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度学视野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制建设*
2012-03-31张渝政唐廷英
张渝政,唐廷英
(重庆工商大学 a.思想政治理论学院;b.图书馆,重庆 400067)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的重大战略任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需要,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统一全党全国人民思想的需要。面对当代中国马克思面临的各种挑战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巩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思想基础。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日益多样化,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尤其是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出现,思想问题的产生与利益关系的关联度增加。
与此同时,在全球化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受到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和挑战,出现多样化、多元化的趋势,还出现了各种各样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就当前国际环境来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在低潮,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仍在继续。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如果不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引领和掌握广大群众,其他思想就会乘虚而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必将受到削弱,群众的向心力必定遭到分解。因此,必须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市场经济自身具有一些弱点和消极因素,如趋利性、自发性等自然也会反映到道德生活中,反映到人与人的关系上。因而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现象,导致社会出现价值理念偏离和价值规律泛化等现象,从而带来社会的加剧分化等负面影响。要解决这一困境,必须积极发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作用,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要把一切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对中华民族有认同感的人们,都团结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面旗帜之下,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并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物质力量。
(二)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实践品质,决定了它只有源于群众才能得到发展、被群众掌握才能指导实践。人民群众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只有他们自觉认同、坚定信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意义,才能使他们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理论宣传的重要性和方式方法缺乏足够认识,导致许多问题出现,如不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等等,以至于部分群众不愿意学习理论,甚至误解理论,这阻碍了群众对理论的掌握,阻碍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抽象的理论转变为通俗易懂的、为人民群众熟悉和掌握的东西,有助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从而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群众中入脑入心,并落实在大众的具体行动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投身改革建设的内在动力时,我们的宏伟目标才能够顺利实现。
(三)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助于提高大众科学思维水平,改造主观世界、提升国民素质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使我们传统民族精神赖以存在的社会条件发生了很大转变,人们的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创新意识、独立意识和开拓进取的意识得到极大增强,但也带来了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等负面影响,并在价值观念、利益原则、人际交往、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消极腐败现象,这必然对整个中华民族素质提出新的要求,民族素质必然要在新的形势下重塑和强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在推进客观世界改造的同时也在积极改造着人们的主观世界,包括指导人们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认识世界,用正确且科学的理论代替错误的思想观念,实现主观世界的完善和人的全面发展,对提高人们的主体能力、提升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2]
二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弄清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虽说目前学界对此有不同的解读,但在承认大众化是相对于精英化和学院化而言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不是少数人的理论,不单纯是理论家的学说,而是无产阶级的理论,是人民群众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以追求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彻底解放,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历史使命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把人民大众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人民大众也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但后者则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需要经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自在到自为的转换过程,推进理论的大众化,无疑是实现这一转换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宣传和理论普及等形式让马克思主义主动走进群众的生活,让马克思主义真正适合广大群众的需要的一个过程。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仅是一种理论诉求,也是一种现实需要,更是一种历史使命。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就是使这个理论体系由抽象理性转变为生动具体,由深奥思辨转变为通俗易懂,由被少数人所理解和掌握转变为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并使它转化为人民大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内化为人民大众自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要真正实现这一转化,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就必须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普及化、通俗化和理论的现实化。
普及化是大众化的第一个要求。大众化首先表现为面上的普及,没有普及就缺少坚实的民众基础和主体力量,理论作用对象范围就会受到限制和影响,理论本身就缺少广泛的群众基础,难以发挥改造世界的作用[3]。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后继者不仅注重理论创新,而且重视理论与人民群众的结合,重视通过面向群众宣传普及理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其掌握最广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主体,也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充分发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作用。
通俗化是大众化的第二个要求。理论只有通俗易懂才易于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掌握。要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以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生动活泼的大众语言,使之适合人民大众的口味。
通俗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说服群众,掌握群众,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就是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以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生动活泼的大众语言,使之适合人民大众的口味。通俗化要求用大众熟悉的语言谈与大众相关的道理,表述理论内容的语言不但要准确,而且要简洁明了,轻松而不失严谨,诙谐而富有哲理,深入浅出又发人深省。这有利于增强理论的吸引力,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理论、接受理论和掌握理论。
理论的现实化是大众化的第三个要求。理论的现实化就是以解决大众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为突破口,让群众切实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是大众的理论。如今,人民大众已经不喜欢从理论到理论的说教,不轻易地信任或接受理性的结论,只有在真实的现实面前,才能信任其中包含的真理结论。在这种情况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着眼解决人们的思想困惑,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内容要紧密结合社会热点和与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问题,在阐发理论的时候,要带着现实感和问题意识去研究,紧紧扣住人们的生活现实,围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个关乎每一个人的生活价值,深入浅出地帮助人们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去发现真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产生无比巨大的吸引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化、通俗化和现实化,而是立足中国社会实践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孕育、创立和发展,始终离不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是从观念原则出发,通过逻辑推演而构造的理论体系,而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并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科学体系;它不是经院哲学和书斋理论,也不是远离生活,脱离实际的纯粹思辨理论,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科学理论。它是来自实践,又有效地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准确地捕捉住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问题,并从理论上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三大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探索和回答这三大问题展开,从实践到理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造,取得了一系列独创性的重大成果。
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推进实施过程中,表现得千差万别,能否顺利实施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重大战略,并在这一过程中,如何防止简单化、庸俗化和非科学化的倾向,不仅需要研究人员的努力,更需要长效的保障机制,因此,进一步研究“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机制”则十分必要。从制度学的视野来看,制度的实施关键是健全的机制及其良性运行。因此,研究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最优机制和长效机制,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领导机制
建立科学的领导机制,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运行的重要组织保证,它解决的是谁来负责、谁来参与的问题,是对传统宣传教育工作齐抓共管机制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领导核心,要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领导。毛泽东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4],邓小平指出“必须加强党对思想路线的领导”[5],江泽民指出“各级党委都要增强阵地意识,切实加强对思想文化阵地的领导”[6]。因此,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自觉加强党的领导,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放到党领导的整个事业中来对待。
(二)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舆情调研机制
建立舆情调研机制,是了解受众的实际思想动态、调查受众对宣讲教育内容和形式反映的一种方法,也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要加强对社会舆情的调研分析,及时掌握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制度、群众接待日制度,进一步完善普通党员联系群众、反映民意制度,通过开展经常性的专题调查和典型性的专项调查,准确把握受众思想动态, 更好地了解基层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展变化的最新实际情况,以便为上级部门制定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方针提供可靠的情况和决策依据。
(三)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资金投入机制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在于实施。实施涉及人员如何调配、经费如何安排等具体问题。因此,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在组织领导、队伍建设、资金投入、硬件建设等方面提供相应保障。要在发展规划中坚持将这项工作列入重点项目,同时要设立专项资金,列入预算范围,保证资金投入,在经费上支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顺利开展。[7]
(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传播机制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能否大众化,不仅取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本身的内涵魅力,同时取决于是否具体先进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时代,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在充分运用报刊、图书、影视、广播等传统媒介多样化宣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时,还要主动利用好互联网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等现代信息工具,及时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拓宽原有的宣传教育阵地,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理论宣传普及体系,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实效,使主流的声音、主流的宣讲形成品牌效应和集聚效应。
(五)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要建立和完善人才成长长效机制,加强人才培养,要把培养中青年理论骨干作为重点,使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党的宣传工作者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力量。要改进人才、成果评价指标,积极引导理论工作者关心、关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努力建立老、中、青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专兼职人员共同参与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才队伍[8]。
(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考评机制
要切实纠正实践中“一手硬,一手软” 的状况,真正把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落到实处,就必须逐步建立健全一套比较完善的、科学的考评机制。考评要坚持全面、准确、客观公正的原则,既在整体层面上提出共性要求,又从个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区分层次,分别对待,避免片面化、简单化和静态化,确保考评的质量和效果,并坚持把考评结果作为评功评奖、晋职晋级的指标要求和重要依据。[9]科学考评机制涉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的特点、效果的表现形式、效果的评估原则和办法等等,这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形成良好运行状态的重要一环。
总之,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能否扎实有效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建立健全的机制保障体系,是扎实有效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度保证。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
[2]胡洪彬.十七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探索,2009(2).
[3]李科.基于协同理论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途径探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1):7-11.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邓小平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马瑞,刘姗姗.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特点[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5).
[8]贾泽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6):14-19.
[9]胡洪彬.十七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