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研究的缘起与发展——读《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论纲》
2012-03-20朱志先
张 霞 朱志先
(湖北科技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湖北 咸宁 437005)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伴随着史学的萌芽、发展、繁荣,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对于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研究,经历了“问题提出”、“理论构建”和“系统研究”三个阶段。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批评史书者,质言之,则所评即为历史研究法之一部分,而史学所赖以建设也。自有史学以来2000年间,得3人焉:在唐则刘知几,其学说在《史通》;在宋则郑樵,其学说在《通志总序》及《艺文略》、《校雠略》、《图谱略》;在清则章学诚,其学说在《文史通义》。 ”[1]梁氏指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三个标志性的人物,即刘知几、郑樵、章学诚,可谓代表了早期研究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三个阶段。蔡尚思在《中国历史新研究法》第七章“附录·文集中的中国史学批评史料简目”中,列举了宋代到清代含有史学批评资料文集的名称。可以说民国时期的学者已经注意到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重要性,时期可谓是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研究的“问题提出”时期。
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末,学界开始对中国古代史学批评进行相关研究。瞿林东先生在《文史知识》上发表一系列有关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文章,199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其间论及到古代史学批评的历史和理论、标准、方法、作用、社会意义及史学批评家的历史命运,为以后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研究指明了方向。另外,张三夕在其1985年完成的博士论文《批判史学的批判:刘知几及其〈史通〉研究》中把史学批评的特征分为:春秋笔法、论赞体的史学批评、议论文体的史学批评 (历代一切以批评历史事实、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题旨的单篇议论文、历代各种历史书籍中的序跋文,不论是侧重批评史事,还是侧重批评文书)、诗体的史学批评、小说体的史学批评、戏剧体的史学批评、评点式的史学批评、系统的史学批评。[2]此文可谓较系统地论述了古代史学批评的模式。李振宏在《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中论述了史学批评的性质、作用、角度、价值标准等。[3]王建辉《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萌茅与发展概说从原始到唐代的刘知几》论述了孔、孟等的史学评论活动的开始、司马迁标志着独立的史学批评的诞生、刘勰史学批评向高层次的跃进及刘知几史学批评体系的形成。[4]陈剩勇《中国传统史学的批评模式》把传统史学的衡评(批评)模式分为两种:其一,“以客观历史,包括历史上发生的事件和古今人物为衡评对象,立足于对历史事件和人物之是非善恶进行价值判断,为政治伦理性衡评”;其二,“以史学,包括历代史书和史家为评论对象,着眼于对历史学家及其史著的史法、史书体例之优劣得失的褒贬,属于准学术性衡评。”[5]游翔《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范畴与标尺》归纳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范畴:名与实,直与曲,文与质,简与烦,创与循;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基本形式:传论赞式、序跋叙式、论著式、目录题解式、评点式;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主要标尺:是非据《春秋》,简要宗《左传》,实录崇《史记》,周赡重《汉书》。[6]赵梅春在《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双重标准》中指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中所体现直笔与曲笔的双重标准,是导致信史难得之原因。[7]江湄在其博士论文《中国古代史学批评范畴举例》(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所1997届)对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范畴进行了系统梳理。雷戈《史学批评学论纲》认为,史学批评应该是历史学内部一门专门的学科,其与史学研究、史学理论可谓构成史学结构的三极,并从史学批评的性质、史学批评的界限、史学批评的对象、史学批评的目的、史学批评的原则论述史学批评学的构建。[8]白云《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发展轨迹》归纳了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发展轨迹:萌芽于先秦,确定于两汉,成熟于魏晋南北朝,繁荣兴盛于隋唐宋元明清,此文可谓简单勾勒了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大致发展脉络。此时期可谓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研究的“理论构建”时期。[9]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者在以前理论构建的基础上,进入了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系统研究”时期,从先秦迄明清,无论是微观的个例研究,或是宏观的阶段探析,皆有不少成果产生。宏观方面:瞿林东《谈中国古代的史论和史评》详细论述了中国古代史论和史评的表现,并指出两者的区别,且认为史论即历史评论,史评即史学批评。[10]勾利军在《中国古代集权政治对史学批评的影响》分析了中国古代集权政治使史学批评多倾向于政治伦理标准。[11]微观方面:路新生《史学批评发展史上的“双璧”〈史通〉和〈文史通义〉》从史学批评发展史的角度论析《史通》及《文史通义》的价值。[12]孙卫国《王世贞研究》第三章第二节“王世贞之历史编纂学理论与史学批评思想”,第四章“王世贞之明代史学批评与考证”。[13]周文玖《刘知几史学批评的特点》归纳刘知几的史学批评的特点在于仗气直书的批评个性,喜谈名理的批评倾向及辨正史义的批评旨趣。[14]施丁《王充〈论衡〉的史学批评》指出王充《论衡》中的史学批评思想表现在主张纪实、写当代史及推重司马迁崇尚实录的精神。[15]瞿林东、葛志毅主编的《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有“史学批评综论”和“史学批评专论”两个栏目,不仅收录一些史学批评理论研究的成果,更多是论及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研究。[16]而云南师范大学白云教授《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论纲》(后文简称《论纲》)一书的出版可谓是对以前研究成果的继承和发展,且以“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命名,突破了既往研究的零散局面,对系统了解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及史学批评理论的发展颇有裨益。[17]
《论纲》共计40余万字,分为上下两编,共十二章,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理论及其存在状况。上编侧重于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理论的探讨,共有七章,分别论述了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发展轨迹、基本形式、基本方法、基本对象、基本范畴、重要标尺和史学批评与史学发展的关系;下编侧重于史学批评史发展状况的研究,共有五章,以时间为线索,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五个时期。在每一个时间段内又以史家或史著为对象分析其史学批评的表现。
白云教授对于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研究已十余年,先后发表相关论文多篇,此著可谓是其多年来研究中国古代史学批评成果的汇聚与升华。其特点是:
其一,系统的理论梳理。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于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理论探讨,学界多有论及,除了瞿林东先生《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外,多是单篇文章,或是在论著中予以部分介绍。而《论纲》一书上编则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相关理论。例如,第二章中,对于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基本形式,《论纲》从散论、序跋、传赞、专文、专著、章表、书札、书注、目录解题九个方面予以论述。对于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论纲》从比较评论、区分类聚、原始察终、求名责实、知人论世、知势论人、因事立论七个方面予以归纳。虽然,上述问题学界也有所涉及,但《论纲》一书从纵的方面进行系统梳理,有助于学界了解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理论的演变状况。
其二,会通的批评探究。有关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存在状况,学界论之较多,但多从断代或个案的角度入手予以探析。《论纲》下编从会通的角度,以通史体例的写法自先秦迄明清,分段予以论述,每个分阶段先予以宏观概论,继以微观个例分析,如先秦时期论及孔子、孟子、荀子及《左传》中的史学批评,两汉时期论及司马迁父子、刘向刘歆父子、班固父子和荀悦的史学批评,魏晋南北朝时期论及范晔、刘勰、裴松之的史学批评,隋唐宋元时期论及《隋书·经籍志》、刘知几、吴缜、曾巩、郑樵、叶适、朱熹、马端临的史学批评,明清时期论及王世贞、李贽、胡应麟、顾炎武、王夫之、钱大昕、赵翼、章学诚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史学批评。这种以通论形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体例,既便于学界掌握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发展史的脉络,又便于了解每个史家史学批评的独到之处。
其三,整合的学术研究。《论纲》一书体现了白云教授对自己研究成果的整合及对学界研究成果的升华。白云教授致力于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研究十余年,完成“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研究”的教育厅基金项目,选编《中国古代史学批评文选》,发表《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发展轨迹》、《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基本形式和基本方法》、《史学批评与史学发展》、《钱大昕的史学批评》、《胡应麟的史学批评》、《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基本范畴》等文章,《论纲》是白云教授十余年研究成果的结晶,可谓十年磨一剑之佳作。
在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理论方面,瞿林东先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一书中对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标准、作用及社会意义等方面已有论述。在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研究方面,赵俊先生对荀子、刘知几的史学批评、杨绪敏先生对郑樵的史学批评、向燕南先生对王世贞的史学批评、陈鹏鸣先生对章学诚的史学批评、叶建华先生对钱大昕的史学批评、王记录先生对《四库全书总目》的史学批评等有所探究,这些内容可见于白云教授的参考文献,这一定程度说明《论纲》是在汲取百家之长的基础上,独具匠心的创作。
《论纲》是第一部以“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命名的专著,可谓是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研究史上继《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之后又一里程碑式的著作。当然《论纲》一书由于体例所限,自然有其缺憾之处。在内容的编排上,下编第十章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批评,作者在第一章中称此时期为史学批评的渐趋成熟期,但仅论及范晔、刘勰、裴松之,似乎有点单薄。从整个下编而言所论及的都是“大家”或名著,而较少论及其他,这也许是《论纲》的体例所限,为作者所不能展开。另外,对于史学批评的对象方面,《论纲》第四章的第四部分指出包括 “评论史事和人物”,评论史事和人物应该属于历史批评或历史评论,而非史学批评的对象。但瑕不掩瑜,无损于《论纲》作为一部系统的、具有开创性的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研究著作的学术价值和学术贡献。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26.
[2]张三夕.批判史学的批判:刘知几及其〈史通〉研究[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2.
[3]李振宏.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
[4]王建辉.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萌茅与发展概说从原始到唐代的刘知几[J].江汉论坛,1989,(8).
[5]陈剩勇.中国传统史学的批评模式[J].学习与探索,1994,(2).
[6]游翔.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范畴与标尺[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6,(2).
[7]赵梅春.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双重标准[J].兰州大学学报,1996,(4).
[8]雷戈.史学批评学论纲[J].史学理论研究,1997,(3).
[9]白云.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发展轨迹[J].社会科学战线,1998,(6).
[10]瞿林东.谈中国古代的史论和史评[J].东岳论丛,2008,(4).
[11]勾利军.中国古代集权政治对史学批评的影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6).
[12]路新生.史学批评发展史上的“双璧”〈史通〉和〈文史通义〉[J].历史教学问题,2005,(3).
[13]孙卫国.王世贞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14]周文玖.刘知几史学批评的特点[J].史学史研究,2007,(2).
[15]施丁.王充〈论衡〉的史学批评[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6).
[16]瞿林东,葛志毅主编.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17]白云.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