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局部亚低温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及s-Fas的影响1)

2012-03-19程冉冉张志涛

护理研究 2012年23期
关键词:病死率脑脊液颅脑

周 燕,程冉冉,李 焰,张志涛

Zhou Yan,Cheng Ranran,Li Yan,et al

(Medical College of He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Hebei 056002China)

重型颅脑损伤(STBI)是创伤外科中一种严重损伤,常由于交通伤、坠落伤、砸压伤等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伤残率和病死率高,病死率达50%[1]。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局部亚低温措施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有效改善病人的预后。颅脑损伤后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同时作用,局部亚低温能同时降低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发生,对继发性颅脑损伤起到重要作用。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实验入选病例40例,均来自2011年1月1日—2011年10月31日神经外科收治的STBI病人。入选标准:①急性颅脑创伤病人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②年龄15岁~65岁;③受伤至入院时间在12h以内;④未合并颅外其他脏器严重损伤,无低氧血症[PaO2≥80mmHg(1mmHg=0.133kPa)],无低血压(收缩压≥90mmHg)。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组 将入选的STBI病人按入院先后次序排序,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NT)和局部亚低温治疗组(HT)两组,NT组在常温36.5℃~37.5℃状态下给予常规治疗,HT组在直肠温度维持在33.0℃~34.0℃状态下给予常规治疗。NT组20例病人,男12例,女8例,年龄18岁~65岁(36.4岁±14.2岁),入院时GCS评分3分~8分(5.6分±1.7分)。HT组20例病人,男14例,女6例,年龄17岁~64岁(37.5岁±13.5岁),入院时GCS评分3分~8分(5.4分±1.5分)。NT组手术治疗12例,保守治疗8例。HT组手术治疗10例,保守治疗10例。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2 常规治疗 所有病人均行脑室内置管、脑室外引流颅内压(ICP)监测术,持续监测颅内压。两组病人入院后常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维持全身营养所需及水和电解质平衡;根据颅内压监测情况给予脱水药物;根据病人是否有躁动、肌颤给予一定量的镇静剂,如安定、咪达唑仑、杜氟合剂等。

1.2.3 局部亚低温治疗 HT组20例病人行局部亚低温治疗。头部使用医用局部亚低温脑保护仪(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研发,专利号:2004 2 00186924),将低温探头贴敷在病人头部,设定低温探头的温度为6℃,同时配合使用冰囊,放在腋下、腹股沟、腘窝处,足底置恒温热水袋,将直肠温度控制在33.0℃~34.0℃,治疗时间为1d~5d。当ICP降至正常24h后开始复温,调高控温毯温度,使病人直肠温度12h左右升至36.5℃~37.0℃。复温不可过快,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1.2.4 可溶性 Fas(s-Fas)测定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s-Fas ELISA试剂盒是由上海天呈公司提供的进口原装试剂盒。

1.2.5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病人预后;②比较病人治疗前及治疗24h内、伤后第3天、伤后第5天ICP;③比较两组病人伤后第1天~第5天的s-Fas水平。

1.2.6 统计学方法 采用PSS13.0软件包对研究数据进行χ2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预后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预后比较 例

2.2 两组病人不同时间ICP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不同时间ICP比较 mmHg

2.3 两组病人伤后不同时间s-Fas定量分析(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伤后不同时间s-Fas水平比较g/mL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病情急、伤情重、变化快,且重要器官生理功能紊乱,病死率较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死因分析显示,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病例达23%[2]。伤后2h为抢救病人的“黄金时机[3]”。

3.1 局部亚低温对预后的影响 本次研究显示,局部亚低温治疗的20例病人中,预后良好9例,死亡4例,持续植物状态1例,而常温对照组4例预后良好,持续植物状态2例,死亡6例。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局部亚低温将影响重型颅脑创伤病人的预后[4]。

3.2 局部亚低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s-Fas是检测神经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脑脊液s-Fas含量比值可以间接反映血脑屏障的功能。本次实验发现,病人颅脑外伤2d后,脑脊液中s-Fas含量逐渐升高,达到高峰,并维持在平台期。局部亚低温治疗组病人脑脊液中s-Fas含量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研究显示,早期局部亚低温治疗能够减少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神经细胞坏死。

[1] 江基尧,朱城,罗其中.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4.

[2] 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97;435.

[3] 陈晓青,繆爱梅,孟湘琴.以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一体化救治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12(23):1127.

[4] 甘晚芳,张贤芳.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J].全科护理,2011,9(2B):391-392.

猜你喜欢

病死率脑脊液颅脑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脊液引流在早期颅内破裂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PC-MRI对脑脊液循环的研究价值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老年髋部骨折病死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