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民社会:马克思唯物史观创立中的基点*

2012-03-31

长沙大学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黑格尔异化市民

张 莉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 广州 610531)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是在承接黑格尔市民社会思想的基础上,以重置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为起点,从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分析中阐述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继而转向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解释市民社会理论。

一 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是在批判继承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概念理解的基础上作出的,这一概念在不同的时期含义亦是不同的。

(一)重置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关系

黑格尔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对马克思有重大影响。黑格尔把国家与市民社会区分开来,马克思继承了他的这一思想,并对其批判和超越。

黑格尔所理解的国家与市民社会是在其伦理框架内的,他认为市民社会与国家都是绝对理念自身运动的不同环节而已,都是理念本身的表现,不同之处在于国家是理念的最高阶段,而市民社会是达到最高阶段的过渡阶段。

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研究是从《莱茵报》时期开始的。在《莱茵报》工作的后期,马克思第一次遇到了要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题。作为黑格尔主义者的马克思此时对黑格尔的理性国家和现实的物质利益之间的矛盾产生了困惑,对自己之前的哲学信仰产生了怀疑,于是他便从现实的物质生活出发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做了批判。

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研究正是从法哲学开始的,他的市民社会理论研究的早期著作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该书中,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直接上承黑格尔对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区分,并且得出了与黑格尔相反的结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他认为,要获得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钥匙,不是到黑格尔所描述的“大厦顶层的国家中去寻找,而应该是到黑格尔所轻视的市民社会中去寻找。”[1]因为家庭和市民社会本身是国家的真正部分,是国家的存在方式。因此他说:“政治国家如果没有家庭的‘天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2]。除此之外,马克思还分析了私有财产与国家的关系,认为私有财产是国家的实在内容,把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思想进一步具体化了。

(二)阐述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的关系

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批判了鲍威尔关于犹太人问题的观点,他认为对犹太人问题的研究应该是从世俗的基础,而不仅仅是废除宗教。鲍威尔认为,犹太人问题是纯粹的宗教问题,犹太人要获得政治解放首先要废除犹太教,且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混为一谈,认为犹太人只有消灭了犹太教,才能被看成是真正的人,这也是获得人类解放的道路。马克思针对性地揭露,首先犹太人问题是社会现实问题,并不是纯粹的宗教问题,因此犹太人想要获得政治解放,应该从德国的现实出发,这才是本质。

马克思全面地研究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他认为政治解放的实质是资产阶级革命,目标是消灭封建制度,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自由,并不是要消灭私有制,也不可能消灭宗教。他还探索了人类解放的途径,市民社会中的人是现实的人、真正的人,而政治国家的公民是抽象的人,他指出“只有当现实的个人同时也是抽象的公民”主动按自己的意愿将自己的力量融入社会力量,并且不再刻意地区分自己的力量和国家的政治力量时,人类社会才实现了真正的解放。也就是说消灭了私有财产,把人从财产中解放出来,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简言之,“使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回归于人自身”[3]。

(三)转向经济学研究

从1840年前后开始,马克思研究的理论兴趣从重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研究转向重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这是马克思研究市民社会的新的研究视角。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理论兴趣与研究转向的第一大理论成果。在书中,马克思在深入研究市民社会内部物质关系的基础上,从具体的、客观的经济实际出发,提出了意义深远的异化劳动理论等等。此时,马克思提出的赋予市民社会物质内容的观点,已经触及到了市民社会概念的核心部分。

在“异化劳动”的概念提出以后,马克思分析了理论上的四个规定:第一,工人同他的劳动产品的异化;第二,工人同生产活动本身相异化;第三,工人和自己的类本质的异化;第四,人同人相异化。异化劳动是资产阶级市民社会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外化,而异化劳动也产生了私有财产。

私有财产体现的是劳动和资本的对立,这一对立也构成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而两大阶级之间对立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帮助马克思提出了共产主义的设想。所以对私有财产的扬弃,也就是对异化劳动的扬弃,归根结底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的扬弃,但对此马克思并没有提出明确的方案,也没有对市民社会的内涵作出明确的界定。因为此时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还没形成。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给出了明确的内涵,“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4]。市民社会相对于生产力来说,处于被决定的地位。

在此,市民社会被界定为“交往形式”,这里的“交往形式”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关系,即生产关系。这种交往形式在不同历史时期因生产力水平不同而有不同的具体形式,市民社会并非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现象。具体地讲:首先,市民社会作为交往形式,必然包含人们之间的物质交往,而且这种物质交往是所有物质交往形式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中提到,“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5]其次,市民社会作为交往形式,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的,而不同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不同的,也就有了各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如旧市民社会、中世纪的市民社会等。第三,市民社会作为交往形式,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但真正的市民社会是随着资产阶级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社会是市民社会的一种成熟形式而已。由于不同时期市民社会的发展程度不同,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地位也是不同的。总的来说是政治国家产生于市民社会当中,具体来说,资本主义社会以前,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意义上是同一的,而在资本主义的社会中二者是相分离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充分发展。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一章中,马克思一开始明确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6],而这些现实的个人首先要解决的是基本的生活,需要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因此物质生活条件是人和人类社会的出发点。这时,对市民社会的理解开始出现了物质关系、生产力、交往形式,他进一步把物质交往、交往形式概括为生产关系,揭示了市民社会同国家之间的本质联系,从而从市民社会中推出了经济基础的概念,经济基础是决定上层建筑的,所以市民社会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生产,用物质关系、生产力来描述市民社会,构成了整个人类历史社会的基础。

因此在《形态》中,马克思对唯物史观,也对市民社会理论做了这样的描述:“从直接生活的物质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7]

二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意义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完善有重大意义,市民社会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基点,驳斥了德国思辨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半唯物主义,奠定了马克思的哲学观。除此之外,对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有理论指导意义。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在批判继承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他的唯物史观体系。其中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有利于推进民主法治的研究。国家和市民社会是两种不同的人类组织形式,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因为社会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时候需要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来解决,这就是国家[8]。

市民社会是与商品经济相伴而生的,是市场经济的结果。市民社会的形成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时国家和社会高度统一,政治的潜力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很难形成相对独立的社会自主领域。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初步确立,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都进行了改革。而市场经济的运行,促进了社会与国家分离,为市民社会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要求政治国家与社会适度分离,由于两者的适度分离,很多市民社会组织形成,并进一步成熟和壮大,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市民社会是民主发展生长的土壤,建立一个与国家处于良性互动关系的市民社会,有利于对国家活动实施民主监督,有利于确立和强化公民权利、责任意识,有助于服务性政府的建立,有利于缓和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等[9]。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1995.

[2][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1995.

[4][6][7]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8]邓正来.国家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刘同舫.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演进逻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黑格尔异化市民
绝对者何以作为实存者?——从后期谢林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来看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史观与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