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资本对跨组织信息系统吸收影响实证研究
2012-03-23贺明明王铁男肖璇
贺明明,王铁男,肖璇
(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企业能否有效地使用信息系统改进管理和运营效率、提升绩效,已成为管理活动的重中之重.随着信息系统呈现出跨组织的特征,信息技术日渐复杂,企业信息系统有效使用的难度与风险也逐渐增加.技术吸收理论表明多数信息技术会产生吸收裂痕,组织对信息系统吸收和使用效率远远滞后于采纳效率[1].企业或许可以成功地采纳和实施跨组织信息系统,但却败于吸收.只有被组织充分地消化和吸收才是信息系统项目最终成功的标志[2].然而,理论界和实践界对信息系统采纳和实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采纳后吸收阶段的研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2-3].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吸收这一阶段的缺失却可能是造成信息系统高失败率的一种解释[4].因此,信息系统吸收的相关研究越来越重要和必要.
关于跨组织信息系统(inter-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IOS)采纳吸收的文献大多从创新扩散理论[5]、技术-组织-环境框架[6-7]等理论视角出发,关注技术因素、组织自身特征及外部环境特征对IOS采纳和吸收的影响,而忽略了组织间网络关系及组织自身行为因素的重要作用.IOS涉及到2个或者2个以上组织的连结,它的使用效果必然受到组织间网络关系及网络特征的影响和制约.成员企业如何利用组织间关系及贮存在这些关系中的知识资源来提升自身的信息系统能力,从而促进对IOS的有效使用已成为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为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从组织间网络关系视角出发,将社会资本相关构念拓展到信息系统情境中,试图用社会资本理论来解释IOS吸收问题.
1 理论框架与假设提出
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组织理论广泛地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目前,学者们对IOS的概念及特征基本达到了共识,即IOS指的是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连结2个或2个以上的组织,能够实现信息在组织之间流动,服务于组织间业务流程、对企业内外信息进行集成管理,并支持组织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易合作和战略协同的信息系统.如电子数据交换系统、B2B电子商务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等.
企业采纳和实施了IOS以后,只有实现了充分的消化和吸收才能真正有效的支持组织活动和进程,为组织带来绩效.学者从信息技术对企业战略和价值链的贡献角度[8]、过程角度[7]和信息技术在组织中应用的广度与深度角度[2,9]对信息技术吸收进行了定义.本文结合以往学者的定义,将IOS吸收界定为信息技术融入企业的程度(组织内外使用信息技术的广度、深度、多样性和量).企业拥有与供应商、客户、投资商、政府机构等许多外部组织的关系.本文主要讨论与企业IOS实施和运行有着直接重要关系的企业——供应链网络中的供应商、客户和信息系统提供商及实施商,将其定义为IT情境下的关键合作伙伴.
1.1 组织外部学习与信息技术吸收
从知识视角来看,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缺乏是组织对信息技术吸收的最大障碍[10].企业所需信息技术知识和技术诀窍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组织学习产生的.组织学习发生的范围不只局限于组织内部,广泛的外部组织关系可能是更重要的信息技术知识资源的来源[11].组织外部学习是指企业通过客户、供应商等各种形式的合作伙伴进行知识收集、转移、应用和再创造等一系列活动[12].
信息系统的有效使用需要整合IT技术、IT管理及网络关系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在风险、时效和组织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企业需要通过软件供应商、软件实施商、供应链上下游等各种形式的合作伙伴获得多元化的信息技术知识,这有助于拓宽企业可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合作伙伴间合作意愿和有效提高企业技术能力[11].学习和转移其他组织的技术和知识,并将其在组织内广泛传播,使之成为集体和组织共同知识的一部分对提高组织技术创新绩效很重要[13].企业不仅可以获取关键合作伙伴已经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和使用经验,还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知识,进一步完成新知识的转化和利用,从而有效把握IOS使用情况,顺利完成消化和吸收.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1 组织外部学习对IOS吸收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1.2 结构资本与信息技术吸收
从嵌入的观点来看,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嵌入在不断的与外部实体联系的关系网络中[11].网络连结提供了信息传播的渠道,且这些联系的总体构型构成了社会资本的一个重要方面——结构资本.结构资本描述了行为主体间的社会互动和连结模式,包含了社会互动、网络连结和网络中心性等关键要素[14].企业和社会网络中其他行为主体间互动的特征决定了其接近外部创新资源的机会[15],有利于企业获取和整合资源,从而提升自身信息系统吸收水平.
1.2.1 社会互动对IOS吸收的影响
企业与其他行为主体在网络结构中的联系和互动为其提供了一定的优势[14],使其更有可能具有获取和整合其他行为主体资源的能力,提高IOS使用程度.频繁和紧密的社会互动促进了企业与合作伙伴间彼此业务流程、运营方式和信息系统使用情况的了解,增加了行为透明度和减少了信息不对称.企业间的沟通可能产生“关系”租金,促进了双方共同知识创造和投入更多资源交换动机[16].通过紧密的交流和互动,思科公司将先前与其他国家合作伙伴IOS合作积累的大量经验和知识分享给了它的分销商晓通,加速了他们之间IOS合作成功[17].企业使用IOS处理组织间业务过程中,与其关键合作伙伴间的社会互动和有效沟通能有效地解决业务流程或者技术上遇到的障碍,有利于隐性知识和技术诀窍的有效转移,这对企业信息系统能力提升和IOS吸收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2 社会互动对组织外部学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假设3 组织外部学习在社会互动对IOS吸收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
1.2.2 网络连结对IOS吸收的影响
网络连结是信息和资源流动的渠道,企业可通过这些连结接触到其他行为主体的资源[14].专业化和复杂化的技术更需要通过组织间的网络连结帮助和加速信息交换、降低信息搜寻成本、互补网络成员间思想、技能和资金[11].实际上创新思想通常存在于网络连结中.网络连结提供了信息和知识分布的渠道能够刺激和支持技术创新活动[18],使合作伙伴协调相互依赖的IOS关键任务和共同克服合作中遇到的难题[19].稳定的网络连结使行为者更了解其他行为主体,更有助于促进企业间信任和承诺,这有利于重要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的分享[16].保持外部联系的稳定状态,使企业具有稳定的知识来源和学习途径,从而能够确保所需信息技术知识和诀窍的稳定转移,这有利于企业IOS应用程度的提升.因此我们提出假设:
假设4 网络连结对组织外部学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假设5 组织外部学习在网络连结对IOS吸收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
1.2.3 网络中心性对IOS吸收的影响
网络位置的中心性程度作为结构资本的一个重要方面,描述了企业接近知识的机会,揭示了企业创造新价值和达到新目标的能力[16,18].学习新知识对于创新产品或创新思想的使用很重要.但即便在同一个网络组织内,企业所面临的学习机会也会有所不同[19].对于在网络中占据中心位置的组织因为其区位优势,更有可能获取所需的战略资源,这类资源通过提供必要的外部信息和新思想刺激组织的创新活动[18].在企业与其关键合作伙伴构成的关系网络中,企业越占据网络的中心位置,越有机会接近其他企业信息系统实践,接触到更多异质性的知识、信息、技术诀窍和IOS成功使用经验,从而越容易促进企业对IOS的有效使用.因此我们提出假设:
假设6 网络中心性对组织外部学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假设7 组织外部学习在网络中心性对IOS吸收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
根据上述的分析和假设,提出本文的理论模型,如图1.
图1 结构资本对IOS吸收影响理论模型Fig.1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structural social capital influence on IOS assimilation
2 实证研究设计
2.1 构念测量及问卷设计
为了确保构念测量的信度与效度,本研究测量题项的设计使用了已有量表.问卷采用五点李克特量表形式.正式发放之前,在2所大学的MBA及EMBA学员中发放了100份问卷,进行了小规模前测分析.通过对收回问卷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删除因子载荷系数较低、影响构念信度和效度的题项,形成了最终问卷.
IOS吸收的测量量表是根据Massetti等[9,20-21],的量表进行改编,包括12个题项;组织外部学习的测量结合了Teo等[22-25]的量表,包括了12个测量题项;社会互动的测量结合了Yli-Renko等[11,15,26]的量表,最终包括6个题项;网络连结的测量结合了Yli-Renko等[11,27]的量表,包括4个题项;网络中心性的测量结合了Tsai等[18,28]的量表,最终包括5个题项.
2.2 数据收集
此问卷调查是通过一家IT咨询公司和两家软件供应商对他们的部分客户进行发放;此外还利用哈尔滨工业大学MBA和EMBA的校友资源,让他们联系所在企业的管理人员及信息部门人员填写问卷.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问卷150份,有效回收率为30%.
调研的企业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江苏、吉林、黑龙江等15个省市和地区,涵盖了制造业、金融保险业和批发与零售业等行业.问卷填写者大多处于整个企业或者信息部门和业务部门的中高层管理职位,比较了解本企业IOS使用情况,能够较好地理解本问卷的内容,从而保证了数据的有效性.
3 数据结果与分析
鉴于本研究的探索性、预测性及样本量偏小等原因,本文选取了结构方程模型中的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进行了数据分析.
3.1 测量模型
3.1.1 信度检验
本研究用Cronbach's α系数和组合信度检验潜变量的稳定性和内部一致性.如表1所示,所有构念的α系数均大于0.7,组合信度均高于0.7,这表明每一构念的测量具有较好的信度.
3.1.2 效度检验
本文利用测量项目的交叉载荷系数矩阵检验潜变量的区分效度.通过因子载荷和平均方差抽取量(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AVE)来检验潜变量的收敛性,如表1和表2所示,AVE的平方根大于其他所有潜变量间的相关系数,且如表3所示,测量指标在对应潜变量上的载荷系数均高于它在其他潜变量上的载荷系数,表明构念测量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29].如表1和表3所示测量项目在相应的一阶潜变量上的因子负载均接近0.7或在0.7以上,而且AVE均高于0.5,说明潜变量可以解释测量变量一半以上的方差,测量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
3.1.3 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问卷答题者的一致性动机和社会期许、测量项目本身的特性等都容易造成一个共同方法偏差[30].根据Liang等[2]的研究,本研究在PLS模型中引入一个共同方法因子,并计算各测量指标被主要潜变量和共同方法因子各解释了多少方差.计算结果表明,所有共同方法偏差因子负载均不显著,而且各测量变量被主要构念解释了55.19%,被共同方法因子解释了1.65%,其比例约为33∶1,由此表明共同方法偏差对本研究无显著影响.
表1 构念的信度和效度分析Table 1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nalysis of construct
表2 潜变量间的相关系数Table 2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latent variables
表3 测量指标间的交叉载荷系数Table 3 The cross loading coefficient between indicators
3.2 结构模型分析及结果讨论
信度和效度分析证明了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结构模型影响路径分析.图2给出了研究模型假设的实证分析结果(***表示显著性水平小于0.005,下同).
1)如图2所示,模型的R2值为0.410,表明整个模型解释了IOS吸收40%以上的变动方差,这说明企业拥有的结构资本和企业外部学习行为对企业IOS吸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度,在解释、预测IOS成功使用方面具有较好适用性.
2)组织外部学习对IOS吸收的直接影响路径系数为0.609***,影响显著,假设1得到验证.这一结论和Teo等[22]在对组织复杂技术创新研究中的结论类似.
3)如图2所示,社会互动、网络连结和网络中心性对组织外部学习的直接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341***、0.069和0.355***,表明假设2和假设6得到验证,而假设4未得到支持.企业结构资本这3个方面对组织学习影响的R2值为0.422,解释了组织外部学习的40%以上的变动方差,这表明在IOS情境下,企业结构资本对组织外部学习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度.
4)行业因素、企业规模、企业性质和IOS使用时间等控制变量对IOS吸收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089、0.045、0.024和0.038,影响均不显著.
5)为了计算自变量对IOS吸收净得的最大解释力度,在模型中同时引入社会互动、网络连结、网络中心性和组织外部学习对IOS吸收的直接路径,并将控制变量移出模型,计算另一个PLS模型.如图3所示,整个模型的R2值为0.413,解释了IOS吸收的40%以上的变动方差.另外,控制变量在或不在模型中,并不影响整个模型各个变量间的关系和整个模型的效果.
图2 模型的计算结果Fig.2 The calculation result of model
图3 选择模型Fig.3 The results of alternative model
6)由图3可知,当组织外部学习存在的时候,社会互动、网络连结和网络中心性对IOS吸收的直接路径分别为0.069、0.006和0.109,直接影响均不显著.为了检验组织外部学习的中介作用,将组织外部学习移出模型.结果表明,社会互动、网络连结和网络中心性对IOS吸收影响直接影响路径系数分别变为0.263***、0.040和0.287***,说明社会互动和网络中心性对IOS吸收直接影响显著.结合2)、3)可知,组织外部学习在社会互动和网络中心性对IOS吸收影响过程中具有完全的中介作用.
7)网络连结对组织外部学习和IOS吸收影响的直接路径系数分别为0.068和0.040,影响均不显著.网络连结反应了企业与其关键合作伙伴之间连结关系的稳定和持久程度.而企业对IOS的采纳和使用是因为他们期望与业务伙伴间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且企业在IOS实施过程中,为其投入了大量的专属性资源,造成了较高的退出壁垒[31],企业可能与其业务合作伙伴之间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和持久的合作关系.因此,在IOS采纳后使用阶段,在已经具有相对稳定组织间关系的条件下,网络连结对组织外部学习和IOS吸收的直接作用不是很明显.
4 结论
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构建了结构资本和组织外部学习对IOS吸收影响的理论模型,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理论上,将IOS的研究从以往的采纳阶段拓展到组织对IOS采纳后的吸收阶段;从网络关系视角和知识视角出发,考察了企业所处社会网络的结构特性和组织自身学习行为对IOS吸收的重要影响作用;剖析了社会互动、网络连结和网络中心性等结构资本的重要要素对IOS吸收的影响机理;实证检验了组织外部学习在结构资本对IOS吸收影响的中介作用.
在企业IOS实际使用过程中,应该广泛的挖掘和培养嵌入在合作网络中的结构资本,与关键合作伙伴间保持紧密、持久的合作关系,建立双方的互动和交流机制,提高与伙伴间互动和交流的频率和提升自身的网络地位;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加强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管理,提升自身的知识存量,建立和更新企业知识库,促进知识的有效应用和转化,从而更快更好的吸收IOS并实现其潜在价值.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拓展.本文的研究虽然考虑组织间网络关系这一重要因素,但研究集中在企业层面,下一步将研究层面拓展至行业层面或者整个供应链网络层面,从而更好的探索网络的特征因素对IOS吸收的影响;本文的数据收集仅在全国有限的几个省份和地区发放,样本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下一步研究将扩大样本量,增加研究的普适性.
[1]CHATTERJEE D,GREWAL R,SAMBAMURTHY V.Shaping up for e-commerce:institutional enablers of the organizational assimilation of Web technologies[J].MIS Quarterly,2002,26(2):65-89.
[2]LIANG H G,SARAF N,HU Q,et al.Assimilation of enterprise systems:the effect of institutional pressures 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top management[J].MIS Quarterly,2007,31(1):59-87.
[3]LIU L N,FENG Y Q,HU Q,et al.From transactional user to VIP:how organizational and cognitive factors affect ERP assimilation at individual level[J].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2011,20(2):186-200.
[4]JASPERSON J,CARTER P E,ZMUD R W.A comprehensive conceptualization of post-adoptive behaviors associated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abled work systems[J].MIS Quarterly,2005,29(3):525-557.
[5]WU I,CHUANG C.Examining the diffusion of electronic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with external antecedents and firm performance:a multi-stage analysis[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10,50(1):103-115.
[6]LI D,LAI F,WANG J.E-business assimilation in China's international trade firms:the technology organization environment framework[J].Journal of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0,18(1):39-65.
[7]ZHU K,KRAEMER K L,XU S.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assimilation by firms in different countries:a technology diffusion perspective on e-business[J].Management Science,2006,52(10):1557-1576.
[8]ARMSTRONG C P,SAMBAMURTHY V.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similation in firms:the influence of senior leadership and IT infrastructures[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1999,10(4):304-327.
[9]MASSETTI B,ZMUD R W.Measuring the extent of EDI usage in complex organizations:strategies and illustrative examples[J].MIS Quarterly,1996,20(3):331-345.
[10]RAVICHANDRAN T.Organizational assimilation of complex technologies:an empirical study of component-based software development[J].IEEE Transaction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05,52(2):249-267.
[11]YLI-RENKO H,AUTIO E,SAPIENZA H J.Social capital,knowledge acquisition,and knowledge exploitation in young technology-based firm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6/7):587-613.
[12]周玉泉,李垣.组织学习、能力与创新方式选择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5,2(4):525-530.
ZHOU Yuquan,LI Yuan.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of organization learning,capability,and choice of innovation type[J].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2005,2(4):525-530.
[13]CALOGHIROU Y,KASTELLI I,TSAKANIKAS A.Internal capabilities and external knowledge sources:complements or substitutes for innovation performance?[J].Technovation,2004,24(1):29-39.
[14]NAHAPIET J,GHOSHAL S.Social capital,intellectual capital,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2):242-266.
[15]MOLINA-MORALES F X,MARTINEZ-FEMRNANDEZ M T.Social networks:effects of social capital on firm innovation[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2010,48(2):258-279.
[16]TSAI W,GHOSHAL S.Social capital and value creation: the role of intrafirm network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8,41(4):464-476.
[17]LU X H,HUANG L H,HENG M S H.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a case study of Cisco and Xiao Tong in China[J].Information&Management,2006,43(3):395-408.
[18]TSAI W.Knowdge transfer in 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s: effects of network position and absorptive capagity on business unit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1,44(5):996-1004.
[19]ANAND V,GLICK W H,MANZ C C.Thriving on the knowledge of outsiders:tapping organizational social capital[J].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2002,16,(1):87-101.
[20]RANGANATHAN C,DHALIWAL J S,TEO T S H.Assimilation and diffusion of web technologies in supply-chain management:an examination of key drivers and performance impac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2004,9(1):127-161.
[21]LIN H F.Empirically testing innov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apabilities in e-business implementation success[J].Internet Research,2008,18(1):60-78.
[22]TEO H H,WANG X W,WEI K K,et al.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apacity and attitude toward complex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an empirical study[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57(2):264-279.
[23]LEE C P,LEE G G,LIN H F.The role of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in successful e-business implementation[J].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Journal,2007,13(5): 677-693.
[24]LICHTENTHALER U.Absorptive capacity,environmental turbulence,and the complementarity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processes[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9,52(4):822-846.
[25]KESSLER E H,BIERLY P E,GOPALAKISHNAN S.Internal vs.external learning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effects on speed,cost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J].R&D Management,2000,30(3):213-224.
[26]CHEN M H,CHANG Y C,HUNG S C.Social capital and creativity in R&D project teams[J].R&D Management 2008,38(1):21-34.
[27]LEE S,LIM G G.The Impact of partnership attributes on EDI implementation success[J].Information&Management,2005,42(4):503-516.
[28]POWELL W W,KOPUT K W,SMITH-DOERR L.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the locus of innovation: networks of learning in biotechnology[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6,41(1):116-145.
[29]GEFEN D,STRAUB D,BOUDREAU M C.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nd regression:guidelines for research practice[J].Communication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2000,4(7):1-70.
[30]SHARMA R,YETTON P,CRAWFORD J.Estimating the effect of common method variance:the method-method pair technique with an illustration from TAM research[J].MIS Quarterly,2009,33(3):473-490.
[31]SUBRAMANI M.How do suppliers benefit fro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e in supply chain relationships?[J].MIS Quarterly,2004,28(1):4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