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角度审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

2012-03-29

军事体育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体育项目

杨 琴 吕 伟

(1.钦州学院体育学院,广西钦州535000;2.广西玉林农业学校,广西玉林537000)

广西北部湾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是指中国的广西沿海、广东雷州半岛、海南西部,以及越南东北部所围成的海域,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总面积近13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4.2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 595 km,其地理位置沿边、沿海、沿江。该区是少数民族杂居的地区,其特殊的地域环境,同时也孕育了北部湾经济区多元经济文化和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本文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及有关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收集、实地考察及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从文化发展角度,对北部湾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进行挖掘和剖析,分析其发展的政治、经济、项目等优势,以求对该区域少数民族体育事业发展提出新思路,提供参考和建议。

1 北部湾经济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概况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体育竞技和体育娱乐项目,有的反映其民族的宗教观,有的折射其民族的斗争观,有的表达其民族的爱情伦理观,有的体现了其民族的精神风貌风骨,它积淀了极其深厚的民族体育文化[1]。大部分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源于狩猎、征战和生活生产,如壮族的 “壮拳”,据考源于两千年前的部落战备,北宋时壮族义军首领侬智高将其用于训练军队,抵御交趾入侵。不少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常常是本民族所特有的,如京族的跳竹竿,侗族的抢花炮,壮族的投绣球等。

北部湾经济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各有本民族特色和风格,具备强身健体性、娱乐审美和竞技等功能,深受人们欢迎。在北部湾经济区开展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依据项目的形态、功能可分为观赏类、互动类、健身类、休闲类、探险类等。

表1 北部湾经济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分类表

2 北部湾经济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点

2.1 传统性

北部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自产生以来,始终与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信仰相联系,世代相传。比如壮族的 “谷榔” (打扁担)早在唐代就盛行,现在马山县加芳乡最普及,上至古稀老人,下到垂髫孩童都会。传统体育活动,被打上深深的历史烙印。

2.2 地域性

中国自古就有 “南人善舟,北人善马”之说,这是对不同地理环境影响人类身体活动的概括。由于地处山区,生产力水平不高,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北部湾少数民族体育很多项目呈现出鲜明的地域色彩。

2.3 民俗性

传统体育与地域风俗习惯紧密结合,互相渗透,形成了传统体育的民俗性特点[2]。摔跤是许多民族所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但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彝族的摔跤手是赤膊上阵,摔跤时姑娘们在乐器的伴奏下跳三弦舞助兴;侗族的摔跤是芦笙高奏,随着三声铁炮巨响,摔跤手相互拱手施礼,摔跤开始。

2.4 娱乐性

武鸣县每年都举办 “三月三”歌圩节,千名壮族青年跳起民族传统的竹竿舞,场景非常壮观。“竹竿舞”原本是一种可以与客共舞的娱乐性较强的舞蹈,一般由一二十个演员敲击竹竿,在演员的领舞下让客人参与,规模较小。京族主要从事渔业生产,每天黎明前,男女青年扛着竹竿来到海边,坐等亲人打渔归来。渔船未归之前,他们习惯地分开两排,在海滩上跳竹竿。

2.5 竞技性

北部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着突出的竞技性。侗族的 “抢花炮”就有 “东方橄榄球”的美誉,是竞技性很强的项目之一。水族的赛马场地设在高坡陡岭,密林荆丛、道路崎岖的山地上,竞赛者必须勇敢、沉着、敏捷并具备高超的骑术,才能在山峦起伏、林木交错的复杂环境中夺魁。

3 北部湾经济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动力分析

3.1 国家政策支持

2008年1月14日,国务院批准了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从国家战略层面将北部湾定位为 “中国沿海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处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枢纽和前沿,区域优势明显,交通运输便利,是中国最后一片尚未充分开发的沿海区域,后发优势突出。党中央、国务院对广西的发展非常重视,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给予大力支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围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精神,紧扣 “全民健身计划”、“奥运争光计划”和“体育产业发展计划”及2015年体育发展总体目标,把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3.2 经济利益驱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开发,显示出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例如:南宁市武鸣县充分利用 “三月三”歌圩活动,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包括抢花炮比赛、30人板鞋竞速、投绣球比赛、集体花样跳绳比赛、“搬运粮食”接力赛、千人跳竹竿等项目,吸引数十万人参加。

3.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传统文化的互动作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着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1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也分布在广西北部湾区域,保持自身特有的文化和传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传统节日关系密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表演构成了节日文化的主体,成为传统节日里最活跃的因子,把传统节日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紧密结合起来。可以说,传统节日是充分展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魅力的“舞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保持传统节日生机活力的 “动力源”。比如二月间举行的 “蚂拐节”,春节举行的舞狮箅龙、投绣球、花灯等,“三月三”、中秋等传统佳节的歌圩节,“端午节”举行的赛龙舟等,传统文化与体育活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4 北部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对策

4.1 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发展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保持自身发展的同时,既要继承优秀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统,又要吸收现代科技成果,提高民族体育运动的现代化程度。在一定意义上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进程,实际上是一个传统文化创新的过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通过举办全省、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来推动。“民运会”是展示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平台,可为进一步开发北部湾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提供了一个发展舞台。

4.2 培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

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艺人的潜能,培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至关重要[3]。充分利用现有的少数民族人力资源,达到合理配置和优化。同时,发挥和挖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艺人的潜能和作用。加强与广西高校合作,促进少数民族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既熟悉少数民族体育运动,又懂得市场经营的人才,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起到智力支撑作用。

4.3 借助中国-东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体育产业

北部湾经济区与东南亚边境拥有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民族旅游资源,通过利用北部湾经济区与东盟各国丰富的民族体育资源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调整北部湾经济区少数民族体育产业的市场布局,挖掘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潜力的特色资源与优势产品[4]。既可以拓展国内市场,也可以进入东盟国家的大市场,充分发挥北部湾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同时,开拓两地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对增进跨国民族团结,实现民族平等,促进中国与东盟睦邻友好,推进中国与东盟整体关系的发展具有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现实意义。

4.4 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强少数民族体育的宣传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政府部门应建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管理工作室,从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战略规划、政策制定、经费保障、宣传、比赛组织、训练指导等事宜。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管理规划,建立从上到下的管理、监督机制。制定出台吸引区域外及国外资金的优惠政策,并且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政策落到实处。充分利用各种新闻传播媒体加强少数民族体育的宣传,让全世界各族人民认识、了解、接纳并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

[1]蒋心萍.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本质内涵 [J].体育科技,2004,1

[2]马振东.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以及发展对策 [J].昌吉学院学报,2008,5

[3]毛景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模式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3

[4]〔越南〕刘玉郑著黄伟生译.北部湾经济圈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J].AROUND SOUTHEAST ASIA.2007,12

猜你喜欢

北部湾经济区体育项目
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获奖证书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成都平原经济区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变化特征分析
送你一朵北部湾浪花
鹭舞北部湾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
建强堡垒铸就“ 北部湾第一哨”
媒体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