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四个方面进行农业专题复习

2012-03-19青岛市城阳第一高级中学266108钱大伟

地理教学 2012年13期
关键词:农业区框图冬小麦

青岛市城阳第一高级中学(266108)钱大伟

一、知识网络构建

设计说明:

基本知识填充化——框图中的①②③④处的基本知识,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填充。其中,微观农业区位一般是指城郊农业区位。

重点知识突出化——框图中出的的知识块与知识点,有利于学生宏观把握主干知识,突出重点。

知识应用纵深化——框图中普遍感觉难度较大的一点是右边六个国家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可以说,这也是此框图的亮点所在,把考纲中涉及到的主要国家的农业地域类型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推测出来,要求用高中的基本原理来解决初中的特殊事实,体现了区域地理的纵深应用和高初中知识的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以上六个国家的农业地域类型争论最大。最后我给出了以下结论:

日本:水稻种植业(季风气候+人多)

印度:水稻种植业(季风气候+人多+耕地面积广大)

俄罗斯:商品谷物农业(耕地面积广+顿河、伏尔加河流域气候温和)

美国:发达的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巴西:大牧场放牧业(热带草原气候广布)

种植园农业(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热带经济作物生长)

迁移农业(面积广大的热带雨林)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热带草原气候广布)

说明:括号里的内容是判断的主要依据。

二、考点考情分析

专题复习首先要明确高考考什么,回答此问题最权威、最有话语权的是当年的考试说明。

1.2012山东省考试说明:

(1)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2.近四年山东高考考点分布、题型及赋分表

?

通过上表内容的分析可以明确此专题复习的重要性:年年必考、年年不低于12分、选择题与综合题都有可能出现。

三、课堂探究典型例题

专题复习中的课堂探究材料一定要具有典型性与综合性,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内容。

下图为南北半球俯视图,图中的圆形阴影所在地属于四种典型农业区。

(1)图中①②③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什么?⑤⑥两地所在国共同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

(2)分析④地盛产长绒棉的有利自然区位因素

(3)列举③地农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措施

问题 措施

规律总结:农业地域类型的判别: 农业区位的分析: 区域农业发展:

设计说明:

综合性——此题目涉及到地球运动、经纬网、区域定位和农业的相关知识,综合性强,体现了高考能力立意的要求。

典型性——第⑴题考查农业域类型的相关知识;第⑵题考查农业区位的相关知识;第⑶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问题。考点知识全面、典型。

实用性——题目最后,设计了一个规律总结表格,有利于学生整合课堂探究中总结出来的规律与方法。

四、高考从未出现的新视角

高考备考,就应研究高考——分析考情、明确考点、洞察考题。虽然农业是高考每年必要内容,考点基本不变,考查角度却变幻莫测。通过对考题与考情的分析,我发现了一个高考中从未出现过的新视角——结合农作物生长特点考查农业区位分析。于是,我结合青岛市2012年的一模试题,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材料: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我国规划重点建设七大农产品主产区。其中,“汾渭平原主产区”拟重点建设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

简要评析“汾渭平原主产区”小麦种植的自然条件。

对于此类问题,学生们可以说轻车熟路,很快就组织出了答案:

有利:

①地处平原,地形平坦;

②距海较远,降水少,昼夜温差大,小麦生长期光照充足,有利于有机物质积累;

③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④靠近河流,灌溉便利;

⑤河流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不利:①季风气候,旱涝灾害多发;

②距冬季风的源地近,易发生冻害。

针对学生的答案,我提出了以下疑问,让学生重新思考:

(1)汾渭平原种的是冬小麦还是春小麦?

(2)冬小麦何时播种,何时收割?

(3)汾渭平原何时进入多雨季节,其雨热同期的区域优势是否适合冬小麦?

(4)你是否听说过冬小麦有冻死或是淹死的故事?

(5)区域典型优势区位特征是否对所有农作物都适合?

以上问题,可以说是层层推进,引起学生不小的震撼。

很快学生就发现自己答案的不妥之处:①冬小麦5月底至6月初收割,而汾渭平原的多雨季节是7、8月份,所“雨热同期”不是冬小麦种植的有利条件;同样,降水多时,冬小麦已收割归仓了,也不会发生“涝灾”,其不利条件中的“旱涝灾害多发”,应改为“春季降水少,易发生春旱”。② 冬小麦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其生长过程要经过漫长的冬季,本身的特性之一就是“耐寒”,虽离冬季风的源地近,但冬季真正发生冻害的机率极少。

感悟与反思:

1.为什么这个角度的命题从未在高考试题中出现?

结合农作物生长特点考查农业区位分析,存在着很大的区域差异,所以高考命题人考虑到试题的公平性,从此角度命题慎之又慎。这也是从未结合农作物生长特点考查农业区位分析的主要原因。

2.为什么近年的高考从此角度命的可能性增大?

①能力立意,考生活中的地理,考有用的地理,是高考命题的主导思想;

②全国自主命题的省份越来越多,对某个省份的学生来讲,结合本省主要农作物的生活习性考查农业区位分布,不存在区域差异。

猜你喜欢

农业区框图冬小麦
捷豹I-PACE纯电动汽车高压蓄电池充电系统(三)
关于打造盐田循环生态农业区的展望
电路图2017年凯迪拉克XT5
算法框图的补全
内蒙古呼伦贝尔农田草地螟综合防控技术试验研究
甘肃冬小麦田
冬小麦和春小麦
浅议“土壤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基于图表法构建《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知识网络
冬小麦——新冬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