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中的青少年话语及其隐喻
2012-03-20芮渝萍
芮渝萍
(宁波大学 外语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一、《局外人》的文学地位和社会影响
《局外人》是当代美国著名青少年文学作家苏珊·辛顿的处女作。创作这部小说时,辛顿还只是俄克拉荷马州16岁的高中生。她深受学校两个学生派系的困扰,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部反映青少年校园生活的小说。1967年,在她大学一年级时,该小说由维京出版社出版,获得美国社会和学界的关注和好评。此后,该小说不断再版,1983年拍成电影。时至今日,它仍被奉为美国青少年文学的经典作品。
道诺森和尼尔森在合著的《当下的青少年文学》中指出:“1967年是一个里程碑,作者和出版商的目光转到一个新方向。”[1]此话的依据是,这一年里,辛顿的《局外人》、罗伯特·利普塞特的《对手》、安·赫德的《博·乔·琼斯先生和夫人》等几部以现实主义精神反映青少年问题的小说相继问世,扭转了长期以来青少年读物以浪漫乐观基调为主的文风。迈克尔·卡特在他的专著《从浪漫故事到现实主义:青少年文学成长及变化50年回顾》中也高度肯定了1967年出版的几部青少年小说的标志性地位。可以说,这几部小说与《麦田里的守望者》一脉相承,即以青少年的眼光和话语来讲述青少年现实生活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它们相继面世,表明《麦田里的守望者》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接踵而来的后继者。
在美国,由青少年作者创作并广受好评的青少年文学作品极少,绝大多数经典作品均出自经验丰富的成年作家;因此,辛顿的这部小说格外引人注目。一位从事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的美国学者道出了这部小说的社会影响。她在文章中承认,自己事业的源头归功于少年时代阅读过的《局外人》[2],正是这部小说让她产生了对青少年犯罪现象的研究兴趣。进入大学之后,她开始从事社会学研究,并思考社会环境以何种方式影响了人们的选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007年,维京出版社推出了《局外人》的精装版,以兹纪念该小说出版40周年。在辛顿众多头衔中,“青少年的代言人”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在美国图书馆协会和学校图书馆杂志首次颁发玛格丽特·爱德华兹奖时,辛顿荣获首届奖项。该奖项1988年设立,每年只授予一位作家,其获奖作品必须对“青少年文学做出了深远而持久的贡献”、“有助于青少年认识自我,探讨青少年在各种社会关系及这个世界中所承担的角色和价值问题”。①参见青少年图书服务协会网站http://www.ala.org/yalsa/edwards。
《局外人》的成功可以归纳为三个要素:第一,以亲历者的身份揭示了青少年生活中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第二,把青少年问题与社会偏见和公平正义结合在一起,以小见大;第三,语言表达独树一帜,生动形象的青少年话语和俚语随处可见,是研究青少年话语的活化石。
《局外人》的叙事者是14岁男孩波尼。由于父母在一次交通事故中身亡,波尼和两位哥哥沦为贫民。大哥达瑞放弃进大学的机会,找了两份蓝领工作,挑起生活重担;二哥苏达也打零工,补贴家用。小弟波尼不负众望,成绩优异。不幸的是,在他们周围有两个青少年派系——由富家子弟组成的“上流帮”和贫民子弟组成的“油污帮”。尽管不少青少年讨厌卷入帮派活动,但如果脱离帮派的保护,独自出门时就可能遭受袭击,所以大家不得不接受自己的身份定位。家境贫寒的人自然成为“油污帮”的一员,富家子弟自然认同“上流帮”。两派中总是有些成员喜欢惹事生非,挑起事端,而帮派中弱小的青少年常常成为受害者。波尼依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讲述了他对青少年问题的反思。《局外人》反映的是不同社会阶层青少年之间的冲突,涉及暴力、犯罪等阴暗面。但从本质上看,它的意图是引导青少年读者追求纯真,培养英雄气概,寻找他们的理性乐园。国外学者戴利指出:“该书传达的真正信息是其坚定的理想。该书之所以如此拨动年轻读者的心弦,正是因为它捕捉到了那一时代的理想主义。”[3]
二、《局外人》的青少年话语特征
学界对“话语”的定义有多种。一个较为普遍的定义是把话语和思维方式联系在一起,认为一种具有类属特征的话语是对某种类别的思维方式的反映,如各行各业多少都拥有一些标示其独特性的话语,不同阶层、不同性别也有标榜自身特色的话语。因此,常常有人对媒体话语、男性话语、女性话语、政治话语、广告话语等进行分析。海顿·怀特认为,话语是表现性的,但表现的方式却很复杂,它的作用是以交际的形式对经验做出表现。在人们把所体验的现象转换为可被理解的表达模式过程中,话语起到了中介作用。组建叙事的过程其实就是认知的主要模式[4]435-436。因此,一种独特的话语构成了一种可供分析的话语类别,以探究其认知模式。
巴赫金针对文学作品中的话语评价认为,小说中的说话人或多或少总是个思想家,他的话语是思想的载体。他指出:“一种特别的小说语言,总意味着一种特别的观察世界的视角,希冀获得社会意义的视角。正因为是思想的载体,话语在小说中才能成为被描绘的对象。”[5]
揭示《局外人》中青少年话语承载的信息,有助于我们掌握“文以载道”的实现途径。《局外人》中的青少年话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鲜明的个性、浓厚的时代性、区域性和青少年亚文化性,因此是一种值得分析的话语类别。其突出特征是大量形象化的措辞、俚语、违背语法的句式、俏皮的组合词和词性的灵活改变。它是青少年认知特征和生存体验的折射。
在修辞层面,该小说中的青少年话语生动形象,明喻、暗喻比比皆是,例如:“我明白当时我的脸色会是多么苍白,我的身子像风中摇曳的树叶一样抖个不停”[6]8;“他们个个强硬如铁钉”(p.9);“苏达吸引女孩们就像蜂蜜吸引苍蝇一样自然”(p.9);“乔尼对达拉斯踩踏过的地面都会顶礼膜拜”(p.25)。达利告诉波尼和乔尼躲在教堂里,不要现身时说:“不要把鼻子探到门外来”(p.61)。
换喻是青少年喜爱的一种修辞方式,也是青少年一种常见的思维方式。换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密切联系的另一类事物来指代本体事物,表示一事物时却在指相关的另一事物。在小说的开篇,主人公波尼就说:“那时,我只希望我看上去像保罗·纽曼一样潇洒——他外表强悍,但我不是——不过本人自以为我的模样也不算差”(p.1)。保罗·纽曼是美国著名的影星、制片人、职业赛车手、企业家、慈善家;波尼希望自己像纽曼,表明了他对纽曼式人物的认同。这种认同是青少年自我规划的基础。对于成长中的年轻人来说,认同某些人物,并以他们为生活和行动的榜样,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是成长之必须。它的深远意义在于:被认同者是被认同价值观的具象参照,是抽象观念的具体呈现。从话语表层看,波尼崇拜的是保罗·纽曼这位名人;从深层次看,他欣赏的是纽曼具有的品质:成功、慈善、受人尊崇、一表人才等。这种对人物表示认同的话语折射出的是一种典型的青少年常有的思维方式,即把复杂抽象的理念具象化。再如:波尼和乔尼多次提到欣赏落日美景,并以此来换喻他们两人追求美好的梦想。乔尼去世之前写信给波尼,鼓励他不要忘记自己的追求,并且希望波尼能够陪同爱护他们的达利看一次落日,还请他转告达利,世上有很多美好的、值得留念的东西。这种以具象代抽象的换喻思维十分符合青少年的认知习惯。
在措辞层面,青少年话语的生动活泼跃然纸上,而且十分贴切。例如以下英文中的划线部分:
I had never been jumped.(之前,我还从来没有被偷袭过。)(p.4);
I have a good build.(我体型不赖)(p.4);
Darry stared at him for a second,then cracked a grin.(达瑞盯了他一眼,突然咧嘴笑了。)(p.9);
Soda was glaring at him.(苏达两眼射出怒火,盯着他。)(p.13);
Jonny was scared of his own shadow after that.(从那以后,乔尼连自己的影子都怕。)(p.4)。
波尼介绍二哥苏达时说他:“从来不看书”(never cracks a book at all)(p.2)。“crack”往往用于砸开坚果之类。苏达生活在贫民窟,还经常受到富家子弟骚扰,尚未成年就要打工挣钱,当然难以坐下来专心学习,因此对他来说,打开书本真像敲开坚果一样麻烦。在介绍朋友时,波尼说:“我们这一伙中,没有谁像我一样爱看电影,爱读书。”(And nobody in our gang digs movies and books the way I do.)(p.2)。“dig”的常用词义是“挖掘”,要弄懂电影和书中的深意,就像挖土一样得付出精力。因此,这帮文化程度不高、又缺钱的青少年不爱看书看电影。其他或标新立异、或生动形象的措辞还有:“打量某人”(size sb up)(p.24);“劫掠某人”(shanghai sb.)(p.28);“徒手打斗”(skinfight)(p.29);“香烟”(weed或cancer stick)(p.80);“对某人甜言蜜语”(sweat-talk sb.)(p.34);揍扁某人(flatten sb.)(p.24);“吓唬某人”(spook sb.)(p.65);“胆怯”(play chicken)(p.127)。此外,他们还喜欢使用新奇的复合词。如,“爱说俏皮话的人”(wisecracker)(p.9)。波尼在介绍二哥苏达时说,“他十六奔十七岁”(who is sixteen-going-on-seventeen)(p.2);形容苏达像影星一样帅气(movie-star kind of handsome)(p.7);用“horsecrazy”作形容词介绍苏达喜爱马匹。
该小说俚语遍布。俚语的显著特点是随意性,具体表征之一是更改词性,或是直接把名词转化为动词使用,或是通过常用后缀随机造词。在美国青少年口语中,俚语大行其道,这部小说因此是现实生活话语的一个折射。如苏达告诉波尼:“Don’t let him bug you.He’s really proud of you ’cause you’re so brainy”(p.17).(别在意他说的话。其实他为你骄傲,因为你很聪明。)在名词brain后面直接加后缀y,使其成为一个形容词,表示“聪明的”;另外,“bug”本是名词,指小虫子。在俚语中被用作动词,表示“烦扰、折磨”;再如,波尼把形容词“独自”当作及物动词使用“but I usually lone it anyway□ ”(p.1)。
在语气层面,青少年极端与夸张的表达方式随处可见。“苏达永远也不会长大”(p.2)。“他能够理解任何人”(p.8)。“要不是我们这些人在,他早就离家出走千百次了”(p.12)。“你的鼻子总是埋在书里,都不用脑子想想常识吗?”(p.13)“他的双眼像坚硬的冰块一样冷”(p.42)。“达利身上会产生爱,那才是奇迹呢”(p.59)。“达利递给我一件衬衫,尺码有六千万号那么大”(p.61)。“你就像坐在世界屋脊”(p.69)。“他跑得之快,就像魔鬼在后面追他似的”(p.152)。
语法规则是官方正统语言的象征。故意打破语法规则,则是有意要赋予话语行为某种意识形态的隐喻。对于青少年而言,在交际中偶尔使用一些违背语法规则的口语表达,意味着故意做出一些违背社会规约的姿态,它给青少年带来一种叛逆的快意或自我标榜。该小说中违背语法规则的话语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混用动词的单复数,使用双重否定句式,使用缩写词,省略句子成分。如以下句子:
It ain’t his fault he likes to go to the movies...(p.13)
he don’t mean nothing;(p.17)
I have quite a rep for being quiet,[rep=reputation](p.39)
Where you headed?(p.47)
Where you been?(p.49)
We ain’t goona cry no more,are we?(p.75)
Let’s go see Dallas.(p.123)
三、对《局外人》中青少年话语的分析
用青少年话语叙事是现实主义创作理念的体现方式之一,它使人物的话语和身份吻合起来。用后现代的平权理念看,也是赋予未成年人话语权,让他们的声音能够在社会杂语中占有一席地位。言说者比沉默者更有可能争取到自己的权益,并通过言说获得理解和关注。除此之外,青少年话语本身包含了青少年成长心理及青少年亚文化的许多特征,是认识青少年群体的重要手段。
从社会变迁角度看,美国文学中的青少年话语问题与二战后美国社会状况紧密相关。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空前灾难摧毁了青年一代的理想和对权威的认同。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出现了“跨掉的一代”、“摇滚乐队”、“校园斗争”、“民权运动”、“解放文化”等青年人积极参与的社会文化活动,以此表达他们的不满和反叛。他们通过身着独特的服饰,创造标新立异的言语,追捧特立独行的行为方式来标榜与主流社会划清界限,分道扬镳。不少小说人物用粗词俗语、奇言怪句来表现叛逆和逃避,以此彰显独立和个性。《局外人》正是那一时代的产物。
从社会心理角度看,青少年使用某个圈内话语表明了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波尼曾说:“我的词汇粗俗,尽管我受过教育。”(p.140)其实,波尼在校成绩很好,他完全可以用正规的话语讲话,但在日常生活中,他选择使用身边伙伴常用的话语来标示和增进自己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认同不只是话语上的共享,而是一种对价值和行为模式的选择。对于一些青少年来说,能否进入某个圈子意味着他们能否脱离家庭,受到圈内成员的保护和支持。而掌握圈内话语,懂得何时何地使用,成为他们获得圈内认同的一种手段。由此可见,青少年创造圈内话语是他们建构亲密感和归属感的心理需求。
从成长心理学角度看,处于摆脱童年、走向成熟阶段的青少年,具有叛逆性,善于想像,喜爱新奇,擅长创造时髦的语言以示其机灵性、创造力、自我能力和价值。青少年彰显叛逆心理的话语表现就是故意使用粗俗词汇,违背语法,以这种非暴力的、不违法的方式标榜自己特立独行的身份意识。另外,他们直率的表达方式与其说是天真的表现,不如说是缺乏社交经验的结果。成年人通过长期的社会交往,逐渐了解和遵守人际交往中的各种潜规则,如话轮(即不能独霸说话的机会,要倾听对方的反应)、场合(即根据场合调整话语的分量、礼貌度、音量、语速、表情等)。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对社会潜规则的掌握还不够熟练,说话往往缺乏掩饰,直率干脆,这是造成交际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上流帮”的两位男孩看见他们的女朋友齐丽和玛西亚跟“油污帮”的三位青年走在一起,非常生气,对她们说:“即便我们惹恼你们了,你们也没有理由跟这些流浪汉(bums)在街上游荡呀。”(p.45)这句话冒犯了三位年轻人的自尊,挑起了争端。
成长阶段的青少年遭遇挫折,往往自卑自怜。他们通过自相矛盾的话语表达出不确定的自我认知;通过粗话发泄压抑和反叛;通过自我贬损表达失落和迷惘。例如,波尼曾为自己的长发自豪,认为那是他作为“油污帮”的标记。当他不得不剪掉长发时,他非常惋惜;其实,在心底里他并不愿意认同“油污帮”。一次,他和两片嘴谈起大哥达瑞,两片嘴告诉他,都是他们这帮人连累了达瑞,否则他也会是“上流帮”的一员。波尼也认为,达瑞那么聪明能干,不该属于“油污帮”。由此可见,归属“油污帮”是他们不得已的选择。这种自相矛盾的话语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价值标准徘徊不定的表现。在这一阶段,人的不确定性其实也表明了可塑性。因此,这一阶段是人生关键的时期。
从文学角度看,让青少年用他们生活中的话语说话,提升了故事的真实感;另外,辛顿在创作这部小说时,对街头青少年话语是有所选择的。她尽量避免用让人费解的俚语来表达,选用了生活中的常用词。不过,这些常用词被书中的人物加以变形,或是把名词当动词用、或是添加后缀来改变词性、或是自由组建复合词、或是创造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给小说的语言增添了新奇和幽默,给语言符号增加了与社会身份关联的意识形态色彩。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大多数人不仅把他们的话语当作是工具,而且还珍视其内在含义、它的文化遗产、它作为某种特殊身份的标志。”[7]作者让波尼使用青少年口语叙事,使得他的局内人身份得到确立,他作为“油污帮”代言人的可信度得到提升。在小说的结尾,他告诉读者:书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这些事件有两个目的:一是完成老师要求的写作任务;二是要让大家更加真实全面地了解“油污帮”的青少年,字里行间透露其希望:不要简单地给“上流帮”或“油污帮”贴上一个武断的标签。两个派别中的成员都是有个体差异的;“上流帮”并非个个都是风度翩翩的君子,“油污帮”也并非人人都是善恶不分的人渣。
四、结语
青少年话语包含了青少年亚文化的许多特征,是认识青少年群体的重要手段。话语分析的意义在于,揭示某种话语本身所包含的诸多信息。海顿·怀特说:评价话语不只是在客观和不客观之间作判断,而是要发现人们在脑海里使用哪些不同的策略来构建现实,以便用不同的方法来应对现实,而且每种策略都有自己的道德蕴涵。[4]435青少年话语在《局外人》中成为标榜叙事者自我身份的象征符号,波尼选择用典型的青少年话语写作(包括小说作者辛顿的选择)表明了作者的立场——作为青少年的代言人。这种选择产生的效果是让边缘人,尤其是被忽视、甚至受鄙视的贫民青少年以引人注目的、真实生动的面目走向前台,进入读者的视野。这种选择蕴含了文学的道德感和责任感。
这种叙事话语的选择还传达出另一个不可忽视、且具有积极意义的信息:贫民青少年也有梦想和追求。波尼并不把自己的身份限定在贫民窟的“油污帮”成员这一特殊身份上;他让读者看到他作为优秀学生的身份——不仅成绩优秀,还是长跑健将,善恶分明。尽管年幼,他坚信只要认真学习,就可以脱离贫民窟的生活,拥有美好的未来;大哥达瑞也对他寄予期望,并且不遗余力地促使他实现梦想。尽管出版该小说时,辛顿仅是大学一年级学生,她传达出的身份可塑性与后现代的身份观十分吻合,即身份认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来没有终结点。人们总是不断在重新构建、调整、巩固、修改、质疑、或放弃自己的现有身份;身份不是固定不变的符号。[8]正是因为身份具有可塑性,不是固定的、只需去认识的自我内核,社会才更加需要为波尼、乔尼、达瑞这样的青少年提供安全的生存空间,关心他们的成长和需要,帮助他们实现梦想。《局外人》的作者才能够在作品出版21年后,获得首届玛格丽特·爱德华兹奖。
[1]Nilsen,Alleen P.and Kenneth L.Donelson.Literature for Today’s Young Adults[M].New York:HarperCollins Publishers,1993:12.
[2]Inderbitzin,Michelle.Outsiders and Justice Consciousness[J].Contemporary Justice Review,2003(6):357-362.
[3]Daly,Jay.Presenting S.E.Hinton[M].Boston:Twayne Publishers,1989:16.
[4]Grossman,Marshall.Hayden White and Literary Criticism:The Tropology of Discourse[J].Papers o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Fall 1981(17).
[5]巴赫金.小说理论[M].白春仁、晓何,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6]Hinton,S.E.The Outsiders[Z].Puffin Books,1997.(文中译文在页末标注页码)
[7]Réaume,Denise G.Official-Languages Rights:Intrinsic Values and the Protection of Difference[C]//W.Kymlicka and W.Norman.Citizen in the Diverse Societ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8]Butler,Judith.Bodies That Matter[M].London:Routledge,199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