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近代以来中国婚嫁民俗的演变

2012-03-20周丹迪岳书法

文化学刊 2012年1期
关键词:婚俗婚礼婚姻

周丹迪 岳书法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辽宁 大连 116024;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山东 曲阜 273100)

结婚,是人生之大事,也是男女感情的升华。婚姻仪礼不仅可以展示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与风俗习惯,而且也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一门学问,它涉及到民族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等多门学科,也同婚姻史和家族史联系在一起。由于婚姻和家庭和睦、血脉承继与社会安定等息息相关,因此有关婚姻的仪礼、风俗也就特别繁多。婚俗文化饱含着民众生活方式的历史积淀,同时又彰显着现实生活。当我们说要继承民间文化优良传统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说要关爱、保护和发展我们的生存环境和优良的生活方式,而这种关爱、保护和发展当然是在充分认识民间文化的本质、形式、功能、价值、既往历史和未来趋向等的基础之上。[1]因此,研究是保护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婚姻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婚姻关系的核心是以男女互爱为纽带,与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社会和法律所认可,承担一定义务和责任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也就是说,婚姻是人们为了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依社会风俗和法律规范化了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社会行为。[2]正因如此,婚俗文化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并受到高度重视。

一、近代以来婚俗文化的演变

(一)近代以来婚俗文化变化概述

婚姻家庭制度指的是一定社会中以两性和血缘关系为特征的婚姻家庭形态,它是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和道德观念的变化而变化的。[3]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婚姻制度经历了群婚制、对偶婚制和个体婚制 (一夫一妻制)三种不同形态的发展过程。虽然各民族、各个国家的婚俗都各有特点,但基本都离不开这三种婚姻形态。封建时代,婚姻大事中当事人缺乏自主权,父母双方或媒人对婚姻起决定性作用。包括婚礼前的一些仪式,比如从择偶到筹备正式婚礼的所有环节,都是由双方家长包办,婚姻当事人反而不能参与。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封建礼教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社会制度也发生了剧烈的变革,近百年来婚姻礼俗文化的变迁正是这种社会意识和社会制度变革的反映。特别是最近三十多年来,我国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文化交相融会,婚礼文化也出现了空前丰富、五彩缤纷的新局面,人们探索着、期待着、一种更健康、更文明、更具时代特色,也更能反映当代青年审美理想的全新婚礼文化的诞生。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各地民情的不同和人类思想的解放,“六礼”(古代的。指与男女结合相关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所规定的基本程序虽然大体上还在执行,但是纯粹的“六礼”已经不复存在了。“六礼”的具体环节在全国各地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人们更倾向于将注意力到婚礼当天的仪式上,其余的则逐渐被淡化。由于男女平等,自由恋爱观念的普及,青年男女在配偶选择上有了很大的自主权,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现象已荡然无存;女性地位的上升与文明的开化,也使得很多女性转变了自己的思想,完成了从被男性追求到主动寻觅幸福的转变;现代信息技术比如互联网的发展与手机的普及等,使青年男女相互交流的形式多样、联络密切;古代婚礼的繁琐流程已不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有的仪式甚至已被当代人遗弃。在我国现代意义的婚礼,是指结婚典礼,即结婚当日所举行的礼仪程序。[4]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变迁,婚礼不断地变化,到近代,西式文化的进入,也使婚礼发生重大的变革。现在,婚姻关系的确立的依据为结婚证,婚礼的仪式大体上由繁至简。总体说来,婚俗文化的演变为一对男女由媒妁之言到自然相识,从相亲到自由恋爱的趋势,婚礼则由一个繁文缛节变得喜气盈盈,更加简单。

(二)婚俗形式的变化

1.婚礼形式的繁简变化

婚礼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特别是经济基础相联系的,是以具体的历史形态存在于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5]就形式上说,近代以来中国的婚俗文化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再由简到繁的过程。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西方文化的传入提供了便利。自此,新、旧文化互相激烈碰撞,在交流中逐渐融合。西学中用,成了一个时代的缩影,婚俗制度更是如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男女平等观念以及西方婚俗的影响,文明结婚的形式开始在大城市及沿海通商口岸流行起来,“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内地亦渐行之”。近代在大城市及沿海通商口岸盛行的“文明结婚”,代表着晚清婚俗变化的方向,反映出中国婚俗的进步。这是民众思想解放的重要表现,动摇了传统文化的根基。但总体上看,中国传统婚俗观念、婚庆礼仪仍就占据着中国人婚俗的主流。辛亥革命之后,一些政策的颁布比如中华民国九年三月十六日总统令制订布《结婚服务法》,使得观念进一步解放,由此各种西式、中西合璧式的婚礼开始出现并渐渐普及开来。第二个转折点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改革开放。施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婚庆礼仪也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大多数人开始选择中西合璧式的婚礼。而现在,婚礼形式又开始向标新立异的目标迈进,这也代表了人们对其个性的重视。

2.婚礼各环节的变化

(1)聘礼和嫁妆的变化

聘礼是男方赠给女方的礼物,是一种表明二人婚约关系的物品见证。传统聘礼有三十样东西:雁、白酒、粳米、羊等,每样聘礼都有自己的寓意。如“雁”是一种候鸟,每年的迁徙都遵从一定的规律,这代表着守时,另外雁在飞行中一字排开,秩序井然这代表着守节。因此雁寓意着女方的礼节以及对婚约的守信。女方收到聘礼后就开始为女儿置办嫁妆。嫁妆是女方娘家赠与新娘的礼物,既是对女儿结婚的祝贺也是日后生活中会用到的物品。嫁妆的多少取决于女方家庭的地位和财力,并没有强制规定。嫁妆一般是妆奁、被褥、衣服、金银首饰等。因地域或民族的不同,嫁妆也有所不同。比如南方人家生了女儿后,便会在门口种一棵樟树,等樟树长到一定程度,便会有媒婆上门提亲,女儿在嫁人时娘家便会砍了这棵樟树为女儿打制家具,这也是取了樟树坚固耐用防潮防霉的特性。而北方人家在嫁女儿时可能会搭上几条带有 “龙凤呈祥”图案的被子,这也反映了北方寒冷的气候特点。聘礼和嫁妆的变化以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的变化最大,在全国范围内也比较能呈现出一致性,故以此为例来说明。到了七十年代,聘礼或嫁妆流行“老三件”,也就是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这彰显了家庭的生活水平,人们普遍认为有了这三样东西才“体面”。七十年代后期,有些女方又提了收音机这个新要求。八十年代,人们先是选择14寸黑白的电视机作为聘礼或嫁妆,再是彩电、摩托车、洗衣机。进入九十年代,则增加了电冰箱、电脑、金首饰等,而且对电器的性能要求的也越来越高。二十一世纪以后向“新三样”——房子、汽车、金钱迈进。聘礼与嫁妆的变化,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

(2)婚礼日期的变化

美国学者布雷多克认为,“中国人似乎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民族。许多人是宿命论者,认为婚姻是有上苍安排,这令人感到很惊讶。”他们大概认为婚姻是受神灵意志支配的。[6]从这个层面来说,婚姻代表着一种希冀。新郎新娘期待着“最吉利的时辰”,不只是为了个人的愉快,而且是为了在与异性结为伴侣的过程中达到人格的实现与完善。[7]因此在日期方面中国人格外重视,传统习俗中要请算命先生选一个黄道吉日举行婚礼。而现在人们除了选择黄道吉日也会选择一些重大节日,如“五一”、“十一”等或是选择润年润月,因为认为这样会有好兆头,有的新人还喜欢选择一些对他们有纪念意义的日期或是像 “2010年10月10日”这样有美好寓意的日期结婚。但在农村还是延续着某些传统,如择吉日时会有些忌讳,在 “无春年”、“年前春”、“瞎年”等是不能结婚的。

(3)婚礼时辰的变化

古时婚姻,大多是在黑夜进行的抢婚行为,所以婚姻最早称为“昏因”,即“昏时成亲”的意思。近代以来,随着文明的开化,这一习俗也逐渐被弃置。30年代以后,很多达官贵人都将婚礼改到中午进行。新中国成立以后六十年代因为特殊的政治原因,婚礼大多仓促而简洁,没有特定的时间要求。而八十年代以后婚礼大都选择在中午即午时举行,但一些僻远的农村仍然保留着晚上结婚这个习俗。而现在,人们对时间的要求越来越精确,有些地区已经将婚礼开始的时间确定到分钟,比如2011年笔者参加的多场婚礼都选择了十一点十六分或者十一点十八分作为开始时间,在十一点五十八分结束,这取了数字谐音所代表的顺利或者发财的意思。不管人们选择怎样的时辰,本质上还是体现着他们对婚姻与生活美好的希冀。

(4)迎娶工具的变化

汉代以来,出现了轿子这一交通工具,明清两代,以花轿作为嫁娶时的交通工具已成为民间习俗,以至“坐花轿”也变成了“出嫁”的别称。而江南水乡一带,则由船作为迎娶工具。人力车出现以后,轿子日益被人力车所取代,但接新娘仍然要用花轿。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坐花轿的风俗才趋于消失。自此,迎娶就要简单的多了。农村里开始以拖拉机接新娘,城里则是用自行车迎娶新娘。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汽车迎娶成了普遍现象,而且还要在汽车身上扎满鲜花,车窗玻璃上贴上大红的“囍”字,这就是所谓的花车了。而现在花车队伍越来越壮观,数量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成了现代都市的一大景观。与此同时也有的年轻人选择用自行车或三轮车甚至马车等交通工具,追求个性。

(5)婚礼服饰的变化

林语堂先生曾云:“下意识,所有中国姑娘都梦想红色婚礼裙子和喜轿;所有西方女子都憧憬婚纱和婚礼的钟声。”然而中国姑娘憧憬红色礼服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晚清时期新妇服饰搭配最为常见的为凤冠褂裙。其中凤冠为汉族服饰,而褂裙是典型的满汉文化融合的产物。在辛亥革命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之间,新郎的礼服一般为长袍马褂,女子礼服则基本沿袭了民清时期的汉族女子的婚礼服装。20世纪20年代-40年代,新郎和新娘的服饰迥然不同,主要表现为女中男西或男中女西两种形式。要么是新娘上袄下裙、新郎西装革履,要么就是新郎长袍马褂,新娘西式婚纱。解放初期因为经济和政治的原因,传统婚礼服装消失。这时期所谓的礼服的置办,只不过是做一件新衣服而已,或者直接穿便装代替传统礼服,而这种做法也体现了一种艰苦朴素的无产阶级精神。60年代的中国女子在婚礼上流行碎花小翻领衬衫,新郎则是穿中山装。文革时期,新郎新娘则以穿红卫兵服装戴红卫兵袖章为荣。改革开放后,西方服饰对国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人不仅穿起了白色的婚纱与黑色的西服,而且越来越追求礼服的多样化。而今,婚礼服的中西并存也日趋流行。白色的婚纱虽然是现代婚礼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成为婚礼服最典型的代表,但是很多人在婚礼上仍然兼顾并采用了民族的婚礼服饰。现代婚礼庆典中新娘最起码会选择两套服装,一套白色婚纱,一套红色中式旗袍,有条件的还会再加一到两身小礼服。正式西服或非正式西服对于新郎而言均可,但要注意与新娘礼服的搭配与协调。

(6)婚礼的变化

中国的婚礼可分为三个部分:一、订婚。二、结婚或成婚的礼仪。三成妻、成妇或成婿的礼仪。在中国传统的结婚习俗里,订婚与结婚的礼仪是最重要的。这里主要讲一下正婚礼的变化。

鸦片战争以后,婚礼主要还是以祭拜天地作为主要内容。1950年4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这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8]可见婚姻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这段时期,结婚时男女双方要打申请,领结婚证时需要单位证明和领导签字。此时婚礼的特征是简朴,婚礼上经常是新人唱两支“革命歌曲”,表明今后努力工作的决心。六十年代,物资匮乏,这时,婚礼也随社会环境进入了困难时期,很多人为了结婚有些排场便从亲朋好友那里借来粮票、糖票。尽管婚礼非常简陋,但仍是十分喜庆。婚礼收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就连结婚证也写着毛主席语录,结婚时也要向毛主席发誓。七十年代,结婚照和水果糖开始流行,婚礼上开始请领导讲话,算作证婚。七十年代末,“四人帮”粉碎,文革结束,婚礼逐渐恢复了往昔热闹的景象:家中摆上几桌酒席,上些鸡鸭鱼肉,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八十年代,婚礼形式更多地体现为中西合璧,订婚、迎亲、拜堂、揭盖头的仪式又见于婚礼之上,西装、旗袍、婚纱都出现在新人的身上,而贺礼也逐渐从脸盆、床单、暖瓶变成了金钱。九十年代,婚庆公司诞生,中国人婚礼越来越讲究排场,豪华轿车排起长龙迎娶新娘非常普遍。酒席疯狂繁殖,几百桌、甚至数千桌的婚宴只是“毛毛雨”。而到了21世纪这个个性化的时代,简约浪漫有特色更得大家青睐。

二、近代以来中国婚俗演变的原因及影响

婚礼是一种人们表达思想与感情的方式,是特定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的缩影。婚俗是一个社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最直观的综合反映。婚俗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不仅是一种物质文化的体现,还具有精神文化的内蕴。婚姻是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同时也是文明发展程度的彰显。中国的婚俗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婚礼形式更趋于多样化,表现出中国人民的物质、精神文化的进步。

纵观近代中国社会婚俗发展的历程,导致这样巨大的变化是由诸多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一)政治因素:第一,中国被动开国,清末民初中国婚俗的变化,既是中西文化冲撞的结果,又是历史传统的延续,因此,婚俗文化的演变,一方面是服从于近代社会过渡性的总体运动,另一方面又有其内在的动因[9];第二,一些有关婚姻的政策和法律的颁布,比如中华民国九年三月十六日总统令制订布 《结婚服务法》,1950年5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首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正式实施等。

(二)经济因素:第一,第二次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各种传播媒介的发展,比如手机、互联网的普遍应用,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促进了男女之间的交流;第二,婚俗也是物质文化的体现,它反映着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内容的更新,使人们的消费观发生变化,势必也引起婚俗的变动。婚俗的形成与演变常常是与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水平决定社会的文化发展水平。无论是婚礼上的交通工具、婚礼服饰、婚礼内容……无一不与社会的发展相挂钩。

(三)文化因素:第一,婚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各个时期的历史。几乎是从婚礼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融入婚礼之中,构筑了婚俗文化的精神内涵。婚俗文化包含着某一个民族的历史、社会、风俗、文化等诸多内容。所以无论婚俗形式发生了多么大的改变,中国人重视家庭这一特点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第二,婚礼有标示身份地位、表达审美诉求、反映时代特征的作用。婚俗的变化一方面受西方科学、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国内各种运动不无关系,比如“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等。

与此同时,这些婚俗的变化也相应地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第一,有利于妇女地位的提高,新中国成立后,受西方人权思想的影响,妇女地位逐渐提高,为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在中国的土地上确立了一夫一妻制。这是中国人思想的解放,是中国妇女的胜利,也是国家法制的不断完善;第二,丰富了中华文化,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婚礼形式与内容展现在我们面前,也有很多人选择在婚礼上重温传统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保护传统文化的作用;第三,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不仅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劳动力,并且由婚礼文化而产生了新的企业种类和职业,如婚庆公司和婚礼司仪等;第四,相关法律的完善以及婚俗的传承与创新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维持政治稳定。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是家庭的支架。婚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婚姻习俗,它以有规律性的活动约束人们的婚姻行为与婚姻意识。[10]婚俗作为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必然带有经济发展和文化变迁的深深烙印,而当社会发生变革时,其影响也必然反映到婚姻礼仪上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当今婚俗已经打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而无论婚嫁民俗如何演变,幸福一直是所有人永恒的追求。因此婚礼本质上还是一种人们美好祝福的寄托与表达,需要夫妻双方的坦诚相待、无私奉献与相濡以沫。

[1][美]阿兰·邓迪斯.民俗解析[M].卢晓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17.

[2][3][5]庞兴华.论性与婚姻[J].性学,1997,(02):8-11

[4]席晓.浅谈中西方婚礼文化异同[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8):236-237.

[6][美]约瑟夫·布雷多克.婚床——世界婚俗[M].王秋海,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112.

[7]亚森·不沙克.罗布人传统婚礼中的宗教仪式[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8,(03):5-7.

[8]聂代毛,阮风宝.中国共产党与建国初农村婚姻制度变革[J].福建党史月刊,2010,(14):25-26.

[9]刘桂林.咸同起义后贵州社会的变迁[D].贵州师范大学,2008.

[10]姚舞艳.民国时期江浙沪地区的婚俗状况研究(1912-1949)[D].扬州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婚俗婚礼婚姻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婚姻中要“看见”彼此
巴厘岛婚俗:新人可以为爱私奔
中国各地的“捧腹”婚俗
为什么我们需要一场婚礼
明清小说婚俗描写的特征及功能初探
竹幼婷:那些年我参加过的婚礼
那场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
多趣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