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在高校推广中应协调好的五对关系

2012-03-20徐成芳

文化学刊 2012年1期
关键词:学术性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徐成芳 张 琦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4)

推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平台和途径有很多,比如学校教育、网络、手机短信、电视、电影、广播、报纸、图书等等。在众多传播方式中,学校教育由于是人与人直接面对面的“人际交流”,其交互性大大高于一般平面媒体的“人机交流”、“人纸交流”、“人屏交流”,优势非常明显,而高等学校在学校中居于较高层次,负责生产制造一个民族的中高级知识阶层,培养一个民族的知识精英和思想精英,它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中西方高等学校的区别,关键就是我们有思想政治教育而西方没有。西方有人指责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洗脑”、“思想控制”、“文化专制”, 是发明创造和科技进步的“障碍”。我们则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是宝贵的“文化资源”,是发明创造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条件”,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武器”。那么,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性质和作用的定位是否实现了呢?我们的目的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呢?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学术性与大众化的关系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工作。一方面从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加强重大科研立项方面加强学术研究,另一方面从加强“两课”教学,设立重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专项方面加强大众化工作,但是,现在有一种错误倾向,即把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性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相对立、相脱节。很多人喜欢把学术性当作阳春白雪,把大众化当作下里巴人。相反,也有许多人认为大众化不需要学术支撑,认为从事大众化教育根本不需要进行学术研究,满足于把书本上的东西复制出来就万事大吉。显然,这两种观点都有片面性。从事精深研究的人也应当更加关注、努力推进普及工作,善于把深刻的思想和学理浅显易懂地表达和传播。从事大众化的同志也应当更加注意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更加融会贯通地传播最新成果,避免把知识点和道理讲错、讲漏、讲浅、讲歪。

学术性取向往往重视尽可能深刻地描述事物或理论内部的复杂结构,阐明现象背后的规律和道理。大众化取向往往注重把复杂的道理简单地表达出来,让人们理解和掌握。这两种取向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特点,但是,由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面向知识分子的理论传播工作,这种理论传播又是在与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性思潮辩论中进行的,因而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价值性,这就要求我们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有理论深度、思想深度、价值深度,要求大众化是有学术支撑的大众化,而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性研究又必须是面向实际、面向实践、面向人、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学术性,不是为学术而学术,不是忽视人、忽视物、忽视社会思潮的学术研究。因此,学术性不应当嘲笑轻视大众化,大众化也不应当拒绝排斥学术性。一个高校的政治课教员只有把学术性和大众化有机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做好高校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

二、目的和效果的关系

我们常常面临一种尴尬:我们有指导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有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执政党积极推进的意愿和庞大的组织网络,有学科体系平台和经费保障,有广大辛勤工作的一线教师,有渴望思想进步成熟长大的广大青年,总之是有好的理论、党的重视、众多教师和青年们成长着的需求,但是常常感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很难,效果并不理想。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

首先,对“目的”的理解问题。现在一提起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很多人就想起这是党中央的目的、领导者的目的、主管部门的目的,而不是自己的目的,不是学生的目的,于是,基于这种对“目的”的认识,目的很难达到,“两张皮”现象必然产生。这种状况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和指导中国革命的时期不同,当时中国的执政党和政府对马克思主义是打压的态度,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就和一部分知识分子追求真理、和老百姓翻身解放、和中华民族独立相结合,信仰马克思主义是每一个追求解放的个体生命的自觉的目的。革命胜利后,建立了新社会,当年的革命党成为执政党,人民当家做了主人,革命的任务似乎已经完成了,指导革命胜利的理论的使命似乎也终结了。因此,一方面新的历史条件下理论必须与时俱进向前发展,必须继续反映人民大众的需要、愿望、目的,从而把“人民的目的”变成“党的目的”;另一方面,发展了的理论还必须让人民知道、理解、掌握和运用,把“党的目的”内化为“人民自己的目的”,自觉地去贯彻,这就要求传播者和受众“真学、真信、真懂、真用”。

其次,忽视“目的”和“效果”的统一。重视二者统一者,才是有的放矢;忽视二者统一者,难免无的放矢。但是现实中,人们很少认真对待这个问题。我们是否围绕着“什么是我们的目的,怎样实现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实现的效果怎样?”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呢?我们发现目的与效果背离的现象了吗?找到解决的办法了吗?发现成功的经验了吗?这种经验是可以复制和推广的吗?“目的”和“效果”就像“牛郎”和“织女”,常年总是中间隔着滔滔的银河,一年或许才能见上一面。“鹊桥”、“船”和“航天器”在这里成为关键的制约因素。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当是目的和效果统一论者。不仅要有好的目的,而且要有好的效果,甚至可以说更重要的是要有好的效果。

三、创造理论、发展理论、坚持理论和传播理论的关系

一个民族如果不能站在理论的高峰,就很难站在科学的高峰,就很难以一个有文化的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一个民族的理论能力至关重要,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人们片面地认为理论能力就是创造理论的能力。其实不然,理论能力还应当包括坚持理论的能力、发展理论的能力、传播理论的能力。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理论是能力低下的、不幸的、悲哀的、软弱的,但是,有了好的理论却不能很好地坚持,不能与时俱进地发展和正确地运用,不能有效传播使之效益最大化,同样也是令人遗憾的。

全国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大约有40万人,其中30万人在高等学校。因此,高等学校是创造理论、坚持理论、发展理论和传播理论的重要力量,但是这里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主要是马克思恩格斯创造的,毛泽东思想主要是毛泽东及其战友创造的,与此稍有不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除了邓小平、江泽民的特殊贡献外,更多的融入了广大专家学者的劳动,使之理论化、系统化,但是尽管如此,创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不是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和功能,高等学校主要任务和功能是坚持和传播它。也就是说,对于高等学校来说首要任务是坚持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不是创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这样的功能定位,我们就会对高等学校的政治理论研究和政治理论课教学做到心中有数,更加自觉。应当把坚持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功夫做足、做好。人、财、物、技术、项目和奖励等等资源应当更加向如何坚持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领域引导、分配和倾斜。

四、教学资源与行政性资源的关系

要搞好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特别注意发挥好两个方面的资源。所谓教学资源,包括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队伍建设、图书资料建设、教学案例库建设、研究基地建设、实践基地建设、教学硬件建设、教学软件建设。既要注重硬件的建设和共享,也要注意先进教学经验的建设和共享。所谓行政性资源,包括学校党委宣传部、团委、教务处、学生处、学科处、科研处、研究生处等机关所拥有的动员和组织职能,可以针对青年人特点,以活动为平台,以表奖为激励,为教学提供领导、保障、服务和支持。

在高校里,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共享,一刻也离不开行政性资源的领导、保障、服务和支持。行政性资源的存在价值主要也应该体现在为教学科研服务并获得较高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上面,但是有一些情况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即过度政治化倾向。行政权力远远高于学术权力、机关内部不协调、行政权力寻租现象严重等等,严重影响人们对教学的热情。因为它鼓励的不是干事、干成事,而是鼓励围绕行政权力开展竞争,把人们的注意力从认认真真地教学科研第一线引开,从对学生的关心引开,引向权力,引向不认真。

五、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在高校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是去“化”学生。教师是最主要的工作群体,学生是最主要的工作对象。师生关系是最重要的一对关系。如果师生都有积极性,效果将是最好的;如果是师生的一方面有积极性,另一方面没有积极性,效果次之;如果是师生双方都没有积极性,效果将是最差的。师生关系应当是辩证统一的,教师是主导,是实施教育行为的主体;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同时又是自身学习内化的主体。教师从事教育的宗旨应当是一个“目的复合体”,也就是说不仅要传承知识,而且要培养能力,更要提高素质,要育人。

现在的问题是,表面上是学生不爱学,其实关键在于教师没有很好地教。教师和学生之间隔着一睹看不见的墙。教师是为了自己的饭碗,学生是为了自己的学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都不关乎思想,仅仅关乎自己的利益。在这种状态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渐渐地被象征化、虚化,甚至异化。

在师生关系中,关键的还是教师。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如果都是开着轿车来上课,下课就开车忙生意,既不想了解学生,也不去了解学生,反正自己的教学任务完成了。学生呢是拿着小说来听课,下课就又去忙别的,既不想听教师要讲些什么,也不去想教师讲了什么,反正自己点名答到了,考试学分拿到了。虽然师生见面了,但是却没有交流,没有思想和情感的碰撞融通。我们应当提倡教师去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走进课堂,走进食堂,走进宿舍,走进操场,走进图书馆,走进学生的活动空间和活动本身,进而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掌握的状况,了解他们的需要、困惑、情绪、期待,了解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爱情观、学习观、成功观、幸福观……只有这样,“上大课”才有人听,“促膝谈心”才有效果。

总之,高等学校是推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如果不能处理好高等学校内部一系列重要关系,就不能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中,学术性与大众化的关系、目的和效果的关系、创造理论、发展理论、坚持理论和传播理论的关系、教学资源和行政性资源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极为重要,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妥善处理。

猜你喜欢

学术性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思辨性与学术性:史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然取向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