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卓越计划”与大陆“质量工程”在高职院校的实践*
2012-03-20汪文敏
汪文敏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高职教育质量关系到高端技能人才的成长,关系到整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追求质量提升是当今高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在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台湾地区和大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都经历了规模快速扩张的时期,由此导致高职院校(台湾称技职院校)的教学、实训、师资、后勤保障以及整体管理水平面临严峻的挑战,衍生出教育质量下降及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在新世纪的头十年,台湾于2004年,大陆于2007年先后实施了“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高等学校本科生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并向高职教育领域扩展,将技(高)职院校纳入计划或工程建设的范围。就整体而言,台湾“卓越计划”或大陆“质量工程”的实施对提高技(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台湾与大陆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不同,教育管理体制不同,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也表现出某些差异,本文试对此进行比较分析,以期相互借鉴和交流。
一、台湾“卓越计划”与大陆“质量工程”在技(高)职院校实施的背景
(一)台湾实施技职院校教学卓越计划的背景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台湾高等教育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化为普及教育。但由于资源建设赶不上规模扩张,质量问题随即出现。大学毕业生的素质逐年降低,学生基本能力及专业能力均无法满足社会及产业所需,台湾产业及社会对高校培育之人才满意度逐年下降[1]。高等技职教育也不例外。台湾从事技职教育的院校数量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升级不断扩充并走向多样化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体系大学院校和学生规模扩充速度甚至较一般教育体系更快,至2009年,专科及以上技职院校增至93所。高等技职院校短时间内快速扩充,虽达到了畅通技职学生升学的政策目标,但是教育质量也出现下降。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台湾当局把如何配合台湾地区经济全面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技职教育发展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各种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不同阶段的高等技职教育政策都落实在一系列的实际行动中,如修订专科学校课程,规划技职教育一贯课程,辅导技术学院增设人文系,辅导高等技职院校设置教育系所或学程培养师资,建立多元化技职师资晋用审查体系,鼓励校际合作等;奖励补助私立技职院校;通过专项经费补助发展科研,提升教学能力,鼓励培育当前产业需求重点科技人才和重点发展学校特色领域等。这一系列促进高等技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措施,对高等技职教育品质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2]。
为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台湾教育部门曾陆续推行过“大学学术追求卓越发展计划”、“研究型大学整合计划”及“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划”,并安排有相关竞争性的奖励经费,这些计划重点都在于提升普通高校的研究水平。但是,对于高校最基本的教学质量缺乏相对应的关注,造成高校有“重研究、轻教学”的倾向,台湾教育部门决定实施“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3]。“卓越计划”以5年为一个周期,提供项目竞争性经费补助台湾大学中约30%至40%的学校,通过竞争性的奖励机制,鼓励大学提升教学品质并发展国内教学卓越大学典范。该计划于2004年12月投入10亿元新台币(合2.5亿人民币)经费,2006年度将经费扩增为每年50亿元,技职院校及体育校院也被纳入其中。获得补助的技职院校,2006年度30所,2007年30所,2008年31所,2009年32所[4]。
(二)大陆实施高职教育质量工程的背景
1997年以前,大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一直维持在5%以内。1999年,大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迈出关键步伐,高等教育开始扩招,高等教育开始了跨越式发展。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540万人,是1998年招生108万的5倍;高等教育学生总人数达到2500万人,是1998年的4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也异军突起。1999年大量中职学校合并或升格为高职院校,一直由精英统治的高等教育格局迅速被高等职业教育打破。2006年5月15日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共1854所,其中高职高专院校1147所,在校生人数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初步实现大众化的高等教育由于刚刚起步,面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较弱,教师队伍的水平亟待提高,经费投入跟不上规模增长等问题,人才培养质量无法满足社会及产业所需。
教育部始终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即“4号文件”,就加强教学工作明确提出12条针对性很强的要求。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2004年底,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即2005年“1号文件”,强调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确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的基本认识,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5]。
针对高职教育的质量提升,2000年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2004年印发了《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意见》(教高[2004]1号),进一步明确了高职教育的地位、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2006年印发了两个文件,一是《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二是《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涉及9条关于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意见。14号文和16号文都要求高职院校转向内涵建设,并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改革有力地推进了高职教育的发展,但是示范院校建设项目只能保证10%的高职院校受益。为了资助更多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教育部和财政部于2007年1月联合颁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生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质量工程”计划中央财政投入25亿元,以3年为一个周期,通过公开招标、申办等形式,补助众多的普通高校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也被纳入其中[6]。
从两岸提升大学教学质量政策的出台背景可以看出,台湾“卓越计划”和大陆“质量工程”的出台并向技(高)职院校扩展不是孤立、偶然的事情。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两岸就已经开始了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政策使用,都是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时期,出于技术应用型人才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以及保持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重要性的战略性思考。有所不同的是,同一时期台湾的职业教育体系已近完善,已经不需要在宏观上探讨高等技职教育体系如何构建,办学体制如何运行,普职教育如何衔接沟通等基本问题,不需要在观念层面上争论“要不要转”“为什么转变”“转向何方”等形而上学的问题,而是走向教、学、做的具体行动中,强调教学实务的改革与创新[7]。
二、台湾“卓越计划”与大陆“质量工程”的比较分析
(一)建设目标比较
台湾“卓越计划”在于通过竞争性的奖励机制,提供项目竞争性经费,补助约30%至40%的学校,促进大学重视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使之成为教学卓越大学的典范。引导大学在教学制度层面做出整体的改革及改善,强化“教学核心价值”,完善课程学程规划,提升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建立教师教学评鉴制度,强化师生教学互动和学生学习意愿,增强学生学习之意愿及成效并强化就业竞争力,充实教学资源,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和台湾地区的国际竞争力[8]。
大陆“质量工程”在于通过质量工程的实施,使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基本形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突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显著增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结合更加紧密;高等学校管理制度更加健全;高等教育在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基本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9]。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台湾“卓越计划”建设目标似更加微观,更强调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更强调教学制度性改革和建设,更强调全体学生整体学习能力及就业竞争力的提升。这更符合教学改革的一般规律,即从高校内部微观因素着手,在外部条件和环境已经具备的情况下,努力改善和提高内部的条件和环境。大陆“质量工程”也强调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但是,目标层次定位更显宏观,且目标多重,有的目标的实现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市场合力推进,希望透过“质量工程”达成似乎有点超出“质量工程”所能承载的范围。
(二)建设项目比较
台湾“卓越计划”的建设项目从2005年开始一直处于动态调整当中。2005年,第一期建设有9个计划,分别是建立教师教学负责单位;落实教师评鉴办法;建立大一新生辅导机制、协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提升学生核心能力指标,确保就业竞争力;完善毕业生资料库,关注学生就业发展趋势;进行全校性教学评估,落实评估结果追踪反馈机制;课程委员会增加校外人士和学生代表机制;课程定期检讨评估;课程大纲100%上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选课信息。2009年6月,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发布了《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及区域教学资源中心计划补助实施要点》,将第一期的9项计划整合为提升教师教学品质、强化学生学习成效、改善课程学程规划3大块,在每一块下细化计划。2010年7月,台湾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将计划整合为教师教学、课程改革和学生学习3个层面,简化申请表格,使各高校在提供发展特色的材料时更具有弹性。另外,新增加了反映高校教研人员弹性薪资制度实施状况和高校国际化办学程度两项内容[10]。
大陆“质量工程”第一期建设项目包括六个方面,分别是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内容涵盖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创新精神、专业设置预测、信息技术应用、课程体系共享、教学团队、教学质量评估以及西部支援等[11]。
相比较而言,“卓越计划”的建设项目的具体性、可行性、协调性较高,紧紧抓住影响教学质量中最基本的两个因素教师和学生,制定影响他们行为发展方向的指标,并力求指标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卓越计划”是以学校整体为单位来申请的,强调学校在提升教学品质方面的整体性指标的建设,尤其表现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增强学生主动学习及就业竞争力,完善课程规划方面。另外,加入学校的特色化和国际化指标,引导高校分类发展,这无疑能促进高等教育的多元定位、多元特色,有利于提升技职校院的竞争力。大陆“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也涉及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也强调鼓励特色,分类发展,但是总体的建设项目有重叠、交叉之处。在后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同一项目重复建设或不同项目建设内容重复的情况似与此有关。
(三)项目管理及绩效考核比较
台湾地区为了推动“卓越计划”,在教育主管部门下设“卓越计划”办公室,由教育主管部门聘请教育界专业人士以及大学教师代表为委员组成专门的办公室,设置召集人1名。另设置由学者专家组成的审议委员会,负责审议各校申请计划。“卓越计划”办公室的主要工作是执行计划的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包括平时考核及实地访评,并研究制订具体教学成效指标,以落实监督及成效考核机制。要求各校依据考核指标建立执行成效指标,每年进行绩效评估为后一年度是否继续资助以及资助额度提供参考依据。每年度办理考评作业,以实地了解各校办理成效,以此作为次年度经费审核的参照依据。要求获得资助的院校建立专门的计划网站,向社会公开计划的内容、实施进度、实行效果等,力图实现执行过程的全程监督,保障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高效性[12]。
大陆负责“质量工程”的是教育部成立的“质量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质量工程”的日常工作。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项目承担学校指定相关部门作为专门机构,统筹负责本地项目的规划和实施。成立“质量工程”专家组,负责项目审核立项、咨询检查、绩效评估。项目实施采取“学校申报、地方审核、中央认定”的方式(省级及以下的建设项目方式类似)。考核指标的制定主要是通过课题招标方式,选择一些高等学校研制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技术和方法,或委托教育部高等学校评估中心具体组织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工作。项目建设完成后,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会同相关部门分别组织验收[13]。
两相比较,两地在组织架构和实施程序上并没有太大不同,但由于两地教育管理体制不同,在运作上却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台湾高等技职教育评鉴制度专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已相当成熟,承袭这一制度的优势,“卓越计划”的管理与评价也表现出应有的专业化水平。“卓越计划”的项目申请、审查、实施、评价过程都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接受社会和教育部门的监督,重视对学生满意度的调查,实行淘汰制。经费安排结合绩效评估实行分阶段下拨,并硬性要求学校提供配套资金,专款专用。制度的完善保证了计划的执行质量。2005、2006年度分别有4所院校考核未通过,在新资助年度里不再资助。2006年有1773门评估不佳课程和838名评估不佳教师,其中560名教师接受辅导,并有477门课程在2007年评估结果中得到改善[14]。
大陆“质量工程”的立项管理和审批程序应该是周密的,教育主管部门也力求管理过程严谨规范。但总体来讲,大陆是以行政力量主导教育事业,这样,在项目管理和评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就会暴露出一些问题,诸如:项目评审受行政力影响较大,立项的公平性受到怀疑;没有淘汰机制,各高校重申报,轻建设,而主管部门对实施过程却监管乏力;对经费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重投入,轻结果;不注重对学生满意度的调查,学生对整个质量工程的认知度认可度都不高;评审指标体系还有待完善,像高职院校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标准最初就是参照本科执行,后来才得到调整并独立运行[15-19]。
(四)建设成果形式比较
台湾地区所有参与“卓越计划”的技职院校都成立了协助教师提升教学品质的专职部门,大部分院校制定并开始实施教师评鉴办法,同时落实评估结果追踪反馈机制。课程上网率达99%。已成立7个区域教学资源中心,并建立了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平台、技职院校共享电子资料库等,实现了教学资料共享[20]。
大陆“质量工程”的成果形式主要是精品课程(还有质量工程预期要完成的其他项目成果)。截至2009年8月,大陆已累计批准立项建设国家精品课程3036门,其中本科2067门,高职823门,网络课程146门,由此累计带动省级精品课程超过1万门。目前建立的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平台有全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和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系统。另外,北京、河北、安徽、江苏、湖北、黑龙江等省市先后建立了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与资源共享专题网站,很多高校也建立了专门的精品课程网站。
项目建设的成果形式是项目设计的反映。到目前为止,台湾“卓越计划”和大陆“质量工程”都已经完成了一期建设任务,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学的教学品质,尤其是在普遍重科研、轻教学的环境下,强化了高校以教学为核心的价值观,营造了一种重视教学的氛围。仅从成果形式看,台湾在促进区域性高职教育资源平衡,促进技(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的趋势更明显一些。从大陆一些研究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质量工程”项目的后期建设情况不是太好,辐射效应也不明显。也有研究者通过成果数据分布说明,建设过程客观上增大了地区与地区之间、一般院校与示范院校之间的不平衡现象[21-23]。
三、总结和建议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在实施“卓越计划”的过程中,政策设计的精细化程度较高,政策目标的具体性、可行性、协调性较高,政策执行的法制化环境较好,管理的专业化水平较高,这些都是大陆“质量工程”可资借鉴之处。但是,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与运行轨迹,任何“计划”、“工程”只能在这个复杂系统中发挥有限作用而不可能解决教育的所有问题,教学质量的提升是长期的任务,从这个角度来讲,“卓越计划”和“质量工程”的实施效果到底如何都还需要时间来检验。大陆近年来用于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投入实际是在不断增加,但从投入产出比来分析是否达到最优还不可知。世界银行曾于2009年2月12日在北京发布过《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期进展评估》,报告中说:“许多旨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管理的计划和措施正在实施,但是,没有相关指标的数据来监测实施过程,也没有关于质量改进计划的数据或信息。”报告没有对大陆高等教育质量改进的成效做出评价[24]。进一步讲,大陆职业教育体系还不完整,高职教育仅停留于专科层次,那么,“质量工程”向高职院校的延展是否能做到系统化、全方位,也值得考虑。笔者认为,要进一步推进“质量工程”建设,教育主管部门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系统科学地评估“质量工程”建设的情况,作为改进“十二五”期“质量工程”以及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其他质量工程的依据。二是加紧完善支撑“质量工程”建设的配套制度建设,这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要条件。三是强化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系统性整体性设计,建立教育质量提升的长效机制。
[1][3][4][8][12]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EB/OL].[2012-02-05].http://www.csal.fcu.edu.tw/edu/home.asp.
[2]姚加惠.近年来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政策及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10,(20):58-60.
[5]周济.实施“质量工程”,贯彻“2号文件”,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7,(6):4-8.
[6][9][11][13]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EB/OL].[2012-02-07].http://www.zlgc.org.
[7]王育培.台湾高等技职教育改革新动向[J].大学,2010,(11):83-87.
[10]王新凤.台湾“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及对“质量工程”的启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1,(7):141-144.
[14][20]林冬华.台湾“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0,(5):119-120.
[15]胡秀锦.高职院校国家精品课程评审中体现的政策变化[J].职教论坛,2009,(20):21-24.
[16]王玉霞.高职与本科精品课程评审指标的比较分析[J].职教论坛,2010,(20):9-11.
[17]盛正发.质量工程实施中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探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3):100-105,124.
[18]朱永江.高校“质量工程”建设持续发展的思考[J].高教探索,2011,(5):23-25,57.
[19]余承海.论高校“质量工程”建设的异化与超越[J].江苏高教,2012,(1):79-81.
[21]李金祥.高职高专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统计与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9,(5):40-41.
[22]李祥云.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基于武汉市9所高校的学生问卷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11,(7):88-91.
[23]黎荷芳,孙永安.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及有效利用问题探讨——基于某高职院校的调查分析[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4):64-66.
[24]邬大光.对高教质量的新年期待[N].中国教育报,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