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体育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012-03-20

文化学刊 2012年1期
关键词:大学体育文化

高 勤

(大连大学体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一、体育文化的概念解读

自从体育的概念诞生以来,体育与人类一直相伴相随,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体育文化是一个变迁发展的过程,是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大而言之,指体育运动本身所蕴涵的、围绕体育运动所形成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小而言之,又可指体育运动某一方面的文明因素。狭义的体育文化是指生活在某一特定社区的人群在从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浓厚特色的体育文化价值观念、体育文化思维方式、体育文化心态、体育文化精神、体育文化风俗习惯、体育文化道德规范等的总和。它是由特定社区的地理环境、人们的经济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以及历史文化传统所决定的一种区域性体育文化。

在19世纪中叶的欧洲文艺复兴之后,人们感受到了体育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影响。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整体科学技术的进步,体育文化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传统,孕育了各具特色的体育文化,并在世界大融合的趋势下,快速传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在相互渗透之中发展壮大。体育文化的迅速繁荣吸引了更多领域的学者从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哲学等角度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

“高校体育文化是在高校这一特定的范围里,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1]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体育文化物质载体,包括体育场馆、体育设施、体育建筑、体育用品等与体育有关的实物载体;二是体育文化制度,它居于精神层与物质层的中间,包括体育规章制度、体育教学规范、课外体育活动等;三是体育文化精神,包括体育价值观念、体育意识、体育道德、体育精神等。三部分内容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其中精神文化占主导地位,它指导着人们的体育行为、塑造体育物质载体等;物质文化是基础,它为大学文化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持;体育制度是主体,所有体育文化都要靠规范来维系正常运行。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构成了大学体育文化的内涵。

二、大学体育文化特征

大学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代化高级建设人才的场所。人们生活在这种积极奋进、团结拼搏、寓教于乐的文化氛围之中,不仅能提高审美情趣、悦愉身心,而且还能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大学体育文化更是具有大学校园特色和健康生活气氛的一种大众文化,具有较高的层次和品位,它集健身、消遣、娱乐、传播文化等功能于一身,是大学生文化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特征。

(一)包容性。大学体育文化是一个兼容并包、博采众长、吐故纳新的生命体,它是一个熔铸历史传统、时代精神、民族气质的有机动态系统。在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文化体中,正是凭借体育文化兼容并包的精神气质,不同的学科专业、不同生活背景的学生才能融合汇聚,使大学文化充满“包容、大气”的特质。

(二)延续性。大学体育文化在继承以往思想精华的基础上,秉持和延续大学文化的精神品质和个性风貌,经过一代一代师生凝聚而成,随着一届届学生的循环更替,大学体育文化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它作为社会文化的文化形态,又具有强烈的个性,它来源于社会文化,以社会文化为其背景,它是滋生于社会而又不同于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文化。

(三)活跃性。高校体育文化是一个彰显青春活力、智慧光芒的集合体。作为大学文化中最热情的参与者和最积极的创造者,青年大学生始终为大学校园文化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增添光彩,大学校园文化则因青年学生积极开展的体育社团、体育活动、体育赛事等文化活动而充满特有的青春活力。因此,在紧张学习的间隙,特别是在节假日,结合学生特点,开展各种主题的体育活动,观赏精彩的体育比赛,让学生参与自己喜爱和擅长的体育项目,在与对手的拼搏中,在与同伴的默契配合中,得到一种非常美妙的快慰和心理上的满足[2]。这不仅达到减轻或消除疲劳的效果和获取各类充满动感的校园体育文化信息,而且能使宁静的校园“动”起来,达到劳逸结合之功效。[3]

三、体育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教育的重点是要把追求知识、崇尚科学作为其宗旨,把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新型人才作为建设方向。而校园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对学校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向科学、健康、文明、快乐、向上的目标上发展的过程中具有积极的和直接的作用。“因此,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意指通过在校园内开展的一系列体育文化活动,促进具有共同价值理念的校园体育精神的传播,使得体育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拥有健康的体魄和体育道德,进一步影响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的正确走向,最终实现学校教育的目标——人的全面发展”。[4]

(一)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大学之间的竞争,其实质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其中的重要一条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文化。因此,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推进高校持续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多元统一、兼容共生、协调有序、充满活力和大众共享的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播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体育文化的建设,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多元化教育——青年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活动,在十分放松的心情下,自由地、张弛有度地选择活动方式,在主动地探索、寻找新的视觉内容的过程中接受教育——从而为营造和谐的大学文化提供思想保证。

(二)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大学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更是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和精心培养下发展起来的。它对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交往,提高学生成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重视体育文化与人文科学的结合,体育与艺术的结合,体育与美育的结合,拓宽其外延,丰富其内涵,将对拓宽学生知识面,促使个体自主、自立和全面发展,完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增进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融合。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文化,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可以保持紧密联系,主动走出去,大胆请进来,正是借助于体育文化所确定的体育目标,体育活动才大大减少了其盲目性而有了一定的准则,大学生所需要的文化就有了一个生存环境。在高校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同时,主动引进实用的健身体育、民族传统体育、休闲娱乐体育等内容,使体育文化的作用在更广的层次上发挥作用。

(四)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开拓精神。我们今天的教育方针,是要培养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其中现代人的一个必备的素质就是竞争与开拓精神,体育在这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品位的体育文化可以确立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体育态度、理想信仰等,而这正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所在:坚持做到传授知识与体育活动的统一,智力教育与非智力教育的统一,体育课程与社团活动的统一,实现知识、智力、能力、体力的融会贯通,使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实践技能而且具有创新开拓精神、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身体素质。

(五)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由于成长背景、家庭环境、教育经历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在体育文化熏陶的体育活动中,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发展,集体活动中彰显个性,个体活动中体现集体力量,以多彩的体育活动激发个人的潜能和优势,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有效的减少消极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参加体育活动,还可以促进学生自身认知的发展,在竞技活动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在竞争中实现价值观的内化,在输赢之间提高自我效能,在成功中增强自我评价和满足感。

四、小结

体育不仅具有健身、娱乐的功能,体育也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享受,无论是体育活动还是体育比赛,都会带给人们一种快乐感、成就感,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性格、塑造学生的完善品格、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当代大学体育文化在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教育方向的同时,要发展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要引进国际先进的体育文化。

21世纪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首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满足学生生理上、心理上与社会相适应的全面健康要求,并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其次,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人文体育的素养,培养健康人格,增强健身意识和品德修养,协调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再次,要培养终身体育教育观念,终身教育是法国的保尔·朗格朗于1965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时提出来的。他认为,接受教育应当是每一个人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事情,终身教育是教育定向上的整合,终身体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最后,要加强体育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宣传工作,通过加强媒体宣传力度,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组织观摩比赛和体育竞赛等形式,真正提高对体育文化的认识,充分发挥体育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1]李宏,等.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87.

[2]王晓红,等.关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特征的理性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7,(2):71-72.

[3]任莲香,等.试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教育的作用[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0,(2):112.

[4]顾春先,等.我国普通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8):19.

猜你喜欢

大学体育文化
“留白”是个大学问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大学求学的遗憾
谁远谁近?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