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兴趣和培养环境是提升高等农业教育质量的关键

2012-03-30张贵学

关键词:农业院校环境专业

张贵学

(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黑龙江 150030)

人才培养模式千差万别,学生是否成才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学生的兴趣,另一个是培养环境。兴趣和环境两个因素是成才的两个关键因素。兴趣是主观因素,环境是客观条件。兴趣是内因,环境是外因。

一、兴趣和环境

兴趣指兴致,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表现为人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力,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其所学习的专业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学习、求知,去探索和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环境指培养学习的外在条件,包括教师、课堂、基地及校园人文等。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可能熏陶和塑什么样的人才,环境质量决定了培养人才的质量和维度。

二、专业兴趣是人才培养的主观需要

兴趣是积极、喜悦、愿意的情感。在现有的教育条件和体制下,兴趣和所学专业有时是同向的,有时是逆向的。30多年来,农业院校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农业院校相对同类理、工、医及综合类院校,学生的整体分数不高,很多学生是被录取到所学的专业,是被动而来或对专业了解甚少,因此,新生入学后首先摆在其面前的是对专业的了解,即“兴趣”。兴趣是动力,有兴趣才有创新。通过入学教育和半年左右的学习了解,大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不同程度地有了兴趣,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处于空白甚至抵触状态。每所学校都应该要正式这个现实,有针对性地应对,如何使学生对专业产生兴趣,很多学校已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一)引导学生对专业产生浓厚兴趣

许多学校往往只通过一次入学教育来完成任务,这远远不够。无论是卓越人才还是创新型人才培养,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是人才培养的不二法门,这需要全体老师的共同参与,是认真参与,不是名义参与,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这个专业对自己很有用,而不仅仅是这个专业对社会很重要。一些学校安排教师作导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有的做得较好。由于一些教师的精力和实践投入不够,学生很难短期内建立起专业认同,对其学习产生极大影响,成绩不好、挂科经常发生,进而形成恶性循环,甚至造成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导致留级或退学。

(二)允许学生在相应高考成绩的专业档次上调整专业或实施大类招生

现在一些高校已采用了这些方法,并取得一定效果。许多高校不具备大类招生的条件,即使按大类招生,分专业时学生也很难如意,由于有些专业招生数量有限。因此,大类招生在实践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长期以来,中国的大学招生一直将学生分为一本、二本、三本。对此,杨福家院士认为这会人为地造成学生自卑,违背教育规律,不利于育人。因为“同学的差异不在分数,而在头脑中的火种不一样”。火种是什么,火种是潜质特长,是兴趣,学生喜欢的专业就是兴趣专业。

(三)学校根据专业招生情况按社会需求增减相应的专业或招生数量

近10年来,随着人才市场多样化的需求,高校专业数量大增,少则几十个专业,多则近百个专业。社会对人才需求是动态变化的,有专业增加,就应该有专业萎缩。环境指培养学生的外在条件,包括教师、课堂、基地、学术气氛及校园人文等。农业院校的专业淘汰率太低,那些招生少、就业率低的专业,学生不可能有兴趣,应该淘汰掉。往往二级学院或专业老师对这样的专业割舍不下,千方百计想办法保留。招生时,这些专业往往招不满,不得不跨志愿招生。跨志愿招生的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大打折扣,不仅造成招生和就业问题,也造成人、财、物的浪费。

三、适宜的环境是培养人才的客观需要

环境是培养学生的外在条件,包括培养计划、教师、课堂、基地及校园文化等。兴趣是内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培养环境是外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它能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发展能否实现起决定性作用。

(一)培养计划

培养计划是大学期间的课程设置,是学生完成学业的菜谱。培养计划的制订与修改非常重要,需要深入调研和论证。

1.外聘专家论证和修订培养方案

专业培养计划最初制订时候是经过周密的研究、讨论和调研指定的,随后一般是3~5年修订一次,修订基本上是本专业自己的教师修订,因此,常常出现因人设课的现象,特别是一些传统的专业,这种现象更为严重。较好的办法是聘请外校专家对培养计划进行最后论证和定稿。

2.拓宽选修课平台

学修课平台是兴趣、爱好的平台,在此平台上学生自由选修、学习,培养和发展其潜质特长,为其今后工作中的创新、创业、研究发明培植萌芽。现在各农业院校的选课平台非常狭窄,很难做到学生自由选课。主要原因是学校资源有限,不能完全满足学修课程的需要,如教师、教室、资金、基地等。如果采用各农业高校联合,网上授课,在互利互惠的机制运转下互认学分,将极大地拓展选修课平台,完全能够满足学生兴趣发展的需要。

(二)教师

1.教师的非专业素质提高

农业院校教师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深的素养,作为教师这还远远不够。大部分来自非师范类院校,在登讲台以前基本没有受过教师素质培训,缺少教师应有的规范、授课技能等,这些缺欠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善。教学是科学、是艺术,教师在登讲台前仅仅试讲并不够,应接受教师的相关规范培训,如教学法、心理学、行为学、教育学等课程,这样使教师对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教育心理、行为有通透的理解,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奠定基础。教师要严于律己、正直、无私,做到教学相长,掌握学科前沿动态,将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师表风范感染学生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教师的分类

人的精力和特长有差别,教师也不例外。有的教师以科学研究见长,有的擅长教学,有的喜欢社会服务,所以,教师大致应分为三类:以教学为主的教学型教师、以科研见长的科研型教师和社会服务能力较强的推广型教师。浙江大学为了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吸引教师将更多精力放在本科教学上,评教学型特聘教授,其条件是科研上符合条件,教学上有突出成绩,其目的就是引导教师要投入很多精力在学生身上,多承担课程。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和利益驱动,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科学研究,相对挤压了投入教学的时间和精力,这种状况通过教师分类可以改变。

(三)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由于扩招学生增加了十几倍,实习、实训的硬件设施增加不大,因此,造成人均实习、实训课时相对减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验、实训基地需要不断地改善和提高。特别是农业院校的学生培养,对基地的依赖感越来越强。现代化大农业、畜牧业、大水利、大机械化等需要大基地,这些基地往往学校是不具备的,必须依赖大农场、大畜牧场、大机械厂等企业。

校—企、校—场联合办学,建立教学、科研基地,许多学校的实践证明行之有效。

(四)校园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是一个多元的、和谐的、有序的校园环境。校园建筑设施是硬环境,人文环境是一种软环境。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社会环境无意识地、不设任何目的地发挥着教育和塑造的影响”。同样,校园人文环境通过文化活动所营造出来的环境氛围,对人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全体师生的思想行为。学生学习是第一任务,学习氛围就是校园人文环境的第一环境,因此,校园的任何场所都应该散发着学习的气息。

[1] 杨清,何玮.中国高等教育须力戒浮躁[EB/OL].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10.

[2] 潘玉驹,周冀.以制度为底线以正气为导向——对高校教风学风建设的一点思考[J].温州大学学报,2004(2):54-57.

[3] 李婧.提高教学质量,让教得好的大学老师评上教授[EB/OL].http://edu.people.com.cn/GB/12057177.html.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环境专业
高等农业院校宠物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分析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卓越“三农”法治人才培养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