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患对话中医生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

2012-03-31赵海燕

长沙大学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变动礼貌医患

赵海燕

(大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0)

医生和患者进行言语交际,既需要其精确性,也需要其模糊性,甚至有时只有模糊的语言才能满足医患交际的需求。在医患对话中,医生恰当地使用模糊限制语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医生语言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维护病人的面子及保全自己的名誉,甚至使医生的语言表述更加谨慎或更为得体。

一 模糊限制语

模糊限制语是由Lakoff(1972)提出来的一个语言概念,指的是“把事物弄得模模糊糊的词语”[1]。模糊限制语往往表现出程度、范围、数量等的模糊,或表现出态度的含糊和不肯定,其作用在于可以修饰或限定话语内容的真实可靠程度及其牵涉范围[2]。在语言学界,关于模糊限制语的分类一直是众说纷纭。1982年普林(Prince)等人对模糊限制语做了进一步的分类,将其分为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3]。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可以影响话题的真值性,包含程度变动语和范围变动语[4]。前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原话语做出某种程度的修正,如几乎、十分、一点点等。后者是界定原话语变动范围的词语,如大概、大约、或多或少等。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不改变话语结构的原意,可分为直接缓和语和间接缓和语[5]。前者表示说话人自己对某事的看法和所持的态度,如我认为、我相信、可能等。后者引用第三方的话来间接地表达对某事的看法和态度,如根据、据说等。

二 医生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

本文对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这两类模糊限制语在医患对话中的语用功能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以下三种功能:

1.医生表示对病人的礼貌

在医患对话中,礼貌有着调节医患关系的作用。医生的语言或多或少地会涉及到病人的面子、隐私等等。如果医生使用不礼貌的语言,可能会伤及病人的面子,甚至触犯他们的权利。因而,为了能顺利地与病人进行沟通,医生通常都会使用一些模糊限制语,以便使他们的语气趋于委婉,保全病人的面子。

例一:

病人:医生我昨天吃了感冒药后去跑步了,原以为感冒能好,但是今天感觉头更疼了,更严重了。

医生:别人感冒几乎都是静养休息的。感冒的时候免疫力下降,应该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否则更严重。

在例一中,病人缺乏一定的感冒常识,为了缓解对病人的批评语气,医生使用了程度变动语“几乎”,这样使得医生的语言更加礼貌得体,且易被病人接受。

例二:

病人:我上次吃了一个偏方,咳嗽就好了,可是这次我吃了很多偏方了还是没有效果啊。

医生:据新闻报道有些偏方确实有些效果,但是生病了看医生才科学,引起咳嗽的原因多的是了。

例二中,医生使用了间接缓和语“据新闻报道”,礼貌地提醒其病人:偏方是不科学的,应该看医生。除此以外,也挽回了病人的面子,让病人乐于接受医生的建议。

例三:

病人:要期末考试了,现在每天晚上都梦到考试,难以入睡,已经持续一个月了。

医生:这是一种失眠症,很常见。稍微调整一下心态,认真复习就可以了。

在例三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病人因为考试而焦躁不安。因此医生巧妙地使用了程度变动语“一种”、“很”、“稍微”,表达了医生对病人的理解与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医生对病人的尊重和礼貌。

例四:

病人:绷带拆了以后感觉腿更疼了。

医生:护士说你自己提前就把绷带给拆了的,这或多或少都会影响药效的。

显而易见,例四中,病人没有配合医生的治疗,从而导致了不良的后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医生直接批评病人,可能会加深医患之间的矛盾。所以医生使用了间接缓和语“护士说”和范围变动语“或多或少”来间接地表达他的意思,病人同时也会感受到医生对他的尊重和礼貌。

2.增强医生话语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医患交流中,医生会使用一些模糊限制语,使他们的观点更客观、准确,病人也会乐于配合医生进行下一步的治疗。如:

例一:

病人:我的鼻子是怎么回事啊?

医生:经你描述,可能是得了慢性鼻炎,不过等照个片子后才能确诊。

在例一中,病人还未进行系统的检查,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立刻诊断病人的病情。所以,医生使用了程度变动语言“可能”,这样使得他们的话语显得更加准确,更具有可信度。

例二:

病人:我的脚趾甲有很多斑点,咋回事呢?

医生:是一种轻度的甲藓,可以治愈,只是治疗时间要比其他病长一些。

在例二中,医生使用程度变动语“一种”和范围变动语“比……一些”客观性地描述了病人的病情。甲藓的种类很多,很难划分,而且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一样,所以每个人需要治疗的时间也不一样。医生使用了以上的模糊限制语,不仅没有使他的语言不准确,反而增加了他语言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例三:

病人:我娃儿最近都是多动得很,自我控制能力差,一天到晚不停地说,不停地问,频繁眨眼,情绪紧张时还做怪动作,一点点不满足他的要求都使劲哭,怕把他哭累了,还得哄他。哎,看了西医的,医生说是多动症,吃了一段时间药,可还是没见效啊。

医生:根据中医来讲,这种情况与肝郁肝火、心肝火旺等有关,我给你抓点中药喝吧,那样会更好。

在例三中,医生使用了间接缓和语“根据中医来讲”,能让病人觉得这个医生的诊断是有根有据的,而不是凭空捏造,增加了医生话语的可信度。

3.医生进行自我保护

医生为了保护自己的名誉,通常都会使用模糊限制语,以避免对病人的情况做出绝对性的诊断,从而减轻医生的责任,以达到自我保护的语用功能。如:

例一:

病人:最近掉头发掉得厉害,休息好了,也没有压力啊,这是怎么回事啊?

医生:你这个情况,我想是有点缺铁和维生素。

例二:

病人:我最近上课坐在后面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了,而且我同学也说我平时老是眯着眼睛看东西。

医生:先测试一下你的视力,我想大概是近视了。

在例一和例二中,单凭病人口头陈述自己的病情,医生很难确定是什么病。所以医生分别使用了程度变动语“有点”和直接缓和语“我想”,以确保诊断正确,保护了医生自己的名誉。

例三:

病人:医生,我这个病还能治好吗?

医生:是一种癌症,几乎很难治疗,但也有例外。

在例三中,据目前的医疗技术,癌症是很难治疗的,但是也不排除例外。医生运用了范围变动语“几乎”,以保护医生自己的名誉,以防该病人身上产生奇迹,这样也能鼓励病人积极面对病情。

例四:

病人:糖尿病能医好吗?

医生:就我所知这种病是医不好的,目前医学的手段只能是控制血糖。

例四类似于例三,医生使用了直接缓和语“就我所知”以备产生不同的个例时,医生能保护自己的名誉。

医患对话中,医生的特殊身份要求其说话既要准确,又不能过分主观臆断,这就使得模糊限制语成为医患对话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6]。因此,有效地运用模糊限制语就成为医生与患者交流时的非常必要的一种技能。总之,模糊限制语有丰富的语用功能。医患对话中医生恰当地使用模糊限制语,既能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维护病人的面子,又可以使医患交流顺利进行,提高医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准确性和精确性,从而进一步促进医患沟通,最后形成和谐的医患关系。

[1]Prince E F.On hedging in physician and physician discourse[M].New Jersey: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82.

[2][3]Lakoff G,Hedges.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J].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Papers,1972,(8).

[4]陈治安,冉永平.模糊限制词及语用分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5,(1).

[5]李佐文.试论模糊限制语的人际功能[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6).

[6]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变动礼貌医患
北上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变动的是心
当诚实遇上礼貌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礼貌举止大家学!
暗恋是一种礼貌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