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荆州市农村青年农业观念、土地经营意愿及职业取向现状调查研究
——以湖北省公安县为例

2012-03-31谭泽春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2年12期
关键词:公安县意愿土地

谭泽春

(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荆州 434023)

荆州市农村青年农业观念、土地经营意愿及职业取向现状调查研究
——以湖北省公安县为例

谭泽春

(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荆州 434023)

通过以公安县为例进行实地考察得出,目前荆州市农村青年呈现出既关注农业政策又不愿完全依赖农业、土地规模经营意愿不是很强但对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转政策满意度较高、外出务工仍是农村青年职业取向的主要选择等特点。在对农村青年土地规模经营意愿、职业取向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荆州农村青年的现状,结合国家农村政策,对如何强农惠农、规范土地流转、引导职业取向等问题提出了应对之策与建议。

农村青年;农业观念;土地经营意愿;职业取向

农村青年的农业观念、土地经营意愿及职业取向的现状将影响着10年、20年、30年以后中国的土地由谁来播种,以及如何解决农村环境日益恶化、安全饮水问题日益突出、食品安全日益严峻以及农民身体健康令人堪忧等问题。湖北省荆州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辖荆州区、沙市区、江陵县、松滋市、公安县、石首市、监利县、洪湖市8个县市区及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总人口664万,其中农业人口占全市人口总数的54%,农村劳动力约200万,其中16~40岁的青壮年占一半以上,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为了解荆州市农村青年农业观念、土地经营意愿和职业取向的现状,本研究以公安县农村青年为样本,对其16个乡镇1261名农村青年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成因,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1 现状分析

1.1 关注农业政策但不愿意完全依赖农业

调查结果表明,公安县农村青年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均较满意,具体来说:一是对政府种粮补贴政策的落实情况十分满意。所调查的1261名农村青年中对此项政策满意和基本满意的人数分别为1102人和134人,满意率达到98.02%;其中对此项强农惠农政策表示不满意和不清楚的分别为7人和18人,两项合计仅占总人数的1.98%。二是对政府农机补贴政策落实情况比较满意。调查结果中,满意人数和基本满意人数分别为891人和218人,两项合计1109人,占总人数的87.95%,其中表示不满意和不清楚的分别为23人和129人,两项合计152人,占总人数的12.05%。三是对政府农资综合补贴政策的落实情况调查结果为满意。调查结果中满意和基本满意的人数分别为978人和197人,两项合计为1175人,占总人数的93.18%,其中表示不满意和不清楚的分别为13人和73人,两项人数仅占总人数的6.82%。

1.2 对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转政策满意度较高但经营意愿不强

经调查,公安县农村青年对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转政策比较满意,具体情况为:一是对本村土地(含水域)承包政策的落实情况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分别为785人和368人,两项合计1153人,占总人数的91.44%,其中表示不满意和不清楚的分别为48人和60人,占总人数的8.56%。二是对当地土地流转政策落实情况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人数分别为654人和447人,两项合计1101人,占总人数的87.31%,其中表示不满意和不清楚的分别为44人和116人,占总人数的12.69%。

1.3 外出务工居多且仍是主要选择

对公安县农村青年具体就业状况的调查结果为:普通务农282人,占总人数的22.37%;乡土创业8人,占总人数的0.63%;外出经商创业20人,占总人数的1.58%;外出务工845人,占总人数的67.01%,乡镇单位青年及学生等106人,占总人数的8.41%。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外出务工人员占了农村青年的半壁江山,外出务工仍是农村青年职业取向的主要选择。

2 成因分析

2.1 荆州农村青年土地规模经营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2.1.1 当前家庭经营的土地面积是影响农村青年土地规模经营的重要原因

目前荆州农民家庭土地经营面积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相比在逐渐缩小。以公安县为例,公安县现有耕地约8万多hm2,总人口102万人,人均耕地面积仅为786.71m2。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农村人口的增加使得有限土地只能让更多人进一步细分,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使得大量耕地被占用,这一现象在城市郊区十分普遍,从而导致用于农业的土地愈来愈少。家庭经营土地规模的下降造成许多农民的意愿经营规模在相对缩小,这是因为现有规模愈小,其经营效率就愈低,其经营积极性自然也愈低[1]。

2.1.2 农村青年土地规模经营意愿与个人农业收入和农业生产资料成本息息相关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青年农业的收入和农业生产资料成本的增加,影响了农村青年土地规模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纵观这些年来我国农民务农收入的情况,连续多年停留在较低水平上,有些年份不升反降,有些地方的农民甚至连土地经营的成本都无法回收,这些情况使得很多农民对种地失去了信心。随着信心的下降,许多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越来越少,以至于出现了农民土地规模经营意愿低于其实际经营规模的现象。

2.1.3 愿意实施规模经营的农户数量不足是农村青年实施规模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

据统计,公安县目前拥有3.3hm2以上土地的大户总数为648户,拥有6.7hm2以上的大户165户,有些乡镇还没有出现拥有6.7hm2以上土地的大户,甚至连拥有3.3hm2以上的大户都很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民家庭收入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打工、经营第二三产业在家庭收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这使得很多农民家庭主业也在不断发生转移。一是以打工、经营第二三产业为家庭主业的农民,由于其家庭收入的来源已不再是经营土地、从事农业,因此其对经营土地的热情大大下降。这些农民希望经营的土地面积在逐渐减少。二是受比较利益的驱动,能够在家附近被雇务农获得较高收入的农民,其对土地经营的意愿较弱,希望耕种的农地面积往往也小于家庭实际的经营规模,所有这些都为一部分农民放弃农地经营权、实现土地的适度集中提供了可能性。但问题是,愿意实施规模经营的农户数量不足,这已经成了推行农地规模经营的主要障碍之一[1]。

2.2 荆州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原因分析

一是农村基础教育脱离实际,职业教育培训严重不足,农村青年发展的需要难以满足。目前,荆州农村青年虽然大都具有初中学历,但农村基础教育仍然没有改变过去传统的教育观念,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导致学生一味地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严重脱离实际,造成农村青年知识结构有明显缺陷,生存知识、科技知识和就业技能匮乏。农村职业教育机构也没有得到政府足够的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局面尚未形成,政府财政经费投入较少,办学条件差,教学、实习、实训设备缺乏,导致教育质量不高,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都不大[2]。由于农村基础教育脱离实际,职业教育培训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农村青年发展的需要,导致了他们把外出务工当作主要选择。

二是农村资源不足,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务农收入入不敷出。目前荆州地区农村地少人多、资源匮乏,农药、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但农副产品价格不高,农民仅靠务农已不能充分满足家庭经济需要,外出务工成了农村青年的首选。而农村青年中外出务工人员大都具有初中以上学历,掌握了一定的科技文化知识,他们希望到城市增长见识、锻炼才干,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三是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外出务工条件便利,农村青年外出谋生愿望强烈。一方面农村青年不满足于农村现有的基础设施和文化生活条件,对城市的文明及生活环境十分向往,因此大部分农村青年辍学后将外出务工作为首选,渴望到大城市去谋生赚钱。另一方面,由于大中型城市的加速发展和国家基础实施建设步伐的加快,需要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到城市的建设之中,劳动强度较大的工种本地人不愿干,而外出务工人员又迫切需要在城市立足,找到一份谋生的工作,于是劳动力买卖双方市场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劳务市场的形成和大量劳务中介组织、劳动技能培训机构的出现,为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创造了更加便捷规范高效的条件,这些新情况的出现也是荆州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的重要原因。

3 对策与建议

3.1 强化监督监管,落实农民负担政策和惠农政策

例如公安县一是通过全面落实湖北省《进一步减轻我省大湖区农民负担综合改革方案》,从源头开展农民负担治理,涉及向农民和农村收费须按照程序审批和备案。二是规范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全县“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严格按照省市规定进行审批,并将“小三场”纳入进行监管,2010年共审批“一事一议”筹资1029.17万元。三是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纳入监管卡监管,并及时、直接打卡到户。全县共核定上年实际种植水稻面积6.78万hm2,按13.5元/666.7m2对种粮农户发放粮食直补资金1373.43万元;核定上年实际种植水稻和小麦面积9.95万hm2,按37.5元/666.7m2发放农资综合直补资金5595.02万元。四是开展“一事一议”以奖代补试点工作。2010年,全县16个乡镇中有13个乡镇先行开展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13个乡镇共有项目297个,涉及农户107592户,424099人,228497个劳动力,人均筹资15元,劳均筹劳8个,项目投资金额3829.64万元。

3.2 规范土地流转,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以公安县为例,全县通过收集、审核、登记,发布土地流转信息,引导有土地流转意向的农户进行有序流转。一是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全县从机构设置、文件制发、程序规范和文书样式等方面进行了充分准备,下发了《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土地流转操作指南以及管理办法和规范文本,在畅通流转渠道的基础上,切实加强流转环节指导,加强流转过程服务。二是积极探索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模式。全县通过租赁、转包、互换等形式推进土地的合理流转。目前3.3hm2以上的大户达648户、面积近0.33万hm2,其中6.7hm2以上的大户165户。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型、种养能手带动型等规模经营模式。三是加强土地纠纷调解。县乡两级培训了35名农村土地纠纷仲裁人员,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和涉及土地的信访调查处理,切实做到为土地流转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截止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6900hm2,涉及农户1.81万户。其中:转包4333.3hm2;出租593.3hm2;入股56.13hm2;转让273.3hm2;其他1666.7hm2。

3.3 加强对农村的教育投资,大力开发农村的民智,积极引导农村青年教育的职业取向

目前荆州农村青年科技文化素质仍然偏低。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城市、县镇、和农村劳动力人口受教育水平的对比情况是: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之比为20︰9︰1,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之比为4︰3︰1,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之比微:0.91︰1.01︰1;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之比为0.37︰0.55︰1[3]。应该说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的现状是由较低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造成的。笔者调研后认为,农村教育应以职业教育为主,其原因有2点:一是从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来看,职业教育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市场对生产性人员的需求旺盛,而对非生产性人员的需求疲软。二是基础教育向工作过渡应以职业教育为桥梁和纽带。职业教育以职业为导向,以就业和生存为主要目标,以职业技能为支撑。从教育的最原始的动机来看,绝大部分人接受教育首先是为了生存,要生存就必须有一份职业,职业是谋生的手段[3]。

3.4 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积极拓宽农业生产领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应从发展小城镇入手。小城市和小城镇是我国城市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业的分工水平进一步提高,会出现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劳动力转移。现代农业就是要把农、工、贸有机地结合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一体化经营,其基本特征是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商业化、产业一体化[4]。要树立大农业的观念,创造条件就地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一个重要方面是种植业的剩余劳动力向畜牧业、渔业、林业等的转移[4]。目前荆州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远没有达到充分、有效、合理的程度,因此必须综合开发和利用耕地、水面、空间资源,以农业产业化来推进农、林、牧、副、渔产品深度加工,开发和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相关产业具有不可估量的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潜力。

[1]钱文荣,张忠明.农民土地意愿经营规模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长江中下游区域的调查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5):28-33.

[2]余 冲.新生代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1,( 4):213-206.

[3]杨公科.谈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教育的职业取向[J].教育与职业,2007,(24):173-174.

[4]陈志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刍议[J].长江论坛,2004,(6):38-40.

2012-11-15

谭泽春(1979-),男,湖北公安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10.3969/j.issn.1673-1409(S).2012.12.015

F323.6

A

1673-1409(2012)12-S050-03

猜你喜欢

公安县意愿土地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我爱这土地
欢度金秋好风光
——湖北省公安县老年大学校歌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公安县举办微课公众平台培训会
公安县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督导评估验收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分土地
二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