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伤口护理新进展
2012-03-31王雪晶苏迅
王雪晶 苏迅
外科护理过程中,各种伤口十分常见。伤口感染、深部组织化脓性感染等常规的处理方法是切开引流,放置油纱条,定期换药、冲洗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等,但其效果却不令人满意[1]。明显的缺点是纱布敷料吸附渗出物常与组织粘连结痂,更换敷料时可引起疼痛、损伤创面破坏或杀死新生上皮细胞,不能隔绝细菌的入侵,易形成痂下脓肿。
1958年有学者发现被保持完整的水疱其皮肤愈合的速度比水疱破裂的创面愈合速度快。1962年Winter首次报道了略湿润的表浅创口愈合较快,提出了“伤口湿性愈合学说”,奠定了采用新型敷料处理创面的理论基础,从而诞生了现代新型保湿性水胶体敷料。20世纪90年代材料新技术得到更大发展,随着湿性愈合理论的不断发展,伤口护理的临床方法取得了很大突破。
慢性不愈伤口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一旦发生,通过传统换药、更换纱布敷料的方法很难愈合,或伤口愈合时间较长。2010年3月~2012年2月空军总医院普通外科通过湿性愈合基本原理[2],打破传统纱布敷料换药,利用新技术型敷料,探讨对普外科慢性不愈伤口的护理对策,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包括1例直肠癌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形成,1例腰部脂肪瘤切除术后伤口不愈,1例复杂肛瘘术后多处难愈性伤口,1例下肢静脉炎溃疡形成难愈合创面,1例腹部术后切口感染不愈,1例甲状腺术后切口渗出液形成,1例藏毛窦术后形成较大面积不愈脓腔(最大6.7cm×6.4cm),1例腰臀部深层两处巨大脂肪瘤切除术后感染形成不愈(最深6.8cm,感染创面可呈绿色,产生很浓的臭味,渗出液多),1例直肠癌行结肠造口肛门切除术后长期不愈,1例胸壁纤维瘤术后形成不愈,1例乳癌根治术后局部放疗伤口感染形成不愈(伤口创面最大11.0cm×6.5cm×3cm,最深5.5cm×3.0cm×1.5cm)。
1.2 方法
1.2.1 局部评估 观察创面深度和局部血液循环情况,用细菌学检查周围血管,拍照记录。
1.2.2 敷料种类 水凝胶敷料、水胶体敷料、离子抗菌敷料等。
1.2.3 伤口处理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敷料:(1)首先将生理盐水抽进注射器,生理盐水是唯一被证实的最安全的伤口清洁溶液[3],伤口表浅的用水胶体敷料促进皮肤愈合,伤口有较深腔隙的,先根据深浅大小、渗液多少及伤口基底情况选择敷料填充,渗液多的可选择吸水性强的敷料(如藻酸盐填充条),外敷泡沫敷料加透明敷料,渗液少、基底黄或黑痂的选择一些凝胶类的敷料保湿,促进伤口的愈合;(2)黑期:运用各种清创手段;(3)黄期:内用溃疡糊填充,外用泡沫覆盖;(4)红期:保护新生的肉芽组织;(5)粉期:对其贴敷时运用溃疡贴或透明贴;(6)感染创面:使用抗菌敷料。
1.2.4 评价方法 创面缺损,肉芽组织增生,上皮生长期,重建皮肤屏障、上皮细胞增殖。创面愈合标准:上皮组织覆盖,创面闭合完全[4]。
2 结果
本组11慢性不愈伤口患者,通过使用伤口护理新进展技术和方法,完全治愈,治愈时间5~45d(传统换药会是3个月以上或更久伤口不愈)。对11例患有慢性不愈伤口的患者应用保湿性敷料,有效加速了伤口的愈合。
3 讨论
保湿性敷料在保护了伤口,促进了伤口的愈合,减少了因传统纱布换药带来的疼痛[5]。从经济角度上比较,保湿性敷料换药次数比传统纱布换药次数明显减少,伤口有效愈合时间明显加快,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治疗时间和换药次数。李望宁等[6]提出康复护理干预对外伤的恢复也有一定的效果。
4 结论
新型敷料的共同点是湿性愈合环境,加快创面愈合,并且不粘连,保持环境低氧,防止渗液侵蚀,降低感染发生率,有效止血,溶解坏死组织,预防瘢痕形成,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无毒副作用,患者易接受。密闭性保湿辅料有较强的自粘性,一般伤口3~7d换药1次,省时省力,易于更换,又易于粘贴在健康皮肤,不与创面粘结,换药变得简便,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切明显加快了创面愈合的时间。
总之,湿性愈合理论应用于慢性不愈伤口,可减少创面的换药次数,患者无疼痛,治疗总成本也相应降低,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宁宁,朱红.外科护理新进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7-35.
[2]付小兵,吴志谷.湿性愈合理论在下肢静脉性溃疡创面处理中的应用现代创伤敷料理论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3.
[3]Dealey.The care of wound[M].Ind Edition.London:MPC Books Ltd,1999:78.
[4]蒋琪霞.伤口护理临床实践指南[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25-76.
[5]任汝飞,苗春晓,苗青.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慢性难愈创面的护理[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6):408.
[6]李望宁,张梅,陈婷.康复护理干预对手外伤术后患者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2,18(18):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