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和类型比较研究

2012-03-19许晶华

城市观察 2012年4期
关键词:智慧建设

◎ 许晶华

一、引言

在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里,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1500万农业人口进入城市,1980年中国城市人口比例仅占20%,2010年达到了45%,2011年超过了55%。预计到2025年,中国将会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城市社会的发展阶段。就人口、面积和功能而言,地域性的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等城市,由于工商业活动、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的高度集中、吸引着国内外人口的大量流入,急剧膨胀的城市人口和对更高生活水平的追求导致了城市迅速向周边区域扩展,这些中心城市已经进入世界超大城市行列。另外一些中等城市,如珠江三角洲的深圳、东莞和顺德,长江三角洲的苏州、温州和昆山,由于产业聚集和工业化进步神速,已经从过去的中小城市发展成为人口密集的繁荣都市。

然而,像任何经历过工业化的发达国家一样,中国的城市化过程也没能逃脱“大城市病”的历史宿命。近20年来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基本保持稳定或者缓慢下降,它们面临的挑战是利用人类发明的新技术和城市建设的经验寻求城市的资源、环境的平衡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和谐,吸引有技术的劳动力,维持其全球竞争力,为城市居民创造更高的生活水平。而对于工业化转型时期的中国,城市化虽然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城市发展日益受到土地、能源和水等资源短缺的约束,城市人口膨胀、环境保护等问题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我国石油、天然气的人均储量分别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7.35%和7.13%;单位GDP能耗分别为日本的5.5倍和美国的3.7倍;全国509个城市中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零的城市有178个,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为零的城市有130个,五分之一的城市人口缺乏基本的卫生系统或设备;大城市的中心城区交通拥堵已是家常便饭,空气质量已达到损害健康的程度。这些原本在伦敦工业革命、纽约20世纪初期出现的“大城市病”无一例外地在中国的每一个大城市重演。受制于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体制和管理水平的滞后,使原本充满生机的城市逐渐丧失活力,城市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要素制约。

更为棘手的是我国大城市发展面临着深层次的瓶颈制约。如何推进节能减排,推动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如何建立有效的食品、药品安全监控网络,快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政府如何整合有限的公共服务设施,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在交通、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的需要等。这些问题使用传统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已经难以有效解决,如何创新性地使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手段重塑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功能培育、结构调整、形象与特色等一系列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已经成为近年来城市规划、管理和政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信息技术突破性的三次革命为解决城市目前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可能。在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信息技术在个人计算机、数据存储、加工处理和网络通信设备领域的技术创新提高了人类的信息搜集、整理和交流能力。在1997年以互联网、应用软件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使人类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突破了时空局限,进入了一个高增长期,并不断改变着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和人的生存方式。“物联网”和“云计算”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将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推向一个崭新的智能互联时代。城市生态从单个组织的生产制造、部门式的社会管理模式,迈入全供应链协同生产、全社会和谐发展及人与自然共生共赢的新纪元。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整合化、系统化的方式管理城市的运行,让城市的各个功能彼此协调运作,为城市中的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和无限创新空间,为市民提供更高的生活品质。

基于互联、协同和智慧三种要素紧密结合的智慧城市,是推进先进信息技术应用与先进的城市设计和管理思想融合,是探索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新思路,是推动后现代城市建设的全新理念。它不仅仅只是应对日益突出的“大城市病”的临时应对之策,而且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合理应用和人才的战略投资,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前瞻布局,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有效结合,提供一种交互式和包容性的创新系统,克服产业转型的瓶颈,培育有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从而给城市生产、生活和管理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正是基于这个背景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使城市变得更加智慧,解决城市发展困局,提高城市竞争力,显得尤其必要和紧迫。

在技术革命提供了解决这一系列紧迫而突出的可能条件下,如何通过智能传感技术和智能决策平台解决交通、节能、环保、水资源短缺、公共服务等问题,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世界银行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个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如果摒弃传统发展模式,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实施全方位“智慧城市”建设,将能增加城市的发展红利2.5到3倍,实现4倍左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良好智能化基础设施并能够充分利用的城市,将能够利用先进技术实现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全新发展形态的城市化道路。

智慧城市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随着经济实力与技术水平的增强,我国正处在信息化和城市化的大发展时期,已经具备了发展智慧城市的基础条件。经济转型和城市发展转型也迫切需要探索新型的城市发展模式,技术革命为这种转型提供了绝佳的历史机缘。其次,智慧城市建设必将使我国城市的信息基础设施和物质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程度得到极大提高。对正在或即将实施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大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三网融合、物联网建设、低碳经济必将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第三,智慧城市建设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保持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智慧城市建设对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成长是一个重要发展契机,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云计算、物联网的设备制造业产生巨大需求,尤其对城市现代服务业的范围、规模和质量将提升到一个崭新的水平。最后,由智慧城市所推动的智能产业及其网络虚拟空间的兴起,为城市的创新能力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和广阔的空间,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和动力。

二、智慧城市思想的起源和特征

21世纪新兴工业化国家城市化的进程非常迅速,那些人口密集、具有更高生产力和创新能力的大城市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大量涌入城市的人口给城市管理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非均衡发展、交通堵塞、废物管理、资源分配和犯罪等。全球化也加剧了城市间的资本、资源和创造力的竞争。这些挑战促使城市借助信息技术的进步更智能地追求规划、设计、金融、建筑、治理、基础设施运营和服务的新方法。

由此形成了一种新的城市开放协作系统,有助于提高城市之间在建筑、规划、工程和运输、信息技术、城市公共服务、城市运营、社会科学、地理和环境科学、公共财政和政策、通信等专业领域的相互学习。新的城市理论之一是假设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利用新的、丰富的各种巨量信息,更好地管理和运营城市的组织和行为规范。在宏观层面上,系统科学能够对城市提供新的观察和分析,而智慧城市建设能够在微观层面上为实践这些现代城市发展理念提供新的指南。

智慧城市的思想和理论依据并非由许多文献所描述的那样,是由IBM公司在新世纪所首创,它起源于1998年鲍里尔(Bollier)《怎样通过智慧的增长阻止城市的无序发展》著作中,作者倡导应该摒弃旧的观点,对城市规划采用新的政策,这种新主张在20世纪90年代末被美国的波特兰市付诸实践。从2005年以来,“智慧城市”一词被全球大的信息技术公司(Siemens, 2004;Cisco,2005;IBM,2009)广泛采纳,用于构建复杂的信息系统,对城市的建筑、运输、电网、水网、公共安全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进行集成,逐渐演化成任何形式的以技术为基础的城市规划、发展和运营的创新活动。

理论上,城市是由组织和人、业务和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六大核心系统按照不同功能构成的各种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组成。这些系统不是零散的,而是以一种协作的方式相互衔接,使这些自然或人工系统有效运行的一个整体。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智慧城市的构建就是把城市本身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在城市中的人、物质、交通、能源、商业、通信等构成的诸多子系统建立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整体。在过去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科技力量的不足,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无法为城市发展提供整合的信息支持。智慧城市则是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泛在化、智能化的方式,将城市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商业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把城市中各领域、各子系统之间有机地联系起来,给城市装上网络神经系统,使之成为可以指挥决策、实时反应、协调运作的中枢神经(见图1)。一个更智能的城市能够利用科学技术去转换它的核心系统并且能从它有限的资源里获得最大的优化。以一种更智能地利用资源的方式将大大推动创新,因此智能系统在巩固竞争力和经济增长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为何这些信息技术巨头如此热衷于为城市开发综合的信息系统呢?因为最近五年的信息技术和传感技术,已经在智能化技术的综合运用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日益广泛地用来解决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广泛使用数字传感器和数字控制系统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控制和管理。如车辆传感器、建筑物管理系统、数字化的公用设施仪表等等。

(2)把这些传感器和系统接入固定和无线网络的分布式处理中心,并在这些数据处理中心之间交换信息。

(3)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标准化语义模型,已经允许数据处理中心对最初的信息进行解释,并在数据处理中心之间解释相互的信息。

(3)计算能力和新算法的发展能够对信息流进行实时分析,极大地增强了对业务的操控能力和管理能力。

这些新技术开发出来的协同管理平台极大地增强了市政当局各部门的城市协调管理能力,也为城市的大中型商业企业的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商业环境和运行效率。

智慧城市建设的全球实践效果非常显著,如2007年纽约建设的城市资源管理集成系统,降低了资源的消耗,尤其是能源和清洁水的消耗,以此减少CO2排放;2008年伦敦和斯德哥尔摩的智能交通系统,能够提供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实时交通指南,使城市居民和通勤人员能够最好地利用城市的各种交通工具并改善城市交通的畅通性;2011年新加坡建设的综合商务信息系统,通过实时发布城市服务的运营信息,改进商业企业的营商环境;2011年匹兹堡市建设的基础设施监控系统,通过集成系统揭示一个城市在高峰时间的能源、运输和水的需求量,以便城市管理者能够顺利地协同解决城市主要领域的供给短缺问题、及时处置和提高快速恢复能力。

图1 IBM智慧城市关联与协同示意图

(一)城市信息化和智慧城市建设

2002年美国费城提出建设以基于802.11b标准的Wi-Fi无线局域接入网络为主要标志的“无线城市”。其目的是通过使用高速宽带无线技术覆盖城市行政区域,向公众提供利用无线终端或无线技术获取信息的服务。我国的“无线城市”模式主要是以电信运营商的TD等无线移动通信技术为主,以其他无线接入技术为辅的通信网络建设,开启了现代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的序幕。我国的城市信息化目标是通过信息化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高城市管理、人民生活和城市环境的质量,并为政府信息化、行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在城市中的发展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撑和良好的应用基础,提高城市公共管理效率,优化社会环境,使市民享受到高质、便捷、安全的生活,使工商业者能够获得更加优质的经营环境。

我国城市信息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阶段,二是城市信息化的初级应用阶段,三是城市信息化的重点应用阶段。由基础设施建设到信息资源建设,再具体到各行各业的具体应用。如城市信息网络和信息资源库建设,为信息化提供基础设施,是城市信息化的根本。城市管理与运行的信息化包括电子政务、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及其他城市管理系统,是城市运行的中枢。社会和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包括社会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信息化服务体系,对居民生活和工作提供指南和帮助。产业发展和经济运行信息化则是城市信息化在经济领域的深入,包括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信息产业和经济运行信息系统。逐步推进和不断深化的中国城市信息化建设取得可喜成绩,带动了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但高速发展的城市经济与社会转型对城市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和共享、城市管理与运行效率、社区服务水平提高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要通过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新的技术手段和更加全面系统的方法来加以解决和实现。

智慧城市由此应运而生。其框架是建立一个由新工具、新技术支持的涵盖政府、市民和商业组织的新城市生态系统。在实现方法上,智慧城市提倡各行业充分建设具备更透彻感知、全面互联互通和更深入智能化等“3I”特征的智慧型基础设施,并通过这些基础设施提供应用和服务,从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更透彻的感知和掌握整个城市、更畅通地进行交流和协作、更敏锐地对事关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的问题实现洞察。更透彻的感知是指通过城市中遍布各处的智能设备将感测数据收集,使所有涉及城市运行和城市生活的各个重要方面都能够被有效地感知和监测起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是指通过网络及城市内各种先进的感知工具的连接,整合成一个大系统,使所收集的数据能够充分整合起来成为更加有意义的信息,进而形成关于城市运行的全面影像,使城市管理者和市民可以更好地进行管理和生活。更深入的智能化则在数据和信息获取的基础上,通过使用传感器、先进的移动终端、高速分析工具等,实时收集并分析城市中的所有信息,以便政府及相关机构及时做出决策并采取适当措施。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在当前的一个完整的、具有突破性的落实方案。它为如何加强网络和信息资源库建设,为如何面向城市发展更好的开发应用和提供服务,为如何使基础设施和创新应用协同运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具体而系统的解决方案。

由此看来,从无线城市、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都是城市信息化从起步、发展到成熟的不同阶段。无线城市强调城市通信与交流的快捷便利;数字城市强调城市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智慧城市强调在信息采集、数字化和连接无线化泛在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智慧化。因此信息技术革命在推进信息化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和无线城市的延伸和发展。它们具有共同的目标和作用,但层次和分工不同。智慧城市建立在更远大的目标和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提出以“发展更科学,管理更高效,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为目标,整个城市具有较为完善的行为意识和调控能力,利用多平台系统的协同能力;整个城市具有更高的智能感知、情境感知与认知能力;整个城市具有成熟的“信息-知识-智能”转换机制,追求智能化的决策能力;整个城市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健康发展和自我创新能力。

(二)智慧城市的特征

智慧城市是以城市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民生核心需求为关注点,将先进信息技术与先进的城市经营服务理念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对城市的地理、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系统进行数字网络化管理,对城市基础设施、基础环境、生产生活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多方位数字化、信息化的实时处理与利用,构建以政府、企业、市民三大主体的交互、共享平台,为城市治理与运营提供更简捷、高效、灵活的决策支持与行动工具,为城市公共管理与服务提供更便捷、高效、灵活的创新应用与服务模式。

智慧城市的架构可以分为三层:信息采集层、运作操控层、决策支持层。信息采集层是利用视频监控、RFID技术、各种传感技术进行城市各种数据和事件的实时测量、采集、事件收集、数据抓取和识别。运作操控层对采集到的数据和事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后,按照工作流程建模编排、事件信息处理,自动选择应对措施,通知相关负责人、进行工作流程处理、历史信息保留及查询、网络设备监控等。决策支持层是城市管理者可进行多部门仿真演习、信息查询与监控、工作流程进度可视化监控、历史数据分析、相关专家协同分析、进行城市管理流程优化;为城市的智能化管理和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提供数据支持与经验分析。

智慧城市通过全面物联,使用智能传感设备将城市公共设施物联成网,对城市运行的核心系统实时感测,达到充分整合。“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数据整合为城市核心系统的运行全图,提供智慧的基础设施。实现协同运作,基于智慧的基础设施,城市里的各个关键系统和参与者进行和谐高效的协作,达成城市运行的最佳状态。因此,智慧城市最明显的特征体现在:

(1)更高程度的智慧化。城市拥有海量的信息资源,通过分布在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城市公共环境中部署的传感系统、自动监测、监控设施的联网,以及分布在城市中各个角落的个人、组织、政府信息系统,实现城市海量信息与数据的实时收集与存储。构建如个人信息、法人信息、地理信息、统计信息四大城市基础数据库,以及如城市重大基础设施智慧监测信息、治安与道路实时监测信息等城市应用数据库。这些数据库构成了现代城市精细化管理运营不可或缺的信息基础。

(2)更便捷快速的互联互通。通过城市高带宽的固定网络、无线网络、移动通信网络,以及得以实时在线地连接起来,从而可以帮助用户从全局的角度分析并实时解决问题,使得工作、任务通过多方协作远程操作成为可能。从而彻底改变城市管理与运作的方式。

(3)更及时地预警响应。通过管理体制的创新保障,构建身份认证、目录交换、结算清分、信用评估等技术平台的体系性建设,确立信息系统之间的层次性。从而促进分布在城市不同角落海量数据的流转、交换、共享、比对,为应用提供良好的协同工作环境。通过数据的交换共享将极大推动城市治理运营的良性循环:主动发现问题—功能自协调—及时处理问题。

(4)更全面地协调行动。在互联互通网络、数据交换与共享基础上,以政府、城乡居民、企业的互动为核心构建公共管理与服务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整合式的协同服务——政府协同办公、城市协同治理、面向城乡居民的协同式服务、面向企业的协同式管理等,从而为城市管理与运营提供更智能、高效,响应更灵活、及时的决策支持系统、管理服务手段、创新应用模式。

三、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和类型

20世纪90年代,中国相继启动了金关、金卡等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在《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提出了国民信息技能教育培训计划、电子商务行动计划、电子政务行动计划、缩小数字鸿沟计划等。从2002到2007年,中国信息化水平的排名从第90名上升到第73名,是全球信息化发展指数增长最快的十个国家之一。在2006-2008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IDICN)年均增长速度为13.30%,居世界第5位,是世界平均增长水平的2倍。

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开始探索“数字城市”的建设,其含义是指将有关城市的信息,包括城市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基础设施、人文、经济等各个方面,以数字的形式进行获取、存储、管理和再现,通过对城市信息的综合分析和有效利用,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从2005年开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确定了三批共51个城市(城区)作为中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试点城市(城区)。这种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新举措较好地实现了多专业、多部门的协同工作,初步形成了城市信息共享、更新和服务的模式。

自从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构想后,区域性的智慧城市建设在我国迅速展开。在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等部委的指导与支持下,许多城市与IBM公司合作,开展智慧城市的单项建设或整体规划。在2011年的“十二五”规划中,将智慧城市列入建设内容的城市达到了20多个,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武汉、宁波等。其中,北京、上海、宁波、深圳的智慧城市建设处于前列。虽然我国的智慧城市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有些城市在技术、方法、项目建设上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紧随智慧城市建设的世界潮流。

在我国智慧城市实践中,大多数城市以某个方面为重点,选择单一目标定位,逐步深入的战略,展开智慧城市建设。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有三种模式。

(1)以信息基础设施为先导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这种模式从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出发点,通过铺设光纤骨干网、实现有线网络入户、无线网络覆盖公共区域,增加网络带宽,提高网络覆盖率,推进三网融合、大规模部署无线信息采集设备,以建成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互联互通的城市信息网络实现智慧城市的条件的首要目标——感知城市。例如处于我国西部通信战略高地的成都,2009年开始“无线成都”建设及运营,其构建的“无线成都”应用平台来拓展其应用,重点发展成都物联网产业的通信基础。以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为先导进行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还包括上海、重庆、南京、扬州、温州、福州、厦门、烟台、江门和云浮共十多个城市,占规划建设智慧城市总数量的28%。

(2)以物联网产业发展为驱动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在感知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重点发展物联网相关的产业,出台物联网产业扶持政策,大规模建设物联网产业聚集园区,吸收、培养科研人才,扶持一批重点企业,形成一批示范项目,按照先培育产业发展,再扩展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应用的模式来进行感知城市的建设。例如目前无锡制订的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是在未来五到十年,充分利用国家传感网络创新示范区的优势条件,巩固、提升和扩大在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的先发优势,抢先进入全国和世界“感知城市”发展的前列,达到提升无锡区域性中心城市国际化水平,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以这种模式建设智慧城市的还有天津、杭州、广州和西安等共14个城市,占智慧城市建设总数的39%。

(3)以社会服务与管理应用为突破口的建设模式。这种模式在建设感知城市时,强调社会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在公共安全、城市交通、生态环境、物流供应链、城市管理等领域开展一大批示范应用工程,建设一批示范应用基地,重点突破、以点带面、逐步深入地进行感知城市建设。例如昆明侧重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智慧城市。重点建设智慧交通,以实现现代化的智能交通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昆明的交通能力;智慧物流,根据地理优势条件,利用现代的电子口岸和综合物流服务平台,建设面向东南亚和泛湄公河流域的物流集散及物流产业;智慧医疗,通过推动昆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智慧的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平台、药品管理监督等;新型学习型电子政务平台,实现向服务型的高效率政府转型。这种智慧城市建设类型的其他城市包括北京、沈阳、宁波、武汉、深圳等共12个,占总数的33%。

四、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现状比较

随着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一轮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的不断深入,城市建设出现了崭新的发展模式,智慧城市作为最具创造力的城市形态获得社会广泛响应,它顺应全球先进城市发展演进和技术变革的时代潮流。与此同时,作为对人类城市发展关注的新探索、新进程,智慧城市的概念正逐渐被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社会公众所接受和认可。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可有效地推进物联网、低碳、节能、环保等技术的应用,带动科技投入,为知识型人才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发展机遇,推动智慧型装备和产品的研发制造等相关产业发展。

我国建设智慧城市的步伐正在日益加快,政府大力推进两化融合,全面开展“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努力培育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都为智慧城市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国内一些城市纷纷从各自城市特色出发,制定出台相关战略举措,各有侧重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伴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制订,2011年已有近50个城市、城区或园区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具体目标和行动方案,它所涵盖的领域遍及城市生活管理的方方面面。但是,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还处于初步探索研究阶段,在很多方面还未达成共识和建设标准,也缺乏成熟的评价指标体系。

2011年9月初,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发布了《首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在对智慧城市的内涵、特征、体系架构、发展规律、内在逻辑及阶段特征等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规划方案、组织体系、资金投入、示范项目、信息基础设施、用户能力基础、政府服务能力、产业基础、软环境、能源利用与环保等10个内在逻辑性较强、数据采集可行性高的评测指标,并通过官方数据、第三方数据与申请公开数据,针对各项指标的建设发展情况进行量化处理,按照智慧城市起步阶段的发展水平,将10个指标按分值计算,加总为100分,并公布首届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水平评估结果。将评估的28个城市和市区划分为领先者、追赶者和准备者三个梯队,领先城市的得分值在60-100分,追赶者得分在40-60分,而准备者得分在0-40分。

(1)创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领跑者”的城市或市区共计10个,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宁波、南京、佛山、扬州、浦东新区、宁波杭州湾新区;

(2)创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追赶者”的城市共计13个,分别是天津、武汉、无锡、大连、福州、杭州、成都、青岛、昆明、嘉定、莆田、江门、东莞;

(3)创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准备者”的城市共有5个,分别是重庆、沈阳、株洲、伊犁、江阴。

在智慧城市的产业基础方面,深圳、无锡、江阴和上海浦东这些中等城市得分都超过6分,明显要高于北京、上海和广州、天津、武汉和重庆这些低于5分的大城市,产业基础最薄弱的伊犁、莆田、江门和昆明的得分不超过2分。

在智慧城市的规划方案制订方面,水平也参差不齐,但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相比,并无明显优势。其中规划方案制订最好的城市是上海、宁波、南京、浦东、扬州、宁波杭州湾新区和佛山,而重庆、成都、沈阳、大连相对较弱。

在智慧城市的用户能力基础方面,深圳、广州、东莞和昆明具有明显优势,北京、上海、杭州、宁波和宁波杭州湾新区属于中等水平,重庆和株洲的智慧城市用户能力非常薄弱,与珠三角城市具有巨大差距。

在智慧城市示范项目建设方面,北京和宁波比较成功,佛山、扬州、浦东、上海、广州和天津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除伊犁外,其他城市的示范项目建设水平的差距不是太大。

在智慧城市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北京一枝独秀。天津和大连紧随其后,上海、广州、武汉、重庆、成都、浦东、宁波杭州就业新区和株洲也具备相对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除伊犁外,其他城市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相差不是很明显。

在智慧城市的政府服务能力方面,广州、宁波、成都、深圳、北京、福州和嘉定处于领先,得分都超过了8分,无锡和上海也达到了8分,除重庆、武汉、伊犁明显较弱外,其他城市的政府服务处于中等水平,得分都在6-7分之间。

在智慧城市资金投入方面,宁波的力度最大,明显超过所有其他的大中城市,其他能够获得数据测算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扬州、佛山和江门等城市相差无几。

在智慧城市建设的组织体系方面,武汉、宁波、浦东、扬州、宁波杭州湾新区和佛山的组织体系最为完备,福建的两个城市也较为重视,其他能够获得统计测算的城市具有相同的水平。

从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起步阶段的综合评价图(图2)可知,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诸多要素中,城市的政府具备了较强的服务能力,该要素的平均得分为7.36分,超过了其他要素。规划方案、信息基础设施、示范项目、能源利用与环保四个要素也具备了建设智慧城市较扎实的基础,组织体系和软环境两个要素还有待提高,而产业基础、用户能力基础是比较薄弱的因素,与发达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的政府规划为主、市场融资模式相比,我国浓重的政府主导建设模式只要政府重视,科学规划,采用大推进的方式建设智慧城市,资金投入问题并不足虑。而真正影响智慧城市建设的最大障碍来自于软环境、产业基础和用户能力三个要素,因为它们需要一个渐进和漫长的过程,才能逐渐得以提高。

图2 智慧城市起步阶段各评价指标平均得分

此次评估结果显示,创建智慧城市“领跑者”的城市或城区已制定出台详细的智慧城市规划方案;城市主要领导积极关注,并成立了由主要领导兼任领导的智慧城市专门领导执行机构;财政方面开始了大量的预算支持;已规划成立智慧城市试点园区,智慧城市项目全面铺开,并取得初步成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开始更新换代,光纤或无线宽带覆盖面较广;政府服务优化完善;经济发展方式集约化,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已设立智慧城市专门网站或子站,并举办过影响较大的智慧城市及相关会议论坛;能源利用率较高,节能意识较强,生态环境优美宜居。

总体来看,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呈现出五大特点。第一,城市大小与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关联性不大,一、二、三线城市在领跑者、追赶者、准备者等行列均有分布。第二,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比其他地区起步早,速度快。智慧城市需要嗅觉灵敏和富有远见的领导者,智慧城市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产业基础。第三,政府服务能力、能源利用与环保意识两项指标的得分率较高,分别是73.64%和65.07%。部分智慧城市在服务能力和环保意识方面,初步达到了智慧城市的基本要求。第四,信息基础设施、示范项目和规划方案三项指标超过49%的平均得分率,分别为58.93%、56.07%、54.29%。大部分智慧城市的建设基础设施已开始动工,试点示范减少失败、注重顶层设计规划先行的意识逐步加强。

此外,值得重视的是智慧城市的资金投入、用户能力基础、产业基础、组织体系保障以及软环境等方面指标得分率较低,分别为23.21%、37.11%、38%、40.71%、42.86%。政府如何利用外力引进资金以及如何做到透明公开财政预决算亟待重视,用户利用互联网和新技术的能力亟待培育,产业基础还需从粗放型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政府对于智慧城市的发起还需要持续推进的体制和机制作为保障,软环境建设有待提高。

然而,除北京、上海、广州和宁波几个领先城市之外,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普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规划方案的长远目标不清晰,协同性和可操作性较弱、组织体系不够健全的问题。大部分城市还处于观望状态。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确立更加开放和长远的战略思想,坚持城市特色的创新发展思路,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和组织保障,扎实有序推进。

[1]白南生.中国的城市化,管理世界,2003,(11).

[2]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首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2011.

[3]成德宁,周立.以信息化推动城市发展的战略思考.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0).

[4]承继成,王宏伟.城市如何数字化.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0.

[5]胡彬.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探讨我国的城市化问题.财经研究,2000,(8).

[6]洪银兴.城市功能意义的城市化及其产业支持.经济学家,2003,(2).

[7]IBM世博会上实践“智慧的城市”.上海证券报,2011,3,1.

[8]李德仁,邵振峰,杨小敏.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地理空间信息,2011,(6).

[9]李重照,刘淑华.智慧城市:中国城市治理的新趋向.电子政务,2011,(6).

[10]逄金玉.“智慧城市”——中国特大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2).

[11]秦洪花,李汉清,赵霞.“智慧城市”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环球风采,2010,(9).

[12]沈明欢.“智慧城市”助力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城市观察,2010,(3).

[13]史文勇,李琦.数字城市:智能城市的初级阶段.地学前缘,2006,(5).

[14]王长胜,许晓平.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5]吴胜武,闫国庆.智慧城市——技术推动和谐.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16]巫细波,杨再高.广州建设智慧城市前瞻.城市观察,2010,(6).

[17]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8]Al-Hader, M., & Rodzi, A.(2009).The smart city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 monitoring,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es in Urban Management, 4(2), 87-94.

[19]Anthopoulos, L., & Fitsilis, P.(2010).From digital to ubiquitous cities: Defining a common architecture for urban development, In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Environments,Kuala Lumpur, Malaysia, July 19-21.

[20]Anthopoulos, L., & Fitsilis, P.(2010).From online to ubiquitous cities: The technical transformation of virtual communities.In Sideridis, A.B., & Patrikakis, C.Z.(Eds.), Next Generation Society: Technological and Legal Issues, Vol.26, pp.360-372.

[21]Belissent, J.(2011).The Core of a Smart City Must Be Smart Governance.Cambridge, MA: Forrester Research, Inc.

[22]Bollier, D., (1998), How Smart Growth Can Stop Sprawl, Essential Books, Washington, DC.

[23]Boulton, A., Brunn, S.D., & Devriendt, L.(2011).Cyber infrastructures and “smart” world cities:Physical, human, and soft infrastructures.In Taylor, P., Derudder, B., Hoyler, M., & Witlox, F.(Eds.),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Cheltenham, UK: Edward Elgar.

[24]Caldwell, R., (2002), Portland, a city of ‘smart growth’, The Masthead, vol.54, no.2, p.29

[25]Cairney, T., & Speak, G.(2000).Developing a ‘Smart City’: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city and Establishing an Agenda for Change, Sydney, Australia: Centre for Region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University of Western Sydney.

[26]Castells, M.(1996).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The Information Age.Cambridge, MA: Blackwell.

[27]Dirks, S., Gurdgiev, C., & Keeling, M.(2010).Smarter Cities for Smarter Growth: How Cities Can Optimize Their Systems for the Talent-Based Economy.Somers, NY: IBM Global Business Services.

[28]Dirks, S., & Keeling, M.(2009).A Vision of Smarter Cities: How Cities Can Lead the Way into a Prosperous and Sustainable Future.Somers, NY: IBM Global Business Services.

[29]Dirks, S., Keeling, M., & Dencik, J.(2009).How Smart is Your City? Helping Cities Measure Progress.Somers, NY: IBM Global Business Services.

[30]Giffinger, R., Fertner, C., Kramar, H., Kalasek, R., Pichler-Milanovi., N., & Meijers, E.(2007).Smart Cities: Ranking of European Medium-Sized Cities.Vienna, Austria: Centre of Regional Science (SRF),Vien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31]Griffith, J.C.(2001).Smart governance for smart growth: The need for regional governments,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Law Review, 17(4), 1019-1062.

[32]Harrison, C.,(eds).(2010).Foundations for Smarter Cities, IBM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54(4).

[33]Hollands, R.G.(2008).Will the real smart city please stand up? City, 12(3), 303-320.

[34]IBM (2008).A Smarter Planet: The Next Leadership Agenda,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35]IBM (2009).Smarter Cities: New York 2009.

[36]Marceau, J.(2008).Introduction: Innovation in the city and innovative cities.Innovation: Management,Policy & Practice, 10(2-3), 136-145.

[37]Mitchell, W.J.(2006).Smart City 2020, Metropolis, March 20,

[38]Nam, T.& Pardo., T.A.(2011).Conceptualizing Smart City with Dimensions of Technology, People,and Institutions, In Proceedings of the 12th Annual Digital Government Research Conference, College Park,Maryland, June 12-15.

[39]Toppeta, D.(2010).The Smart City Vision: How Innovation and ICT Can Build Smart, “Livable”,Sustainable Cities, The Innovation Knowledge Foundation.

[40]Washburn, D., Sindhu, U., Balaouras, S., Dines, R.A., Hayes, N.M., & Nelson, L.E.(2010).Helping CIOs Understand “Smart City” Initiatives: Defining the Smart City, Its Drivers, and the Role of the CIO.Cambridge, MA: Forrester Research, Inc.

猜你喜欢

智慧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
“五老”说和团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