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免疫规划管理模式探讨
2012-03-30延俊华
延俊华
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性大,人口来源地域广,很多儿童处于社会边缘状态,免疫专业人员配置、财力物力投入等均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建立起全面专业的免疫规划管理模式是当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方面的重点问题与薄弱环节。
1 当前我国免疫规划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各地流动人口日趋增多,很多地区原有的区、镇(乡)、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不论是人员配置、财力物力投入方面,还是运行方式上,都难以适应当前免疫规划管理工作的需要。
免疫预防工作是我国疾病防控工作方面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我国传染病的消灭和控制的基层措施,针对对象主要为0~7岁儿童。免疫规划管理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常规免疫策略和强化免疫策略。常规免疫策略是免疫预防工作的基础策略,强化免疫策略则是对常规免疫策略必要的补充[1]。我们不但要做好常规免疫策略,更要加强强化免疫措施,如麻疹疫苗的查漏补种、甲肝疫苗、麻腮风疫苗的应急接种。
当前,我国免疫规划管理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统一的管理,未建立起全面的预防接种卡证制度;(2)很多家长文化素质较低,无应有的卫生防病意识,且对卫生知识的理解与接受能力均较差;(3)流动儿童较多,外来家长大多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难以顾及儿童的卫生免疫接种,且流动人员住所隐匿多变,免疫空白较多;(4)接种单位的防保人员配置不合理,任务分配杂乱,有的甚至对传染病的管理、肺结核病人的随访等工作都有涉及,无暇顾及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工作。(5)接种场所设置存在问题,固定的接种门诊已经难以满足高流动性群体的变化,服务可及性较弱,儿童接种信息传播不及时不全面[2]。
2 新时期免疫规划管理模式的建立
儿童的流动性过强,底数难以摸清,很多家长都没有主动给孩子接受免疫服务的意识,很容易导致流动儿童相关疫苗的接种率偏低,各地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儿童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情的免疫工作管理模式。
首先,要统筹规划,全国统一管理。一方面,要制定免疫规划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儿童的免疫接种工作是全国性重点问题,其特殊性质和重要作用决定了需要全国各地区联网协调同步来加强管理,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全国性的《儿童免疫规划工作管理办法》,各级政府部门再根据本地人口实际情况与流动人员状况等适当调整和改善免疫规划管理办法,从政策上为免疫规划管理模式的建立提供支持;另一方面,政府的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儿童免疫规划工作的统一管理,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加大对基层卫生服务的经费投入,并加强检查指导和监督奖惩的力度,从宏观层面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共免疫规划机制[3]。通过对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工作的现场督导和抽查进行严格的考核和管理,并建立起儿童免疫规划工作的专业队伍,对基层工作进行指导和调研。
其次,要充分发挥社区、乡镇各级基层卫生服务力量,健全儿童管理网络,不断调整儿童预防接种的工作思路,探索建立起常态管理机制和服务模式。我国社区、乡镇卫生院的防保人员都是按照本地人口进行配置的,并未充分考虑人员流动等情况,给社区、乡镇等基层卫生院的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儿童免疫规划管理流于形式,我们应该在街道、村镇设立相应的公共卫生联络员,既要熟悉本地的基本情况,也要了解流动儿童的分布,充分发挥公共卫生联络的作用,充分调动最基层的卫生服务力量,加强对免疫规划的管理,进行全面制度化的常规管理。
同时,要从人员培训、财力、物力等方面加强接种投入,提高接种门诊的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的建设,特别针对流动儿童要做到随到随建卡和及时接种;也要加强对计划免疫信息化网络的应用,随时查询与打印已建卡的儿童数与各个基层卫生组织核对。预防接种场所的设立和管理一定要按照标准配备专职技术人员,促进免疫规划工作的正常开展。合理的配置基层防病力量,并加强基层防保队伍的建设,为基层疾控人员提供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保证接种的质量。各级免疫规划管理的逐步完善最终可以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免疫规划信息的统一联动机制,通过国家的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报告系统平台,即可通过网络对儿童的免疫规划资料进行统筹管理,扫除管理盲区,保障更多儿童的卫生免疫权利。
当然,免疫规划管理模式的建立也离不开规范的宣传,不断提高家长及儿童的认识水平和对卫生免疫的重视程度,卫生联络员要多上门通知和交流免疫消息,向家长发放《儿童预防接种知识》,多在公共场所开展免疫工作的宣传活动,并利用电视、电台、报纸杂志等新媒体上广泛宣传,让家长的预防接种意识增强,能主动配合接种,建立一个全面快速的消息传播通道,一旦有免疫消息或者相关通知,可及时快速的传递。
综上所述,新时期,我们的免疫规划管理模式建立还面临着不小的困难,各级管理机关和基层工作机构通力合作,争取尽早建立1个完善健全的免疫规划管理模式。
[1]陆静珠.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网格式管理模式探索[J].中国预防医学,2008,9(12):1097-1099.
[2]孙晓冬,张金芳,张继光,等.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免疫状况调查及对策探讨[J].中国计划免疫,2002,2(4):36-38.
[3]徐建荣.象山县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管理模式及对策探讨[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9(1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