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阜新市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

2012-03-30马艳菲秦雪敏辽宁省阜新市动物卫生监督所12300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2年6期
关键词:畜产品示范区畜牧业

马艳菲 秦雪敏 辽宁省阜新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123000

按照《辽宁省关于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意见》的总体目标和建设布局,即“十二五”期间在辽宁省重点建设10个大型的、跨区域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其中阜新市阜蒙县和彰武县两县均被列入“辽北、辽西生猪产业示范区”和“辽北、辽西奶牛产业示范区”。

1 阜新市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取得的成效及措施

2011年以来,阜新市以阜蒙、彰武两县为重点,围绕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建设,突出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实现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011年,两县生猪饲养量和出栏量分别达到425.9万头和270.2万头,同比分别增长4.9%和9.5%;奶牛饲养量和牛奶产量分别达到7.7万头和2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7.9%和15%。阜彰两县均被列入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奶牛饲养量均位居全省前列。

1.1 积极引进培育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畜牧产业化水平

阜新坚持把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作为推进畜牧产业化发展的重点,对重点加工企业进行跟踪服务和指导,每月调度一次企业生产运行情况,每季度至少深入企业一次,与企业共同研究发展对策,促进建成企业达产达效、在建企业尽快建成投产。其中,阜蒙县龙波实业有限公司生猪屠宰加工项目于2011年6月份建成投产,新增生猪屠宰加工能力100万头;阜蒙县雨润集团年屠宰加工200万头生猪项目的屠宰车间已封顶和引进部分设备,计划今年10月份试生产;阜蒙县伊利乳业新建日加工800吨的乳品加工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计划今年9月份试生产。辉山乳业在彰武县投资50亿元的乳品产业集群项目于2011年6月份奠基,项目包括24个奶牛养殖场、8万吨奶粉厂、5万头淘汰奶牛屠宰场、40万吨饲料加工厂、2000万度沼气发电和1000万立方米压缩气,截止目前饲料厂已竣工,8个奶牛场、屠宰场、奶粉厂动工。

1.2 大力推进养殖小区建设,提高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

以养殖小区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突出抓好生猪、奶牛养殖小区建设。在养殖小区建设形式上实行“双轮驱动”,鼓励引导域内外资金投资建设养殖小区。一是将有积极性的规模养殖大户发动起来,引导他们独资或联合发展养殖小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进区养殖和统一管理。二是支持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自建养殖小区,或由龙头企业牵头建设养殖小区,养殖户租赁畜禽舍进行养殖,产品由龙头企业回收加工。三是引导畜禽产、加、销各环节和服务单位依法联合组建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牵头建设养殖小区,通过合作社章程制度规范养殖小区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四是吸引外来资本、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开发建设养殖小区。2011年,两县新建生猪养殖小区44个,累计建成483个;新建奶牛养殖小区75个,累计建成515个。

1.3 加强种畜禽监管,实现规范化管理

开展种畜禽生产经营单位清理工作,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对许可证过期和不具备生产经营条件的单位进行清理。全市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畜禽场共35个,其中种猪场28个。同时按照省要求开展种猪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全年完成测定1210头,超额完成省下达指标。组织阜新原种猪场等7个重点种猪场开展氟烷基因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切实做好生猪和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工作,全市完成生猪人工输精13.8万头次、奶牛人工输精4.7万头,通过项目实施,极大提升了畜禽的良种化水平。

1.4 多措并举,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对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实施强制免疫,建立定期补免制度,免疫密度100%。按照省疫病监测和流调方案开展监测工作,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开展奶牛 “两病”检疫,应检奶牛检疫率达100%。积极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于2011年7月份在全省率先并创新开展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演练。加大动物检疫工作力度,做到应检尽检、有宰必检,严防染疫动物及动物产品进入流通环节。

1.5 加大监管力度,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现监检分开,市本级设立兽药饲料畜产品安全监察所和检测中心,阜、彰两县分别设置畜产品安全监督机构。全年完成畜产品安全监测3426批次,超额完成省里下达的监测计划和突击监测任务。积极开展兽药GSP认证工作,全市完成认证232家。组织开展饲料生产企业年度备案、检化验室大检查、饲料质量安全检测和专项整治等活动,严厉打击饲料违法行为,保证饲料产品质量安全。2011年,省人大和省政协对阜新市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视察调研,对该市畜产品安全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辽宁日报头版头条以题为“阜新从食品源头管到‘嘴头’”,宣传报道阜新市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1.6 加强畜牧实用技术推广工作

做好畜牧技术推广工作,不断提高畜牧业生产中的科技贡献率。一是推广发酵床养猪技术,已发展利用发酵床养猪户265户,建成发酵床面积6.2万平方米;二是实施秸秆养畜工程,新建秸秆青黄贮壕(窖)10万立方米,完成秸秆转化利用14.5亿公斤,秸秆利用率达52%;三是积极开展科技下乡,为农民解决畜牧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全年共举办技术培训班60场次,培训场户50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万份、各种宣传单25万份。

2 辽宁省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阜新市调查,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同时也是辽宁省在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过程中的共性问题。

(1)畜牧业产业化尚处于成长期,市场开发和畜产品深加工还不够,科技水平不高,区域资源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基地建设规模和水平与龙头企业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现有奶牛等基地还不能满足加工企业的原料需求。

(3)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规模养殖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购置兽药、饲料、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设备、村防疫员工资补贴等方面。

3 对辽宁省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的建议

3.1 扶持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

结合示范区建设,有针对性地扶持一批畜产品加工企业,扶持重点实现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转变,着力扶持一批规模大、产业链条长、带动农民多、对示范区经济发展支撑作用强的大企业。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先进设备购置、基地建设等,扶持方式可以由直接投入的方式转变为为企业承担贷款贴息,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应,可作为支持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标准化生产的资金,可以为畜产品加工企业吸引农民就业的奖励资金,也可作为企业引进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的补贴资金等。

3.2 扶持养殖小区建设

稳定现有扶持政策,建立和完善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政策支持机制,保证财政投入水平在现有基础上逐年增加。重点扶持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通水、通电、通路、标准舍升级改造及建立粪污治理设施和引导农户开展合作经营等。在不断增加政府投入的同时,要鼓励金融部门加大信贷资金投入,解决规模养殖小区(场)流动资金不足问题。要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向畜牧养殖和产品加工等方面投入。

3.3 提高产业链接程度

继续发挥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和对生产的拉动作用,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配套建设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生产。扶持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充分发挥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技术推广、行业自律、维权保障、市场开拓方面的作用,实现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扶持经纪人发展,提高经纪人队伍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其在搞活流通和促进农民增收中的作用。加强畜牧专业市场建设,推动畜禽产品流通市场繁荣,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3.4 提高畜产品质量检测能力

要将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作为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稳定的财力保障机制,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资金需要,主要包括检测机构人员经费、工作经费和设施设备等。

猜你喜欢

畜产品示范区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2016年10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