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汝询《唐诗解》选诗及注、解唐诗的是非得失
2012-03-20薛宝生
薛宝生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成都610064)
唐汝询《唐诗解》选诗及注、解唐诗的是非得失
薛宝生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成都610064)
明末瞽人唐汝询选解唐诗,勒为一书,是为《唐诗解》。其选诗受高棅《唐诗品汇》《唐诗正声》及李攀龙《唐诗选》的影响,表现出崇尚盛唐的取向。其注、解诗方法灵活多样,将自身的不幸遭遇与文人失意融合,颇具真知灼见,字里行间渗透出一种生命精神,但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疵病。
唐汝询;《唐诗解》;唐诗选本;解诗方法
《唐诗解》五十卷,所选诗歌多脍炙人口之名篇,于盛唐名家尤重视。《四库提要》称:“是书取高廷礼《唐诗正声》、李于麟《唐诗选》二书,稍为订正,附以己意,为之笺释。”[1]2712《唐诗解·凡例》云:“是编之解有二:属词比事则博引群书,遵李善注《文选》之例;揣意摹情则自发议论,遵朱氏传《诗》之例。”[2]卷首前者就《唐诗解》选诗的情形而言,后者侧重于字句的训释、旨意的阐发,就《唐诗解》注释、评解唐诗而言。
一、《唐诗解》注诗的是非得失
《唐诗解·凡例》云:“引注之法有三:凡诗中用事,即引本事以解之者,曰正注;溯流寻源至博采他书以相证者,曰互注;字释句解,必求剖析其义而无害其文者,曰训注。”[2]卷首正注,即对诗中所用典故本事,一一注明其源出处及事由,为《唐诗解》中最常见的注释之法。兹举骆宾王《帝京篇》里的一段来说明:“古来荣利若浮云……独负洛阳才。”骆诗此段用田蚡、窦婴、卫青、霍去病、张絃、卫灵公、张放、李广、汉武帝、颜驷、魏勃、翟公、公孙弘、韩安国、司马相如、杨雄、东方朔、汲黯、贾谊等事,而唐汝询对每人每事都各引其本事详加注释,且是整段整段地援引,基本照录原典而不加采摘,就此段文字而言,唐氏所引就有《汉书》《史记》《吴录》《庄子》《西京杂记》等书,凡一千八百余字。互注:此种注法分两种情况,其一、诗中具体的词句,见于前人之诗篇者,则溯源探流,寻其源出处,有利于明诗人沿用、化用古人词句之变化家数,此为古来注诗者常用之法。其二、诗中有用事者,寻起源出处,并引他书以证其事。如常建《昭君墓》一诗,关于昭君一事,并见于《汉书》《后汉书》《西京杂记》三书,唐氏则先引《汉书》,再引《后汉书》《西京杂记》中关于昭君的段落,以为旁证。训注:即对字句的训释,也是再常见不过的注释之法。训注对于词语的训释,使诗句意义畅通无阻。如对王维《鱼山神女祠歌·迎神》①《鱼山神女祠歌·迎神》:“坎坎击鼓,鱼山之下。吹洞箫,望极浦。女巫进,纷屡舞。陈瑶席,湛清酤。”一诗中字句的解释:“《诗》:坎坎鼓我。毛苌曰:坎坎,鼓声也。《楚辞》:望涔阳兮极浦。王逸曰:极,远也;浦,水涯边。《国语》:在男曰觋,在女曰巫。注:巫、觋,见鬼者。《诗》屡舞仙仙。《诗》既载清酤。注:酤,酒也。”[2]333
此三种注诗之法,唐氏并用而不废,对于注释而言,可谓详实。其得在于:(1)正注,征引原事,丰赡详实,使其注解具有故事情节,可以引起读者兴趣。互注,对于词句沿波溯源,使读者知其词句之变化家数,知字词之出处。训注对于词语的训释,解决了一般读者理解诗歌的障碍,使诗句意义畅通无阻。(2)《唐诗解》解注诗歌时,旁征博引,无疑可充盈人之耳目,长人之见识。故武林黄汝亨为《唐诗解》作序云:“其中诠次时事,标揭情绪,为议论,为训释,为参证,词可以文,义可以史,古今兴替于天地、山川、草木、禽鸟之名类备矣。”[2]1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3]178其是之谓也。
其失在于:(1)注解中有的地方过于冗繁。顺治间武林赵孟龙《刻唐诗解新例四则》云:“诗中有一事屡见者,仲言俱为繁引而不杀,未免言重词复之弊。”[2]卷首以罗敷、李广等人的事典为例,但凡有篇章用这些典故,则屡引《古今注》《史记》,不厌其烦,前面篇章多次出现,读者已熟知,后面篇章又重复出现,且前后所引基本上没有差别。从侧面可以看出,唐汝询在引注材料的取舍上过于仓促,未暇精选,乃至其注释,如资料汇编一般。(2)词句皆寻其源出处,不免流于主观臆断、流于牵强。有时甚至误寻、曲解,本意在为筏槎,却贻误后学。如:“李白《游泰山》有句云:‘玉女四五人,飘飘下九垓’。显然是以浪漫主义手法,极写泰山的崇高极天。然汝询注‘九坟’却引《国语》:‘王者居九畡之田。注:九畡,九州之极地也。畡与垓同。’以‘王者所居’解‘九垓’,显然与诗意欠合。应引《史记·封禅书》:‘上畅九垓,下沂八埏’,取九垓,天空极高处之意。”[4]由于上述疵病,故《四库提要》讥其云:“所注实多冗芜,不尽得古人之意,亦不尽得其所出。”[1]2712
二、《唐诗解》解诗的是非得失
华亭唐汝询解诗,方法灵活多样①关于唐汝询《唐诗解》解诗方法,王振汉《唐汝询及其唐诗解》一文有提及“串讲”等;肖振宇2007年9月发表于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唐汝询古诗鉴赏评说》一文提及“联系生平”“援引他说”等。然王氏之作为拓荒之作,多有开启研究思路之功,也涉及到解诗方法问题,如串讲等。然由于涉及面广,故落实到具体问题上则显单薄。肖氏之文主要是从鉴赏方法的角度进行评说,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严格说来,仅有两种是唐汝询解诗时惯用的方法。,或知人论世、或串讲翻译、或标目显志、或推己及人、或博采众说,方法灵活多变,有的篇章以一种方法解之,有的篇章则并用几种方法共解之,这是唐氏解诗最大的特点。
1.解诗方法之“翻译串讲”——诗意之再创造。以串讲之法解诗,不仅解诗之意旨,且于单句诗意亦有所解,如同翻译诗句一般。如杜审言《赋得妾薄命》[草绿长门掩]及陈子昂《感遇诗》[白日每不归]、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有妹有妹在钟离]等诗的解析,几乎诗中的每句诗在评解中都能找到对应的大意,解析实际上是完成了诗句的“翻译”工作,且“翻译”得很到位,很流畅。作者写诗,是用一种话语方式表达自己的情志,而唐汝询对诗意的解述过程,实际上是用另一番话语对作者情志的复述,这是一种二次创作,是对诗意模仿性的再创造。
2.“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开篇点题,篇末评论的解诗方式。白居易《新乐府序》云:“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5]52是为新乐府创作体制计,即开篇开门见山,直接切入主题,篇末阐明其价值取向。唐汝询在解诗时,起句便是为诗歌定性(如言某诗为哀时之作,某诗即景而伤羁旅也等等),说明某诗为什么而作。结尾则发议论、述感慨,表达自己对某人、某事的认识、见解。如对宋之问《陆浑山庄》、杜甫《佳人》、万楚《五日观妓》等诗的解析。兹以后者为例,唐汝询解曰:“此因五日出游而刺当时歌妓之盛也……下之淫巧,诚自上始,何明皇不悟,而卒有马嵬之行,惜哉!”[2]1059如此解诗,使读者首先明了该诗的性质,篇末加入解诗者的价值判断,或是针对作者的身世遭遇,或是针对历史事实。总之,有助于读者参考、取舍。
3.解诗方法之“知人论世”——开掘文本背景意义的解诗方式。孟子谓万章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3]324孟子认为对作者生平、思想及所处时代背景的了解,是正确理解古人著作的前提。王国维云:“是故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6]571唐汝询在解诗时,很好地贯彻、实践了孟子这一思想主张。在《唐诗解》的编排上,先录诗人爵里,述作者生平大概,而后解诗时,将与某诗有关的某段履历再行详细述说,从而发其诗背后之大时代背景,进而论其意旨。如对章怀太子《黄台瓜辞》及贾至《寓言》诗的解析如此解诗,使读者可以从作者的身世遭遇入手,更深切地体味到作者的情感,不至于对作者的意图把握不够,使对诗意的理解与作者当时的意图相违背,从而尽可能地避免了望文生义式的理解。
4.“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博采众说以助解诗。《诗》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7]670,其意在于,借纳他邦之人才以治理国政。唐汝询解诗时或直接引用他人言辞来解诗,如解刘长卿《谪居于越亭作》、元稹《闻白乐天左降江州司马》等诗;或引他人言辞加以批驳来辅助解诗,如对杜甫《梦李白》[死别已吞声]一诗的解析;又或转录掌故轶事以助于解诗,如宋之问《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一诗的解析,唐汝询解诗时转录《全唐诗话》之记载来帮助解诗,从而使解诗之言有情节、趣味,可以助读者更好理解诗意。然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名之,非谓唐汝询对于某些篇章无有己见。刘勰云:“及其品列成文,有同乎旧谈者,非雷同也,势自不可异也;有异乎前论者,非苟异也,理自不可同也。同之与异,不屑古今,擘肌分理,唯务折衷。”[8]727如此而已。
5.解诗方法之“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将心比心,感同身受式的解诗方式。《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7]757用于理解文学作品上,则指站在作者的立场上,用作者的眼光,设身处地地去体察作者创作时的内心情感流动及诱发作者创作的动因。唐汝询解唐诗时,言词中多称“我”,以我(解者)之心而度“我”(作者)之心,故而对作者情感流动,有似感同身受,亦令读者觉之似作者自解其诗。如李白《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杜甫《前出塞九首》其九、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等诗的解析。唐汝询解诗时处处忖度当事人之心境,细致入微,而出之以“我”之口。有解诗者,亦有解诗,本是事实,而以此手法出,则将解诗者这一中间环节淡出,从而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对诗中的人事历历如在目前,感同身受。
其得在于:(1)开创体式,为读者理解唐诗提供了方便。武林黄汝亨为《唐诗解》作序云:“诗不具论,论刻唐诗之最著者:曰《品汇》以标格,曰《正声》以列体……曰所以指归曾未有名。诗解者,解之,云间唐仲言山人始。”[2]卷首明确指出为唐诗作解,解诗之指归一体,始于唐汝询,有开创之功。钱塘毛先舒为《唐诗解》作序云:“华亭汝询唐氏,又录四唐诸诗而详注之。网罗搜括,毕尽无疑。岂非虑涉海之无涯,而故为是槎筏欤!夫诗有象趣,有指义,不可解者虑执指义而掩象趣耳,乃若钩冥思,证托寓,裨古人之深思,昭明显白,人人睹之,则亦作者之功臣也。”[2]卷首其一方面为读者理解唐诗提供了平台、参考,便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唐诗;另一方面,将诗意昭著于众,使诗更容易获得平民读者,拓展了流传范围,堪称“作者之功臣”。(2)解诗依主性情,充溢着真纯,使人耳目为之一新。王国维云:“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9]4汝询五岁而瞽,于纷繁的世事只能听之于耳,而不能见之于目,以其不能亲睹人世间种种罪恶,故于心底里保留了幼年健视时孩童眼里美好奇妙的世界人生影像,满是真纯,满是真性情,如其对白居易《长恨歌》的解析:“此讥明皇迷于色而不悟也……杨妃本出寿邸,而曰‘养在深闺人未识’,为君讳也。‘花钿委地无人收’,伏后钿盒金钗案。意谓妃就绝之时,花钿散逸人间,必有得之者。方士特挟此以欺上皇,非有他术也。”[2]432对于这等文人普遍关注而有意讳之的历史事件,唐汝询则以孩童般的眼光、无所畏忌的天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真相:白居易为明皇夺儿媳遮丑;方士遍寻民间得杨妃遗物,谎称有法术欺瞒明皇。又其解诗频频用“悲夫!”“奈何!”“哀哉!”“幸哉!”“吁!”“耶!”等字眼,发议论、抒感慨,更体现出其性情之真。如“奈何使胡骑长驱而京师几覆也,悲夫!”“吁夫以太白之傲,非所谓百炼钢则何遽为绕指柔也,哀哉!”等等,兹不赘举。(3)值得注意的是,唐汝询以一盲人之识力解诗,虽曰解诗,并非每诗每句必有断然之解。限于识力,遇有不知处、不确定处,则曰:“俟博闻者详之”云云,如解王维《终南山》一诗时云:“恐右丞作诗未必如此拘拘,且一山不闻两州分属。俟博闻者详之。”[2]946又如对祖咏《江南旅情》一诗的解析:“寄橘未详,难以曲解,故阙以俟博雅君子。”[2]974显示出了一种阙疑,不强为解的态度。
其失在于:(1)对于某些诗的解析,不免附会,流于臆断。昔《四库提要》讥《诗品》曰:“论某人源出某人,若一一亲见其师承者,则不免附会耳。”[1]2738唐氏解析诗歌颇多采用“他人有心,予忖度之”的解释方式,言词中多称“我”,处处以我(解者)之心而度“我”(作者)之心,以我之眼光观之,历历如亲见,又或似作者之知己、挚友,更有似作者本身了解其心思一般。如其“囿于李诗皆有寄托的思维,认为李诗都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有感而发,不关乎时政治乱,就关乎个人得失,于是在说解时,不免牵强附会,捕风捉影,给一些本无寄托的诗歌人为地涂上了一层政治色彩,无限度地扩大了李诗的比兴范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10]。(2)由于《唐诗解》选诗量大,因此,对于有些诗篇的解析过简,如对王维《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一诗,仅以聊聊数字解之曰:“上联记林亭之幽,下联写玩世之傲。”[2]658又如高适《除夜作》,解曰:“怀乡方切,衰老继之,客心所以悲。”[2]685凡此种种,由于解诗者兴趣、识力使然,并不是对所选之诗都有深解。
三、《唐诗解》选诗的是非得失
《唐诗解》选诗计1546首,分七体编排,收五言古诗300首;七言古诗141首(另附歌行、骚体、琴操19首);五言绝句225首(另附六言绝句13首);七言绝句325首;五言律诗246首;七言律诗160首;五言排律117首。入选作家200位,初唐40位,作品183首;盛唐50位,作品833首;中唐67位,作品429首;晚唐32位,作品82首;时代不可考者9位,作品19首;误收宋人2位,作品2首。①关于入选作家人数及入选作品总数,王振汉点校本《唐诗解·前言》称统计得作家凡一百九十四人,作品一千五百多首;孙琴安《唐诗选本提要》称作家计一百八十四人,作品一千余首,计数与笔者统计略有出入。详见薛宝生.唐汝询唐诗解研究[D].第20-26页,第30-32页,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其得在于:(1)其选诗之行为,昭示了一种坚韧不屈的生命精神。李东阳《怀麓堂诗话》称:“选诗诚难,必识足以兼诸家者,乃能选诸家,识足以兼一代者,乃能选一代。一代不数人,一人不数篇,而欲以一人选之,不亦难乎?”[11]1376又马德华《唐诗品汇序》云:“作者固难,选者尤难。唐历三百余年,有始终淳漓之异。故声文亦随而降,有能褒群作,辩众体,得于大全而无憾者,斯戛戛其难矣。”[12]卷首可见,选诗确非易事,尤须学识、眼光,对于一个靠听声辨音来选诗的选家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其以盲人之心力,耳食心通,为难为之事,成著述,弘扬了古来圣贤所宣称的发愤著书精神。(2)其《唐诗解》去粗取精,起到了传承保存唐诗的作用。《唐诗解》不但整合高、李二选之精华,又别具慧眼从他处补录,故而其所选皆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在客观上起到了普及和传承乃至保存唐诗精华的作用,所谓“删汰繁芜,使莠稗咸除,菁华毕出”[1]2598。(3)其选中唐诗 429 首,数量居所选四唐诗作第二位,作家67位,数量居所选四唐作家第一位,是对李选过分裁汰中唐的纠正②李选中,中唐诗占16.5%,数量具所选四唐诗歌第三位。详见陈国球《明代复古派唐诗论研究》第212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表现出一定的进步性。
然而,唐汝询选诗仍有失之偏颇之处。(1)唐氏选诗终究不能完全摆脱高、李的影响,仍呈现出“尚盛唐”、“尚名家”的倾向③因“演七子流派”,故于“诗必盛唐”之主张必有所继承,加之其选源出于高棅《唐诗正声》与李攀龙《唐诗解》(此二选选盛唐诗分别占其选的50.5%,60.1%,详见陈国球《明代复古派唐诗论研究》第205页,第212页),故而尤重盛唐。故其选仍重盛唐之诗,而轻晚唐之作。《唐诗解》共收唐诗1546首,其选盛唐诗830多首,约占选诗总数的54%;选中唐诗429首,占28%;选晚唐诗80首,约占选诗总数5%)。同时,还表现出“尚名家”的倾向,在“名家”中尤以盛唐名家为最。如其选陈子昂、宋之问、王维、储光羲、孟浩然、王昌龄、李白、杜甫、岑参、高适、李颀、刘长卿、钱起、韦应物、柳宗元15名家诗,数量之和为920首,约占《唐诗解》收诗总数比例60%,而其他183位诗人入选作品仅624首,占入选总数比例的40%,而王昌龄、王维、孟浩然、岑参、高适、李白、杜甫7人入选作品数就达646首,占《唐诗解》收诗总数41%,其选诗的“盛唐名家”取向不言自明。以上关于《唐诗解》的统计数据详见薛宝生.唐汝询唐诗解研究[D].第25-26页,第30-32页,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而对其他时期的唐诗删汰过甚。由于其幼年失明,无法直观地去观瞻,只能靠父兄口授来汲取知识,因此父兄的治学、论诗主张、审美倾向通过“灌耳音”的方式影响到了唐汝询的眼界。《四库提要》言其:“五岁而瞽,父兄抱膝上,授以三百篇及唐诗,无不成诵……惟其兄汝谔,笃嗜王、李之学,故汝询所作,亦演七子流派。”[1]2507因其兄“笃嗜王、李之学”,故其弟“亦演七子流派”。(2)选诗不能突破流俗所向,趋向保守。吴乔《围炉诗话》卷六云:“唐汝询仲言,奇士也……惟于于鳞、钟、谭不敢一扫去之,为可惜耳。”[13]678此论颇为中肯,唐汝询自己也称:“凡《正声》所选,有应删者,略其注而各附于诸人之末。其无可附者,则以世次而附于一卷之末。正以是编行世既久,不欲废其全书云。”[2]卷首以其行世久,而不忍废之,尊重了流俗所向,对于自己的选诗标准、原则却不得不说是一种损害。
四、结语
综上,华亭唐氏以盲人之身,而成著述之事,虽有上述疵病,然亦颇多灵心慧解,功大于过,得大于失。而其为唐诗作解有开创之功,“亦(唐诗)作者之功臣也”。他把选诗、解诗结合起来,作了切实的实践,其《唐诗解》一选则成为人们理解唐诗之槎筏。以此为槎筏,则于理解唐诗名篇之大体亦庶几矣。
[1][清]纪昀,陆锡熊,孙士毅,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明]唐汝询.唐诗解[M].王振汉,点校.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3][宋]朱熹.四书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王振汉,范海玉.唐汝询及其《唐诗解》[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13 -17.
[5][唐]白居易.白居易集[M].顾学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9.
[6]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二十三[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7]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8]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9]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0]王友胜,李德辉.唐汝询唐诗解“李白诗解”探论[M]//中国李白研究,2004.
[11][明]李东阳.麓堂诗话[M]//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
[12][明]高棅.唐诗品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3][清]吴乔.围炉诗话[M]//郭绍虞.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责任编辑 朱正平】
Exploring the Gains and Losses of Extraction and Notation on Tang Shi Jie
XUE Bao-sheng
(Institute of Chinese Popular Culture,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4,China)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Tang Ruxun who was the blind finished Tang Shi Jie which was an anthology about Tang poetry.He was greatly influenced by Tang Shi Pin Hui,Tang Shi Zheng Sheng and Tang Shi Xuan.It has shown an inclination to praise the Premier Tang poems highly.He adopted some flexible means and integrated of their own misfortune and Literati’s frustration in commentary.It reflected the spirit of life and insight between the lines,but his comments exposed some flaws inevitably.
Tang Ruxun;Tang Shi Jie;Anthology of Tang Poetry;method of notation and commentary
I207
A
1009—5128(2012)09—0056—04
2012—03—13
薛宝生(1984—),男,甘肃平凉人,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唐宋文学、中国古代文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