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扫描体会
2012-03-31杨忠平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湖北荆州434000
杨忠平(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湖北 荆州 434000)
下肢动脉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扫描体会
杨忠平(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湖北 荆州 434000)
总结GE Bright Speed16层螺旋CT下肢动脉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扫描体会,探讨螺距与管电流的关系,下肢动脉显示效果与造影剂流速、总量的关系,扫描方向与管显影效果和病灶强化的关系。
叫非创伤性血管成像;螺距;管电流;下肢动脉
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CTA)是一种介入检测方法,显影剂被注入血管里,因为X光穿不透显影剂,血管造影正是利用这一特性,通过显影剂在X光下的所显示影像来诊断血管病变的。下肢动脉CTA双期扫描,解决管电流偏小引起图像噪声增加的问题。通过螺距、管电流、延迟时间、造影剂流速、总量选择,双期扫描方向选择,大腿根部扎止血带辅助方法,优化图像质量。
1 下肢动脉CTA扫描资料
1.1扫描方法
下肢动脉CTA扫描起点上包髂总动脉,下包足部。层厚10mm,间距10 mm,注射速度4ml/s,总量1.5mg/kg,管电流250mA左右,螺距1.375∶1,床速21.50mm/s,或螺距1.75∶1,床速27.50mm/s。1.25mm层厚拆薄图像,扫描延迟时间28~32s,老年人、心功能不太好者使用32s扫描延迟时间。先平扫描,然后双期增强扫描,扫描前在大腿根部扎止血带。扫描方向第一期由头侧向足侧扫描,第二期由足侧向头侧扫描。
1.2结果
下肢动脉三、四级血管显示清晰,可了解血管硬斑、软斑及狭窄、闭塞情况,有无侧支循环形成;观察动静脉畸形及畸形血管的供血动脉及流出静脉;了解肿瘤血管供血动脉情况。CTA第二期可了解病灶强化程度。
2 体 会
当GE Bright Speed16层螺旋CT使用5年后,由于探测器老化,使用常规扫描序列,用1.25mm层厚、大范围扫描时,管电流250~350mA使用受限制,扫描不能进行。当降低管电流时,图像质量又受到影响。层厚1.25mm改为10mm,间距10mm,当螺距1.375∶1不能使用时,螺距改为1.75∶1。此时扫描就可以使用250mA左右的管电流,加之造影剂流速、总量的保证及使用扎止血带的辅助方法,使下肢动脉充盈良好,从而保证了CTA的图像质量。双期扫描第一期是顺血流方向扫描,以利靶血管达到最佳有效浓度时进行扫描。第二期逆血流方向扫描,血管内造影剂浓度还保持在一定水平,节省了扫描床重新移动到第一期扫描起点的时间。扎止血带能减慢静脉回流的速度,使动脉血管充盈更充分。
传统CTA扫描条件为:1.25mm层厚、间距1.25mm、螺距1.375∶1、1.25mm层厚扫描。此扫描条件的单位时间X线光通量小,扫描毫安必须使用300mA左右,才能满足诊断的图像质量。下肢CTA大范围扫描时,老化的探测器只认可250mA的管电流扫描。当把1.25mm层厚改为10mm层厚时,扫描的单位时间X线光通量大增。250mA左右的管电流CTA扫描完全可以满足诊断。
[编辑] 一 凡
R445
A
1673-1409(2012)04-R031-01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0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