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做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012-03-23贾文琦
贾文琦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教育和良好行为训练。只有尊重科学,强化教育,立足实际,服务学生,探讨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和途径,才能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关键词:心理教育 知识传授 心健咨询 行为训练 提高素质
Abstract: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for students is about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and knowledge of good behaviour training. Only respect science, and strengthen education, based on the actual, service students, improv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discusses the methods and way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promote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personalities.
Key words: the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knowledge heart health consultation behavior training improve quality
中图分类号: 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我们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探索,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因此,学校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方面,为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条件。引导教师树立起以教师健康的心理去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新理念,“以人格力量育人”。首先,让教师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应以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和指导思想为依据,将目标定位在提高整体素质,发展学生个性上,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上。其次,对教师提出了要求:教师必须以良好的心态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要营造出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情绪饱满的学习。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人格健康、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扎实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二、确立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为了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从实际出发,认真搞好调查研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状况等实际情况,制定了《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测量表》。此表反映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七个主要问题:自卑情绪、考试焦虑、人际交往、厌学行为、冲动倾向、身体症状、网络成瘾。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行为进行了测量,并收集有关资料和数据,注重研究学生中的实例,从大量个别现象中,总结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小学生心理作用与行为变化的相互关系,研究确定了适合本校校情和学情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学习心理、情绪心理、意志心理、交往心理、考试心理、创新心理。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实施,达到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如在低年級,教师重点帮助学生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在中、高年级,教师重点帮助学生克服厌学、考试焦虑、胆怯、抑郁、孤僻、自卑、忌妒、情绪脆弱、过度依赖、意志薄弱、怕苦怕累、抗挫折能力差、不善自我调节等心理,体验交往、乐学、开朗、成功的乐趣。在教育过程中,做到“三方渗透、四个结合”:即学校管理渗透,学科教学渗透,特色活动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外化教育与内化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立足实际,切实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1、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通过课题牵动,开展“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研究活动。首先,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增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使教师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保健医生”。其次,组织教师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加强意志品格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一名教师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你说吧,我来听》一课,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的良好品质。一名教师针对学生厌学情绪,教学《学海无涯乐作舟》一课,对学生进行愿学、乐学、会学的教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
2、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注重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抓教师课改,树立新课程现代教学观念。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看教师是否突出“以人为本”,把传授知识和心理教育融为一体。二是抓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看是否做到师生互动,使学生获得自主发展,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三是抓寓教于乐,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学科教学活动之中,看是否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得到成功的体验。
四、开展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
学校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这里成了学生心理需求的展台。一些学生的心理需求,在这里得到了解答和心理疏导。教师运用“四个一”疏导方法:即一句鼓励的话语,一种信任的眼神,一次理解的微笑,一回善意的交流。收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2、召开心理教育主题班会
坚持每周举行一次主题班队会,净化了学生的心灵,解决了学生心理困惑问题。《让我们心存感恩》主题班会向家长开放,广大家长走进课堂,和学生一起观摩主题班会,受到家长的称赞。使学生的组织能力、适应能力、交际能力和心理品质得到了提高。
3、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宣传橱窗、黑板报开辟“心雨专刊”,班级开设“心灵俱乐部”、“知心园地”、“真情沟通”、“心语架新桥”、“知心姐姐信箱”等班刊专栏。每个月更换一期内容,如《赶走嫉妒心》、《自信让我成功》、《七嘴八舌话上网》等内容,像春雨一样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4、创建心灵互动小组
每个班级创办了由3—5名学生和小干部组成的“心灵互动小组”。协助教师、帮助同学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工作。如六年级二班一名学生的父母离异,失去母爱,产生自卑,自从班组成立“心灵互动小组”后,学生们主动帮助他,真诚关心他,坦诚地与他交往,经过师生帮助,他克服了自卑、粗暴的心理,进步很大。
5、创编校园心理剧
校园心理剧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通过心理剧演绎学生的内心世界,激活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表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师生创编校园心理剧18部,例如校园心理剧《有朋友真好》,学生戴着头饰分别扮演小公鸡、小白兔、小蜗牛、小蟋蟀、小鸭子进行表演,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效果明显。
五、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网络
家庭是学生心理问题的发源地之一,家长的教育方式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也会腐蚀学生的心灵。因此,我们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只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他们全面、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