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报刊编辑部转企改制下高职高专学报的发展

2012-03-20吴赣英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稿源报刊学报

吴赣英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学报编辑部,浙江 温州 325035)

自2010年年底,全国出版社全面转企改制完成后,报刊改制就被提上了日程。目前,有的单位已经完成了转制,取得了显著成效;有的单位正在探索改制;有的单位彷徨不决。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1]19号)精神,依据《出版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新闻出版总署于2012年7月30日颁发了《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1](以下简称《办法》)。《办法》适用于所有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从事报刊出版活动、获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但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编辑部。一石激起千层浪,《办法》在高校学报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尤其高职高专学报内外交困,面临更大的压力。高职高专学报相对办刊层次低,稿源质量差,编辑队伍薄弱,报刊编辑部转企改制下高职高专学报发展面临更多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高专学报发展的对策,并就报刊编辑部转企改制进行思考,这是值得认真探究的课题。

一、高职高专学报发展面临的问题

无论从高职高专教育类型、数量还是从其学报作用上看,高职高专学报的存在都是必要的。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副司长丁以绣,在哈尔滨召开的2012年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编辑业务培训暨学术发展前沿报告会上也强调,对报刊编辑部进行体制改革不减少报刊品种但会更加注重学术质量。为此,高职高专学报首先必须对自身发展面临的问题有个清醒的认识。

1.以季刊为主,多数文理兼容,出版时滞长,发行量小

高职高专院校主要由中专整合而成,高职高专学报普遍呈现出数量众多、门类齐全;一校一刊,多数文理兼容,少数纯理纯文的特点。据调查,大多为季刊,少数为双月刊[2]。双月刊中,分纯理纯文隔期出版。学报发行量普遍只有一千册左右。

2.稿源质量差

由于历史的原因,高职高专院校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较弱,研究底子薄,作者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难有高质量稿源。加之教师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对科研活动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即使整理成文的也只是教学中的点滴体会,论文的层次低、学术性差。即便有高质量的论文,教师为了报评高级职称,也往往将较高质量的论文投向核心期刊或者本科院校学报,导致高质量稿源外流。这些都直接影响了高职高专学报稿源的数量和质量。

3.编辑队伍薄弱

高职高专学报有其自身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在当前无法彻底改变稿源质量的情况下,面临的最严峻的现实问题是编辑队伍建设。据调查,高职高专学报编辑部大多挂靠科研处或者教务处;拥有编辑职称的专业人员极少;编辑人员更迭频繁,普遍缺乏编辑学系统研究,且外出培训、交流学习机会少[2]。在这样的状况下,导致高职高专学报发展后劲乏力。

4.学报缺乏特色,没有品牌栏目

学报特色是衡量一家学报办刊质量和编辑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栏目是学报的窗口,也是办刊宗旨和特色的具体体现[3]。学报特色属性必须具有差异性和排他性,通过品牌栏目来体现。高职高专学报大多为文理兼容的综合性季刊,自身特色难以形成。由于受办刊历史短、稿源质量差、编辑队伍薄弱等种种因素制约,高职高专学报短时间内难以形成诸如本科院校那样的全国知名的品牌栏目。

5.学术质量参差不齐,影响因子小

高职高专学报普遍存在“全、散、弱、小”的状况。虽然高职高专学报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有一个大的提升,尤其有一小部分高职高专学报更是高校学报界的佼佼者,但高职高专学报的评价指标和整体办刊质量仍然不高,缺乏竞争力,致使高职高专学报特色和学术等级处于边缘化状态。由于受诸多因素制约,相当数量的高职高专学报质量还不尽如人意,较长时期内高职高专学报地位低的现状将无法得到改变。

6.受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影响大

高职高专学报地位低的现状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此时却迎来了新闻出版总署要求报刊编辑部实施体制改革,原则上不再保留报刊编辑部体制。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应该切实领会转企改制的精髓,在学术层面和实践层面上进行积极探索。

二、高职高专学报发展的对策

1.做好学报定位

做好高职高专学报的关键和首要问题是,要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高职院校以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才培养目标,因而高职高专学报应专注于区域特色和专业特色。高职高专学报应依据本校教学、科研现状和学科特点及区域经济环境,科学定位办刊宗旨;坚持学术性,强调应用性,突出地方性,注重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特色栏目建设,才能选准自身定位的最佳位置[3]。做好学报定位后,应将其渗透到选题策划、组稿约稿、栏目设置、版式设计等具体的编辑工作中去。

2.严格执行学术期刊技术规范和国家标准

高职高专学报应注重学习、贯彻上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下发的有关期刊管理的政策、法规和条例,如《期刊出版形式规范》《期刊出版管理规定》,按照《社会科学期刊质量管理标准及评估办法》等规定的标准施行,严格执行学术期刊技术规范,如《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标点符号用法》《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等相关国家标准。大部分高职高专学报来稿中摘要、关键词和文后参考文献等十分不规范,为此,编辑要花费许多精力使之规范。在稿源质量无法提高的情况下,高职高专学报尤其要注重学术规范。

3.依托地域资源优势,创设地域特色栏目

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定位决定了其学报应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应自觉地将学报进行本地化定位。同时,高职高专学报大多为文理兼容的综合性季刊,自身特色难以形成。但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都具有不同的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学报创设地域特色栏目,较容易组织稿源,发表具有地域特色明显的论文也较易形成自身的办刊特色。因此,高职高专学报应扬长避短,创设地域特色栏目,不仅可以打造区别于其他层次的学报或学术期刊的地方性特色,以特色栏目带动学报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扩大学报的社会影响力[3]。

4.提高编辑业务水平

一是强化编辑业务培训。据调查,学报编辑大多是非编辑出版专业的,编辑学专业知识严重匮乏[2]。加之学报编辑部人员编制和待遇问题,人员流动大,人员不断更迭成为一种常态。编辑工作技术含量高,对编辑的培养,除鼓励编辑在实践中增强业务能力和向老编辑学习以外,参加短期培训班是当前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要求所有专职编辑必须通过培训、考试,做到“持证上岗”。二是提倡进行编辑学科研活动,加强学术交流。编辑只有参与到编辑学科研活动中,才能不断更新知识,适应不断发展的出版事业的需要。此外,通过参加各层次学报研究会学术年会和相关编辑学会议,进行学术交流研讨和经验交流,可及时了解业界的研究动态,及时更新、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达到资源共享,提高编辑业务水平。

三、高职高专学报转企改制的路径选择

1.路径选择

报刊编辑部转企改制宜实行“编辑与出版分离、经营与学术分开”。这是一种出版合作,可互利双赢。国家只需要改革出版体制,规范出版权。高校学术期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有如下几种路径选择[4]:

(1)本校主办有出版传媒企业的,本校主办的学术期刊有四种选择:一是学术期刊编辑部完全纳入本校出版传媒企业的管理;二是学术期刊编辑工作还继续保留在“编辑部”,但学术期刊的生产、发行、经营等由出版传媒企业集中开展;三是本校虽有出版传媒企业,学校仍可选择将本校主办的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继续保留在“编辑部”,但出版单位可变更为本校以外的其他出版传媒企业;四是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学术期刊编辑部可视为期刊出版单位。

(2)本校没有主办出版传媒企业的,本校主办的学术期刊有两种选择:一是具备建立期刊出版企业条件的学术期刊编辑部,可依法成立出版企业,继续开展学术期刊的编辑和生产、发行、经营等工作;二是不具备建立期刊出版企业条件的学术期刊编辑部,或虽具备条件但不愿意建立期刊出版企业的高校,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还可继续保留在“编辑部”,可选择本校以外的有关出版传媒企业作为其出版单位。高职高专学报大多只有选择第二种路径。

(3)应允许来自不同高校等主办单位的学术期刊以区域、专业、学科联合组建出版企业。如高职高专学报普遍存在“全、散、弱、小”的状况,可将同层次有刊号的学报整合起来成立期刊社或期刊中心,同时还可根据学科建设需要举办新的学术期刊。但没有刊号的高职高专学报内刊如何改制,《办法》中完全没有提到。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实施办法中,允许“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存在,可见,已取得“内部资料准印证”的高职高专学报内刊应该还是保留其现有体制。

2.应注意的问题

(1)改制的方向不应是市场化,而是向学术规范和学术本身的特征靠近。版面费的初衷是与作者一起承担出版费,而不是以企业的名义谋利[5]。现实中,我国期刊界有的甚至把收版面费变成了谋私利的平台,如《大家》高价收取版面费,导致学术期刊质量大大降低。我国学术期刊真正要解决的是建立公认的学术评价标准。西方也并没有真正做到学术期刊市场化,收版面费的刊物,其评价标准也不是钱,而是与其他刊物一样的学术评价标准。

(2)必须做到形式与内容上的统一。报刊编辑部形式上的转企改制是很容易做到的,只要按照文件要求成立期刊社或期刊中心,或者并入新闻出版传媒企业即可。关键问题是,真正的转企改制是自负盈亏,自己养活自己,不能有财政资金的拨付。实际上,现有的高校学术期刊大多靠学校资金的直接拨付,否则难以生存。试问,高校大部分学术期刊能完全依靠发行真正做到自己养活自己吗?在报刊编辑部转企改制中“自给自足”的企业化运作目前难以做到。如果这个问题没有真正解决,那么实际上会陷入“换汤不换药”的一种形式上的改革。

(3)不能将现有的学术期刊编辑部“一刀切”全部转企改制。新闻出版总署近期颁发的《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与2007年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印发的《高等学校出版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有矛盾。前者指出,所有学术期刊编辑部全部转企改制。后者提出,高校出版单位由于其特殊性,将高校出版单位体制模式分为企业和事业体制。实际上,后者已经对高校学术期刊体制做了分类,即高校学报、学术性期刊和校报实行事业体制。可见,新出台的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实施办法采取“一刀切”显然不合实际。

高校及其主办的学术期刊数量众多、类型复杂,在长期的办刊实践中,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出版者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学术期刊的发展定位和改革思路有自己深刻的认识。根据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高校学术期刊的发展定位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应实事求是地根据学术期刊的自身情况选择自己的改革路径,分类、分批、分层次、分阶段、分区域实施,应先验证期刊的学术质量,尤其要先行改革试点,方可逐步推开,以保证不同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学科文化、边缘文化等健康发展,否则不利于学术繁荣与发展。对有条件转企改制的学术期刊,国家要制定优惠政策,保障改革的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对不具备条件或者条件不成熟的学术期刊可暂时保留,不建议盲目转企改制,但应积极思考并解决“小、散、滥”的问题,改革初期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并依托大型新闻出版传媒企业搭建学术出版经营平台。为促进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及多样化发展,只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高校完全可以根据新形势对自己主办的学术期刊合理定位或重新定位[6]。

报刊编辑部转企改制是大势所趋,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思考与探索。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事关国家的发展,改制宜稳步推进。建议报刊编辑部体制上的改革,在目前事业、企业退休待遇不合理的情况下,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施行,即现有编辑人员仍为事业编制,而新进编辑人员为企业编制,以逐步过渡转企改制,这样才能稳定编辑队伍,使学术期刊得以健康、可持续发展。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EB/OL].(2012-07-30)[2012-09-01].http://www.gapp.gov.cn/cms/html/21/508/201208/761738.html.

[2]吴赣英.高职学报编辑队伍建设的调查与分析[J].编辑之友,2010(7):66-67.

[3]吴赣英.高职学报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栏目设置比较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1(8):45-48.

[4]颜帅.高校主办的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种种选择——我的建议[EB/OL].(2012-08-12)[2012-09-01].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f7cb080106bd67.html.

[5]喻国明.期刊界·期刊话[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02-14(04).

[6]顺势而为,才能凤凰涅槃——非时政类报刊转制大家谈[J].编辑之友,2011(12):6-12.

猜你喜欢

稿源报刊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声 明
高职内刊学报发展路径调查研究
百强报刊
致敬学报40年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新时期科技期刊稿源挖掘问题的探讨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