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学报办刊理念的凝炼与思考——以《文山学院学报》为例

2012-03-20邱学云田景春

文山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文山办刊学报

邱学云,田景春

(文山学院 学报编辑部,云南 文山 663000)

地方高校是指隶属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特别行政区,大多数靠地方财政供养,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院校,大体可分为5 类:省属国家“211 工程”重点大学、地方重点院校、地方普通院校、地方新兴院校、地方高等专科学校。在此,笔者将地方普通院校、地方新兴院校、地方高等专科学校界定为“地方高校”,因为其在办学规模、办学水平和办学历史上具有“小”“弱”“新”的共性特征。由这些高校主办的学报既具有学术期刊的普遍特征,又具有“高校”的特殊局限性,同时还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如何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就成为地方高校学报的时代任务。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学报结合自身的性质和特征进一步审视其办刊宗旨、办刊思路和办刊理念。

一、地方高校学报的特征

高校学报是传播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桥梁,是发现、培养学术人才的重要阵地,是展示高校学术科研水平的重要窗口,是塑造学校形象、创造学校品牌的重要途径。高校学报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它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神圣职责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当然,作为高校学报中的一部分,地方高校学报也应具有这样的性质和特征,并要肩负与之相适应的职责,通常认为应该根据它的共性特征和异性特征以及具体能力情况来要求它。

(一)共性特征

1.学术性

学术性是学报最主要的特征。《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高校学报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学报是科学研究成果的载体,学报上面发表的文章,无论是学术论文,或是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或是训诂考证、专题综述,都应具有学术性。曲家源先生把学术性标准确定为四个方面的要求:(1)论点要具有创新性。论点应该是作者的独到见解,是学科中无人提出,或虽有人提出但仍值得探讨的问题,要显示出论点在学科中的位置和意义。论点的创新性是我们把握学术性的第一个尺度。(2)论据要具有权威性和时间的贴近性。权威性有助于显示论题在学科中的学术价值,时间的贴近性表示所运用的论据是学科中的最新研究成果。(3)论证要具有逻辑性。论证应该是对论题本体的研究,抓住事物本质进行论述,具有严密的逻辑性。(4)语言表述要具有简明性。简明性是学术性的必然要求。[2]显然,学术性这一共性特征为地方高校学报定了“性”也定了“位”,学报主编、编委、编辑等要将有关“学术性”的思考与解读放置在对学报的具体工作中。

2.局限性

从学报所在的地理区域位置来看,地方高校学报的办刊地多数为各地州(市)政府所在地。一般而言,每个地州(市)只有一所普通高校,该区域内拥有的学术理论刊物也就只有高校学报一份。有的地州(市)虽有其他高校,但这些高校多为高职高专,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通过多种方式组建而成,这些学校没有学报。因此拥有国际国内公开刊号的地方高校学报就具有唯一性。同时,它所研究的对象就具有强烈的区域性。通常这样的唯一性和区域性对一所高校或者一个区域内的学术研究水平提升具有阻碍作用。当然,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区域局限性会造就地方高校学报的特殊性,从这一点看,它也具有积极意义。

3.内向性

《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这里强调了一个学报刊发重点的问题。这导致了高校学报在办刊理念上的“内向性。”表现为发稿范围的内倾性和发稿主体的本校化。这种以本校师生为对象,以及时刊发本校研究成果为主的传统办刊理念和方式固然有其道理可言,但长期而言,这不利于学术创新,也不利于学报向更高层次迈进。因此,部分优秀的高校学报力排阻力、奋勇争先,走开门办刊的新路,并取得了成功。但是,对于地方高校学报而言,应该在“内向性”与“外向性”之间平衡。通常是根据每个学报特色栏目和固定栏目的设置情况,对内、外稿的使用做弹性处理。正如《文山学院学报》副主编杨永福教授所说:“学报发展离不开外力的支持,必须要一如既往地整合校外研究资源,吸引、特约部分知名学者的参与。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如果没有‘内功’作为基础,学报的窗口功能便会弱化,其长远发展亦将受到制约。” 这就是地方高校学报要树立“内外双修”的办刊理念,走一条“内向强化”、“外向推动”的发展之路。

(二)异性特征

1.民族性

在地方高校学报共性特征中的区域局限性中,笔者谈到区域局限性会造就地方高校学报的特殊性,这自然催生了地方高校学报的“特色栏目”。可以说,特殊的区域性和域内鲜明的民族性是特色栏目建设和发展的基础,特色栏目的建构及其影响力是地方高校学报学术话语权的突破口。特色栏目彰显了地方高校学报的自身魅力,突出了地方高校学报的独特个性,学报选择以此为亮点来大幅度提升其学术品位,从而实现扩大学报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是必然的道路。通常其建设和发展与地方民族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分不开,因此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以《文山学院学报》为例,学报在2006年和2009年的两届云南省优秀期刊“优秀栏目奖”评选中,“地方史志”和“地方·民族文化研究”两个栏目先后获奖。在2012年度云南新闻出版局组织的第四届优秀期刊“优秀栏目奖”的评选中,学报又推荐了“壮剧研究”栏目参评。这三个栏目都具有非常强的地方民族性,都和地方民族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与提升紧密相连。可以说,《文山学院学报》的选择是符合实际的,也是准确的。

2.地域性

从学报所在地的地理区域位置来看,域内的特色资源不会是单一的。比如,《文山学院学报》所在地云南省文山州不仅有地方民族文化资源,还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其中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在全州已查明的268 科923 属4504 种植物中,有药用植物649 种。根据文山州《医药志》记载,文山州常年收购的大宗中药材有三七、石斛、灯盏细辛、钩藤、八角、草果等十多种。其中,三七享誉海内外,是文山独有的中药材资源,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到全国的98%,仅2010年,文山三七产业产值达到30 亿元左右。因此《文山学院学报》开设了“生物资源开发与研究”这一特色栏目。2005~2011年间,该栏目共刊发论文70 余篇。它的设置主要依托设于文山学院建设的文山州生物资源开发研究中心、文山学院生化系、文山三七研究院(2012年已并入文山学院)等研究机构。这些机构的大部分研究人员以项目为载体,以该栏目为平台发表相关研究成果,研究机构与学报形成互动,为地方经济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3.偏向性

具有内向性特征的地方高校学报是展示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窗口,肩负着培养人才、开展学术研究、促进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职能和作用。同时,学报还是学校的一张名片,它可以展现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方面的具体情况,学报整体质量的高低可以折射出这个学校办学管理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强弱。陈浩元认为,高校学报一是为本校师生和科研人员提供一个进行校内外、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平台;二是向国内外展示、宣传学校科研成果和综合学术实力;三是促进重点学科建设和新学科的生长;四是具有对科技新人的发现、培养和扶持作用;五是记载学校科研、教学发展的历史。[3]学报的这一特殊功能,必然导致地方高校学报在依托学校学科优势,打造学科专业特色栏目上的取向偏向性。这里强调了一个问题,就是学报在结合学校建设与发展中要向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和新学科倾斜,学报的栏目设置不能面面俱到,而要有所侧重。

二、地方高校学报的办刊理念

针对地方高校学报的共性特征和异性特征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大多数地方高校学报自然会选择依托地方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域内其他特色资源、校内重点学科等优势创新办刊理念和模式以实现学报的功能与作用。《文山学院学报》从实际出发,选择了一条立足于地方历史文化积淀创设地方特色栏目,立足学校学科建设构建专业学科特色栏目的特色化发展之路,在长期的坚持与凝炼中确定了“深耕本土 锲而不舍”的办刊理念。这一理念对于笔者所言的地方高校学报应该具有普适性。

(一)办刊宗旨、办刊思路与办刊理念的关系

一个期刊的科学定位非常重要,通常期刊的定位要依据期刊的办刊宗旨和办刊思路。知名学术期刊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科学的定位是期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准确而科学的定位决定着学术期刊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和社会影响,只有定位准确了才能够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形成自己期刊正确的发展思路和思想,最终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凝炼成期刊的办刊理念[4]。很多优秀的大学学报的定位和功能决定了它必须秉持科学化、和谐化、国际化、品牌化的办刊理念[1]。但对于地方高校学报而言,其定位不得不考虑具体的实际情况,它只能选择切合实际的定位与思路。如果定位不准确,就会缺乏目标和方向,进而缺乏特色,就很难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5]因此,地方高校学报必须科学定位,坚持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原则,坚持学科建设与地方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发展兼顾的原则,坚持传播和引导兼顾的原则,重视学术质量,实行开门办刊,走特色化发展的道路。[6]

(二)办刊理念的凝炼及其意义

高校学报的办刊主体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在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上,开拓新视野,进入新境界;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重大问题的研究上,创造新成果,得出新结论;在基础科学和应用研究上,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在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研究上打开新领域,抢占新高地,努力营造“万紫千红满园春”的和谐局面。

云南省新闻出版局特邀审读员、《思想战线》原主编任兆胜编审在审读了《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后写了一篇题为《深耕本土 锲而不舍——<文山师专学报>办刊思路浅探》的文章。她在文章中写道:“一个刊物走向成功之路,固然是多种有利因素整合的结果,但往往在很多情况下,何为有利因素并非一目了然。这里至少有两个层次上的问题。第一,如何在不断地探索之中发现有利因素,甚至将不利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第二,在发挥诸多有利因素中,如何找出关键性因素,即刊物的行为主体——主编和编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断寻觅适应于特定刊物的办刊思路,并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对其加以拓展、提升,使办刊思路逐渐明晰起来,并最终成为该刊物首要追求的目标,显然十分重要。”[7]这里,任兆胜编审肯定了《文山学院学报》“深耕本土 锲而不舍”的办刊理念。其实,这种理念具有普适性,比如云南地方高校学报中的《大理学院学报》的特色栏目“南诏·大理历史研究”,《曲靖师范学院学报》的特色栏目“珠江上游经济文化发展研究”,《红河学院学报》的特色栏目“哈尼文化研究”、“红河流域文化研究”也都是以这样的思路和理念来办刊的,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通过特色栏目的建设来彰显自己的学术个性。

三、地方高校学报办刊理念的坚守与思考

学报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不能片面的市场化和商品化,学报的办刊主体更不能功利化,一些主编、编委、编辑、校对人员不愿做编审和编辑校对工作,整天忙于其他事务,学报事务草率了事,甚至无暇顾及。有的学报内容被领导讲话稿或人情稿、关系稿充斥,这种功利化办刊价值取向是要摒弃的。学报的质量应该在政治质量、学术质量、编辑质量和出版质量四个方面体现,其中学术质量和编校质量是学报办刊宗旨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报办刊理念的彰显和必然选择。因此,每位办刊主体都应该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兢兢业业将学报工作做好。

(一)主管部门积极引导

地方高校学报的异性特征普遍造就了它选择“深耕本土”的办刊理念,地方高校学报的价值体现不宜机械地用衡量国际化期刊和专业性学术期刊的标准去评判[3]。因为,过度强调基于文献计量学理论的评价工具的影响,甚至以此评判期刊和论文的学术水平和质量,进而评价人才是有违学术研究规律的做法[8-9]。所以,笔者认同地方高校学报质量评估内容不与专业期刊趋同的观念。这就要求我们的上级部门和主管部门积极引导不同类别和层次的期刊走出自己鲜明个性和特性的办刊模式和道路。云南省新闻出版局坚持每三年举办一届期刊奖评选活动,这为提高全省期刊的品牌意识,促进期刊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展示云南省期刊取得的成就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其次,云南省新闻出版局还引导各期刊编辑部建立三级审读制度,使报刊管理更趋科学、合理,为保证报刊的舆论导向、提升出版质量等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作用,较好地杜绝了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从而使得报刊管理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10]。这些做法都是值得坚持的。

(二)主办单位持续给力

地方高校学报一般由主办单位划拨办刊经费,基本都是编辑部建制,办刊经营中大都是非营利性的,强化其社会效益,基本忽略其经济效益。这必然要求主办单位领导重视学报的建设与发展并持续给力。另外,我国科研激励和业绩评价过分依赖SCI 或EI、核心期刊等检索工具的评价结果[6],造成高校优质稿件大量外流,加上地方高校科研实力相对薄弱,其主办的学报吸纳优质稿件的能力变弱,从而影响了学报学术质量的提升。因此,要提升学报的学术质量,既需要学报的办刊主体出谋划策,也需要学校的科研评价机构适当调整对校内学报刊发论文的激励机制,重点划出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普通期刊)的粗线条,取消非核心期刊中的大学学报、学院学报、专科学校学报以及省市级的差别。同时,学报编辑部还可以实行优稿优酬制。这样的机制建构对促进学校科研水平的提升,保障地方高校学报的建设,强化校内作者的科研能力都具有积极作用。

(三)强化栏目意识,以特色立刊

地方高校学报的栏目设置一定要克服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栏目设置和刊文方向要有所偏重,强化固定栏目、特色栏目的设置意识,本着“深耕本土”的办刊理念,重点着力打造系列特色栏目,以特色立刊。一是根据地方高校学报具有的民族性和区域性,依托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和区域内的经济、文化、社会等资源优势,打造系列特色栏目。二是依托学校学科优势,打造学科专业特色栏目或固定栏目。三是捕捉文化热点选题,创建文化特色栏目。

《文山学院学报》主编王光斌教授在审读报告中写道:“一份学报总是受到一定时空内的各种条件的制约,只能在某个领域里立足、存活、发展,也因此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文山就是这份学报(《文山学院学报》)生存的时空场。”在“深耕本土”的办刊理念下,《文山学院学报》首先在文山这个时空场中设置了“地方史志”“地方·民族文化研究”“壮剧研究”三个特色栏目。其次,学报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和科研机构开设了“生物资源开发研究”这一特色栏目。再次,学报在坚持原有特色栏目的同时,与时俱进,对“深耕本土 锲而不舍”的办刊理念适时拓展,结合文山的边疆地缘优势和学校学科优势,从2012年第1 期开始,由学报副主编杨永福教授策划新设了“边疆史地研究”这一特色栏目,这是一个捕捉文化热点的选题,起点高,要求高。因为近年来边疆学科研究方兴未艾,边疆历史研究逐步引起学界的重视,产出了不少高质量、有影响的成果。

(四)建构约组稿制度

地方高校学报要吸纳优质稿源必须建构约组稿制度。《文山学院学报》的做法是:首先与校内科研机构及相关院系、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建立经常的联系,及时刊载课题成果;其次,与校学术带头人、具有高职称或高学历的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及时了解学术动态,获得稿件支持;再次,积极鼓励新录用的博士生和研究生投稿;同时,本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服务的原则,编辑部与区域内相关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使一些有关地方经济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学报得到了及时展示,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编辑部还与校外一些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作者或者研究机构保持经常联系,这既保证了稿源的充足和稿件的质量,也从另外一个侧面促进了学校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打造学报特色提供了可能。地方高校学报的选稿机制应该在“内向性”与“外向性”之间做出灵活机动的动态处理。

(五)建构作者、编辑部、读者间的良性沟通机制

地方高校学报与大众化刊物相比,学报刊登的文章因理论性、学术性偏强,无法激发一般读者甚至非相关专业读者的阅读兴趣,因而也就无法占有大众化读者市场。[11]因此,编辑部应该建构作者、编辑部、读者间的良性沟通机制,扩大阅读面。当前,很多高校为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都加入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万方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学报还应加入中国知网数字化优先出版平台,这即可加快学报数字出版的时效性,又可缩短出版周期;同时还可考虑加入中国科技期刊论文在线平台,对外公开免费获取学报论文,提高论文的下载量和阅读量,提升学报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另外,编辑部要与作者建立良性的沟通机制,消除双方理解和认识上的误区。

四、结束语

地方高校学报作为高校学报中的一部分,其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形势依然严峻,同核心期刊相比,差距还是很明显的。向更高标准的核心期刊看齐,始终是地方高校学报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但是,地方高校学报不可能超越现实,在很多方面,只能选择与同类院校学报比较,或者和自己的过去比较。当然,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可以说地方高校学报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迎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实现学报整体质量的提升,需要科学定位,也需要理性成熟的心态。这种心态离不开对学报基本情况的准确把握,离不开在理想和现实间寻找平衡的清醒意识。地方高校学报没有理想追求的发展注定是不完整的,但缺少现实感的发展是不可能结出硕果的。因此办刊主体应该有足够的雄心与耐心,克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选择“深耕本土”的办刊思路,具有“锲而不舍”的办刊意志,在建设中创新、在发展中蜕变。

[1]李建军,李蕾,肖开提.坚守大学学报的办刊理念[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

[2]曲家源.什么是学术性[J].编辑学刊,1993(4):67-68.

[3]陈浩元,郑进保,李兴昌,颜帅,赵大良.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功能及实现措施建议[J].编辑学报,2006(5):323-327.

[4]黎文丽,亢小玉,宇文高峰.开门办刊 质量立刊 特色强刊[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1-124.

[5]张儒祥.应审时度势做好高校学报定位工作[J].编辑学报,2009(6):539-541.

[6]杨勇,周佩琴,秦和平.高校工科学报面向企业的理性思考[J].编辑学报,2004(2):84-86.

[7]任兆胜.深耕本土 锲而不舍——《文山师专学报》办刊思路浅探[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1-2.

[8]姜思铄,安秀敏.我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异同[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3):419-422.

[9]郭丽芳.评价论文学术质量的文献计量学指标探讨[J].现代情报,2005(3):11-12.

[10]谭昆,田景春.论报刊三级审读制度的意义[J].文山学院学报,2010(4):144-146.

[11]沈天舒.地方院校学报提升影响力路径创新探究[J].中国出版,2012(2):37-38.

猜你喜欢

文山办刊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Modulational instability of the coupled waves between fast magnetosonic wave and slow Alfvén wave in the laser-plasma interaction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致敬学报40年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文山肉丁
文天祥与文山肉丁
山歌唱文山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