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如何先声夺人
2012-03-27彭建钢
彭建钢
在第21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长江日报》2010年10月8日通讯《孩子,武汉有你们的家——一个汉藏家庭与藏族学生的32年不了情》一文,荣获三等奖。该通讯以武汉大学退休教师杨昌林及藏族妻子次仁德吉32年如一日,为藏族在汉大学生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和他们家两代人的传奇故事为主线,折射了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时代主题,彰显了超越民族、超越地域的人间真情.讴歌了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大爱情怀。该文体现了党报在重大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力,引起了读者的普遍关注和热烈反响,受到了读者、网站和中央媒体的广泛好评。这则通讯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发现线索:从偶然再找必然
作者几经周折,踏破铁鞋,终于偶然从当地维稳部门打听到本地有位昔日的援藏老人,并由此获知了一个感人肺腑的传奇故事:武汉大学退休教师杨昌林,年轻时主动援藏,娶了位藏族妻子次仁德吉,年老后又把一双儿女送到西藏.现在还不断帮助在汉读书的西藏学生,做了大量默默无闻维护民族团结稳定的工作。
杨昌林典型的发现,使作者如获至宝.同时也受到所在报社领导的高度重视,认为对这一典型的报道宣传.与中央领导对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民族进步典型宣传的新要求高度契台。根据编委会的部署,很快成立了杨昌林报道组。决定以通讯形式并配发相关评论,浓墨重彩,凸显杨昌林典型所蕴含的民族团结和谐的重大时代意义。
新闻是发现的艺术。所谓新闻发现.就是要寻找主客观的契合点,捕捉到它所蕴台的新闻价值,以小见大来表现时代的主题。报道组的记者们正是因为独具慧眼,才从看似偶然得来的线索中,找到了中华民族历史中必然出现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民族大团结、民族大融合与民族大进步。
纵深开掘:撷取材料精华
有了重要的新闻发现,还须进一步拓宽新闻发现的思路,比如,体现在主人公杨昌林身上的“汉藏一家亲”的经历,是在什么样的时代条件下产生的?这些“故事”的历史与现况如何?它向人们传达出怎样的信息、表现出怎样的精神?等等,都需要记者去深入了解,并作出忠于客观事实的新闻表达与解说。
为了深入发掘杨昌林关心西藏建设、关爱西藏学生的感人事迹,报道组不辞辛劳.一次又一次来到杨昌林家中,走进逼仄的卧室,坐在简陋的沙发上,听其讲述他求学的故事、援藏的故事、恋爱的故事、帮助西藏学生的故事。直至文章见报的前几天,10月2日.报道组还赶赴一年一度的武汉地区西藏学生国庆联谊会,会上会下,紧张采访西藏学生,采访杨老师的亲朋好友,采访相关领导,掌握了大量一手材料。杨昌林的新闻素材相当丰富,围绕主人公及其家庭的一点一滴,都源源不断地涌人记者的心田,仿佛让人走进了主人公色彩斑斓的世界。
比如.写杨昌林夫妇将西藏孩子接到家中吃饭时的场景,通讯是这样描述的:一张大桌子支开,几乎将小客厅占满。“有一次来了30多个孩子,大家只能把饺子放在纸上,再搁到地上,一锅锅地不停煮。有人不小心,一屁股坐到了饺子上。”
再比如。写杨昌林生活节俭、而为西藏学生却舍得花费时。这样描述:五屉柜的油漆剥落了,穿衣柜的镜子也有些磨花——这些都是调回武汉那年买的。杨昌林家里惟一赶过的“时髦”.是1987年就早早安装了电话——有了电话,和孩子们联系起来方便。电话24小时随时可能响起,每一次铃声都牵动阿爸阿妈的心。
标题精湛令人过目难忘
这篇通讯不但内容丰富多彩,故事感人,而且标题精湛,过目难忘。俗话说,新闻的灵魂首先体现在标题上。一则有社会价值的好新闻,再配上吸睛的标题,就能光彩夺目,产生吸引读者的无穷魅力。作品标题有主题和副题。主题一“孩子,武汉有你们的家”,是个祈使式标题,给人亲切温馨之感,它满怀深情地呼唤着远方来汉的藏族学生,仿佛在说:孩子们,你们的家就在这儿,这里没有寂寞,没有忧愁,是你们快乐幸福的家园,你们回家吧!标上这样的“主题”,而且用语肯定,比喻通俗形象,一下子就把来自万里之外的藏族孩子拉在了咫尺之间,使他们置身于民族大家庭的怀抱,享受到无比的温暖。“通讯”在主标题之下,又嵌入一个数字式副题——“一个汉藏家庭与藏族学生的32年不了情”,加以补充诠释。“1”与“32”,“汉藏家庭”与“藏族学生”.两两对比之中再以“不了情”一线贯珠,突出了中华各民族亲如一家,其感情之宝贵深厚,真是牢不可破,坚不可摧!这个副题,为“主题”的内涵作了进一步的揭示.反映了主人公32年如一日与在汉求学的藏族大学生建立的民族感情,具有深刻的感染力,画龙点睛。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