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关系探析*
2012-03-20胡正燕
胡正燕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湖北 武汉 430011)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是党总结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最新认识成果和理论概括,是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的重要发展。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做出了“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部署。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借鉴一切可以借鉴的成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就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先进经验之一。它是西方“新发展观”理论与绿色运动尤其是生态社会主义运动相结合的特殊产物。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来源于生态社会主义的运动实践,又在指导当代生态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它提出独特的经济发展观、政治发展观、社会发展观和文化发展观,对我国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具有重要的启示与积极的借鉴意义。
借鉴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为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服务,必须首先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概括而言,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一、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的联系
1.两者面临的时代背景相同
无论是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还是中国的科学发展观,都是对“新发展观”理论思潮的回应。二战以后,伴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财富的持续增加,人们开始面对层出不穷的严峻问题,如资源大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失衡、道德滑坡等等。发展到20世纪60、70年代,这一问题愈加突出,不仅发达国家如此,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亦然,这也使得这一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最终成为具有全球性的重大问题。相应地,围绕着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人口等关系的学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国际上关于发展问题的研究由此兴起,发展观的演变也肇始于此。
从“传统发展观”到“新发展观”的演变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到20世纪50年代,把发展与经济增长等同起来,认为发展是走向工业化社会和技术社会的必然过程;第二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初,将发展理解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的统一,是伴随着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制度等变革的经济增长过程;第三阶段始于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人们更加关注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提出并逐步完善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第四阶段从80年代开始,广义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全球取得共识,认为发展就是人的基本需求逐步得到满足、能力不断发展和人性自我实现的过程。这就是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中国也面临相同的国际背景,深受“新发展观”理论思潮的影响,先后提出人口、资源、经济可持续发展观点以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即科学发展观。
2.两者的出发点相同
两种发展观的共同出发点在于:为了大家共同拥有的唯一的地球,为了人类共同的未来,为了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共同利益。两者都是为了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而提出的应变对策,不仅是为了维护当代人的发展要求,还要兼顾后代的利益,不能只顾眼前,不顾以后,不能为了一时的“发展”(片面的经济增长)而罔顾自然、资源的承受能力甚至严重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谋求长远发展,全人类的共同未来更是不可能实现的幻想。
3.两者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则相同
两种发展观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主张人类社会的一切制度和行为方式都应遵循生态性、系统性原则。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是在全球性生态危机渐趋恶化的历史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尖锐对立、过度掠夺自然造成的。因此,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维护生态平衡等问题分外关注。“它从整体有机论出发,认为在自然界,每一个有机体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整个自然界就是一个由无数相互联系、不断发展的生命系统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当一个系统遭到破坏时,这个系统的独特性会遭到破坏,随之影响其它系统,造成更大系统的失衡。它认为,人的社会生活也包含在这种生态循环之中,因而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护生态平衡,健全社会制度,规范行为方式,人类社会才会健康持续发展。”[1]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为了改善国内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这一现实,我们忽视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没有正确认识与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把自然界作为征服、改造的对象,以至于做出了诸如大炼钢铁、围湖造田、滥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捕捞等一系列荒唐的经济活动,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大量浪费,加剧了环境污染,也使得生态严重失衡。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才认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在这一国内环境下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相结合的文明发展道路。
4.两者对资本主义的基本认识相同
两种发展观都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违背了可持续发展原则。资本主义制度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资本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充分暴露了其贪婪的本性,不断地对外扩张。为了达到目的,他们还利用各种媒介引诱甚至误导人们消费,使消费不再是满足个体需要的手段,而成了生产者获得更多利润的工具。这种经济增长的结果,是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以及过度消费、畸形消费的产生,必然会导致资源危机、生态危机,最终会影响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2]。因此,两者都主张制定一种适度的消费和生产模式,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个体的全面、自由、健康发展。
5.两者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认识相同
两种发展观都反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掠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所作所为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这必然会引起其国内民众的强烈反对。西方发达国家往往会利用自己的资金和技术优势,进行新的“生态犯罪”,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合理地将生态危机转嫁到发展中国家,但这又会严重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必须紧密团结起来,加强联系和合作,坚决反对发达国家的掠夺和剥削,改变自己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被动局面;否则,可持续发展缺乏相应的国际环境,根本无从谈起。中国始终坚持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积极谋求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这也是科学发展观坚持的原则之一。
6.两者在教育、就业等方面具体观点相同
两种发展观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对扩大就业的认识以及对农民和农业的重视等具体观点是相同的。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的一个重要观点是生态社会主义文化和生态教育,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舒马赫明确指出:“全部历史以及当前的全部经验说明这样一个事实:最基本的资源是人而不是自然提供的。一切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都是从人的头脑中产生的。果敢行为、首创精神、发明创造、建设性活动不是在一个领域,而是在许多领域一下子突然迸发出来。谁也说不出它首先从何而来;但是我们能够看到文明是如何通过各类学校,换句话说,通过教育得到保持甚至加强。因此,我们能够很确切地说,教育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3]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发展了教育的内容——提倡生态教育、环境道德教育和生态工作道德;同时,明确了教育的目标——培养具有完整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为此,必须加强“包括精神的、智力的、社会的和伦理道德的教育”,尤其是创造性地表现个性才能的教育[4]。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始终把“科教兴国”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提高全民族素质,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十分重视就业问题,把就业作为衡量人的生存发展权的重要指标。舒马赫认为“一个人受到的最大剥夺是失去照顾和谋生的机会。就业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所谓‘中间技术’主要也是基于这种思想提出来的。他表示,发展中国家应该优先选择劳动密集型工业,而非资本密集型工业。而中间技术最终将是劳动密集型的。”[5]中国政府也十分重视就业问题。对就业问题的关注及对扩大就业措施的探索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两种发展观都十分重视农业和农村问题。“在农业生产方面,舒马赫主张合理利用土地。他提出,应当采用一种既能提高土壤的生产率、又能保持土地长期完好无损的生产方法。”[6]舒马赫也十分关注农村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发展中国家压倒一切的问题是农村问题和使农村生活活跃的问题,因为这些国家绝大多数人都住在农村地区。世界贫困问题主要是200万个乡村的问题,也就是20亿农村居民的问题。除非使内地的生活差强人意,否则世界贫困问题非但解决不了,而且必然越来越严重。‘任务就是在农村和小城镇创立几百万个新的工作场所’。他认为应当在农村和小城镇地区建立‘农业——工业’结构”。[7]同样地,我国始终重视农民、农业和农村等“三农”问题,一直将它摆在国家建设议程的突出地位。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涉及到这一问题。
7.两者的最终目的相同
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当前越来越严峻的生态危机,改善资本主义制度某些不合理的因素,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而我国之所以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目的也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基本点不动摇,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虽然二者在某些主张上仍有分歧,但是两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追求发展。这一发展指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还包括自然、社会、人的发展等诸多方面。
二、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的区别
1.两者指导思想迥然不同
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强调整体有机论,主张给予自然界更多更深刻的人文关怀。这种观点过于理想化和绝对化。与之相对的,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借鉴国外社会发展经验和社会发展理论的过程中,形成的最新科学成果,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指南,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两者研究起点不同
首先,二者的着眼点不同。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虽然具有全球视野,并拓展到美洲、亚洲甚至是中国,但是其着眼点仍然是欧洲,许多理论和措施都是立足于欧洲现实情况,相关实践也主要集中在欧洲。科学发展观的主要任务则是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总体战略,着眼点在中国,始终立足于中国国情。
其次,二者的经济基础不同。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所分析的国家不仅有发展中国家、贫穷国家,也有发达国家、富裕国家,其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科学发展观所研究的则是我国现阶段的总体状况:就经济现状而言,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不发达,行业、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一点也与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不同。
3.两者对社会主义与生态的关系认识不同
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主张生态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都不尽相同,而是“第三条道路”,谋求生态政治与社会主义的结合。而科学发展观则要求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注重经济建设与人的发展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掘社会主义本身所具有的绿色含义。
4.两者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不同
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认为,现代西方社会存在“两重矛盾”,并且生态危机已经取代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而科学发展观则持不同观点:第一,对资本主义社会,虽然承认生态危机确实存在且矛盾十分尖锐,但科学发展观仍然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观点,认为其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第二,虽对人类共同面临的生态困境深有认识,并且承认中国社会存在着两大矛盾: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并可能在一定时期激化的阶级矛盾以及人民内部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但相比而言,科学发展观更加关注中国存在的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把重点放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
5.两者对经济发展的态度不同
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早期理论坚持“发展极限论”,主张“零发展”,到90年代转变为“适度增长”,但是仍然没有完全脱离“极限论”的影响。科学发展观则主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大力推进各项改革,不失时机地推进经济的理性发展。
6.两者对技术的态度不同
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将“科技异化”作为生态危机的间接根源,主张发展“小技术”、“中间技术”,减少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解决生态危机。科学发展观则主张在自然和环境承受的范围内加快科技改革和发展,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经济,并没有对科学技术的具体形式进行严格规定。
7.两者对生态危机和消费关系的理解不同
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把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归结于“异化消费”,主张对消费进行限制,防止消费异化。而科学发展观则把生态危机的原因归咎于资本主义制度,与消费本身并没有必然联系;并且为了发展中国经济,科学发展观主张扩大内需,形成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拉动。
8.两者对人类未来的态度不同
对人类的未来,前期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深受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比较消极。无论是“增长存在极限”,还是“超越极限”,都渗透着这一消极态度。到90年代,生态社会主义者才开始用积极的态度来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拟定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法。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乃至全人类的未来始终充满信心,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各种困境,谋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
9.两者根本性质不同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虽然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观点,但具有很强的空想性,过于理想化。比如,强调发展“中间技术”、否定跨国公司的作用,主张建立小国寡民式的经济单位,都是不合时宜的,无助于生态问题的解决。相比之下,科学发展观充分分析中国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制定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自然保护等具体发展目标,实质在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三、结论
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许多分歧,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它们之间的某些联系,把二者对立起来;也不能无视它们的区别,把二者等同起来。本着“尊重世界多样性”、求同存异、相互启发的原则,我们应当加强对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关注和研究,积极吸取先进理论成果和成功实践经验,为更好地坚持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
[1]刘东国.绿党政治[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215.
[2]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九十年代国外社会主义述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30-231.
[3]E·F·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M].虞鸿钧,郑关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8.
[4]弗·卡普拉,查·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198-199.
[5][6][7]E·F·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M].虞鸿钧,郑关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译者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