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类院校“电工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2012-03-30孙红跃
范 文,孙红跃,苏 刚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天津 300384)
0 引言
我校是一所以城市领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普通高等学校,所设置的专业主要是建筑类专业。其中开设“电工学”系列课程的有土木工程系、能源与机械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环境与市政工程系的16个本科专业。
“电工学”课程是工科院校非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它包含了电类专业的电路分析,模拟电子与数字电子,电机与拖动等重要内容[1]。一直以来,“电工学”课程因其内容多,涉及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广,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要求高,而被学生誉为“最难的基础课”。近年来,注册设备工程师,建造师等执业资格考试愈来愈热,“电工学”是其中的必考内容。如何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尽可能多的向学生介绍新器件,新技术,新方法,为建筑类专业学生服务,为学生将来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摆在我们每一位任课教师面前的难题。为此,在2010年,我们对于原有的“电工学”系列课程大纲做了大规模的调整和改革。
1 调整课程设置
我们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学时、不同教学内容的“电工学”课程。其中“电工电子学A”面向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安全工程四个本科专业。这四个专业后续部分专业课程需要“电工学”作为其先修基础课程,并且,在学生未来的工作中,需要用到大量的电工和电子学知识。基于此,我们安排“电工电子学A”为(1)(2)两个部分,分两个学期学习。“电工电子学A(1)”主要介绍电路和电机方面的知识,包括: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磁路和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建筑供电与用电安全,建筑电气施工图等内容。“电工电子学A(2)”主要介绍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方面的知识,包括半导体,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直流稳压电源,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模拟量和数字量的转换等内容[2]。“电工电子学 A”共112学时,“电工电子学A(1)”和“电工电子学A(2)”均为56学时,其中理论40学时,实验16学时。
“电工电子学B”面向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专业。总学时72,其中理论56,实验16学时。教学内容基本包括了“电工电子学A”大部分的内容,根据专业需求,删减了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直流稳压电源,模拟量和数字量的转换三章内容。根据近年来半导体材料、光电材料的发展状况,我们适当增加了电子学的相关知识内容,以适应材料,材化专业的要求。
“电工学”面向土木工程、交通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道桥与渡河、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总学时48,理论40,实验8学时。课程内容与“电工电子学A(1)”基本相同,删减了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这一章的理论和实验内容。
我们设置这三种“电工学”课程,主要是考虑各专业的后续课程衔接,以及学生未来工作及深造的需要,同时与相关专业教研室协调课时,开课学期等。
2 增加特色内容
根据建筑类院校特点,增加建筑电气方面内容。作为一所建筑类院校,我校学生的就业有比较强的方向性,多数同学会选择与城市建设相关的单位,如建筑设计院,施工单位等,成为相关专业的设计师或者建设管理人员。设计院,施工单位要求学生除了对本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之外,还要对于建筑的其他各个方面有所了解。建筑电气是现代建筑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要求土木工程专业,暖通空调专业,给水排水专业与建筑电气专业相互配合,协调合作,才能建设合格高效的建筑。为此,针对我校开设“电工学”系列课程的专业,我们在原有“电工学”基本内容基础上,加大了建筑电气部分知识的比重。我们在三种“电工学”课程中均安排了以下内容:建筑供电与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类型,建筑防雷知识,建筑电气施工图的构成,施工图表达内容与表达方法,阅读施工图的方法与步骤。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使非电专业学生对于建筑电气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从而为将来在工作中的电气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3 加强实践教学
“电工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课是启发学生创新精神和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活动。我们根据专业需要,调整实验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3]。“电工电子学A(1)”中我们设置了16学时的实验,其中包括:串联交流电路及其功率因数的提高(3学时),三相交流电路(3学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与控制(3学时),可编程控制器基本指令的训练(3学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PLC控制(4学时)。
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既注重对基本理论的验证,更多的考虑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PLC控制实验中,我们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控制方案,自己绘出I/O分配图,自己编写梯形图程序,直至自己完成硬件连接及软件编程,达到控制要求。这样,实验教学不仅是对理论教学的延续和有力补充,而且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们已经使用新大纲进行“电工学”教学,一个学期下来,各专业学生反馈教学效果良好,根据我们的预期,新的“电工学”课程会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收获更大的成果。
[1] 罗映红,陈晓强,陶彩霞,构建非电专业电工电子教学新体系的探索,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28(1)
[2] 苏刚,王秀丽.建筑电工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3] 贾秀美,武培雄,电工电子类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实验室科学,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