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2012-03-30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畜牧兽医局441104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2年6期
关键词:病畜布病布鲁氏菌

周 军 郭 艳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畜牧兽医局 441104

春末夏初是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高发季节。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以侵害生殖器和关节为特征的慢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动物及其产品的贸易流通加快,布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2010年12月东北农业大学28 名师生因羊活体动物实验感染布鲁氏菌传染病的事件,更加引发了公众的极大关注。有效防控布鲁氏菌病,降低人畜发病率,事关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事关公共卫生安全,所以加强动物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势在必行。

1 布病的流行特点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末夏初最易暴发。该病常在我国的广大农区、牧区和半农半牧区以及城乡饲养羊、牛、猪、鹿、犬等比较集中的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中发生和流行。病畜和带菌动物尤其是病畜的流产胎儿、胎衣是主要传染源。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等感染。

布病是屠宰工人、乳品工人、牧民、兽医人员的重要职业病,以感染羊种布鲁氏菌、牛种布鲁氏菌最为严重。

2 布病的临床特征

该病最显著症状是怀孕母畜发生流产,流产后可能发生胎衣滞留和子宫内膜炎,从阴道流出污秽不洁、恶臭的分泌物。新发病的畜群流产较多,老疫区畜群发生流产的较少,但发生子宫内膜炎、乳房炎、关节炎、胎衣滞留、久配不孕的较多。公畜往往发生睾丸炎、附睾炎或关节炎。

人感染该病后数日乃至数周发热或间歇性发烧,伴随多汗、头痛、肌肉和关节酸痛、乏力,兼或肝、脾、淋巴结和睾丸肿大等症状。病人长期卧床,中壮年人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孕妇流产,男性睾丸炎甚至失去生育能力,伴发关节炎、脑膜炎、心内膜炎等疾病。

3 防控措施

动物布病的防控要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果断处置”的方针,采取强制检测、强制扑杀、强制免疫、强制消毒、强化疫情报告、强化动物卫生监督、落实免疫标识制度等综合性防控措施,对人感染布病采取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的综合防治措施,布病一定会得到有效控制。

3.1 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广播、电视、科技赶集、报纸、网络、宣传栏、印发宣传单等各种途径,广泛开展布病防治科普知识和相关政策宣传。将该病的危害性、预防措施、净化手段等相关政策告知广大人民群众,让生产者、消费者及政府部门充分认识到布病对畜牧业和人体的危害,认识到布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提高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积极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做好布病防控工作,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布病防控的良好氛围。

3.2 加强领导

布病的检测、免疫、消毒、疫情报告、扑杀、患病动物无害化处理等综合防控工作必须采取行政与技术相结合的措施,因此为了确保布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加强领导,成立各级动物布病防治组织机构,建立工作责任制,确保将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各地要根据本地疫情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动物布病防控的长远规划和短期计划,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同时,由于疫情监测、免疫、扑杀、经费落实、市场管理等工作涉及畜牧、卫生、工商、财政等多个部门,各部门之间要互通信息、互相支持、加强协作,形成防控布病的整体合力。

3.3 完善防控体系

在全国范围内逐级建立布病检验监测体系,进一步充实、稳定专业队伍,配备从事布病检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与诊断治疗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并加强对基层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专业队伍业务素质,保证布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实施。进一步加强畜牧、卫生专业机构建设,积极改善布病防控工作条件,根据布病防治监测检测、生物安全、病人检查诊断、追踪随访等工作需要,装备或补充必需的仪器设备、试剂和个人防护用品等,提高防治队伍监测检测的服务能力。

3.4 坚持自繁自养

养殖场(户)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尽量不从外地外场引进家畜,并实行全进全出的原则,能有效防止布病的传入。同时,也要防止运入被污染的畜产品和饲料。

3.5 强化检疫

一是要规范产地检疫,强化调运牲畜的检疫管理,必须引进时,一定要从非疫区引进。同时,购买前要查看检疫证明,购进后先进行隔离饲养一个月以上,经确诊健康后方可并群饲养,以防外来疫病传染。二是对牲畜交易市场和牲畜贩运户、经纪人的监督管理,严禁未经检疫的动物及其产品进入市场。三是凡是进入屠宰场的动物必须具备耳标和产地出具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严防有病害动物产品流入市场。四是边境、车站、码头、飞机场动物检疫站要严防死守,坚持24 小时值班,对运输易感动物及其产品的车辆做好查证验物和消毒工作。检出的病畜,应该在当地动物卫生部门监督下扑杀并作无害化处理,同时也对病畜的流产胎儿、胎衣、排泄物和乳制品等作无害化处理。

3.6 强化疫情监测

卫生、畜牧兽医部门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采用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诊断方法,结合病原学诊断进行监测。认真做好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牲畜的布病疫情监测工作,对疫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采取措施,防止扩散。同时,要建立疫情通报制度,定期相互通报布病疫情信息,并协调做好疫情调查及疫区处理工作。

3.7 强化免疫

对布病疫情呈地方性流行的区域,用布氏菌苗对健康畜进行免疫,以提高机体免疫水平,增强畜群抗布氏菌感染能力,减少牲畜患病,降低传染源数量。接种范围为牛、羊、猪、鹿等易感动物。布病疫苗选择猪2 号苗、羊5 号苗、牛19 号苗,以及经农业部批准生产的其他疫苗。应注意的是,对孕畜免疫接种可引起流产,因此疫苗接种应在配种前进行。菌苗稀释后要当天用完,用不完者第二天不能再用;拌水饮服或灌服时应注意用凉开水,拌料饲喂时应避免使用添加抗生素的饲料、发酵饲料或热饲料。免疫动物在用苗前后各3天内,应停止使用含有抗生素添加剂的饲料和发酵饲料。

3.8 强化消毒

消毒工作是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杀灭或清除布鲁氏杆菌的有效方法。布鲁氏菌对常用的消毒药比较敏感,普通的消毒药如1%-3%的石炭酸溶液3分钟就可杀死布鲁氏菌,2%的福尔马林溶液15 分钟可将其杀死。应定期对畜舍内外环境,包括栏舍、场地和用具、器械以及排水道、空气、家畜全身体表等方面的消毒,还应注意一些卫生死角,如装畜台、污水沟、储水池、食槽等场所设施的消毒。在正常情况下,养殖场(户)应坚持每周对畜舍和环境进行一次消毒。如发生布病流行时,应坚持每天消毒,平时应及时清扫圈舍,保持圈舍及用具的清洁卫生,饲养场的饲料、垫料等可采取深埋发酵处理或焚烧处理,粪便采取堆积密封发酵方式进行处理。

3.9 完善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

追溯体系是以新型唯一编码畜禽标识为载体,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通过标识编码、标识佩戴、身份识别、信息录入与传输、数据分析与查询,可实现从畜禽出生、兽药和饲料使用情况,以及防疫消毒、隔离治疗、休药期、出栏、屠宰、检疫检验、冷却、销售各环节一体化全程追踪监管。通过实施标识系统,对没有有效免疫标志的畜禽一律不准上市流通,出现问题的家畜将按标志号码索查免疫档案,追究相关责任。实践证明,在畜牧业中广泛推广可追溯制度对于我国防控布病,从而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实力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3.10 搞好自身防护

布鲁氏菌病可以通过食入、接触和吸入方式感染人,因此经常与家畜接触者,应具备一定的防病知识,做到既防止布病在畜间的传播,又要防止病畜感染人。与牲畜接触密切的一些职业人群及疫区和牧区的居民,如兽医、放牧员、饲养员、屠宰工、挤奶工及乳肉加工人员等布病的高危人群,要养成自我保护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不食野生动物,不生食、半生食畜禽肉的习惯,在场内工作要穿工作服、胶靴、围裙,戴帽子、口罩、胶手套,工作后要煮沸消毒各种物品。及时以消毒、深埋的方法处理病畜的流产物和污染物。高危人群必要时可进行菌苗注射,确保人体健康。

3.11 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加大《传染病防治法》和《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的执法监督力度,对未按规定采取防控措施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追究责任,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行为要从重从严查处。地方各级政府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曝光,对因失职等行为造成工作没有完成或造成布病扩散蔓延的,必须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12 加大经费投入

认真落实布病防控工作专项经费,确保各项防控措施正常开展。一是落实疫情监测、疫情处理、牲畜检疫、病畜扑杀等经费。二是增加科研经费。加强布鲁氏菌病防控新技术的开发利用,科研机构要加快建立或优化布病简便快速的检疫诊断方法,使基层畜牧兽医人员能够及时快速地识别阳性动物,有利于对临床患病动物的检疫淘汰,保护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3.13 布病发生后的防控措施

发现疑似布病动物后应当及时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同时,畜主应限制疑似患病动物移动,并对患病动物立即实施隔离。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接到报告后应及时派人到现场进行调查核实,开展实验室诊断。确诊后,当地人民政府应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对患病动物和检出的阳性动物要全部扑杀并做无害化处理,对受威胁的畜群(病畜的同群畜)实施隔离检疫,经两次布病检疫呈阴性反应的家畜,以及疫点周围受威胁的畜群,一律进行疫苗免疫接种。对患病动物及其流产胎儿、胎衣、排泄物、乳、乳制品等按照《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进行无害化处理。护理和处理病畜的人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口罩,工作时不要吸烟、饮水、吃东西,工作完毕后认真消毒。发生重大布病疫情时,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扑灭措施。

猜你喜欢

病畜布病布鲁氏菌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牛羊急性瘤胃臌气的治疗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家畜疾病可用蒸气疗法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反刍家畜瘤胃积食的中兽医诊治临床研究
中蒙医解毒化湿法治疗布鲁氏菌病
蒙药治疗老年性布病81例疗效观察
牛“青草胀”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