得吸烟、嚼口香糖;不得将手指触及头面部,尤其是眼睛、鼻口周围。(4)实验室内不得打闹、高喊、随意走动。(5)对实验室内的器材妥善使用,如有破损立即报告,不得私自妥善处理。(6)污染物及危险物品需放入指定容器,专门处理;离开实验室前需检查门窗是否关好,检查水、电、电器是否关闭,使用消毒水洗手后离开实验室。

3.3 实验室内的菌种管理 根据《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存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实验室的菌种保存规程:(1)设置专门的冰柜保存菌种,进入实验室的所有菌种都必须购自正规单位。(2)对一、二类菌种设置专门的冰柜保存,建立实验室的菌种使用记录,制定专人负责,防止菌种丢失。(3)使用菌种时要采用严格的防范措施,严格操作规程,防止菌种传播。(4)对危险品及剧毒品需由专人、专柜保管、上锁,防止其被盗、误用或泄露。(5)对所有的废弃物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并严格遵守以上规程。

3.4 实验室内的仪器管理 为维护实验室仪器的正常运行,需要定期对实验室仪器进行全面的检查。(1)对冰箱及超低温冰箱内保存的所有容器都必须注明标签,记录有内容物的科学命名、贮存时间及贮存人。清理冰箱时需携带面部保护罩及厚胶手套。(2)离心机在使用前需检查离心管是否破损;离心结束后,需要等离心机完全停止后再开盖;若离心前发现有离心管破碎,均需行消毒处理。(3)使用生物安全柜时,需一次性放入所需物品,表面通过70%的乙醇消毒,打开风机5~10min后再操作。若感染性物质流出时,以减低气溶胶产生方式消毒灭菌。试验结束后,对安全柜内的所有物品进行消毒,关机前运行5min,净化残余气体。其他如恒温箱、高压消毒器等器械需按时进行检查清理。

3.5 实验室的清洁消毒 实验室必须具备必须的清洁消毒用品并及时检查补充,清洁和消毒均要符合生物安全要求,遵循先消毒后清洁的总原则。在消毒处理时,遵循及时、彻底、有效的原则。为保证消毒效果,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使用相应的消毒方法。实验结束后,所有的实验台面及实验器材表面需要使用消毒液消毒,及时通风,并定期使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当紫外线的照射强度小于原照射量的70%时,需找专人进行更换。

3.6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 实验室在日常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需及时安全的进行处理,以防止人员的感染及污染事件。实验室主要污染材料有三大类型:(1)可丢弃的材料如废纸、废液、破碎的器材等;(2)可处理后再使用的材料如剪刀、镊子、工作服等;(3)被污染的设备,如离心机、恒温箱、震动器等。对于实验室的污染材料根据不同材料和利用价值的处理方法大致为:化学消毒、高压蒸气灭菌、焚烧灭菌三种。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和地面进行常规消毒;盛放生物废物的容器要防漏,放在专用灭菌袋中灭菌;尖锐破损物的放置容器要坚固并且不易刺穿;所有能消毒的物品在送出实验室前尽可能用的硬质容器盛放;盛放生物废物的容器在送出前进行一次高压消毒处理。

[1]温洪宇,张田军,沈露露,等.普通微生物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及使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9):173-174,182.

[2]李红华,李英信,李芳芳,等.加强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安全管理[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76-78.

[3]葛菁萍,赵丹,平文祥,等.微生物学实验室数字化管理的构想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4):132-134.

[4]张晖,黄萍.微生物学实验室菌种使用、保存与管理方法研究[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8,19(4):93-95.

猜你喜欢

微生物学菌种容器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容器倒置后压力压强如何变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小体格,大能量!鑫中渔用9年玩转超浓缩菌种
难以置信的事情
防治食用菌种老化“六步”
PBL结合CBS教学法在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取米
α-淀粉酶的基因改造与菌种选育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