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出行业需求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2012-03-20程光文

关键词:改革教育教师

程光文 龚 园

(武汉科技大学 教务处,湖北 武汉430081)

一、问题的提出

对高等教育而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旨归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准确而全面地把握人才培养模式的界定,有助于找准问题的切入点,以便更加深入细致地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众说纷纭,可谓见仁见智,诸如过程说、方法说、方案说、要素说以及机制说[1]等,不一而足。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可概括为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它具体包括四个层面的涵义:①培养目标和规格;②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③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④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在我国,“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上世纪九十年代。1994年,原国家教委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明确提出了“研究面向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改革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与人才培养模式的任务”。1996年,经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并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1998年,教育部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并在会议通过的主要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明确提出了“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指导方向。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要求: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2]。因此,只有坚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努力探索和尝试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和新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培养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任重而道远。

二、当前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人才培养模式按照既定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既定目标、方法和过程的管理,让学生具备专业理论基础大类知识,但正如同长期的固定思维模式会逐渐扼杀它类角度的创造性思维一样,在推行“宽口径”、“大教育”的同时,人才培养模式出现趋同化现象,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特别是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一)课程体系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以及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并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同时,推行“宽口径”的教育理念,弱化了专业特色,培养模式趋同;课程体系构建注重基础理论和基本素质培养,针对性不强,弱化了实践能力特别是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二)课堂教学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课堂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基础,是教师讲授课本知识的重要途径,但有些课程的主讲教师缺乏行业背景和工程实践经验,往往习惯于照本宣科、机械式地重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仅仅理解了书本的字面意思,缺乏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有些课堂往往出现学生随意旷课、不专心听讲等情况;有些教师只是忙于完成教学任务,缺乏与学生的互动,疏于对课堂的管理;有些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科为本位,将理论课、实习课分段实施,致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实践教学任务不能完全落实

目前,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较差,工作中往往需要相当长的适应期方能有所改观,根本原因在于人才培养期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主要原因是:①思想不够重视。不少主讲教师没有将实验、实践教学环节重要性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来认识并认真践行;②实验、实习“偷工减料”。由于学生人数过多,需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变成多人互助实验,实验学时数大幅度缩减,有的实践实习完全被观看视频所代替;③实践条件受限。有些实践项目受到实验设备数量、实习场地以及实践经费限制,难以实施;④实习单位积极性不高。工科院校实践教学所依托的大型厂矿企业,多由于安全、保密和沟通、协调以及政策等方面的原因,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起来,使得实践教学无法深入,学生往往不能顶岗实习,大多走马观花;⑤过程监控及管理缺乏力度。监管力度缺乏,教师对学生放松管理,使得实践教学环节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四)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在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方面。当前,“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应该仅仅是增强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而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在延续“填鸭式”教学方式,给学生的自主机会较少。

三、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工科专业具有实践性强、动手能力要求高的特点,工科人才培养必须结合专业实际,从转变思想观念、改革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等环节入手,切实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一)转变思想,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纲要》明确要求“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并指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2]思想认识的提升是一切改革发展的前提和根本,只有从思想认识上得到了统一和提高,才能做到由上至下的协调统一,才能将改革精神渗透到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因此,人才培养观念的更新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是改革的重中之重。

(二)注重需求,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承担的重要任务之一,要为现代化建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工科专业必须结合校情,突出社会和行业对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的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人才培养特色,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在低年级实施通识基础教育,在高年级进行专业教育和创新训练;大力加强通识教育平台和学科基础平台建设;同时,在平台基础上设置专业模块、实践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根据人才培养的需求,努力实现专业模块分方向、实践模块分层次、素质拓展模块分内容。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和调整,逐步形成强化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突出专业特色、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三)统揽全局,加强沟通,深化合作

1.以系统观统揽全局,重视教师、学生、管理者三要素间的协调统一

如果将高校类比为一个大的系统,该系统可分为教师、学生、管理者三大要素。统揽全局就是要努力协调教师、学生和管理者三个主要要素间相互作用,使得系统更加趋于稳定。当然,促使系统稳定的因素不仅仅是硬件条件,更重要的是一些软件条件。教师是知识的传承者、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教师教学手段、方法的改革是更好维系与其他要素联系的重要因素;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必须发挥学习主动性,加强与教师的互动、沟通和交流;管理者作为系统的一个要素,要同时兼顾教师与管理者、学生与管理者、教师与学生三者间的关系,通过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以及管理方法的提升,一方面要做好管理工作,使整个系统统一、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为教师和学生做好服务工作,使系统功能更好地实现。教师、学生、管理者三个主要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促使高校人才培养更加有序和稳定,质量得到保障和提高。

2.加强沟通,深化合作

加强沟通、深化合作是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工科专业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要求高,因此更需要与外界行业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帮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融入社会。加强沟通、深化合作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与上级部门沟通,领会国家教育教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②与兄弟院校沟通合作,相互借鉴学习教学管理经验和方法,共建人才培养平台;③与用人单位沟通合作,了解人才培养动向,共创校企联合培养机制;④与学生家长沟通,反馈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创建学校、家庭共同教育模式。

(三)学思结合,创新教学方法

1.注重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一线阵地,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教与学是沟通、交流、领悟和理解的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获得课堂上的知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尤为重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应更加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更好地促进学与思的结合,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维互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2]。

2.增强教学与研究的结合

学与研都是知识学习、领悟和运用的过程。学生除了了解和掌握所获得的知识外,更应增加知识的应用机会。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出:人的学习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提高工科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建立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加强学生的科研训练和创新训练,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会在实际中对知识的应用。首先,加强创新教育、政策引导和支持,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训练和科学研究;其次,鼓励教师吸纳学生参与科学研究项目;再次,建立创新基地,设置创新基金,指导学生自行申请创新训练和研究项目;第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科技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因材施教,创新培养模式

因材施教,其核心是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式。《纲要》明确提出:遵循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2]。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行试验班计划

结合国家教学改革项目,积极推进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行业企业联合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管理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应用人才;服务国家和地方战略发展需求,校企联合培养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发展的急需人才;结合教师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围绕重点服务领域和服务行业,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2.创新教学管理模式,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

学分制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学分制是以选课为核心,通过学分和绩点,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其最大的优点在于自由选课,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安排个人的修学计划,能够真正实现“选我所爱,爱我所选”;学分制的管理模式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因材施教,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有利于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促进教师积极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五)知行合一,提升实践能力

加强理论教学与学科实验、劳动实习、社会实践的结合,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一,政策上鼓励和倾斜。当前不少企业单位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其原因在于学生属于一类特殊群体,存在实习时间短、保密性不足、安全意识差、难于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给企业的正常生产管理造成了一定影响。所以,必须从政策入手,帮助实习单位解除后顾之忧,并给予一定政策补贴,以调动实习单位的积极性。

第二,鼓励学生参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通过所学知识,鼓励学生自我创新、创业,实现知识的价值;引导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

第三,拓展实习过程。深化与实践基地的合作,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尽可能使学生真正深入到生产一线,切实参与工作过程,学习和掌握更多、更扎实的实践技能。

第四,加强过程管理。实践环节的过程管理是目前教学监控管理的弱项,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实践过程管理。加强实践过程管理,就必须加强与实践基地的沟通合作,加大经费投入,形成有效的保障机制,使实践教学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四、结语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高校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包括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手段的改革与研究、教学管理改革与创新、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等各个方面。只有始终围绕国家教育发展主线,贯彻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实质,把握人才培养核心,树立质量意识,突出高校自身特色,深化改革,勇于创新,才能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保障和提高,才会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

[1]姜士伟.理工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途径探索[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66.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2-04-04].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猜你喜欢

改革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改革之路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