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以青岛市城阳区后田村为例

2012-03-29

关键词:社区农村建设

张 芳 房 楠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浅谈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以青岛市城阳区后田村为例

张 芳 房 楠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近几年来,我国的农村社区文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还相对滞后,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能完全适应。为此,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迅速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全面分析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总结青岛市城阳区后田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探讨并提出新形势下进行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后田村社区

一、农村社区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广大农民是主体,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还没有掌握现代生产技术。良好的农村社区文化影响着农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着农村社会的价值取向,所以构建农民的行为准则,对于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整体综合素质,培育有技术、有知识、有理想、有道德,懂科学、懂管理、懂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积极作用。

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目标,必须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而农村社区文化是农村经济的内核,文化在与经济的相互交融中体现着越来越突出的文化生产力的作用。

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培养“乡风文明”的需要。“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积极发展农村社区群众文化,有助于帮助农民确立以和谐为目标的道德评判体系,能形成“爱国爱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崇尚科学、遵纪守法、反对迷信、关爱弱者、伸张正义”的社区氛围,有利于在广大农村形成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一、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加大了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力度,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青岛市城阳区后田村在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虽然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在推进过程中也面临文化基础设施利用率低、农民文化消费层面较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发展不均衡等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而后田村社区模式的示范作用则在于:对于众多的处于城乡结合部的村庄,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转型,如何抓住城市化带来的机遇实现从物质到精神层面的跨越,如何实现集体财富的可持续积累,如何建设富有特色的社区文化。后田村社区的发展不仅得到了农民的认可,也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广大的城郊农村社区、文化社区提供了借鉴。其主要经验与做法可概括为“搭建了一个平台,强化了一个主体,培养了一支队伍,健全了系列制度,做到了两个结合”。

(一)搭建文化平台,加大文化交流

农村社区的文化平台是把人们聚集在一起进行文化宣传和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因此搭建社区文化平台是发展文化建设的第一步。一方面后田村社区通过创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文化宣传栏、棋牌室、啤酒坊、活动广场等给居民提供了很多可去之处,使人们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另一方面,社区还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文艺表演、秧歌比赛、交谊舞会、茶话会及乒乓球、篮球、拔河、书法比赛等,让不同爱好的人群加入到文化建设活动中来不断地交流与沟通。

(二)强化主体意识,构建互动模式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社区内人们精神文化建设的需要,而从中受益最多的也是人民群众。因此,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必须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后田村社区加大宣传的力度,针对不同的群体采取相应的措施,并通过参与奖励等方式,让居民切实地感受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地投身到建设中来。同时,更加注重对村里有影响力和感染力的人员的调动,起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效果,从而建立一个良好的居民互动模式。

(三)培养专业人才,组建规范队伍

人才是制约社区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后田村社区专门设立了相应的文化建设部门,配备了专门的社区工作者,坚持对社区居民开展教育和技能的培训,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同时,因地制宜,发掘文化骨干力量,采取引进一批具有专业水平的人才与挖掘自身资源等方式,整合了人才资源,组建起规范的队伍,让它成为推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四)健全制度管理,重视人文精神

“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准绳,是反映一个社区居民状态的外在表现,这主要包括价值观的体现、道德标准的衡量、生活准则的规范等各方面。后田村社区十分重视制度文化的建设,走进后田村可以看到墙壁上有宣传栏、有居民民约、居民自治章程、社区财务制度、社区管理制度,可以说后田村建立起了基本完善的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管理制度。

(五)实现两个结合,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保障

一是与完善保障制度相结合,让社区居民有自豪感和归宿感。后田村社区建立了困难家庭救助制度,规定每人每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7 000元,达不到标准的,由社区一次补齐。后田人子女上学,从上幼儿园到九年义务教育等多项费用全部由集体承担。老年人不但获得的生活补助最高,每月600元,而且可以免费居住五六十平方米的房子。每个季度,社区都会给生日在该季度的60岁以上的老人集体过生日。很多居民觉得作为后田人非常有自豪感和归宿感。

二是与大力发展的农村经济相结合,提供资金保障。文化属于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所决定。良好的社区经济为社区文化发展提供了保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郊土地制约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后田村社区先后创办和引进内外资的企业有50余家,开办了啤酒坊、酒店、旅馆等相应的休闲娱乐产业,使居民人均收入近万元,为社区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田村社区文化建设,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生活,凝聚了社区共识和发展的力量,提高了居民素质,成为推动社区发展的新的强有力的动力。同时,后田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丰富了我国社区文化的内涵,拓宽了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路子,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样板与借鉴。但是,从全国整个形势来看,当前我国农村社区文化发展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单位对农村社区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总量不足,建设经费投入不足、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严重制约了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必须引起各级高度重视。

二、完善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强化农村社区文化服务设施

要按照党中央要求,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推动文化资源向基层和农村倾斜,坚持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由各级政府投资,尽快实现社区有文化活动中心、村村有文化活动室和文化宣传中心户的目标,构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同时,加快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将服务功能覆盖到全体农村居民,构筑方便、优质、快捷的农村社区学习教育圈、文化活动圈和强身健体圈,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在实践中,在进行旧村改造或新农村建设规划时,应将社区文化活动的场地、设施纳入规划,社区、村或物业管理单位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社区文化设施加以改进完善。努力设法提高社区现有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充分发挥露天广场、庭院、架空层的作用。在坚持政府投资主体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多渠道社区文化建设投资渠道,包括村集体收入投入、物业管理单位划拨部分管理经费、企事业单位支持、个人赞助及社区文化建设活动的受益者或参与者出资、文化经营所得等。

(二)营造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氛围

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挖掘农村社区现有文化资源,把社区共建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广泛开展农村居民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鼓励社区居民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让社区居民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享受美好生活;要重视民间文化的保护、发掘和传承,依托传统节日和重大节庆,充分调动民间文化资源,充分发掘各地的人文资源、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资源,注重传统民间文化与当代先进文化的融合,不断加以创新,推出更多富有民族特色、时代色彩的文化产品,推动形成具有浓郁乡土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社区文化。另一方面,要加快实施城市文化反哺农村战略,调动城市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广播电视等部门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经常化。鼓励城市对农村进行文化帮扶,各级文化单位面向农村提供流动服务、网点服务,推动媒体办好农村版和农村频率频道,扶持文化企业以连锁方式加强基层和农村文化网点建设,推动电影院线、演出院线向市县延伸,支持演艺团体深入基层和农村演出,也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文化为群众服务的方式,确保定期“送科普、送电影、送戏。”

(三)培养造就一支社区文化队伍

社区文化队伍是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依靠力量,一般由宣传文化干部队伍、专兼职文化工作者队伍和群众文体骨干组成。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落实工作经费和工资福利,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农村社区宣传文化干部队伍。要充分发挥各种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支持他们普及科技知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区文化建设。应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居民参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热情支持农村居民兴办演出团体和其他文化团体,进一步扩大并提升群众性文体骨干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使社区内部各类文化人才的才华有展示的舞台、创造有实现的空间、贡献得到应有尊重。应积极为现有的社区文艺团体的经常性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各自的爱好特长,使他们在社区内外文体活动中得到交流和提高。同时积极发展农村社区志愿服务,实现提高社区志愿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和制度化水平。

(四)建立健全农村社区文化绩效评估考核机制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真正从维护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高度出发,树立科学发展观。要把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农村文化建设的绩效评估考核机制。二是要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特别是明确市、县(市)、区政府的规划、投资主体、督促实施之责任,尽早制定和出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发展规划和建设标准,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其他社会力量和个人积极参与的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投入机制。明确乡镇政府的督促实施之责任,农村社区和村党支部的具体责任。三是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单位的评价体系,将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作为基层文化单位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进程。

[1]乔天祥.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基于“都昌实践”的探析[J].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9):16-21.

[2]吴理财,李世敏,张良,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研究述评[J].社会主义研究,2009(3):136-141.

[3]于洪卿.对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7(11):11-14.

[4]修彩波.青岛地区农民生活消费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08(4):41-46.

[5]王积田,田春兰.统计学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66-76.

[6]房楠,张芳.青岛市城阳区后田村社区文化建设调查[J].商情 ,2011(3):149.

Discussion on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ommunity——A Case Study of Houtian Village Community of Chengyang District of Qingdao

Zhang Fang,Fang Nan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Heilongjiang 150030)

At present,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ommunity culture in our country has improved in recent years,but it has relatively lags.It is not enough to the rapidly growing economy and the needs of the people’s spiritual life.Therefore,we must conscientiously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the Sixth Plenum of the 17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In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at the same time,we must accelerate the rural community culture construction.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rural community;summarized the practice experiences of Houtian village community of Chengyang district of Qingdao and proposed the basic path of rural commun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situation.

rural community,construction of culture,Houtian village community

D422.6

A

1672-3805(2012)03-0009-03

2011-12-26

张芳(1971-),女,吉林伊通人,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社区农村建设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