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坝体填筑施工技术

2012-03-28贾会民马俊民高占辽许昌市颍汝灌溉管理局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2年10期
关键词:接合部铺料堆石

□贾会民 □马俊民 □高占辽(许昌市颍汝灌溉管理局)

1.工程概况

某水利大坝工程坝址地质条件复杂,表面主要为坡积和冰积物筱盖层,基岩由含煤中细粉砂岩、粉砂岩、煤质页岩等韵律组成。坝区大小断层和层间剪切破碎带十分发育,岩性条件较差。大坝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36m,坝顶长534m、宽13m。坝体由防渗钢筋混凝土面板、趾板、垫层区、过渡层区、主堆石区、次堆石区、下游堆石区、干砌石护坡组成。垫层区水平宽度为3m,过渡层区水平宽度5m。坝体填筑总方量为1180万m3,其中各区填筑工程量见表1。

表1 坝体各区填筑工程量表

2.填筑生产性试验

2.1 场地平整

选取较为平整的场地,用YZ-26C型振动碾进行压实处理,对基础取样,保证干密度满足碾压试验料设计干密度。用石灰线划分不同的试验小组,试验小组内布置1.5m×2m的方格网,石灰线作好标识,对基层面方格网进行高程测量。

2.2 铺料碾压

采用机械铺料,由自卸汽车按顺序直接倒在场地上,推土机进行推平,局部不平处由人工整平。按标准虚铺层厚铺设完毕后,按不洒水、洒水10%、洒水15%(体积比)3种情况进行洒水作业,由水表控制。基层面用石灰线布设1.5m×2m的方格网,对层面高程进行测量。再用YG26C型振动碾按规定遍数进行碾压,水平碾压时,振动碾在同一碾压带上进退碾压,进退时均起振各算1遍,错距碾压时两条相邻碾压带连接处碾痕重叠20cm。碾压结束后,对碾压后的层面高程进行测量。

2.3 测定试验

采用灌水法测定干密度和空隙率,铁环直径2.5m,试坑深度为填筑层厚。再按照试验规程要求测定颗粒级配、渗透系数、最大粒径等指标。

2.4 试验成果

对所有的试验小组成果进行整理,绘制出铺层厚度、洒水量、碾压遍数、干密度与含水量的综合关系曲线。通过对各试验小组结果进行分析优选,形成最终的填筑碾压施工参数。对于斜坡垫层料,采用BW7552型振动碾,碾压参数为4遍,不加水。各填筑区料碾压参数见表2。

表2 各填筑区料碾压参数表

3.填筑施工技术

3.1 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内容包括场地平整、测量、立层厚标志杆和分区界线标志。先对填筑场地进行平整,两侧坝坡清理干净,并按照规范要求测量方格网高程。根据填筑料的不同分区,用石灰线作好标识,制备不同高度的层厚标志杆,作为填筑层厚的参照物。左右两岸修建若干个蓄水池,用PVC管接至填筑工作面,管子终端安设水表,进行洒水计量。

3.2 坝料铺设

坝料填筑分区分块由低向高铺料,铺料方向平行坝轴线方向,主堆石、次堆石、下游堆石均采用进占法铺料,自卸汽车卸料后由推土机推料平整。垫层料和过渡层料采用后退法卸料,垫层、过渡层料人工配合反铲平仓整平。在铺料过程中,严格按照分区石灰线铺设,如果超出用反铲挖掘机作修整;厚度按照层厚标志杆进行控制。

3.3 补洒水、碾压

在碾压过程中根据坝料含水量补洒水,洒水采用人工拖PVC管均匀喷洒,专用洒水车作为补充。碾压采用YZ-26C自行式振动碾,碾压采用进退错距法碾压,除施工道路处顺坡向碾压外,其他部位沿平行于坝轴线方向进行。碾压参数以批准的碾压试验成果为准,碾压不到的部位采用小型振动碾碾压。

3.4 填筑顺序

3.4.1 主堆石、次堆石、下游堆石区料填筑

坝体主、次堆石区及下游堆石区的填筑除料源的级配、质量要求、铺料厚度、压实度都各有差异,但其施工方法基本相同。填筑料采用32t或26t自卸车运输卸料进占法填筑,以使粗径石料滚落底层,细石料留在面层,以利于推土机的平整和碾压。卸料的堆与堆之间留1.0m左右间隙。平仓采用山推320型推土机平仓,振动碾采用自行式振动碾碾压,碾压时采用错距法平行坝轴线方向进行。铺料层厚、洒水量、碾压遍数、行驶速度严格采用碾压试验确定的参数施工,铺筑碾压层次分明,做到平起平升,以防碾压时漏振欠振。在岸坡边缘靠山坡处,大块石易集中,故岸坡周边选用石料径≤40cm,级配良好的石料铺筑,严防架空现象。碾压时滚筒尽量靠近岸坡,沿上下游方向行驶,仍碾压不到之处采用平板振动碾压实,确保岸坡部位碾压合格。洒水在碾压前提早进行,专人负责,加水量由水表严格控制。在碾压过程中根据需要补洒水,补洒水由专用洒水车按碾压先后次序分别洒水。坝体堆石料尽可能做到大面积铺筑施工,保持坝体均匀上升,以减少接缝,当采用分期分块填筑时,对层面块间的接坡处采用台阶式的接坡方式,对接坡处的虚铺石料、超径块石必须挖除重填,以保证接坡处压实度符合设计。

3.4.2 过渡区堆石料填筑

填筑前,必须把主堆石区上游面所有>30cm的已分离的块石清除干净。填筑时采用26t或20t自卸汽车将料直接卸入过渡区工作面,后退法卸料,倒料顺序可从两端向中间进行,以利洒水车作业。堆与堆之间留0.5m间隙,用推土机推平,再用反铲辅以人工整平。铺层厚度、碾压遍数、洒水量、行驶速度等施工参数严格按确定的碾压参数执行。

3.4.3 垫层区料填筑

垫层料最大粒径控制在10cm以内,垫层料由大坪砂石料场轧制,经掺拌后符合设计级配要求的成品料,采用20t自卸车运至垫层区,然后用推土机平仓并辅以人工整平。铺料前与过渡区界面上的粒径>10cm已分离的石料必须清除干净,填筑时在上游边线法线方向超填15~30cm的余量,便于修坡。铺筑方法同过渡区料,并与同层过渡料一并碾压。垫层料和过渡料的填筑需与堆石区同步进行,即主堆石区填筑1层,垫层、过渡层填筑2层。垫层料每升高5m,进行一次上游边坡修整,修整后坡面在法线方向宜高于设计线5~8cm。垫层每升高10~15m进行1次斜坡碾压,并做M2.5碾压砂浆护面。

3.5 坝体内斜坡道的填筑施工

本工程坝体较高,上坝道路布置高差较大;坝体填筑工程量大且填筑高峰期强度持续较长,按照分阶段填筑要求,在坝内要设置循环通道,以保持坝内运输道路畅通,为此须在坝体分期填筑的高差处均设置坝内斜坡道。坝区坡道设置:上游垫层、过渡层区不设置斜坡道,坝内斜坡道的水平顶宽≥12m,坝区内运输坡道最大纵坡≤10%,特别地段不陡于12%,斜坡道边坡不陡于1:1.4。坡道处的堆石料应符合所在区的坝料要求,并按照该区标准进行碾压施工。随坝体上升找平,找平过程中坡道侧面未压实的堆石必须挖除铺平,使该堆石与后填筑的堆石体一并压实成符合设计要求的整体。

3.6 坝体填筑接合部的处理

3.6.1 大坝各区料的界面处理

大坝填筑各区料的交接界面必须注意防止大块石集中,特别是垫层料与过渡料之间、过渡料与主堆石料之间,填筑料的粒径差距较大,施工时难免有不合格料滚落集中,因此要及时采用反铲挖掘机或人工清除,保证主堆石区不侵占过渡区、过渡区不侵占垫层区。

3.6.2 坝体与岸坡接合部的填筑

坝料填筑时,岸坡接合部位易出现大块石集中现象,且碾压设备不容易到位,造成接合部位碾压不密实。因此在接合部位填筑时,应减薄填筑铺料厚度,或采用过渡层料填筑,碾压设备顺岸坡方向碾压,碾压不到的部位采用小型振动碾碾压密实。

3.6.3 坝体分期接合部的施工

由于本工程施工工期长,面板分三期施工,中间需要预留一定时间的沉降期,且按照临时挡水要求各区填筑高程不相同。在坝体分期接合部位,存在一定宽的半压实状态的松散料,必须加以处理才能进行上一层料填筑。处理的方法主要采用反铲挖土机或推土机削坡处理,在后填筑区填每一层新料时,超前在先填筑体边坡处用反铲挖掘机在边坡上削坡,把原半压实状态的松散清除到坝内已压实的面层上。削坡厚度一般为1.5~2.0m,削坡后的台阶与新填筑层同时洒水后,用振动碾顺边坡方向骑缝碾压结合部,随着后填区的升高逐层进行削坡处理,依次边削边填边碾压到顶部。

3.6.4 雨季施工及反渗水处理

工程所处位置雨季时间长,降雨量大,容易对岸坡交接处,特别是上游垫层区产生较大的冲蚀作用,因此必须做好岸坡及坡面的排水设施:在坝肩及以外岸坡上开挖截水沟,或在坝区内有山沟的位置修截水墙,将岸坡、山沟下泄的水流导向坝区以外,防止岸坡集中水流冲蚀填筑坝面。在填筑过程中,始终保持上游坝面高于下游坝面,避免坝面的集中水流流向垫层区。施工期间,加强基坑的排水管理,使基坑下游侧的水位始终低于基坑上游侧水位,防止出现反渗现象。

猜你喜欢

接合部铺料堆石
断根与打顶对番茄嫁接愈合的抑制作用
制丝线储柜铺料控制系统的改进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接合部”缘何成了“百花园”
新时代城乡接合部初中化学教师专业成长困境及出路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堤防护岸施工
高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堆石)坝技术创新
堆石体密度附加质量法计算方法研究
一种双层床横梁和立柱的连接方式及双层床
河南内黄的石先生咨询:双孢蘑菇栽培料是薄一些好,还是厚一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