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学生心理健康观访谈研究

2012-03-29赵云龙赵建新周鹏文

大理大学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心理学个体心理健康

赵云龙,赵建新,周鹏文,杨 静

(1.云南师范大学,昆明 650092;2.楚雄师范学院,云南楚雄 675000)

云南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学生心理健康观访谈研究

赵云龙1,2,赵建新1,周鹏文1,杨 静1

(1.云南师范大学,昆明 650092;2.楚雄师范学院,云南楚雄 675000)

采用目的抽样法,从云南3所新建本科师范院校中抽取60名学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观具有突出的时代性和师范性。由于受文化背景、学生身心发展等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观仍存有需要修正之处。

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心理健康观;访谈研究

心理健康观作为个体对心理健康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决定了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教育行为〔1〕,但其重要性并未受到重视。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倍受学者关注,但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2-5〕最多,对其“心理健康观”的研究较少。云南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学生是地方基础教育的主力军,其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标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会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云南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观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的必要和紧迫。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法,从云南3所新建本科师范院校中抽取60名学生作为访谈对象。考虑到样本的代表性,每所学校抽取20名同学,兼顾性别、专业(文理科)的平衡。另外,由于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还处于对学校和学习的适应期,心理波动较大;四年级学生面临毕业,主要任务是就业和考研,处于走出校门、走入社会的转折期,其心理状况明显与其他年级学生不同;因此,访谈对象的学生全部都是在校的二、三年级学生,每个年级30名。

为了全面收集资料,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并在征得访谈对象同意后,访谈过程全程录音,后期根据录音转换成文本资料,每次访谈时间为15~20分钟。

(二)工具

根据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自编访谈提纲:①心理健康对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一观点您是否赞同,理由是什么?②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具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特点?③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具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特点?④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您最希望学校和老师提供什么帮助?

二、结果

(一)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理解

1.消极心理学视角

消极心理学(pathology psychology)是相对于积极心理学而言,心理学家对传统心理学的统称。消极心理学的视野主要集中于负性生活事件给人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矫治人们存有的心理问题,其工作方式和研究范式是医学模式,因此,也被称为“病理式”心理学〔6〕。在访谈过程中,当问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这一问题时,学生既可以从“正面”回答,也可以从“反面”回答。“正面”回答包含的内容是:健康的心理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发挥潜能,实现价值,提高幸福感指数等;“反面”回答的主要内容是:不健康的心理给人们造成消极的影响。受传统心理学以“问题为中心”思维模式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大谈特谈心理不健康给人们带来的消极影响,以此来论证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而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显得“无话可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强调其影响,心理问题持续时间越长,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危害越大。访谈中,有学生认为:“如果一个人长期走不出低谷,长期处于低迷期,可能前途就毁了。”

第二,从心理问题严重程度强调其负性影响,即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对自己及别人的影响不同。心理异常或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会对自己和别人生命安全构成危险。有学生认为:“如果一个人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话,他可能会轻生或者伤害他人。”而轻度心理问题只会对学生生活或者学习中某一方面产生影响,例如:“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融入不到集体中去。”“即使他愿意学习,但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会导致他学习效果不好。”

第三,从系统的观点去理解心理问题的影响,即人们的心理问题不是由某一内部或外部的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致使人们产生心理问题的。同样,某一方面的心理问题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学习造成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心理问题的消极作用具有传染、泛化和渗透效应。例如,访谈对象认为:“如果心理不健康,就谈不上快乐,如果不快乐,那就不能很好的学习、生活。”“心理不健康不能融入环境,如果不能与别人、社会很好的相处,那么就别提个人的发展了。”

2.积极心理学视角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其主要宗旨在于强调心理学要研究普通人的积极力量以及提倡个体和社会对问题作出积极的解释〔7〕。访谈过程中,有学生认为心理健康的个体在面对“压力”“不利环境”时,更有可能顺利度过“艰难时期”,甚至有可能发展出更优秀的“人格”。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复原力作为一种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开始走入学生的视野,学生认同复原力作为一种有效心理资源,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和适应环境。

3.身心交互论视角

学生在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时,往往把“心理”与“生理”联系起来。一方面,强调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同等重要,二者缺一不可;另一方面,认为二者之间会相互影响,“心理健康的人看起来很阳光,寿命相对要长一些。”

(二)学生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

1.“积极”与“消极”成为判断心理健康与否的分水岭

大多数学生认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具有积极、乐观的情绪,积极向上的行为和积极的心态等特点。而与之相反,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在情绪、行为和心态三个方面都是消极的。

首先,情绪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具有重要动机和适应功能,是人的行为和认知活动的组织者和唤起者。学生认为,心理健康的学生情绪“积极向上”“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感觉到快乐和幸福”。而心理不健康的学生“整天愁眉苦脸、沉默寡言、郁郁寡欢”。

其次,访谈强调“积极的心态”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这里的“心态”相当于Albert Ellis博士ABC理论模型中的B(belief),即个体对事件的解释、评价和想法。“积极的心态”与Albert Ellis提倡的合理认知理念相一致。学生认为,心理健康的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会积极调整,“往好的方面想,不会沉沦下去”。而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更容易“走极端、怨天尤人、沉迷下去”。

最后,行为是内心世界的外显,观测个体的行为表现是研究心理状况的重要途径,因此,积极、良好的行为也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例如,学生认为,心理健康的学生“更愿意参加各种活动,展现自己。”而且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学习,不会经常挂科”。

2.“人际关系”成为判断学生心理健康的指示器

杨彩霞认为,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影响程度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8〕。在众多的负性生活事件当中,研究者一致认为,不良的人际交往经历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生活事件〔9-10〕。本研究获得了与已有研究相一致的结论,即访谈对象认为人际关系状况是衡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谈到心理健康的学生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同学、舍友相处融洽”。与之相反,心理不健康的学生经常“独来独往”“与周围格格不入”,甚至容易和别人发生“人际冲突”。

当然,学生们也认为导致个体不能与周围同学融洽相处的主要因素是性格和价值观念。例如,学生认为,人际关系不良背后的原因可能是“性格内向”,也有可能是“太自私、勾心斗角”,或者“想法狭隘,与别人交往当心遭算计”。此外,部分学生的“虚荣、相互攀比”的心理也是导致与别人相处不好的原因之一。

3.判断心理健康的标准应符合“众数”和“均数”原则

心理学界对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是多重的和交叉的,即某一个体或行为是否健康,既可以用统计学标准去衡量,也可根据社会规范、文化习俗去判定。在本研究中,访谈对象认为,学生的心理健康符合“众数”和“均数”原则。所谓“众数”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学生们认为“绝大多数人都是健康的,大多数人都是正常的,不健康的人占少数”;二是如果一个行为“能够为别人接受,自己也能够接受”,那么就是健康的,即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行为或观点就是属于正常的。

所谓“均数”原则是指“适度”的行为是健康的、正常的,而“过度与不及”都是不健康和不正常的。判断某一行为健康与否,不是根据行为本身的性质和价值,关键是看该行为发生的频次和程度。学生认为很多行为只要“适度”是可以接受的,而“过度”则被认为是不健康的,即“过火的行为,在人们能够正常接受的范围之外”就是不正常的。具体来说,谈恋爱是可以的,但乱爱就是不健康的表现,“今天选择了,明天又放弃了,不断地换男朋友或女朋友也是心理不健康的。”“看小说、喝酒、玩电脑都是可以的,但沉迷于小说、电脑、喝酒,不休息、不上课,影响正常学习生活就属于不健康。”

4.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归因方式成为判断心理健康的指标

已有研究表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归因方式作为中介变量,在个体心理健康与外部刺激之间起中介和调节作用〔10〕。学生把影响心理健康的“变量”作为判断心理健康的“标准”来看待。

首先,应对方式是人们对内外环境要求以及由此产生的情绪困扰而采用的应付方法、手段或策略〔11〕。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个体排减压力、宣泄消极情绪,因此,积极的应对方式能够提升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反之,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人倾向于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来解决问题。访谈对象认为“遇到困难首先自己积极调整,不能调整会找朋友倾诉”,这是心理健康的表现。这里提到的“找朋友倾诉”就是合理的宣泄策略和应对方式。

其次,访谈对象觉得“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别人,在自己遇到困难时,别人伸出援助之手,自己心里很温暖”,这是心理健康的学生的行为特点。从中可以看出,学生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既是一种途径也是一种指标,作为“途径”可以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作为“指标”,可以用来度量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最后,学生认为“过分外归因”也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例如,“学习本来是自己的问题,却总要说老师不好。”“自己挂科,不找自己的原因,总找别人的原因。”

(三)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解

1.学生对学校心理辅导和咨询持矛盾的态度

一部分学生认为,“接受心理咨询的人都不正常”,甚至认为“有病才会去找心理老师”,这部分学生把学校的心理咨询等同于精神病医院的门诊,把需要心理帮助的学生当作医院的“病人”,把心理老师等同于心理医生。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有问题去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是非常正常的,即使没有问题也可以定期地接受心理方面的辅导和咨询,这样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成长。这部分学生也认为,不管是“解决问题式”的辅导,还是“成长性”的辅导,心理老师只是起协助的作用,处于引导者的角色,关键的改变还是要靠自己。绝大部分同学对心理辅导和咨询持矛盾的态度,一方面,能够接受别人去寻求心理帮助,觉得这种行为很正常;另一方面,认为去寻求帮助的人有心理问题,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甚至排斥的态度对待他。对此,学生也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之所以学生会对心理辅导和咨询存在各种各样的误解,主要原因是大家对它的了解不够,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心理学知识,了解多了就会觉得心理辅导和咨询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2.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另辟蹊径

学校开设的各类心理健康课,因为其过分注重理论性和缺乏针对性而收效甚微。目前,学校开设的此类课程数量较多,既有必修课,也有选修课,但因过分强调课程结构的完整性、系统性,使得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十分突出,课堂上常见的情形是“老师讲老师的,学生干学生的”,学生逐渐对此类课程失去兴趣,课程目标也就不能落到实处。因此,可增加另外的一些途径作为补充,例如,一对一心理访谈,班级内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

3.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

虽然学校设有专门机构和专职心理教师,但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和学生相处最多的人群(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仍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学生希望他们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最好能够“看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心理帮助,学生最认可的心理帮助方式是“私下交谈”。

4.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学生认为,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并希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帮助:①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制订学习目标等;②行为习惯培养:学会控制上网的时间等;③价值观引导:正确的恋爱观,不能朝三暮四,理智面对失恋等问题;④信息的提供:提供详细、客观、全面的有关学生就业的信息等。

三、分析与讨论

首先,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充分,但主要从“消极”方面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即心理健康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个体存在的心理问题会对人造成不良影响。积极心理学提倡没有心理问题的个体只能称为“零状态”,不能说处于“健康状态”。因此,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理解视角应转为强调心理的健康或个体的积极力量、积极品质对生存和发展的积极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把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渗透到心理学、教育学的教学当中,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积极心理学知识,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让其意识到心理学不仅仅是“解决心理问题”的科学,心理学更重要、更崇高的任务是为普通人服务,关注他们的积极力量,使人们变得更有价值感、幸福感和自尊感。

其次,当今时代处于多元文化冲突、融合的震荡时期,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的群体,对新文化、新思想最敏感,反映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多元”和“宽容”的判断标准,即健康的行为与不健康的行为之间没有绝对的标准,判断行为是否健康不能根据行为的价值,因为价值标准是多元的,关键看该行为发生的频率,是否到了“成瘾”的程度,也就是说,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说,很多行为都可以去体验,但要把握度。当然,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标准”也存在误解,具体表现在把“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与“影响心理健康的变量”二者等同起来。事实上,“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外显的、可量化的,而“影响心理健康的变量”有些是内隐的、潜在的。尽管这些潜在变量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起直接或间接的促进或阻碍作用,但“变量”往往是作为“原因”而存在,“标准”的目的是评定个体当前的心理健康状况,然后得到一个“结果”,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总的说来,云南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观具有突出的时代性和师范性,但由于受文化背景、学生身心发展等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观仍存有需要修正之处。

〔1〕阳泽.心理健康观的审视与再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3):146-151.

〔2〕银星严,唐月芬.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观及心理需求状况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19(S1):274-277.

〔3〕马秋允.邯郸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观的调查研究〔J〕.邯郸学院学报,2007,17(4):67-70.

〔4〕郄爱萍,袁玉涛,田振生,等.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观及其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2):13-15.

〔5〕卢秀琼.内陆山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观及心理健康教育观的调查报告〔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6(3):80-85.

〔6〕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7〕马甜语.积极心理学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8〕杨彩霞.大学生复原力与压力事件、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

〔9〕王秀希,许峰,任云,等.复原力在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间作用机制的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9):59-60.

〔10〕胡军生,程淑珍.师范大学生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2):186-188.

〔11〕梁宝勇,郭倩玉,郭良才,等.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Ⅱ:应付方式的评定、分类与估价〔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7(4):200-203.

(责任编辑 杨朝霞)

Interview Study of Students'Mental Health Concept of Newly Founded Teachers Colleges in Yunnan

ZHAO Yunlong1,2,ZHAO Jianxin1,ZHOU Pengwen1,YANG Jing1
(1.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 650092,China;2.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Chuxiong,Yunnan 675000,China)

Applying purposive sampling,we selected 60 students from 3 newly founded teachers colleges in Yunnan for semistructural interview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udent's mental health concept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poch and normal education.Due to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of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student's mental-health concept is yet to be amend and guided.

newly founded teachers college;mental health concept;interview study

G444

A

1672-2345(2012)07-0071-05

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0J005)

2011-10-31

2012-05-03

赵云龙,讲师,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心理学个体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