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美学》课程对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2012-03-31管雪莲

长沙大学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跨文化美学思想

管雪莲

(集美大学文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跨文化交流或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Intercultural),根据国外学者的定义,指的是“居于明显差异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中,以致能够影响其交际事件的不同环境下的人们的交际活动。”[1]而跨文化能力,简要来说就是理解融入别种文化的能力。

大学生要适应现在全球信息汇聚的社会需要具备跨文化能力。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多人以为有一口流利的外语就具备了跨文化能力,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会传达出一些文化信息,但是不了解这种文化的深层思想,在具体的跨文化交往中往往就要遭遇“跨文化尴尬”现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终身教授林晓东女士,在其撰写的文章《中国留学生陷“跨文化尴尬”,多倾向与本国人交往》中谈到留学生到美以后的经历存在天壤之别,她讲到:“有的能够很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结交很多新朋友,有的却迟迟找不到接触新环境的切入点,终日孤独,只能埋头于书本;有的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脱颖而出,开拓一番新的天地,有的却总感觉格格不入,只能打好包袱无奈地离开。为什么身处相似的异国环境,却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显然,跨文化交际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

有同学会说,不出国就没必要培养跨文化能力,此言差矣。在全球化程度愈来愈甚的情况下,全球各种文化之间的渗透已经无所不在,跨文化能力已经是当代大学生随时随地可触及的一个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呢?本人经过一番调研后发现,在本科院校的课程设计中,《美学》课程是一门能有效提高学生跨文化能力的课程,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 《美学》课程能培养西方式的逻辑思维能力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西方人鲍姆加登在1750年提出来设立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的大潮传入中国。这里并不是说中国原先没有美学思想,而是说中国没有“美学”这个学科意识。作为一门系统性的学科,美学在中国现代的发展带着鲜明的西方特质,从学科框架到学科的话语逻辑都是纯西方式的,尽管中国学者自王国维开始就孜孜不倦地发掘中国传统美学的魅力,如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等等,这些著名的美学家大多都是从西方思维出发来重新观照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所谓的西方思维方式是什么样的呢?可以参照王国维1905年在《论新学语之输入》中的论述:“抑我国人之特质,实际的也,通俗的也;西洋人之特质,思辨的也,科学的也,长于抽象而精于分类,对世界一切有形无形之事物,无往而不用综括及分析之二法,故言语之多,自然之理也。吾国人之所长,宁在实践之方面,而于理论之方面则以具体知识为满足,至分类之事,则除迫于实际之需要外,殆不欲穷究之也……故我中国有辩论而无名学,有文学而无文法,足以见抽象之分类二者,皆我国人之所不长,而我国学术尚未达自觉之地位也。”[3]王国维认为西方人的思维是理性主导的,重精确分析和抽象思辨,而相对来说东方人的思维特点是感觉化的,注重情感把握的。这个结论在西方人那里是被认可的,法国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就把西方文化概括为“逻各斯中心主义(logocentrism)”,意即讲西方人把理性作为真理和意义的中心。这些理论知识对我们了解西方文化的思维特点很有帮助,并进而可以让我们有意、有效地去培养,帮助我们提高跨文化交往的能力。道理很简单,如果你不具备这种逻辑思维能力,你怎么能很好地理解对方处理事情的方式呢?

逻辑分析的思维体现为对任何事务都要分殊,比如在政治体制方面的三权分立制度、文化机制方面的分级制度……分殊的好处在于事务清晰,规则清楚,西方人在长期的逻辑分析思维的浸淫下,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事事条分缕析,在我们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看来有时简直偏执到不可理喻的程度,有个这样的例子:一个中国留学生在美国丢失一块手表,便在教学楼的墙上张贴了一张寻物启事,结果手表找到的同时也收到了校方送来的罚单,让他吃惊的是,拾金不昧者和告发他违规张贴的是同一个人。这在西方人看来是正常不过的,这是两件事情就应该按照这两件事情本来的规则去办理,但对于典型的东方思维来讲,则会讲求一种较好的感觉或较舒服的情感处理,在这件事情中表现为一种“好人”的人格,做了好事同时淡化处理、点到为止地批评下是最符合东方思维的,有主有偏,两件事合成一件事,或者说,中国人多少件事也能合成一件事,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比如媒体曝光美驻中国大使骆家辉在家里亲自给长辈洗碗一事,骆家辉本人的解释是大使馆的工人按照规定可以给他洗碗,但不负责给他之外的其他人员洗碗,他要孝敬老人只能自己去给他们洗碗。这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就不可理解,很多人指责他是作秀,有必要分得这么清楚吗,工人在洗碗时多洗两个,他那么大的官,工人也不会说什么!我们国人想不到的是,美国人就是很较真,不止这个骆家辉会,他们的工人也会,他们只认这个事情的规矩是怎样的,按原则办事,而不是看人下菜,以不变应万变、随机应变。

本文这里暂且不去展开讨论东方思维和西方思维孰优孰劣的问题,仅以本文的论题为限,指出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知悉对方文化思维方式的重要性。东方人的那种重感觉、情感化的综合思维已经深入骨髓,随处可以自然而然地体现,而西方人重理性的逻辑分析思维则需要我们特别加以培训才可能获得或提高。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提出《美学》课程的西方思维特色正好可以成为非常好的培养途径,《美学》课程的框架设计、《美学》课程的概念分析演绎都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

二 《美学》能深度解释西方思想的精髓

人们都知道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个差异通常不是体现在语言的表面意思上,而是存在于运用这种语言的深层思想内核上。比如在英语教学中,现在的英语老师往往会举这样一些例子:老的英语课本中写着初次见面应该用“How do you do?”但对于英语朋友来说,这是非常刻板的一种问候语,在实际生活当中,他们更乐意使用“Hi!”或者“Hello!”;我们约定俗成在课堂上使用的“Good morning,teacher.”是不对的,正确的应该是“Good morning,Mr/Miss.”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了我们早期的英语教学使用的是一种比较教条化的思维方式,并没有真正理解对方语言的精髓。看似简单的两句日常话语,其实也蕴含着西方现代文化的精神理念:平等、自由、独立。没有了森严的等级观念,以平等、自由的眼光来看待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就会消解那种严谨与刻板,呈现轻松与活泼——这一点,通过反观中国60后、70后、80后、90后这些代际差异鲜明的人群生活表现也可以体会得到。西方现代文化在强调人的自由平等的同时也强调人的独立、强调自我的肯定,与作为职务的“teacher”相比,名字姓氏则是更私人化的更自我的,而如果是在一个把社会地位看得比自我生命更高的文化语境中,对职位的称呼似乎才是对这个人最大的尊敬,尤其是在他的职位还很“体面”的时候。还有,在教学过程中,中国学生不太发表自己的见解,怕出丑丢脸,为保险起见喜欢人云亦云,而美国学生特立独行喜欢追求个人的答案,这里面就体现出文化性格的不同,中国人集体主义的文化强调个人不应该在团体当中出风头,否则很容易被团体疏离,而美国个人主义文化就是要去追求个人相对于团体的独立性,等等。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我们如果能够更好地了解彼此文化在深层思想内核方面的差异,我们就会更好地具备跨文化交往的能力。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在跨文化交流方面取得了很多的经验和成果,但在很多方面仍然不尽如意,总是觉得很难推广我们的文化观、价值观,有学者提出,今天我们的大学教学最缺乏的就是价值教育,或者说价值教育很单一薄弱。当我们的国人都不知道其他文化的价值观具体是怎么样的时候,只能产生更多的文化上的隔膜和文化交流的障碍。我们今天的大学生看起来有很多关于思想教育的课程,但大多数都是关于我们的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属于我们内部的价值观教育,外语课程教授的是外国话,但很少深入到价值观的层面,对比之下,《美学》课程其特色就在于它既是一门关于知识的课程,同时也是一门阐释各种价值观的课程。与同样是阐释各种价值观的哲学课程相比,它又显得更加易于掌握和理解。

通过对《美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会发现,“美”的问题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它始终都和“真”与“善”一起,是每个哲人圣贤都会考虑的,一部美学史让人们看到每一个美学家同时都是一个大哲学家,通过对他们的“美”的思想的学习,可以探幽发微地了解到社会的背景和思想概貌,可以说,你如果掌握了柏拉图美学的精髓,就会比较了解古代希腊人的一些精神风貌,主流社会的思想追求,如果掌握了康德的美学思想,则会比较容易理解西方现代人的思想内核及行为方式的内涵外延,反过来也是如此。同样,中国的美学发展也给我们很多中国文化思想发展的启示,更让我们容易从深层次去理解自身的文化和价值观,只有在了解中西文化之间价值观的深层差异的基础上,才可以去探讨我们的价值观输出,才能找到对方认同的话语平台,实现中西文化的融通。

三 《美学》课可以启发对跨文化产品的理解和创造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针对的是人类艺术领域,给人们的文化产品创造提供经验和启示,这一点也使得它在跨文化交流中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产品交流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因为艺术美是内在精神在外在事物中的自由体现,“艺术及其理想是经过形象化以供感性观照的那种普遍的东西,所以这种普遍的东西与个别性相及其生命是处于直接统一体的。”[4]或如巴柔所说的:“一切形象都源于对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关系的自觉意识之中……事实上,形象是对一种文化现实的描述,通过这一描述,塑造该形象的个人或群体揭示出并表明了自身所处的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空间。”[5]这两个引文都说明,通过对艺术领域中呈现的具体形象的把握,欣赏者可以感受到与这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存在广泛联系的社会普遍性的意识观念和精神状态。在今天,能在全球流行的艺术品往往不再局限于仅链接本民族的社会普遍性,而是把眼光投向了更广阔的跨文化普遍性。

好莱坞是一个跨文化交流的成功例子。比如《功夫熊猫》,它的表层叙述里借用了很多的中国元素,可是其内核却是典型的美国精神,西方人观看这种影片有一种思想上的认同与形象上的新鲜,而中国人观看这种影片则感受到形象上的熟悉,如果我们了解美国文化,那我们就会对这部影片由表及里透彻理解。李安是美籍华人导演,他的电影在美国和华人圈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不管他塑造的是东方人形象还是西方人形象,其中都会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中国传统意味,而了解西方美学的人同时也会解读到一个西式的李安。《色戒》争议极大,其中就有一些对导演的跨文化思想水土不服的原因在,那种从个人化隐私视角去诠释个人在一个时代前的命运的演绎,不是浸润在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中并深得其要义的人是模仿不来的,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想学他,被讽刺为情色爱国主义,就是这样的道理。华人导演里,王家卫也是很有西方现代精神特质的,以《东邪西毒》为例,中文名取自金庸小说里的人物,很适合中国人观看,其英语名字叫Ashes of time,非常有西方现代艺术范。整个影片充满了中国美学推崇的意境,让人沉醉,但这些意境的思想内核有了很多西方现代哲学的内容,不同时具备中西文化的造诣,无法看懂《东邪西毒》。

相比较而言,大陆的文化产品输出是极少的,尽管我们在全球举办了很多孔子学院,但其完成的主要任务还是普通话的输出,是一种很低层次的跨文化交流。中国的文化产品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是很低的。去年中央开会都正式提出要提高中国的文化输出能力,输出怎么输,关键要解决的就是一个对方愿不愿意接受的问题,因为这只能靠自愿,不管有多少人在批判好莱坞的文化侵略,却也不得不承认好莱坞是人们自愿去接受的,而且还是要想办法找路子去接受,这就是好莱坞的成功之处。很多文科类的本科生毕业后都会从事文化产业领域的工作,如果能够掌握一定的中西方美学知识,首先能够较好地解读那些成功跨文化的艺术品,理解其中的思想精髓,然后再从实践上去开发出跨文化的产品,提高民族文化在国际社会中的文化竞争力,岂不是一个美妙的未来。

总之,本文认为,《美学》课程可以从思维方式上、精神内涵上、文化实践上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是大学本科生应该多选修的一门课程。当然,本文在谈《美学》课程能有效培养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同时,并不否认其他文化类课程具有这方面的功效。

[1]Samovar.Communication between vulture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林晓东.中国留学生陷“跨文化尴尬”多倾向与本国人交往[N].中国教育报,2012-07-21.

[3]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A].姚淦铭,王燕.王国维文集(第3卷)[C].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4][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5][法]达尼埃尔·亨利·巴柔.形象学理论研究:从文学史到诗学[A].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跨文化美学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盘中的意式美学
思想与“剑”
外婆的美学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纯白美学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