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城市文化与文明发展服务的大学文化建设
2012-03-20王志强张家翾
王志强 张家翾
(大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辽宁 大连 116622)
一、城市文化与文明的内涵界定
城市文明体现着一座城市的生活质量、生态环境、文化品位和市民素质,是城市建设、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直接反映一个城市的硬指数和软实力。城市文化作为上层建筑,是整个城市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同时,城市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城市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意义深远的反作用力。
关于城市文化的定义,主要存在两种思路,其一是从文化的定义推理演绎,例如学者张丽堂援用了关于文化的经典定义,将城市文化定义为:人类生活于都市社会组织中,所具有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和一切都市社会所获得的任何能力及习惯。其二是从城市自身的特征出发来定义,例如《中外城市知识辞典》中认为:城市文化往往也被称为“都市文化”,是城市市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具有城市特点的文化模式,是城市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总和。[1]
基于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理解问题的语境,文化与文明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界定范围。多数思想家把文明看成是知识和科技在精神层面上取得的巨大成果,即现代化;而文化是反映民族特点和气质的,可以用来弥补工业文明进程中造就的失误,增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之间的交融关系。德国著名文化社会学家阿尔弗莱德·韦伯在其《文化社会学》中的观点最具代表性:在他看来,所谓文明,是指理智和实用的知识与控制自然的技术手段;所谓文化,则包含了规范原则和理念的诸种价值结构,是一种独特的历史存在和意识结构。[2]
城市文化与文明既是人类进步的象征,又是社会发展的体现;既是蕴含了城市的魅力和特色,又是保证城市充分发挥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现代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现代文明发展既需要传统的继承,又亟待创新的实践。
二、城市文化文明与大学文化密切相关
当今世界上的知名城市,都拥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例如伦敦、巴黎、罗马、北京、上海等。无论是深蕴四大文明古国遗风的雅典古城,还是有着孔子故里美誉的山东曲阜,这些城市被人们所熟悉熟知的原因,不仅是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或名胜古迹,更是因为这些城市经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所沉积下来的城市文化和精神文明。
城市是社会的缩影,而几乎所有的大学都集中在城市内部或近郊,甚至也有吉林大学般四个校区包围城市的。在我国,大学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隔离于社会之外的,大学与城市两者之间有着同呼吸共命运的紧密联系。城市文化文明和大学文化之间的密切相关性体现在各个方面,城市文化与文明为孕育大学文化创造了基础与现实条件,大学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则为城市文化与文明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城市文化包含大学文化,大学文化既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和重要意义,同时,它作为城市文化文明的一部分,又起到了引领城市文化发展的作用。
(一)城市文化与文明包含大学文化
历史悠久的知名大学校园一般都有美轮美奂的文化古迹,就算是新建设的现代风格的高校校区也深谙建筑文化,图书馆、运动场、教学楼,无一不饱含着浓郁的富有教育意义的人文气息,这对所在城市来说是一张别致的文化名片。而城市作为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中心,城市文化与文明也渗透到大学文化之中,大学文化始终置身于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3]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文明之间的关系,可以称之为是“小环境”与“大环境”的关系。城市中的政治、文化等大环境因素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的方方面面以及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因此,通过各项举措营造一个积极先进的城市文化氛围,为大学校园创建一个良好优越的所处环境,是城市和大学在文化的发展建设方面的共同任务。
大学文化被视为大学的风骨,是推动大学不断前行、不断超越自我的力量之源。[4]大学文化是现代城市中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也对城市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建设有着核心的影响作用,而城市文化和文明也对身处其中的大学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在经济发达、竞争激烈的现代大都市,如上海和广州,大学文化展现给人的精神风貌也是高速激烈的,人人都在你追我赶的抢时间;而在相对保守、平和安详的古城、内陆城市,如山东曲阜等,那里的大学文化则更多地会体现在踏踏实实的勤奋钻研上。一座城市对其所有的大学的影响是肉眼看不到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城市文化、文明对于大学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这所大学的文化能够在吸古纳新、扬长避短、继承传统与创新实践的进程中将积极的文化基本特征展示出来,展示出这所大学所独有的鲜明特色。
(二)大学文化促进城市文化和文明
大学文化有着独一无二的内涵丰富的资源和特色,通过将这种优势充分展示和发挥,能够对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大学文化作为城市文化、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保障城市文化、文明又好又快发展的任务。同时,高等教育要起到为社会、为地方服务的作用,必须从各个层次密切关注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
现如今,我国各大城市纷纷提出要走“以文化发展推动城市建设”的道路,谋求将城市文化资源转化为物质实力,通过文化发展来提升城市政治文明和经济水平。这首先就要求我们重视城市文化、文明的建设,创建品牌、保障品质、扩大规模,站到一个新的角度和高度上考虑现实问题。
以大连市为例,现有大连海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大连交通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等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侧重学科和专业共计二十二所高校,拥有一大批拔尖的高端人才队伍,是提升大连市文化水平、文明昌盛和建设大连城市名片的主力军。这支主力军也在不断的为发展城市文化,提升城市文明做贡献,例如,由大连大学和中国音协会官方网站承办的 “神州唱响”——全国高校声乐展演在大连大学召开,引起了一定社会反响。这次展演由中国音协高校联盟、大连金州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主办,与往届不同,此次“神州唱响”从大学校园走向了社会,实现了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文明的互动,促使了文化惠民,为建设文明大连贡献了力量。
以上是一个极为成功和值得发扬的大学与城市合作的范例,同时也是一个大学文化促进城市文化和文明发展的鲜活例子。由此看来,大学文化不能囿于大学校园,要积极走出象牙塔,在更广阔的领域中,既要保持自身的发展,同时也要引领和服务社会发展,支持和协同城市建设,促进文化与文明进步。
(三)城市文化与大学文化相辅相成
现代大学新的内涵就是社会与大学交互式的人才教育机制。所谓人才教育交互,是指大学、政府、社会、企业之间旨在提高人员素质和机构活力的人员交流。如某个城市的政府、企业进入大学进行人才再培训,企业实验室嫁接在大学,大学通过人员交流充分了解这个城市的政府、企业、社会的需求,需求带动创新,带动大学内部机制改革,使得大学更好的服务于政府、社会和企业。[5]这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和相互促进,一个地方大学越多,规模越大,在校学生越多,人才层次就越高,所在城市从中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大。而同时,这座城市也为大学吸纳和接受优秀毕业生,为莘莘学子在城市社会中延续校园中的优秀表现,发挥自己的热情和实力,为亟需用武之地的少年英雄们,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大学在教学育人、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教学科研成果,这也是整个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体现了人类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大学文化也在这种进步中酝酿生成,从而形成一种化人的文化模式,为现代城市源源不断地贡献高层次人才,人才发光发热建设城市,城市展开怀抱为人才提供机遇和挑战。
城市文化与大学文化相辅相成的关系具体体现在,大学这个“小环境”以自身特有的文化辐射能力作用于周围的“大环境”,大学在受到所在城市深刻影响和改变的同时,又把各科各门类的尖端知识经验用于城市建设,一举两得的既提升了精神力,又丰富了内涵。社会在进步,城市在发展。一座城市通过建设自身的文明和文化得以发展和进步,而大学也是凭借大学文化得以迅速发展。大学文化对于高校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大学文化的积淀与创新更是在城市文化与文明的发展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位置。大学为社会输出人才,贡献技术性知识,创造精神财富,推动科学进步,而有着无数需求的城市则吸纳人才,为其提供创造价值的平台和机会,为大学提供经济物质支持。两者相辅相成,在相互需要和互补性上相得益彰,促进推动,最终达成共赢。
三、建设服务城市文化与文明的先进大学文化
(一)物质资源共享化
物资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文化和文明的孕育和建立过程中都离不开。这一社会活动用以依托和支撑的客观存在物,其万千形态、特征和用途,源自何方与去向何处,用于或不用于都不改变这一根本属性,因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物质资源作为文化文明建设的基础,必须着重强调其重要作用。在大学文化为城市文化与文化发展服务的进程中,只有保证了双方物资资源的共享和交互,才能达到建设文化文明的效果,大学文化的建设才能有物质保障,所建设的城市文化与文明才能称之为有理有据而非虚无缥缈的城市文化与文明。建设服务城市文化与文明的先进大学文化从物质资源层面上来讲,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开放式校园,让市民领略高等学府的魅力,感受大学的文化氛围。有选择有重点的开放公共高等教育资源,构筑城市文化助推的平台,以先进文化反哺社会[6];另一方面,城市的博物馆、音乐厅,企业事业单位也需要积极为大学提供物质需求上的帮助,为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物质资源上的便利。
为达到良好的效果和实现物质资源的顺利共享,就要求高校的管理者和决策层必须统筹规划,眼界开阔,大学校园需要为城市的适度进入和参与做好准备。例如,高校图书馆、自习室、运动场、实验室、研究所等场地和资源可向城市居民开放;图书资源和体育设施可面向城市广大市民借阅和使用;大学校园内屡屡举办的话剧、演出、学术讲座、文艺表演、赛制竞选等活动可以以多种多样的具体形式向城市居民开放,邀请人们走入校园,走进教室,参与活动,让城市居民与高校学生一起适度的共享大学校园的物质资源。
(二)精神思想衔接化
什么样的城市能让生活更美好?归结起来,就是既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又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城市;就是既能为人们身体的幸福栖居提供物质空间,又能为人们心灵的幸福栖息提供文化空间的城市;就是有着鲜明有特色的城市文化的城市。[7]
现代综合性大学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全面知识传播和区域建设方面,在充分发挥自身多样性和专家学者集中的优势方面,在大力服务城市文化与文明发展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起到骨干和支撑作用。大学已经成为城市文化品位、城市文明程度和城市和谐发展重要的基础性因素,举办各种社会服务活动,就是要进一步繁荣城市文化、培育城市精神。大学文化建设要顺应所在城市的发展,大力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开掘先进的人文素质、积极的精神风貌和高质量的思想价值,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建设自身,使之与物质基础的高起点相切合,能够做到和谐发展,相互衔接。
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汇融合中,只有坚持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才能保持城市精神文化发展的衔接和连续性,为先进思想文化的融入筑牢根基,为铸造与发展大学所在城市的富庶幸福筑好阶梯。
(三)制度层次合作化
20世纪初,自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提出了“服务社会应成为大学的唯一理想”的理念,大学把州作为自己的校园,州也把大学作为自己的智囊,大学与州建立了密切的伙伴关系。这种办学思想,在美国叫做“威斯康星思想”,即“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思想,“威斯康星思想”的实质就是大学的人力资源直接为当地社会发展服务。
1951年,斯坦福大学副校长特曼教授创建的斯坦福工业园即是以大学为知识创新基础,以高新技术企业及项目为载体,从而构成了教学、科研、生产机构紧密结合的社会形态。硅谷不仅发挥了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也与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融为一体,形成了互相促进的大学城市。但国外大学城建设并非都是成功的,如与硅谷同时甚至略为超前形成的前苏联西伯利亚大学城,起步虽早,却不领先,其根本原因是未能在体制上突破传统的自我封闭状态,自觉服务社会,融入所在区域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之中。
制度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对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制度文化层面上来讲,城市文化文明和大学文化相互结合、互相促进、互相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学是一座城市中文化最先进的部分,是最具有创新意识的群体,也是先进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基地。促进大学和城市在制度层面上的交互合作,加强大学的制度文化建设,从而培育良好的城市品格,能够体现出城市文化够鲜明、文明具特色的优势。
(四)活动机制多样化
大学文化服务城市文化与文明的发展不仅仅建立在物质、精神和制度层面上,如果高校能在城市文化生活和大学文化活动之间搭建相互合作、主体共都市,如上海和广州,大学文化展现给人的精神风貌也是高速激烈的,人人都在你追我赶的抢时间;而在相对保守、平和安详的古城、内陆城市,如山东曲阜等,那里的大学文化则更多地会体现在踏踏实实的勤奋钻研上。一座城市对其所有的大学的影响是肉眼看不到的,“随风存的多样化平台,构建起一个成熟完善的长效机制,通过这个平台的建设达到服务城市文化与文明发展的目标,那么就真正做到了在活动文化层面互相合作,面向文化,传承创新。
现如今,高等学校的社团文化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高校纷纷在不断地创新社团管理模式,健全社团运行机制,支持学生社团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科技文化活动,推进社团活动项目化建设,突出精品活动,着力打造多样化的社团活动平台。如果能够将已经初具规模和成效的社团文化融入到城市文化中去,将学生社团带入城市的进步与发展,如此,不仅在活动的举办中,学生能够获得知识和经验,同时城市的文化氛围也因为有了大学学生的活动和参与而变得更加积极和突出。除了社团这个活动载体,还可以从大学院系与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的接触和交流合作中探寻一些活动机制的建立模式。比如,大学的旅游学院和所在城市的旅游局达成合作,举办旅游节、服装文化节等活动,弘扬历史底蕴、风土人情和城市特色,既吸引市民积极参与城市文化活动,又为高校自身的宣传和大学生实践提供了机会。
总之,大学的存在和发展,对于一座城市的存在和发展来说意义重大。通过积极建设先进的大学文化,通过将深谙高等教育发展之道的大学建设成为培育文化文明的发源地,将形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与城市文化、文明相互渗透和交融,保障特性鲜明的城市文化和文明既是自主生长,又获良好影响,从而更好的弘扬和传承下去。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8.
[2]吴忠.城市文化与文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何独明.大学校园文化概论[M].西安: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5.
[4]王处辉.高等教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5][6]米俊绒,南海.交互主体性教育理念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4-7.
[7]刘合林.城市文化空间解读与利用:构建文化城市的新路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